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穿]东宫女官 >

第125章

[清穿]东宫女官-第125章

小说: [清穿]东宫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是真的极费钱……
  大福晋若有所思。
  夫妻二人已向长辈们告别过,临出宫前,便是与皇子们告别。
  十二阿哥胤祹最是直接,殷切地问大阿哥,日后能否去他宫外的府邸做客。
  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也到了要指婚的年纪,用不上几年也会开府,是以并不多期盼。
  而其他年级较小的阿哥们却不同,平素皇阿玛出宫,他们甚少有机会跟随,是以十二阿哥一问,顿时便向大哥投以注视。
  大阿哥实际对弟弟们尚算宽容,因此无论是否能成,皆答应下来。
  太子未出现,容歆和太子妃却不能不来送一送大福晋。
  当太子妃依依不舍地握着大福晋的手不松时,容歆与大阿哥面对面。
  既有先前那一出,她此时便也不再刻意生疏,含笑道:“宫外自在一些,待殿下适应之后,许是会乐不思蜀。”
  “又非未住过。”
  “那是何年何月了。”容歆好笑道,“您那时小,应是没多少记忆了吧?”
  大阿哥轻笑,垂头看着如今矮她许多的容歆,道:“我记得姑姑。”
  容歆笑容一顿,不知如何作答,毕竟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大阿哥仿佛只是随意一说而已,转而问道:“姑姑可有叮嘱我的?”
  该叮嘱地想必已经有人叮嘱,但此时大阿哥问起,容歆便道:“您如今已可独当一面,旁的我不必多言,只您日后若心情烦闷,可与我闲说一二。”
  大阿哥神情愉悦地应下。
  众人也未耽误他们出宫,再说了几句便放行,容歆和太子妃回毓庆宫后,得知太子在书房,对视一眼,并未说什么。
  而宫中少了大阿哥大福晋一家,只少数一些人极为不习惯,在更多人的心中,实际无甚影响。
  太子妃偶尔在大福晋进宫请安前一日会念叨几句,日子还是照常过的,容歆更是早已习惯宫中的来来去去。
  宫中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是如一潭死水一般的,假山亭台年复一年那个形状,四季翻转,只有人又老了一岁。
  唯一能为这一滩死水带来点活力的,便是一日一个模样的孩童,偏偏很多低位嫔妃皆无权养育皇子女,了无生趣。
  但实际这几年新生的皇子女极少,有资格养育孩子的嫔妃也没什么机会养孩子打发时间。
  毓庆宫因为有皇长孙,热闹地甚至闹腾。
  秋去冬来春又至,皇长孙过于健壮地长大,毓庆宫无法满足他探索的攀爬,便十分向往毓庆宫外的广阔。
  他太活泼了……好奇心又盛……
  一开始,皇长孙的活动范围就是毓庆宫和乾清宫,乾清宫宽阔,皇长孙便更喜欢乾清宫。
  康熙极喜欢孙子健康的模样,宠爱的过分,可待后来他同样闹腾地过分之后,喜爱虽不减,却同样惹得康熙头疼。
  最后在他啃了无数个奏折,糊了一身一脸的墨水之后,再不允许皇长孙出现在懋勤殿、南书房之类的地方。
  等到皇长孙开始翻箱倒柜,拽辫子驴打滚后,康熙便命容歆带他去祸害御花园。
  而康熙说这话时,甚至还要背着皇长孙,生怕他曾经认为乖巧懂事的孙子会以为玛法嫌弃他。
  容歆并没有如康熙的意,每日依旧带着皇长孙到乾清宫报道,看到康熙无奈的脸之后再抱走皇长孙。
  但容歆带过不少孩子,从未有谁像皇长孙这般教人身心俱疲的。
  每日里,只皇长孙睡着时方能安静些许,否则他一直在四处爬,能站起来之后,便挪动着小腿儿满宫上下的跑,还不进屋,晒得脸黑黝黝的,细看才能注意到他精致的五官。
  恰逢三十一年大选,是时隔六年之后的宫中选秀,从年初便准备的热烈,及至秀女们入宫初选那一日,但年轻秀女们从宫门如数进入便耗了两个时辰。
  此番,康熙定然是要为太子和大阿哥指人的。
  太子妃身份不比一般儿媳,是以也得准出现在秀女初选时,而她前一日特地邀容歆一起去,皇长孙则是甩给雪青等人照看。
  两人好不容易才躲过皇长孙,出毓庆宫后,皆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太子妃扶着宫女的手,忍不住后怕地回头看了一眼毓庆宫门,感慨:“我从未想过,我竟有一日这般期待秀女大选。”
  容歆右手背在身后,不着痕迹地揉了揉腰,勉力为皇长孙解释道:“皇长孙健康,便是极好的。”
  太子妃却一脸愧疚地看着她,“姑姑辛苦了。”
  容歆:“……”是怪不容易的。
  皇长孙仿佛不知道累一般,她却已经不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第140章 
  今年的初选设在御花园; 太子妃身为晚辈,哪怕正式开始的时间尚早,她也需得提前出现在御花园中。
  容歆和太子妃到时; 皇太后和皇上还未来; 只远处空地上依次站了些秀女,还有些秀女陆陆续续顺延站在列队的后方。
  一般来说,最先进入的一定是家世极好的,太子妃当年选秀时,亦是站在前列。
  “此时见到这场景,便思及我当年选秀,心中极为忐忑。”太子妃坐在龙椅下首的椅子上,感叹道; “那时我是从未想过会嫁给太子殿下的……”
  那一场赐婚; 约莫除了康熙和太皇太后,旁人几乎无法得知; 赫舍里家接到赐婚旨意时; 也是惊大于喜。
  如若讷敏在世,康熙会与她商量一二; 但讷敏不在,康熙和太皇太后皆不会将此事告知容歆。
  是以; 即便当初太子妃身边的教养嬷嬷是坤宁宫出去的丹彤; 宫中不少人闲说“巧合”; 康熙和太皇太后却从未怀疑过她故意为之。
  此时太子妃这般说,容歆便当作一切皆是天意,笑道:“皇上定然是仔细权衡过的; 如今瞧下来; 您与太子鹣鲽情深; 确实是极好的安排。”
  太子妃挺直着背坐在椅子的前端,仪态端方,眼角眉梢泛起笑意,“得太子殿下这般的夫君,实乃我的幸运。”
  且不用多想便知,这些秀女必定也在暗地里关注着太子妃这里,而她们之中,想必渴望进太子后院的不在少数。
  毕竟太子是少有的好男子……
  太子妃掸了掸朝服下摆不存在的灰尘,笑道:“我是极大度的,只要侍奉好我这个主母,自然可在东宫的后院过得舒坦。”
  容歆瞧着她不似在说假,随口道:“也不必太过大度,太子殿下就一个。”
  况且,以太子和太子妃两人的感情,太子妃如若真的表现得完全不在意,恐怕太子心中也不甚舒服,再生出嫌隙便不好了。
  然而容歆话音刚落下,太子妃便弯起嘴角,冲着她眨了眨眼,“姑姑,颂宜是说,她们进来,只要侍奉好颂宜便可比进别人的后院皆活得自在。”
  容歆一怔,随即好笑地摇摇头,“您啊……”
  太子妃拿起团扇缓慢地扇着,“左右太子殿下已允诺我,后院之事皆随我,他若是管了,岂不是失信于我一个女子?”
  容歆作出一副思考的神情,良久,认真地点头道:“您说得有理。”
  “我就知道姑姑不会只偏着太子。”太子妃面上极欢欣,从宫女手中接过一杯茶,端给身后的容歆,弯着眼道,“姑姑,您喝茶。”
  容歆爽快地接下来,轻轻啜了一口,然后问道:“皇上允您出席,想必便是预备给您些恩典,您可有想法?”
  “自然是要颜色好,眼神清澈的。”太子妃摇着团扇,忽而停住,小声对容歆道,“您看第一行左起第三位秀女……”
  容歆眼神不如她,眯着眼睛仔细瞧了瞧,见她所说那位秀女面上毫无波澜静立于原地,整个人有一股子冷淡的气质,但是隔着这般远也能瞧得出容色极好。
  “空谷幽兰,遗世独立之姿……”
  容歆淡淡地打断她的畅想,“站在如此位置,您莫要想了,不会落到您手里的。”
  太子妃一哽,悻悻道:“姑姑说地什么,我只是赏花怜花罢了。”
  容歆轻轻瞥了一眼太子妃,道:“您如若喜新厌旧,雪青不定怎么哭丧着脸,不信您便瞧一瞧。”
  要不说有些人天生便受时光眷顾,雪青这些年光长岁数不长皱纹,容歆比不得她心宽,加之气质的原因,雪青是她们这些人里瞧着最年轻的一个。
  太子妃一个年轻的女子,反倒极宠着雪青,颇宠得她有几分恃宠而骄的性儿,也是教人哭笑不得。
  可太子妃却极吃雪青这小性子,立即便夸张地求道:“雪青姑姑定是我心里第一位的,谁也越不过去,姑姑您往后可要多为我美言几句。”
  好似已经预见到了毓庆宫争奇斗艳的场面……
  容歆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了抽,表面极淡定道:“自然。”
  “颂宜谢过姑姑。”
  容歆露出一个矜持地笑容,颔首。
  日头渐渐上来,容歆冲着宫侍招招手,示意她们支上罗伞。
  “皇上驾到!”
  “皇太后驾到!”
  “钮祜禄贵妃到!”
  “惠妃到!”
  “荣妃到!”
  太子妃起身,众人一同向皇上和皇太后行礼,远处的秀女亦是跪一片。
  康熙等人落座之后,礼官领命去准备,皇太后则是和太子妃闲话起家常。
  “太子妃何时来的?”
  太子妃恭敬道:“回皇玛嬷,孙媳一刻钟前到的。”
  “弘昭呢?怎地未带过来?”
  康熙一听皇长孙的名字,微微侧耳去听太子妃的回答。
  太子妃答道:“孙媳担心弘昭扰乱选秀,便没带到此处来,教雪青姑姑几个带着他在毓庆宫玩。”
  “也好,弘昭那孩子在这儿,还真是说不准。”
  倘若真的耽误了选秀,虽是小儿行为,传出去万一落下顽劣的名声也不好。
  太子妃含笑,因她儿子确实是个不稳定的,并无任何不虞。
  反倒是康熙,极认真地反驳道:“弘昭年纪小,却聪慧至极,丝毫不逊于太子,便是在此也不会不知分寸。”
  康熙的话,其他人自是不能有异议。
  只是容歆站在太子妃身后,目视前方,心头却在嘲笑康熙,心里最没数的便是他!她和太子妃尚且不敢带皇长孙过来,他却这般高估他孙子……
  而康熙似是十分确信他的判断,直接扭头对容歆道:“朕今日还未见过弘昭,命人将他抱过来,无妨。”
  容歆面无表情的回视,眼神询问康熙:“确定?”
  不过容歆也知道康熙一言既出,不可能反悔,是以询问的眼神一闪而过,立即便对毓庆宫一小宫女低声道:“教雪青抱皇长孙过来。”
  小宫女屈膝告退,领命去请皇长孙。
  太子妃始终未曾出言,甚至和容歆对视的眼神中还有几分拭目以待的意味。
  容歆无声提醒她注意收敛,然后便立在太子妃身后,眼观鼻鼻观心。
  太子妃只得收回视线,雍容的看向规矩走来的秀女们,眼睛专注地盯着她心属的那位秀女。
  容歆更是因为太子妃先前的关注,直接便无视了其他秀女,也如太子妃一般从始至终看着那位秀女。
  而那位秀女确实是极为出众,在几个秀女之中,教人不自觉地便投以目光,无法挪开视线。
  礼官依次报名,容歆方才得知,此秀女乃是都统、勇勤公鹏春之女,董鄂氏。
  董鄂氏乃是满洲大姓之一,而这位秀女这一支乃是董鄂氏中的名门,最为嫌显赫,其祖先何和礼是开国五大臣之一,妻子是太祖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