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184章

东汉好姐夫-第184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08章 决战准备() 
一味的杀戮只能造成右北平的局势不稳,所以太史慈和田豫商议之后,决定受降,使徐无免于战火,毕竟己方的死伤也不小,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兵家首选。

    邹丹归降之后即被解除了兵权,太史慈派数十名玄甲骑兵护送邹丹去往冀州邺城,由荀彧安置,冀州一向被视为姜盛的大本营,人才首先也是派往冀州。

    太史慈和田豫两军在徐无县城休整了三天,田豫即率军北上,与褚燕军夹攻王门的五万大军。

    太史慈则留守徐无县,防范公孙瓒挥军北上,而此时的公孙瓒,已经如丧家之犬,特别是单经三万大军全体阵亡,这件事对公孙瓒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草原上传来消息说,褚燕留在草原的三万铁骑也将南下,驻扎渔阳郡的乌桓王乌帕也有向俊靡进军的动向,姜盛部属在冀州北部的各路兵马也是蠢蠢欲动。

    防守俊靡县的严纲和公孙续如惊弓之鸟,紧闭城门,动员全城百姓协助守城。

    俊靡县也算是长城南部最大的县城了,储备的物资倒还丰富,但毕竟已经是一座孤城。

    王门虽说率领的五万大军,但一直按兵不动,褚燕也没有什么具体动作,看来也是怕腹背受敌。

    十月初的时候,田豫的两万骑兵出现在王门部队的东南方向,乌帕的兵马推进到俊靡县城东北二十里处,而褚燕从草原上调来一万骑兵也越过了长城。

    入冬之后,草原上又开始过苦日子了,褚燕需要留下充足兵马掌控局势,所以就来了一万人,不过渤海的高览率军两万进入了右北平郡,公孙瓒死保土垠,不敢再派一兵一卒北上救援,高览算是牵制住了公孙瓒。

    戏志才梳理北方防区的战略情报,发现刘虞彻底不敢动作,于是建议于禁率军抵近土垠,形成合围之势。

    于禁二话不说,点齐兵马就出发,他是趁着现在天气晴好,赶紧进入战位,要是遇到风雪天气,恐怕会贻误战机。

    幽州历来有传统,就是冬天不打仗。因为物资紧缺,遇到风雪天气,物资跟不上,不用打,自己就乱了,所以刘虞就蛰伏起来。

    姜盛的各路兵马根本不在乎这些,是因为有富庶的冀州做后援。姜盛深知这个时代粮草物资的重要性,所以定下了规矩,出兵打仗,首先要做好完善的补给运输方案。

    这次北征右北平郡的战役,戏志才就是充分考虑了补给运输的问题,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戏志才是兵马和粮草同时出动。

    戏志才认为粮草是为了保障作战的,所以就让大军护送粮草前进,虽然行进速度缓慢,但安全系数很高。

    如果敌人来破坏粮草,则直接就是大军开战,所以对手如果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一般不敢动他们粮草的心思。

    主力大军护送粮草行军缓慢,消耗也非常惊人,但戏志才敢这么安排,是有秘密武器的,姜盛让杨凤送到渔阳的宝贝,是促成戏志才这一想法的关键。

    青州黄巾肃清之后,农副业生产仍然处于停摆状态,由于物品紧缺,姜盛不得不从冀州转运粮草物资以补充青州之用,但运粮的效率实在是太低。

    姜盛询问详情之后发现问题在于粮车的承载量太少,虽然已经普及使用青铜辐条圆轮车,但却是两轮的,车上重物的部分重量压在了拉车的马身上,所以每天运输距离很短,姜盛仿照西方四轮马车的样子,把运粮的马车改装成四轮的,而且车轮改成了镔铁材质。

    东汉末年的金属汁浇铸技术已经很成熟,姜盛就让铁匠工坊制成铁轮的模具,开始批量生产镔铁轮。镔铁就是精钢,更加坚固,火车轮就是特殊工艺的钢制品,现在做出来的镔铁轮自然比不上后世的火车轮子,但比青铜车轮已经高端多了。

    原本木制的车厢也被改成钢制,不会在运输途中散掉、坏掉,运输能力大大增强。

    四轮的马车行动起来更加流畅省力,拉车的马不必再承载车上货物的重量只需拉车走即可,运力成倍的提升。

    张述按着姜盛对刹车的描述,做出了类似于后世汽车刹车片的装置,配备在马车上。

    起初的时候,姜盛考虑的只是增加运输量和运输速度,并没有考虑别的。

    在运输的过程中,有些偷懒的运粮兵趁官长不注意,爬到粮车上,只管指挥拉车的马行走,必要的时候拉拉刹车,这么一来,人也不累、马也不累,跑起来还飞快。

    有心的官长就把这事报告给姜盛了,开始还以为姜盛要责罚这些偷懒的人,没想到姜盛发出号令,令大家都这么效仿。

    车子结实了,不怕颠簸,在路况良好的地方,干脆就催马快跑,运输速度发生了革命性提升。

    冀州的戏志才就是应用了这种四轮马车,所以才敢让粮草随大军同时出动,局限性就在于,这样的运输革命不适于山区和路况松软的地带。

    从冀州去土垠的路上地势平坦,除了山海关附近之外,都是坦途,正好适合进军土垠,要是往北去俊靡,戏志才的法子就行不通了。

    与公孙瓒最后决战的准备工作拉开了大幕,俊靡周边的各路兵马都已集结完毕,褚燕决心发动对俊靡的攻坚战,但戏志才派来的使者阻止了褚燕。

    现在俊靡守军和王门的队伍虽然士气不高,但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若是强行开战,必定会损失严重,得不偿失,所以戏志才就让各路兵马围而不攻,要困死公孙瓒的这些队伍。

    严纲和公孙续是不敢动了,王门兵多,还是想搞点动作,但一出动就被打了回去,王门尝试了几次之后,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围了半个多月,戏志才从渔阳郡调集的物资及时补充到各部队,而王门军的补给就开始紧缺了,虽然王门驻扎的地方都是百姓众多的乡村,但粮草总是有限。

    王门也看出公孙瓒现在是穷途末路了,他在考虑要不要继续为公孙瓒作无谓的牺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09章 公孙瓒覆灭() 
戏志才调度各路兵马以褚燕为主帅,采取监视俊靡、合围王门的策略,形成强大的心理攻势。

    王门的五万兵马老老实实待在营中,不敢有任何动作,王门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但仍然举棋不定。

    褚燕让田豫分兵五千在俊靡城外虚张声势,作出合围俊靡的态势,然后传令乌帕、田豫两军对王门进行合围。

    王门的大营四周都传来了密集的战鼓声和喊杀声,战马奔腾的蹄声让整片大地都震颤起来,王门登上瞭望塔观察敌情,发现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骑兵,“褚”、“田”还有印着草原雄鹰的乌帕将旗迎风飘荡。

    王门这回可真是没得选择了,要么被围歼,要么投降,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归降,没有必要再做无谓的牺牲。

    褚燕指挥各军靠近王门军营的时候,辕门大开,王门率麾下偏将以上将领在辕门外待着。

    王门见褚燕过来,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主将,就抱拳道:“在下王门,决定率部归降,请代为引见贵军主将!”

    褚燕道:“本将褚燕,乃此间主将。你为何要归降啊?”

    王门道:“公孙瓒好勇斗狠,刚愎自用,实乃庸主;而太尉公雄才大略,乃当世豪杰,在下为麾下五万将士的身家性命考虑,决定改立旗号,为太尉公效力。”

    他麾下众将也都齐声道:“愿为太尉公效力!”

    褚燕道:“既然你们有意投效,本将自当禀明主公,但麾下这五万将士,需要暂归我军麾下听用,不知可否?”

    王门和众将面面相觑,褚燕这也太直接了吧?但既然已经归降,也不好不同意,于是道:“但凭褚将军吩咐!”

    褚燕道:“好,王门,你暂任我帐下佐军司马,参军事,其余众将各回本部,整顿兵马,由我统一指挥。”

    众将得令回营,褚燕也在亲兵护卫下进了王门的军营,集结完毕后,褚燕把姜盛一贯推行的政策跟众人讲了一遍,主要是归降后的待遇问题,比公孙瓒好了不知道多少倍,降兵的士气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田豫带着亲兵把大营的物资装备清点了一遍,全部接管。

    准备妥当之后,褚燕即指挥大军包围俊靡县城,现在褚燕麾下十四万大军,包围一个小小的俊靡县城还是相当容易的。

    严纲开始的时候还寄希望于王门能组织防御,没想到王门竟然直接归降了,还厚着脸皮来劝降严纲。

    公孙续是公孙瓒的儿子,当然不会投降,而严纲是公孙瓒最信任的部将之一,之前公孙瓒单方面任命严纲为州刺史,足以看出公孙瓒对他的器重,也不会投降。

    褚燕让王门劝降,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不致于让人觉得褚燕是嗜杀之辈,这是先礼后兵,你不投降就不要怪我进攻了。

    严纲和公孙续是铁了心不投降,但麾下的将士们却不这么想,看看城外这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不用开战就知道是必败之局,而且几乎没有可能突围。

    现在公孙瓒可谓是日薄西山了,苟延残喘罢了,而这些幽州兵大部分是有家人亲属的,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身家性命,而不是什么忠义了。

    戏志才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正是看准了这个关键,果不其然,十余名中层军官率军杀进了严纲和公孙续的住处,直接砍了这两人,那些铁杆部下也被连夜围攻。

    俊靡城中守军进入了自相残杀的状态,投降派与死守派厮杀了一夜,到天亮时分,公孙续和严纲麾下校尉以上的铁杆部下都被斩杀,两派将士也死伤两千多人,但最终投降派掌控了全城。

    清晨的时候,城门大开,冲出二十余名骑士,带着严纲、公孙续及麾下主要将领的首级,径往褚燕大营而来。

    褚燕未费一兵一卒,轻松掌握了俊靡,至此,右北平郡大部已经落入姜盛的手中,只剩下土垠这一处了。

    各路大军休整了十天,褚燕让乌帕回镇渔阳郡,田豫镇守右北平郡,王门等降将随褚燕率军南下,进军土垠,田豫把郡治所设置在徐无县,太史慈把防务交接完毕之后即与褚燕军会合。

    褚燕调拨两万骑兵给太史慈,让太史慈机动到土垠县外围,伺机歼敌,而自率主力与早已到达的于禁、高览部会合。

    现在土垠周围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基本形成了对土垠的包围,粮草物资堆积如山,让归降的这些幽州兵大为震惊,整齐排列在后方大营的攻城利器,让他们看花了眼,有不少人吃过这些武器的亏,现在看这规模,夷平一座中等规模的城池也不是难事。

    为了确保最后决战的最好结果,戏志才亲临土垠前线军营谋划作战,但是气候不作美啊,严寒已经大规模袭来,漫天的大雪也下个不停。

    众将都是心急如焚,现在这种天气,怎么攻城啊?

    戏志才却是悠然自得,对诸位将领道:“天寒地冻,我们又不缺吃不少穿的,着什么急啊?”

    于禁道:“军师,现在我们兵多将广,干嘛还在这里浪费时日呢?直接拿下土垠,就当做给主公献春节大礼了,这么耗着可不是办法。”

    众将也都随声附和,都想速战速决。

    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