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144章

闺华记-第144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老身记得去年王妃走的时候你祖父打发了你二叔来吊丧,没想到这么快又打发你来了,他老人家身子如何?”尹嬷嬷开口问道。

    “家祖父身子还康健,不知这位嬷嬷是?”顾铄早就看出了尹嬷嬷的气度不凡,有几分猜到了对方的身份,可对方不说,他不敢贸然开口。

    “哦,老身是王妃身边的管事嬷嬷,奉夏贵妃的命过来给谢姑娘送点东西。”尹嬷嬷手里拿着一把鹅毛扇子,一边悠悠地扇着一边悠悠地说道。

    “哦,不知夏贵妃给妹妹送什么好东西来了?”顾铄刻意问道。

    他知道谢涵和夏贵妃两年前有过一面之缘,但不相信夏贵妃两年之后还能记得谢涵,除非是夏贵妃也惦记上了谢涵手里的东西,要不然就是这老嬷嬷在撒谎,目的自然是阻止他接近谢涵。

    “不过是几样宫里新鲜的头花和衣料首饰,还有几样时鲜瓜果,是前两天娘娘打发人来看望我们二王子时一并捎来的,这不,老身赶紧亲自送了来。”

    尹嬷嬷说完,转身对司琴道:“丫头,去把娘娘送来的西瓜切几条来让顾公子尝尝,顾公子走了一天的路,想必也十分渴了。”

    “不必麻烦了,晚辈这两天在王府已经尝过了。嬷嬷说得对,晚辈走了一天的路,确实有点疲倦了,本来是想告诉妹妹一声我回来了,既然二位在此,还请二位帮着转述一声,晚辈这就下去歇着了,两位慢慢聊。”顾铄一边说一边往后退着。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位老婆子就是坐在这等着他的,等着拦住他不让他去见谢涵。

第二百五十六章 、故意

    这天晚上,顾铄又是久久难以成眠。

    这一趟幽州之行可以说相当不顺畅,也是相当的不痛快。

    在赵王府,他曾经以谢涵兄长的身份感谢赵王对谢涵的诸多照拂,可谁知赵王听了之后哈哈一笑,并未承认他是看在顾家的面上照看谢涵的,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夸了半天谢涵的懂事和知礼。

    还有,这次在赵王府,他见到了赵王的几个儿子,老大和老三老四对他倒还不错,一直笑脸相迎,和他讨论了半天的文才武略,可那个老二,原本两人在京城的时候还有过数面之缘,谁知这次竟然对他爱搭不理的,没少给他难堪。

    因此,憋着一肚子气回到谢涵家的顾铄原本是想找谢涵说说话,顺便再问问她和那个朱泓是不是私下见过面或者有过什么来往,谁知他连谢涵的影子都没捞着便被二个婆子拦住了。

    可恶的是,那个王府的嬷嬷竟然打着夏贵妃的旗号来压制他,更可恶的是,谢涵居然还就配合她了。

    不光谢涵配合她,那个农村婆子也配合她。

    原本这个农村婆子就够牙尖嘴利的,那天初见面就不动声色地以谢涵的长辈自居,堵得他几乎招架不住,好容易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却一点效果也没达到。

    如今再多了一个王府的嬷嬷当助力,只怕这个农村老婆子更难缠了。

    说起来,一个嬷嬷倒是掀不起多大的浪来,可问题是这嬷嬷身后杵着一个王府的嫡长子,再杵着一个夏贵妃,这就令顾铄为难了。

    左思右想的,顾铄拿定了主意,他决定过了端午就回京城,这段时间他就不来自讨没趣了,等谢涵过了孝期再由老夫人出面把谢涵接回去,到时不怕谢家不依。

    而等谢涵进了顾府,身边没有可倚仗的人,他再对她施点小恩小惠,还怕谢涵不听他的?

    相对于顾铄这一晚上的难以成眠,谢涵倒是睡了一个好觉。

    她知道顾铄是一个心气很高的人,今晚受了如此挫折,肯定不会在她家停留太长时间,最多过了端阳节就会回去了。

    而且这一次林采芝和红榴两个回去,应该会告诉顾老婆子,赵王府的嬷嬷撞见了她们在谢涵的屋子翻找,顾家为了避嫌,应该会安生一段时日。

    至于赵王和徐侧妃这边,谢涵打算以静制动,不迎合,不主动联系,先看看那位徐侧妃还有什么后续再说。

    而尹嬷嬷这边,谢涵虽然不敢确定她对自己完全没有所图,但有一点她很肯定,尹嬷嬷是真心疼爱她的,所以谢涵想把关系维持下来,可因着她背后的主子,谢涵又不想把关系走太近了,这个度就有点不太好把握了。

    次日,是端午的正日子,谢沛和谢沁一早就过来请顾铄去老房那边吃饭,说是谢家的规矩,年节时一家子都要团聚,没个把顾铄单独留下的道理。

    再则,顾铄是远道而来的贵客,谢涵只是一个不经事的小孩子,理应由谢家的长辈们来接待他。

    顾铄知道自己推脱不过去,只得命王婆子去把谢涵喊来,他即便要去,也得跟谢涵一起去。

    他才不想过去了之后一个人也不认识,由着自己傻呆呆让一群乡下人品头论足的。

    谢涵带着司棋、司书进门时,顾铄正和谢沛谢沁坐在堂屋里喝茶说话。

    “大表哥,你昨儿晚上什么时候到的?见到了林先生和红榴姐姐吗?她们两个说要跟你一起回京城。对了,回头在我祖母家吃了饭回来,你也帮她们去我的书架上找找吧,我知道她们两个也是和二舅一样,想找我爹留下的什么信函,人多找得快一些,早点找到你们也好早点。。。”谢涵一见到顾铄就叽叽喳喳地说起来。

    “咳咳,表妹,谁告诉你他们要找什么信函啊?”顾铄急忙打断了谢涵。

    他知道谢涵肯定是故意当着谢家人的面说顾家在找什么东西,传了出去,不知情的人没准会以为顾家是在图谋谢涵的家产呢。

    当然,一个谢家顾铄倒还不足虑,他担心的是这些事情传到赵王或者夏贵妃耳朵里,这就有点不妙了。

    谢涵听了这话睁大了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顾铄,“大表哥不知道?二舅在扬州的时候告诉我的啊。”

    “呵呵,你也说是在扬州啊,那个时候你才几岁,说不定你记错了。”顾铄矢口否认道。

    “可我五岁就开始记事了呀。对了,当时我两位伯父都在,二舅说是有一封比较重要的信函不知被我父亲夹在了什么地方,二舅带着刘妈妈和方姨娘她们翻了好几遍,我昨儿听说林先生的伤寒好了,这才想着把她接回来,真是对不住,原来上次我生病是我自己吃坏了东西,跟林先生没关系,不是林先生想害我,可。。。”

    “打住,表妹,这都什么跟什么呀?”顾铄头疼地看着谢涵的小嘴一张一合的。

    这是他第一次觉得一个女孩子的聒噪有多讨厌了。

    这丫头分明就是故意的,故意给他难堪不说,还故意威胁他让他把林采芝带走,否则的话,谁知道林采芝和红榴留下来会再说出点什么来。

    不过这会顾铄更关心的是,这主意到底是谢涵自己想出来的还是那个什么嬷嬷出的呢?

    因为顾铄也有点被谢涵搞糊涂了,大家都在说她聪慧,说她人小鬼大,说她咄咄逼人,可在顾铄面前的谢涵却完全就是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话多,急于表现自己,喜欢喋喋不休,却又前后不连贯,一会东一会西的。

    “咦,大表哥,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你来的时候外祖父和外祖母他们没有告诉你要找什么信件?”谢涵半歪着头看着他,打断了他对自己的探究。

    “好了,小妹,这些事情等吃完饭你和顾家兄弟再商量,祖母他们在等着我们呢。”谢沛见顾铄黑着脸打量着谢涵,便上前拉住了谢涵。

    谢涵倒是也知道见好就收,乖乖地闭嘴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坐立不安

    这顿饭,因为有顾铄在,谢家分成了内外三桌,外头的这桌摆在了堂屋的八仙桌上,是谢春生带着两个儿子和谢沛、谢沁陪着顾铄,里面的炕上又摆了两桌,张氏带着吴氏、郑氏和孙氏还有尹嬷嬷一桌,谢涵和三位姐姐以及谢泽几个一桌,谢澜和谢莹则坐在炕尾由丫鬟喂饭。

    “尹嬷嬷,我们乡下就这样,乱糟糟的,你老人家别嫌弃。”张氏向尹嬷嬷笑道。

    原本尹嬷嬷是不想跟着来的,毕竟今天不同于往日,是一个正经的大节日,她一个外人跟着过来掺和不好,可张氏一句话就令尹嬷嬷主动抬脚跟过来了。

    因为张氏当时的原话是,“想必是我们乡下地方粗陋,没什么好茶好饭招待,尹嬷嬷嫌弃上我们了。”

    尹嬷嬷听了这话当即笑着摇头,“老嫂子,你要不嫌弃我老婆子是一个做下人的,我老婆子今儿就跟你走了。”

    故而,这会尹嬷嬷听了张氏的话,再次摇头,“老嫂子,你再这么见外我可真要生气了,说实在的,我可没有你这福分,这些个孙子孙女还有重孙女都在跟前围着,等将来他们出息了,你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聪明的尹嬷嬷特地没有提儿子,只提了孙子孙女和重孙女。

    张氏倒是也听出了尹嬷嬷话里的意思,笑了笑,“享不享福倒不敢说,有没有出息也不敢说,只求他们将来一个个能把这个家撑起来,我也就能闭眼了。”

    “可惜,二小子的府试没有过,要不,咱娘也能乐呵乐呵。”吴氏还是一如既往地不会说话。

    “娘,大嫂,大过节的,不兴说这些的,你们放心,咱们家肯定会越来越好的。”郑氏忙笑道。

    谢沁府试没有过,在郑氏看来是意料中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谢家将来科举的希望还得落在她的三个儿子头上。

    谢泽、谢鸿、谢潇三个毕竟年龄小一些,启蒙得早,又早早去了幽州的书院,怎么也得比谢沁要强一些!

    还有,她二房还有一个做秀才的姑爷,说不定秋天就是举人了,将来她的女儿就是正经的官太太,因此,她二房的出头之日快到了。

    大房的两个儿子基本定型了,谢沛顶不济也是在县城打理一个餐馆,谢沁自己也说了,他念书的天分不大,估计能考个秀才也就撑死到头了。

    谢涵这边,谢澜还小,又是一个小妾的儿子,等将来谢涵出阁了,谢澜还不定能不能把三房撑起来呢。

    这么一想着,郑氏心里美滋滋的,脸上的笑容也更热切了,一个劲地给张氏和尹嬷嬷两位布菜。

    孙氏是第一个看郑氏的笑容碍眼了,不禁暗自撇了撇嘴,这杜廉目前只是一个秀才,这郑氏就兴得不知自己姓什么了,真等哪一天杜廉中了举人和进士,这郑氏还不得在这个家里横着走了?

    想到这,孙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颇有些后悔去年除夕的时候不该得罪谢涵,这几个月在家,她虽然没怎么去谢涵那边走动,可她没少听新月和弯月说谢涵开始给谢澜启蒙了。

    其实也不叫启蒙,谢涵就是会每天花点时间给谢澜念一段《三字经》,并把上面的故事换成白话讲给谢澜听,有时还会把里面的故事画成画来教谢澜辨认,不过就是教着玩,跟真正的启蒙不一样。

    可新月和弯月不懂啊,孙氏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就更不明白了,不过她倒是很羡慕谢涵有学问,据说琴棋书画都会,所以也很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让谢涵调教调教。

    不说别的,这段时间她在家待着,发现新月和弯月比以前稳当多了,也懂事多了,会认字看书不说,还会算账,会画花样子,这些肯定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