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185章

东汉好姐夫-第185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也都随声附和,都想速战速决。

    戏志才道:“诸位不要急,公孙瓒撑不了多少时候了,天寒地冻,城里缺水少粮,我们只需要震慑,城中就会自乱。诸位要把土垠好好围住,不放过企图突围的一兵一卒,我可以断言,各位完全可以回家过春节!”

    公孙瓒现在完全就是个疯子,身边的卫兵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他的鞭打,府中的婢女每天都有几人被公孙瓒糟蹋。

    公孙瓒觉得发泄还不过瘾,就派人去传那些留守城中的将领来见,那些将领莫名其妙地就被辱骂鞭打,有两个人顶了几句嘴,直接就被公孙瓒给斩了。

    大雪整整下了十天,城墙上的积雪都已结冰,攻城已经没有可能,但堡垒最容易被从内部攻破,公孙瓒麾下的将领们开始组织反抗,率军围攻太守府,白马义从守卫在太守府外死保公孙瓒,全都战死。

    走投无路的公孙瓒斩杀了自己的妻妾,连怀孕八个月的小妾都没有放过,然后自己跑到府中楼舍最高处,点火**。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10章 许攸入平原() 
攻入太守府的将士们看到府中大火冲天,公孙瓒在高处大火中狂笑不已,直到被大火吞噬。

    一代豪杰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褚燕率军进驻土垠,把右北平郡纳入了姜盛的势力之中。

    现在幽州的渔阳、右北平两郡在姜盛掌握之下,姜盛任命田豫为右北平郡太守,高览为渔阳郡太守,并派了谋士辅佐,任命完毕之后就派人通知刘虞。

    刘虞现在只有四郡之地,兵力不足十万,而姜盛部署在周边的兵力已经有十五万,把刘虞已经团团围住,刘虞无可奈何,只得同意。

    战事已了,太史慈即率军回了青州,于禁撤回渤海,高览率军进驻渔阳,田豫留在了右北平。

    现在青州百废待兴,急需人才,荀攸被任命为青州别驾,实际上行使的是州牧的权限,姜盛的站位是整个大汉,冀州和青州的事务就有荀彧、荀攸这叔侄俩负责。

    戏志才精于军事,被姜盛调到身边,担任了太尉府司马,谋略军事,而被封为教育部长的刘弘改任太尉府长史。

    刘弘在冀州兴办的学堂已经招生一百多人,其中的二十人已经结业,被刘弘直接带到了青州,分赴各郡县任职,这里面没有什么名人,但都是踏实肯干的年轻人,部分还出自寒门。

    平原国相刘备的府中也被派来了属吏,这让刘备很不爽,之前的时候,平原国一直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刘备治理平原国,可以随意培育自己的势力,可现在郡丞是姜盛派来的。

    按说郡国长官可以自己提名郡丞国傅,报与朝廷知道就行,可现在姜盛直接任命,意图非常明显。

    许攸道:“国相,莫非对属下的任命有异议?”

    刘备这才回过神来,对这位新任的国傅(相当于郡丞)很不感冒,你不在乐安呆着,跑平原来任职,分明就是来拆台的。

    张飞道:“喂,这里有国傅了,你来做什么?”

    许攸一呆,见这粗犷的汉子相貌不凡,就道:“这位将军有所不知,平原国乃是冀、青、兖三州交界地带,历来是兵家必争,姜使君特别重视,所以派我来辅佐刘国相。”

    简雍道:“国相任职数年,平原国虽然屡遭战乱,但一直稳如泰山,在下不才,辅佐国相,不劳子远兄了。”

    简雍是刘备任命的国傅,许攸一来岂不是罢了他的官?所以说起话来也毫不客气。

    许攸道:“平原国乃是青州治下,应当接受青州牧的任命。姜使君有言,若是平原国有贤才,可以到州牧府任职。刘国相可以拟个名册,在下定会向使君表荐。”

    张飞吼道:“举荐个鸟!你赶紧滚回去,要不然就别怪我蛇矛饮血!”

    “哈哈,我许攸又岂是怕死之辈?我主麾下带甲数十万,难道这位将军不知道我主战刀锋利吗?”

    一直不说话的关羽,冷冷地说道:“你主战刀锋利,难道我们的刀就不锋利吗?”

    许攸浑然不惧,说道:“平原之刀,难道比公孙瓒更强?”

    众人顿时语塞,公孙瓒这么雄厚的实力都被收拾了,他刘备哪有这么雄厚的资本?

    刘备连忙道:“许国傅无需动怒,这两位乃是备的义弟,多有得罪之处,备代他们向你赔罪了!”

    许攸道:“国相言重了,在下是来辅佐国相的,岂敢让国相赔罪?两位将军精于武功,目光难免短浅,我不会计较的。”

    这话一出,让关羽和张飞恨得牙痒痒,但刘备示弱了,他们也不好发作,只得冷着脸坐了下来。

    刘备对众人道:“各位还不向国傅禀明身份?”

    孙乾拱手道:“在下孙乾,字公佑,见过国傅。”

    廖化拱手道:“在下廖化,字元俭。”

    “在下简雍,字宪和。”

    “张飞张翼德!”

    “关羽关云长!”

    麾下其余属官也都做了自我介绍。

    许攸道:“久闻诸位大名,希望今后能跟大家合作共事,为主公守好平原。”

    姜盛的这一招让刘备难受,要是拒绝,姜盛绝不会善罢甘休,要是不拒绝,有许攸这个梗在这里,平原就不是刘备想怎样就怎样的。

    刘备权衡利弊,决定接受姜盛的安排,所以就让麾下文武向许攸见礼,暂时还是相安无事。

    在姜盛入主青州、幽州大战期间,其他各路诸侯也没有闲着,都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攻伐各方,斗得最激烈的是曹操和陶谦。

    刘岱战死后,袁绍表奏曹操为兖州牧,但因为姜盛也有表奏,所以兖州一直没有州牧,徐州牧陶谦就趁机派兵攻打任城国,连克数县,曹操还在想着当兖州牧,所以就声讨陶谦,让陶谦撤回徐州去,陶谦不听,继续攻略兖州各郡,曹操就派夏侯惇、曹仁等将率军攻打徐州各郡县。

    两股势力就在任城国周围展开了拉锯战,百姓们苦不堪言。

    袁绍败亡之后,部下逢纪等投奔曹操,编造谣言迫使姜盛放弃了兖州,而让曹操领兖州牧,这回曹操名正言顺,讨伐陶谦,陶谦兵败,只得退守彭城国。

    曹操大军继续进攻,但被臧霸、笮融两部死死挡住,后来孙观、曹豹、糜芳三路并进来支援,曹军大败。

    正好南匈奴于夫罗部与逃到并州的黑山余部合兵南下进攻陈留郡,曹操担心陈留有失,就撤回兵马去防于夫罗部,陶谦才得以喘息。

    曹操亲率兖州军主力攻打于夫罗部,斩敌三万多人,于夫罗败退。

    袁术在豫州扩充实力,看中了陈留,挥军来攻的时候正好遇到败退的于夫罗,于是趁机收编了于夫罗部,猛攻陈留郡。

    曹操传信给刘表邀其助阵,刘表派黄祖、文聘出兵截断了袁术的粮道,曹操趁袁术士气低迷的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反攻,把袁术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袁术率军入丧家之犬,狼狈南撤,退守九江,丢失了豫州的大片地盘。

    各方都是损失不小,在初平四年(193年)春节到来之前,都息兵罢战,休养生息去了。

    姜盛那边收到了冀州发来的喜报,于是就让荀攸全权负责青州事务,而自率越女营和玄骑营返回冀州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11章 于吉的断言() 
镇守霸陵县的吕布和李通一方面防御西凉军的袭扰攻击,一方面扩充部队,勤加练兵。

    在郭嘉的鼎力辅助下,吕布和李通率军攻伐,占领了杜陵、骊山等地,总兵力也达到了五万,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精锐力量。

    李傕很不放心,就派张济的侄子张绣率军驻扎在霸陵和长安之间,防止吕布攻打长安,而吕布根本就没有攻打长安的意思,他们的任务就是保住霸陵,扩军备战。

    在紧张的练兵间隙,郭嘉主持了吕布和俞湘的大婚之礼。俞湘曾经是姜盛的贴身卫队“姜九钗”的四号人物,在对付董卓的时候与吕布产生了感情,姜盛直接把她许配给吕布了。

    袁绍作乱冀州,姜盛率军离开,没有为吕布和俞湘举行婚礼,后来就派人送了重礼,委托郭嘉操办大婚,这件事现在已经完成了。

    在春节到来的时候,俞湘为吕布怀上了宝宝,吕布征战多年,终于有了牵挂,也算是收心了,成了姜盛的铁杆部下,这也让吕布的命运有了彻底转变。

    俗话说好事要成双,吕布传信给姜盛说了俞湘有喜的事,姜盛大为高兴,专门派人去看望俞湘,送了不少的礼物,同时也把自己的喜事告诉了吕布、郭嘉。

    刘芊在怀胎十月之后,为姜盛诞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体重八斤半,母子平安!

    荀彧发给姜盛的喜报说的就是这件事,姜盛带队昼夜兼程,回到了邺城府中。

    姜盛正式让荀彧担任州牧之后,荀彧就在城中另选地方盖了座州牧府,这原来的州牧府就改成姜府,成了姜盛在邺城的家。

    冀州的众文武得知姜盛回府,扎了堆地来道贺,而姜盛根本就没有时间接见他们,张雅和周仓作为姜盛的侍卫长,代表姜盛接待诸位来道贺的文武官员。

    姜盛此刻在府中陪着刘芊,旁边的婴儿床上躺着姜盛的长子,一个皮肤洁白的胖小子。

    刘芊的身体本就瘦弱,又生下了这么个大胖儿子,现在还虚得很,姜盛就陪着她坐在塌上聊天。

    两人不时地逗逗孩子,其乐融融,完全是一个暖暖的小家庭,透着温馨,张婉蓉和貂蝉也都怀上了,张婉莹却毫无动静,看来我们的姜大官人也有脱靶的时候。

    姜盛和刘芊有说有笑,好像有说不完的情话,可孩子啼哭打断了两人的交谈,姜盛小心的把孩子抱起来,送到刘芊怀里。

    刘芊轻拍着孩子的后背,哼着不成调子的小曲儿,可孩子还是大哭,刘芊意识到他是饿了,于是就给孩子喂奶,姜盛见刘芊头上见汗,连忙坐在刘芊身后,让刘芊把身子靠在姜盛身上。

    过不多时,张雅推门走了进来,见到姜盛如此体贴入微,很受触动,可惜这么好的男人不是自己的。

    张雅已经二十五岁,在童琳战死之后就充当了“姜九钗”实际的最高领导,一直默默守护着姜盛,但她毕竟是个女人,看到刘芊给孩子喂奶,非常羡慕,但她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生孩子的。

    姜盛注意到张雅,就道:“宾客们都走了吗?”

    张雅还在发呆,仿佛没有听到,姜盛又问了一遍,张雅这才回过神来,语无伦次地回道:“第一波都已经离开,周仓正在接待第二波。”

    “哦,那你来此有事吗?”

    “啊,是这样的,外面来了一位老道人,求见主公。”

    “老道人?”姜盛满腹疑惑,就道:“你让他在前厅稍后,我马上过去。”

    这个时候很多名士隐士都是道人打扮,所以姜盛对老道人颇为看重,一般都是亲自接见的。

    过不多时,姜盛信步来到前厅,见房内站着一位灰袍道人。

    “姜青州别来无恙啊?”那道人转身过来。

    姜盛见此人面色红润,蓄着黑须,却是从未见过。

    姜青州是对姜盛的称呼,姜盛现在是青州牧,所以这老道人称呼姜盛为姜青州。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