作者:路卫兵【,】序言之所以写他们、写这些事,是因为:一、他们很优秀。一个曾为天下霸主,一个后来成就了帝王伟业。二、他们很典型。在他们之后,有许多人、许多事步其后尘,仿佛历史重现。三、他们令人感动,而且至今依然让人们感动着。四、楚汉争霸是一场比较特殊的战争,起伏跌宕,影响深远。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的关系比较特别:起初——他们互不相识。稍晚——他们成了同事。先听项梁指挥,后受熊心领导。而且,他们都是骨干。一起攻城略地,一起开疆拓土,一起干着反秦的事业。他们还一度很要好,就像亲兄弟。接着——他们接受了不同的任务。一个北上救赵,一个西进关中。两人都完成得很出色。紧接着——他们出现了矛盾。刘邦欲做关中王,项羽想号令天下。后来——他们成了上下级。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领导人,开始分封天下。刘邦也在被分封之列。...
作者:石钟山角儿上山里红在没成角儿前叫春芍。春芍在十六岁那一年终于成了角儿。如果十里香不出那件事,山里红成角儿的梦还不知要做多少年。结果就在那天晚上,二十岁的十里香出了那件事,十六岁的山里红便成了角儿。那天晚上,北镇二人转戏班子在谢家大院唱大戏,大戏已经唱了三天了。这是谢家大院的喜庆日子,老当家的谢明东过世了,少当家的谢伯民从奉天赶回谢家屯来为自己的爹发丧。老当家的谢明东已经七十有五了,七十五岁的人过世,在方圆几十里也算是高寿了。高寿人过世,算是白喜。老当家的谢明东晚年得子生下了谢伯民,千顷地一棵苗。谢伯民无论如何也是谢家大院的继承人。老东家去了,少东家出山,这又是一喜。二喜相加,谢家大院的日子就非比寻常了。少东家在奉天城里已有些年月了。十几岁便去奉天城里读书,读了几年书,识文断句不在话下,后来又鼓励爹,拿出些银两在奉天城内开了两家药房。在少东家没回到谢家屯之前...
作者:(明)凌濛初叙 语有之:“少所见,多所怪。”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昔华人至异域,异域咤以牛粪金;随诘华之异者,则曰:“有虫蠕蠕,而吐为彩缯锦绮,衣被天下。”彼舌挢而不信,乃华人未之或奇也。则所谓必向耳目之外。索谲诡幻怪以为奇。赘矣。 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令时陋习。而宋元旧种,亦被搜括殆尽。肆中人见其行世颇捷,意余当别有秘本,图出而衡之。不知一二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其事之真与饰,名之实与赝,各参半。文不足征.意殊有属。凡耳目前怪怪奇奇,当亦无所不有,总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则可谓云尔已矣。若谓此非今小史家所奇,则是舍吐丝蚕而问粪金牛,吾恶乎从罔象索之?...
作者:虞云国序言(沈渭滨) 《细说秦汉》《细说两晋南北朝》《细说隋唐》《细说宋朝》序言(沈渭滨) 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征得旅美史学前辈黎东方教授同意,以《细说中国历史丛书》为题,将原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黎先生大著《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四书,在大陆出版发行。 书出之后,众口交誉,大量加印,不胫而走,黎先生闻之欣喜。为完成“细说中国全史”夙愿,以老骥伏枥之壮心,再应责编崔君美明约请,续写《细说秦汉》、《细说两晋南北朝》、《细说隋唐》、《细说宋朝》四种,并将已经成书之《细说三国》先行交付出版。不料,执笔至1998年最后一天,夜睡不起,猝然仙去。大愿未竟,良可哀痛。 出版社为竟黎先生遗愿,亦为众多爱读“细说体”史书之读者计,乃多方筹划,约请黎先生高足及京、沪两地素有研究之学者,分担撰著。经数年努力,新撰四种“细说”之书,终于面...
作者:侯继勇友情的美 唐骏 “唐骏,《21世纪经济报道》已经报道了你确认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消息了,你怎么把这个独家新闻给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侯继勇?”“怎么侯继勇经常可以拿到你的独家报道”……这是在2008年4月15日当天很多记者问我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希望得到独家的…… 不是我把独家给了小侯,是小侯用他独特的提问方式获得了所谓的独家,他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这就是小侯……因为我的风格就是,只要你想到了,问到了,我就会告诉你……不能告诉的,我会暗示的…… 最近一阶段大家比较关注我,应该说更关注我的一些“惊人”的举动和背后的故事,大家好奇为什么我不去创业,大家希望知道为什么我能和微软以及盛大都保持友好的关系,大家都想了解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状态,大家都想知道中国民营企业的潜规则,大家都想知道微软和盛大,大家都在议论这“十亿天价转会”意味着什么……...
作者:方丽萍1.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四周的各部落都向这里迁徙,包括来自东方的九黎族,来自西方的炎帝部落,来自北方的黄帝部落等。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叫轩辕,号有熊氏,又号帝鸿氏。黄帝小时候伶俐懂礼,长大后聪明练达。炎帝和黄帝是同祖兄弟,炎、黄两族是从两个互通婚姻的集团发展而来的。炎、黄部落最早居住地是姜水、华阳,即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后来他们几经迁徙,由黄河支流渭水上游一带向黄河下游的中原发展。在东方的苗夷集团中最有影响的叫九黎族,首领叫蚩尤。他们活动在山东一带,共有9个部落,81个氏族。...
作者:[日]金文学译者:宋义淑一、 不成熟的国家——韩国1.为什么韩国人无法克制情绪在没去韩国之前,找一直认为祖父母的故乡韩国是一个沉稳、成熟的国家。与中国不相上下,不,应该是比中国更加恪守儒家传统的“东方礼仪之邦”。最起码应该像中国一样,是一个洋溢着民族文化自豪感的理性的国家。对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但是,从我踏上韩国土地的那—瞬间起,我就意识到,以往我心目中的韩国形象,不过是—个美丽的幻觉。坦率地说,韩国人过于情绪化,“呼”地一下子熊熊燃烧起来并没有错,但任何事情都感情当先则很麻烦,甚至可以说,“韩国人体内流淌的不是血,而是感情”,当这些情绪化的人们聚集在—起时,就很容易引起大的骚乱。在国际机场的候机厅里,不用看穿着打扮,马上就能分辨出谁是韩国人:大声地吵吵嚷嚷,过分地喧哗,与其说是在交谈,不如说更像是在吵架。相反,人数虽多,但静静地交谈、频频地点头的—定是日本人。...
作者:韩学龙前沿序 2001年,我向单位请了假,怀揣着一家旅游杂志社开具的介绍信,跟着柳州奇石市场贩卖奇石的小贩们,坐着长途班车,一路颠簸,第一次来到大化彩玉石的产地——岩滩镇。 镇上正风传一桩“被李嘉诚看中的石头”未能成功的交易,据说李嘉诚手下的人带来了80万现金,而石主开价是1500万。它的经历非常传奇:尚未出水时,水手就嚷嚷着下面有个“怪物”,石主们立刻开价40万,但无人敢接盘;水手画出草图,买主开价45万,石主们又抬升到50万;石头刚刚打捞上来,因为泥沙裹身,买主开到了80万,而石主升到了100万,未能成交;把石头起吊后拉回家清洗干净,所有人都被这块巧夺天工的石头惊呆了,这时候有人开出了120万的价格,石主却已经把价飙升到了150万;此后,石主们开始守株待兔,终于酝酿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价格。 经当地人指引,我找到了“鳄鱼石”的主人——黄宏安。这块石头,按行规,所有权归属两个...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正文第一章 雪夜那鬼魅般的影子,在母獒面前的雪地上站定。是一头雪豹。这头被母獒的吠叫打断了晚餐的雪豹在雪地里像一块华美异常的缎子,粗壮如蟒的长尾拖曳在身后。它几乎是在漫不经心地注视着面前的对手。刚才的一击轻松得手,此时它张开被羊血染得鲜红的巨口,傲慢地发出冰块破裂一般的嗥叫。夜深了,雪越来越大。尽管温软的雪地试着吸附所有的声音,但畜群的方向还是发出了小小的声响,惊动了母獒。她抬起巨大的头颅,但湿润的鼻子并没有在空气中捕捉到本应随之而来的危险的气息。什么也看不见,也没有风。母獒已经顾不了许多,畜群那边传来一头羊压抑不住的凄惨的叫声,已经有牦牛站立起来,焦躁不安地挪动着蹄子,发出瓮声瓮气的踩踏着松散雪地的声响。真的发生了什么。母獒跑到畜群前时,所有的牦牛都已经站立起来,它们身上结着雪块冻成的铠甲,如同一块块浮动的巨石。羊群紧紧地挤成一团。...
na mo běn shī shi jiā mou ni fo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jīn gāng jīng qǐ qǐng金刚经啓请jing kǒu ye zhēn yan净口业真言ong xiū li xiū li mo hē xiū li xiū xiū li sa po hē唵 修唎 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jing sān ye zhēn yan净三业真言ōng suō wā po wā su tuo suō wā da mo sō wā po wā su du han唵 娑嚩婆嚩秫驮 娑嚩达摩 娑嚩婆嚩秫度憾ān tǔ di zhēn yan安土地真言na mo sān mān duō mu tuo nan ōng du lu du lu di weǐ suō po hē南无三满哆 母驮喃 唵 度噜度噜 地尾萨婆诃pǔ gōng yǎng zhēn yan普 供 养 真 言ong ye ye nang san po wa fa ri la hu唵 誐 誐 曩 三 婆 缚 韈 日 罗 斛feng qǐng bā jīn gāng奉请八金刚feng qǐng qīng chu zāi jīn gāng...
莫言一那时候我是个少年。那时候我是村里调皮捣蛋的少年。那时候我也是村里最让人讨厌的少年。这样的少年最令人讨厌的就是他意识不到别人对他的讨厌。他总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不管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他都想伸过耳朵去听听;不管听懂听不懂他都要插嘴。听到了一句什么话、或是看到了一件什么事他便飞跑着到处宣传。碰到大人他跟大人说,碰到小孩他跟小孩子说;大人小孩都碰不到他就自言自语,好像把一句话憋在肚子里就要爆炸似的。他总是错以为别人都很喜欢自己,为了讨得别人的欢心他可以干出许多荒唐事。譬如说那天中午,村子里的一群闲人坐在池塘边柳树下打扑克,我便凑了上去。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我像猫一样蹿到柳树上,坐在树桠里学布谷鸟的叫声,学了半天也没人理我。我感到无趣,便居高临下地观看牌局。看了一会儿我的嘴就痒了...
作者:宋晓宇【,】前言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女皇帝,她一生的经历总让人们充满了好奇。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狠毒的心肠才得到皇位的她陷害皇后,用铁腕扳倒长孙无忌,杀死为自己效命的李义府、来俊臣,逼死自己的儿子,但谁又能理解武则天这一生中所承受的痛苦呢?进宫之初,武则天本没抱多大的希望,只要能在宫廷中找到一块立足之地便可。但现实打破了她的幻想,将她拖进了宫廷斗争的泥潭里。可是这一次她输了,输得彻头彻尾。武则天本以为会伴着青灯古佛了却残生,但命运弄人,她再一次踏入了宫廷。当她利用自己的女儿对付王皇后时,内心已经痛苦到了极点。从那一刻起,这个女人决定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受到任何伤害。当她利用李义府对付长孙无忌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愧疚和不安。武则天其实非常爱惜人才,可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她别无选择。...
作者:杨志军第一章 永不消失的藏獒精神(1)远去的藏獒一一切来源于怀念——对父亲,也对藏獒。在我七岁那年,父亲从三江源的玉树草原给我和哥哥带来一只小藏獒,告诉我们,藏獒是藏族人的宝,什么都能干,你们把它养大吧。遗憾的是,这只小藏獒对我们哥俩很冷漠,尽管我们哥俩每天都在喂它,但它从来不主动接近我们,更不会讨好地冲我们摇尾巴。我们不喜欢它,半个月以后用它换了一只哈巴狗。父亲知道了很生气,但也没有让我们再换回来。过了两天,小藏獒就自己跑回来了。父亲很高兴,教育我们说:“我早就知道它会跑回来。这就叫忠诚,知道吗?”但我们依然不喜欢小藏獒,不仅不逗它玩,连喂它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父亲说:“你们好像不是我的儿子,居然不喜欢小藏獒,那我还是把它带回草原去吧!它在这里也不习惯,想家想得都没有精神了。”父亲回到草原上去了,那是他工作的地方。小藏獒离开了我们,一晃就是十四年。...
作者:萨苏【,】写给不做亡国奴的人们1945年7月,退入苏联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官兵在周保中旅长的指挥下,先盟军一月突然对我国辽吉黑三省57个战略要地发动空降作战,建立桥头堡和电台,唤醒地下组织,成为光复这片黑土地的先驱。战斗是残酷的,教导旅无线电营政治副营长王一知中尉(女)在日记中记述这些与日军苦斗了14年的中国战士们,东北抗日联军最后的老底子打得极为英勇——“在最后的一个月里,我们牺牲了一半以上的人员。”但是,他们终于打回来了。那些凯旋的老战士疯狂地亲吻这块土地,这是他们的祖国,这是他们的家。13名烈士长眠在黑龙江对岸弗雅斯克营地的绿草丛中。他们在敌军的重兵压迫下宁死不降,过江休整,却再也没能回去。他们在归国之战的准备中牺牲,并被埋葬在了这里。黑色的碑文仿佛一只忧伤而不甘的眼睛,眺望着并不遥远的祖国,让我们耳边仿佛响起了赵尚志将军在牺牲前的呐喊——“我是东北抗日联军总司...
1978辛格:卢布林的魔术师事实上,肉体和痛苦是同义词。如果选择了邪恶而得不到惩罚,选择了正义而得不到酬报,那怎么可能还有什么自由选择呢?在所有这一切苦难的后面,是上帝无限的仁慈。 ——辛格世界是一座巨大的屠场,一个庞大的地狱。……世界上有这么许多苦难,唯一的补偿是生活中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悬念。 ——辛格 一九零四年七月十四日,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拉齐米恩,离华沙东北约摸十五英里,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里生下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教的拉比,属于狂热的哈西德派。他四岁时,全家迁往华沙。他父亲在这座城市的犹太区的会堂里主持一个圣坛。他外祖父在波兰东部的卢布林省的一个小城比尔戈雷当拉比。辛格在那里的犹太小镇上住过三四年。他还在培...
作者:周中《国色》:一个时代的警示(代序)《国色》展现的生活面十分广阔,以雄鸡市为背景,有声有色地描写了那里的政治生态、风土人情,是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的一个横切面,耐人寻味。其主要人物有侯石嘉、钟维民、胡彩凤、陶小曼、楚梅村、苏武志、夏光明、汪军伍等。尤其是侯石嘉和钟维民这两个人物,作者对其倾注了甚多的热忱,也对其付寄了更多的沉思。侯石嘉身为综合经济监管局长,他崇拜权力、热衷权术、生活腐败,然而,也不乏聪明,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进退有度、游刃有余。这种人在生活中很常见,自然也很典型。他们身上的虚假丑恶带有很大的社会性,是改革开放这一大变革中挤压出来的脓血。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他们的人格扭曲、性格异化都有其很不得已的原因,是制度弊端的集中体现。但他们在道德的审视之外又活得很滋润,不仅青云有路,而且常常身居高位。一方面玩弄别人于股掌之中,一方面纵情声色、奢侈无度...
作者:汤祯兆【,】第1章 四人青春行20世纪80年代一度兴起的香港青春电影热潮中,我认为不无时代意义。事隔20年,当社会流行文化整体上均把80年代奉为圭臬,有人认为不无怀旧风潮的催化作用,以“30/20”(30年一个循环怀20年的旧)定律视之,固然不无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当年的确出现了一大批相关文本,可供后人回首重省时空上的蜕变演化。一、锁定戏剧模式所谓时代意义,乃80年代属香港流行文化起飞高扬的年代,新旧价值交替角力,事事均处于敏感的紧张时期。和60、70年代的青春反叛岁月不同,那时候的对照点,主要以西洋的舶来流行产物为本,于是成就了新浪潮一众的先行创作人。但回归本土落实在具体时空,下一浪后来者所面对的,肯定就是主导大众市场口味流向的春春受众,于是把青春逆旅配上本土色彩,就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挑战又或是创作责任。有趣的是,我发现不少青春片,都是以四人行的角色设计来锁定戏剧模式。擅长专攻...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的精神家园 1我的精神家园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说: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宽松的袍子走来走去。有一天,有一位哲人去看朋友,见他不在,就要过一块涂蜡的木板,在上面随意挥洒,画了一条曲线,交给朋友的家人,自己回家去了。那位朋友回家,看到那块木板,为曲线的优美所折服;连忙埋伏在...
作者:雾满拦江序·读史解困惑少年读史,时常会陷入深深的困惑。这困惑源于楚汉相争。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盖世雄风,曾令多少少年心醉神迷;刘邦的龌龊无赖,又令多少人为之不齿。但最终,地痞流氓战胜了磊落豪杰,让我们的历史霎时变得龌龊不堪。这个影响深远而广泛,有关楚汉传奇的电视剧播出,地痞版刘邦再度走红。剧中为刘邦设置了精巧的台词,诸如,我要命,我要脸干什么?诸如,把他当个屁放了吧……所有这一切,恰恰证明了地痞流氓版的刘邦,久已深入人心,万难撼动。接受这种观念,疑问就自动生成了:倘刘邦只是一介流氓,天下英雄如张良、萧何、韩信等又何以追随他?倘刘邦只是一个地痞,又何以能够成就天下基业,将天下英雄玩弄于股掌之间?对此,晋代名士阮籍,曾登广武山,观楚汉古战场,叹息曰:“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意思是说,当时没个像样的人才出现,所以才会让流氓刘邦成了气候。...
----------------------- Page 1-----------------------《封神演义》序(清康熙四雪草堂刊本)孟子曰:“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何为乎辟纣哉?辟纣之杀僇忠良也。闻文王善养老,二老俱归。周文王之遇太公,载以后车,尊以宾师,文王甍,武王事之亦然。太公与周公经理天下,周公以文,太公以武。商纣荒淫日甚,宠妲己亡国之妖,设炮烙以杀谏诤之士,开酒池肉林以麋费财力,聚鹿台之财,饮钜桥之粟,民不聊生,死亡略尽,太公由是佐武王伐纣,救民于水火之中。纣兵七十二万非不众,且强也,太公鹰扬燮伐前徒倒戈,商纣自焚,斩妲己于廉下。其飞廉恶来之属,又与周公驱而诛之。太公之勋,岂不赫奕矣乎!武王既定天下,分封一千八国,首封太公于齐、周公于鲁,析圭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