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124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124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看向她手中的三把伞,笑着问:“姑姑是想要送我和大哥一程吗?”
  “在畅春园里,总不如在宫中时日日相见,送一送也无妨。”容歆说着,瞥了一眼大阿哥,邀请道,“大殿下不介意我拖着您和太子一同撑伞漫步于雨中吧?”
  大阿哥扯起一个笑,“自是不介意的。”
  只是他眉间的郁色仍然不减,容歆当做看不见,将两把油纸伞递给他们。
  三人撑着伞走在雨中,宫侍们跟在后面,刚出来时还是小雨淅沥,走了一盏茶的功夫,雨势便渐渐大起来,不多时便打湿了众人的下摆和鞋子。
  大阿哥粗中有细,当即便道:“姑姑便送到此处罢,当心着了凉。”
  容歆不以为意道:“左右也湿了,稍后回去换一身便是。”
  太子猜姑姑约莫是听到了,想必十分关心,便指着后湖边的一座亭子道:“不若便在此处歇歇脚,待雨稍小些再回去。”
  容歆和大阿哥皆不反对,于是三人便来到亭中,宫侍们则在不远处另一个供垂钓的亭子下静立。
  大阿哥背手立在亭中,看着湖中的雨打夏荷,面无表情道:“御史今日弹劾我,无视法纪,滥用私权,任性妄为。”
  容歆瞳孔微张,转向太子,见他轻轻点头,便知道确有其事,而且还果真教人抓到了把柄。
  可是怎么会呢?大阿哥脾气是稍有些暴躁,却并不是那等无视法纪之人。
  “其中可是有何误会?”
  太子并未随她一同看向大阿哥,先前在皇阿玛跟前,大阿哥有对此时作出解释,因此他知道缘由。
  而大阿哥听了容歆的话,沉默片刻之后,摇头,“并非是误会,我确实做了错事,理当受皇阿玛责骂。”
  这……
  他没有丝毫辩解,倒是教容歆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实在好奇他究竟做了什么。
  此时,太子方才解释道:“御史弹劾,大哥私自命人从盛京提回流放的前工部官员戴梓,乃……目无纲法。”
  “戴梓?”容歆听着有些耳熟,然回想一番之后,却并未想出所以然。
  直到太子解释:“此人家学渊源,极具火器制造天赋,曾五日仿造佛郎机,八日造出子母炮,便是此次乌兰布通之战发挥极大作用的威武将军炮。”
  容歆恍然大悟,顿时便想起此人是谁了,毕竟当初康熙亲自命名的“威武大将军”可是教京城上下讨论了许久,连宫中也啧啧称奇。
  “他是因何而落罪流放的?”
  大阿哥依旧一言不发,太子便为她解惑道:“与人互殴构讼,加之此人平素颇有些恃才傲物,又耿直,得罪了朝中不少人。”
  恃才傲物这个词颇为奇妙,普通人通常没有底气如此,而才华出众的人具备这样的资格却会惹人嫉妒甚至嫉恨,与他高调与否并无关系。
  而大阿哥听着太子所言,面上却并无多少愧色。
  容歆略一思索,便试探地问道:“此人乃是制造火器的大家,大殿下可是有何想法?”
  大阿哥回身,看了一眼太子,道:“乌兰布通之战,我军损失惨重,战事已过去半年,依旧未能休养生息。”
  太子点头附和:“国库不丰,加之最近两年皆非大丰收之年,是以百姓赋税极重,苦不堪言,长久下去,不等战事再起,恐怕便会起灾患。”
  此灾患既有天灾亦有人祸,历朝历代皆有先例,因此太子说出来,并非危言耸听。
  “休养生息并非一日可达成,火器精进也非一日之功,却并不耽误同时进行。”大阿哥道,“戴梓并非大罪,既有此天赋,为何不可不拘一格地用他?”
  “那为何不向皇上禀明再行带人回来?”光明正大地得了旨意,恐怕便不是此时这般教人弹劾了。
  “姑姑有所不知。”太子无奈地摇头道,“当初戴梓得罪的人中便有皇阿玛的西学老师南怀仁,且南怀仁在世多年,确实为大清建下颇多功绩,因此当时皇阿玛才那般毫不犹豫地流放他。”
  容歆未曾想到是这个理由,而且还是从太子口中说出来的。
  康熙此人,有时确实是极为傲慢地,但他对亲近的人也偏心,自太子和大阿哥入朝堂以来,他严格不假,但他们始终是不同的。
  容歆叹息一声,道:“你们是皇上宠爱的儿子,哪怕行事本意是为社稷尽一分力,但如此揣测帝心,又背着皇上私下处事,如何不教人伤心?”
  如若是个普通的父亲便也罢了,可康熙是天子,他的儿子揣摩圣心,又越过他,他定然是什么理由皆不想听的。
  “大殿下,皇上如何罚您了?”
  两人已经因为她的话晃神,此时大阿哥一听容歆的问话,便恍惚道:“皇阿玛只当众言词斥责我一番,并未有罚……”
  容歆注视着他,又转向太子。
  太子立即便起身道:“我今日还未看过弘昭,需得再返回去看一看他。”
  他说着话时,已经撑起伞,小棠子等人匆匆跑过来,听闻太子殿下又要回清溪书屋,也不问,立即便跟随。
  容歆未劝大阿哥,只是撑起伞道:“雨势久未减小,我只能送大殿下到此了。”
  而容歆走出亭子,便听到身后的动静,嘴角微微上扬。
  然太子和大阿哥回到清溪书屋之后,第一时间便被廊下的梁九功拦住。
  梁九功冲着两人躬了躬身,恭敬道:“太子殿下,大殿下,皇上有命,今日不再召见两位殿下,另命大殿下回京后便搬出阿哥所开府,并罚半年俸银。”
  大阿哥一怔,随后冲着皇阿玛的门躬身行礼,领罚告退。
  而太子也不得皇阿玛召见,思及他先前的借口,便对容歆道:“我去看看弘昭。”
  梁九功一个错步挡在太子跟前,颇为尴尬道:“回禀太子殿下,皇上此时便在皇长孙屋中。”
  言外之意,皇上不见太子,太子便也不能见皇长孙。
  太子一时间有种无妄之灾的感觉,便看向罪魁祸首,认真道:“大哥,皇阿玛不在屋中,你方才叩错了。”
  大阿哥恶狠狠地瞪了太子一眼,眼中之意分明是不可能向皇长孙的屋子行礼,然后便一甩袖大步离开。
  太子随其后,怡然自得地撑伞踏入雨中。
  他们俩人走了,容歆却是照顾皇长孙的人,不能不进屋。而屋中,康熙正抱着皇长孙,脸上并无多少怒意。
  容歆规规矩矩地行礼,然后便立在一旁。
  康熙捏着皇长孙的小拳头,淡淡地问:“你劝大阿哥了?”
  “皇上明察秋毫。”
  奉承之话从容歆口中说出来,康熙听着总差了几分味道,轻轻冷笑一声,道:“朕一听太监说你送太子和大阿哥出去,便知道他们必定还会折返回来。”
  “知子莫若父……”容歆说完又觉不对,便又改口道,“大阿哥耿直却孝顺,只是想差了,并非存心惹怒皇上。”
  “连太子也为他求情,简直是不知所谓。”
  太子倒是为说过求情之事,但容歆认为太子定然是对事不对人,否则不会说出那样的话,康熙如此说,绝对是迁怒。
  遂,容歆便不对此回复,默不吭声。
  而康熙抱起弘昭,一脸慈爱地看着他的长孙,道:“还是朕的孙子乖巧懂事,你阿玛和大伯如今倒是越长大越不省心,半分不如幼时教人喜欢。”
  容歆回忆往昔,太子便罢了,大阿哥幼时……熊的很吧?
  至于皇长孙乖巧懂事……容歆别开眼,且过几年再看吧,现在还为时尚早。


第139章 
  康熙在畅春园避喧听政两月; 自大阿哥被弹劾开始,为表对大阿哥的不满,他事后又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言词斥责了大阿哥一番; 将对大阿哥的责罚再次重申。
  戴梓其人不可能得到“平反”; 事实上当初他与人斗殴争锋乃是事实; 兴许是惩罚的稍重了一些,但并非无错。
  然而戴梓在火器一道上的天赋毋庸置疑,以大阿哥如今的权力,想要精进大清的战力,只能想到这一点; 大阿哥是不可能将他送回去的。
  因此,戴梓仍旧是戴罪之身,却被大阿哥安置其一家在京城; 只要他专心的研制火器。
  而康熙只是生气他擅作主张,对研制更具威力的火器并不反对; 因此大阿哥取了从乌兰布通战场上缴来的沙俄火器给戴梓研究时; 他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视而不见。
  待皇子和百官随康熙回京后,大阿哥和大福晋便要依圣谕搬出阿哥所。
  他们搬出去住那日; 按规矩向皇上、皇太后以及惠妃辞行; 康熙没有表示出什么情绪; 皇太后则是和蔼地嘱咐了大福晋几句; 至于惠妃呐喇氏……
  “我怎地生了这么个棒槌?如若承庆还在; 定是不会如大阿哥这般教我每每想起便胸口堵着一口气!”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在婆母面前; 一向是个孝顺乖巧地儿媳; 闻言; 只能尴尬地扯了扯嘴角; 不敢随意插言。
  而惠妃吐完郁气,长长地叹了一声,叮嘱道:“伊尔根觉罗氏,日后常递了牌子带宝娴和吉雅进宫来,两个孩子一走,我这宫中的日子是越发地无趣了……”
  大福晋当即便应承下来,还表示:“额娘若是想宝娴她们了,儿媳便送她们进宫陪您住些时日。”
  “你是个孝顺的。”惠妃满意地看向儿媳,然后便冲着贴身宫女微微挥手。
  大福晋并不分心去关注,依旧谦恭地听着惠妃叮嘱。
  惠妃叮嘱得差不多,静静地看着她好一会儿,忽然道:“虽说大阿哥是我的儿子,但我从前对你也没什么不满,可倘若你们开府后你管不住后院,苦果是要我的儿子和你一起承受的。”
  惠妃极认真地提醒道:“爷们儿教后院拖住脚,我是断然不会允许的。”
  大福晋立即起身行了一礼,道:“儿媳定不会教额娘失望。”
  惠妃瞧着她那柔柔弱弱的身段,撇开眼,“荣妃别的不说,二格格是教的真好,女儿家什么性子无所谓,但顶顶重要的一点便是,绝不能嫁出去受了欺负。”
  大福晋咬住嘴唇,听出了额娘的意思,毕竟一直以来,大阿哥亦是不甚满意宝娴胆怯的样子。
  只是……
  “儿媳亦不想宝娴出嫁后还跟着担忧,只是她生来便是这个性子,实在不知该如何纠正是好……”
  “谁非要你纠正她的性子了?”惠妃一副“孺子不可教”的神情,“大阿哥那个棒槌不也就吃你这一套?你教她多长几个心眼,性子掰得不伦不类有何用处?”
  “这……”这与大福晋自来的教养实在相悖。
  惠妃却不管她如何想,见宫女回来,下巴一抬,示意她将东西给大福晋,“这是我的体己,你拿回去,往后用得上。”
  大福晋连忙推拒:“儿媳如何能收额娘的体己?若教大阿哥知道了,定是要责怪儿媳的。”
  “你不教他知道便是。”惠妃作势起身回内室,口中不耐烦道,“他非要养一个糟蹋钱的人,又被罚了俸禄,难道用你的嫁妆吗?我可丢不起那个人。”
  大福晋追上前一步,可额娘已经进了内室,这不小的木箱就在小几上,长者赐不可辞,只得命宫侍抬回了阿哥所。
  然而她并未如惠妃所说对大阿哥隐瞒,反倒是第一时间便如实告知,大阿哥却不似她以为的那般发怒,只一顿便爽快地收下来。
  许是真的极费钱……
  大福晋若有所思。
  夫妻二人已向长辈们告别过,临出宫前,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