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311章

斩邪-第311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天,各种各样的情报递交上来,叠起来,足有两尺多厚。这些情报,有关于凉州局势的,有关于五陵关战况的,更多的却是京城的讯息,民众如何、大臣如何……
  诸如此类。
  在这个敏感的阶段,新帝要完全掌握所有的一切,只有这样,他才感到有安全感。他可不想坐在金銮殿上,城中有人造反都还不知道。因此处理这些情报他不再假手于人,而是完全由自己来审阅。
  工作量很大,但比起整个江山的得失,再辛苦也得支撑下去。
  他还年轻,他绝不愿意做一个亡国之君。
  当下政令,里里外外都紧。不仅对百姓紧,满朝文武也是一样。在新帝心目中,甚至更担心那些大臣。为了保持稳定,剔除一切危险因素,新帝借战争之名,命令各大王公贵族,豪门大户,除了缴纳钱粮外,还要出人。
  但凡这些家族,基本都蓄养着不少门客护卫,人数或多或少,多的,甚至达数百人。
  这些人从严格意义上讲,等于是私兵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汇集起来,便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
  新帝要众多家族交出这股力量,为国所用。
  开始的时候,不少人都是抵触的,纷纷上书反对,但都被镇压下去了。新帝占了大义的名分,又手握最大权柄,非常时候,非常做法,不惜血腥征服。
  其手下,不但有强大的凉州铁骑,还有精锐的御林军。
  豪门贵族门只得屈服了,纷纷交人。只是积压的怒怨之气,无以蓬发,都在心中沉淀着。
  新帝却不管,也没法管了,如果挺不过元文昌这关,说什么都无用。
  至少目前,局面还在掌握之中。
  咚咚咚!
  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新帝眉头一皱,很不高兴。他早有吩咐下去,不要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他小憩,谁这么不长眼?
  又或者,发生了什么大事?
  想到后一个可能性,新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来人进来后,赶紧放缓了脚步,轻轻地走过来,停在一丈开外。
  新帝抬头一看,见是自己最信任的太监明德,脸色稍雯,问道:“明德,你怎地来了?”
  明德有些紧张,他虽然得宠,但伴君如伴虎,惹得皇帝不高兴了,一句话的事,人头便落地。只是传回来的军报实在非同小可,他才硬着头皮进来,当即跪拜在地:“圣上,五陵关有加急军报送到。”
  新帝问:“说。”
  “谢将军在箭楼上晕厥,只怕、只怕命不久矣。”
  “什么?”
  新帝霍然起身,脸色铁青:这一天,终究是来了。谢余杯一倒,五陵关危矣,天下危矣……


第五百零六章 一路逃亡,伤者谁人
  过了春,草木越发茂盛,田野之上,放眼一看,翠绿一大片,庄稼生长势头相当不错。
  再过两三个月,就能到收成之季了。
  这一茬的作物极具战略意义,只要顺利,整个雍州的局势将完全稳定下来。
  在东面的一大块田地上,孙老头正带着家人在勤快地除草。
  这块田地足有两亩,全部种上水稻,一株株,长得茁壮,势头喜人;田边就有水渠,又有水池,下雨的时候,早储满了水,因而不用担心干旱的问题;只要不遭受大规模的虫害,这一季的收成不会差。
  孙老头心里都忍不住暗暗计算一番,最终得到的结果,刨除一部分税赋,以及别的一些消耗,最后差不多能剩下三千多斤的粮食——当然,这是家里全部田地加起来得出的数字。
  数字惊人,不敢想象。
  过去在太平年间,孙老头一家每个月的口粮不足五十斤,简直是数米下锅。没办法,他乃贫农,只得几分坡田,由于地质问题,种不了稻米,只能种些薯类,产量不高。
  平常时候,他们都是租地来做,名副其实的佃户。佃户受剥削重,一层层的,想要租到好田都难,还得交各种各样的税赋,最后剩下来的,勉强满足全家温饱罢了。
  比起来,以前过的,根本不是日子。
  要知道,现在他家可是拥有了十多亩的田地。放到乡镇上,那就是一个乡绅地主了。
  种自己的地,感觉真好!
  所有的一切,都得感谢那位陈大人!家里都给陈三郎供了长生牌,只希望他能长久长治,永不更变……
  雍州的稻米收成,一年可有两季,收了这一茬,到深秋又有一茬,两拨加起来,整个家底立刻就变得殷实。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百姓民众,最为朴素,也最为实在。
  将一大把草搬出田来,孙老头坐到田边路上,准备抽抽烟,歇息一下。
  得得得!
  有马蹄声从路的前头传过来,缓慢而沉重。
  孙老头领取的这块田就在官道的岔路边上,平常时,官道上间或有兵马奔过,但不常见。
  现在很是太平了,管治清明,几乎没有闹事的。既不敢,也没空,都忙着种田种粮食呢。
  今天,怎么有马跑这里来了?
  孙老头感到惊奇,连忙站起来,迎上去瞧瞧。
  走不多久,转弯处拐出一匹马来,慢慢走着。马背上驮着个人,这人却是伏在马背上的,不知什么状况。
  孙老头虽然上了年纪,但眼神还好,很快就发现那人正在流血,殷红的血不停地滴落在地上,触目惊心。
  “哎呀!”
  孙老头吓一跳,扯开喉咙叫起来,要家人赶紧回去村庄,禀告村长知晓。
  很快有民兵来到,领首的,正是村中的民兵队长孙大刚。
  民兵制度建立,首先从州郡外面的乡镇开始,逐步推广,再到下面各个府城县城。
  对于这个,青壮们倒不反对,反正加入民兵,就是多些日常训练而已,又有福利补贴发,家里有人当民兵,分的田地都能多些。
  短短一两个月,州郡外的诸多乡镇上,基本都建起民兵队伍。不过由于人口锐减,青黄不接的缘故,有些村镇的民兵数目不多,有十来个人,已经算多了。
  孙大刚带着两名民兵来到,壮起胆,把马背上的人抱下来看。见是个中年人,不知是否失血过多的缘故,脸色很是苍白。他一身青衫,背负一柄刀,看起来,应该是个江湖人士。
  其受伤的位置在左臂,有一道狰狞的伤口,血流不止。
  孙老头问:“大刚,你看该怎么办?”
  孙大刚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性子耿直,抓抓头:“带回去给村长吧。”
  “我觉得不如直接送到州郡衙门去。”
  孙老头胆小,他怕对方是个汪洋大盗什么的,要是带回村去,恐怕会招惹麻烦事端。
  孙大刚想了想:“那好。”
  “事不宜迟,赶紧走吧。”
  孙老头怕出人命,脱不开关系。
  “孙伯,你也得一起走,做个见证。”
  孙老头点点头,跟随他们去。
  数人往州郡赶,在路上,孙大刚帮那人包扎了下,用的是草药,勉强止一止血,否则这般流法,哪里承受得住。
  到了州郡东门,入门的时候,立刻引来守门兵甲的注意,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孙大刚连忙表明身份,他是民兵队长,有腰牌在身。这腰牌是莫轩意特定制定下来的规矩,又由州衙张榜公告,上下都知道。
  身份无误,听了因由,守城兵丁便去查看伤者。
  这人来历不明,又是骑着马的,自然可疑。
  当下雍州境内基本平稳下来,但仍有些不安定因素,甚至还有修罗魔教的余孽在。虽然不成气候,但总叫人不放心。当有可疑,自该好好检查。
  不过这人已经陷入晕厥状态,无法言语,问不出东西。
  那值班的兵甲一皱眉,叫道:“去禀告梁将军,让他定夺。”
  州郡四门,都有一名将军坐镇,负责把守,东门守将,正是梁柱发。在崂山时便加入军伍的“老人”了,征战多时,立下不少功劳。
  过不多久,梁柱发便下到城门处。其实这样的事,他只要说一下怎么处理就行了,不需亲自下来。不过清闲无事,便想来看看。
  到了近处,诸人让开。
  梁柱发便去看伤者,只看一眼,脸色大变,失声道:“是许大人!”
  一个箭步抢上前去。
  众人不明所以,面色发愣:“许大人,难道是州衙的官员?”
  梁柱发不管许多,伸手就把那人抱起,口中喝道:“快,快弄一架马车来。”
  手下见将军神色急切,不敢怠慢,立刻赶一辆马车过来。
  梁柱发抱着人上车,吩咐车夫,马上赶往州衙。
  马车辚辚,急奔而去,街上的行人急忙避让,很是惊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都要去州衙,等候询问!”
  将军不同寻常的举动,让守门兵甲也紧张,人是孙大刚他们送来的,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他们自不能离开。


第五百零七章 强敌到来,防不胜防
  “爹,是谁伤的你!”
  闻讯赶来的许珺柳眉倒竖,怒气如雷。
  “珺儿,不要太过于动怒……”
  旁边的陈三郎连忙劝道,怕她动了胎气。现在的许珺孕意十足,肚子已经十分明显。
  许珺闻言,稍稍平复下情绪,只是怒容未消。
  当初许念娘告别,说顺利的话可能回来过年,但一去不见返。年过了,他们都从崂山迁徙到州郡来了……时至现在,许念娘才出现,不料却是身负重伤。
  真的是重伤。
  陈三郎第一时间赶过来,见到陷入晕厥的许念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印象里,自家岳父大人几乎称得上是这个世界顶尖的那一撮人,一刀纵横,所向披靡,不曾碰到过像样的对手。
  如斯人物,有朝一日竟像条死狗般躺着,动弹不得,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陈三郎赶紧下令,足足叫了四个医术精良的大夫进来医治,一番忙活,最后灌进一碗上等人参汤后,许念娘才恍然醒转过来。但还是很虚弱,脸色苍白。
  他的左臂,被严重切伤,从上臂到肘部,深及见骨,差点对半刨开了,诸多筋腱都被破断,好端端的臂膀,恍若被废;另外,他背部还挨了一掌。不知是什么掌法,极为毒辣,掌印清晰,逞幽蓝色,寒气逼人。一位大夫医治之际,不小心用手指触碰了下,浑身立刻打哆嗦,脸色都青了。
  这等掌法,简直骇人听闻。
  不过好在,许念娘最终活了下来,坚持着逃到了州郡外。他应该是在境内听到了陈三郎入主州郡的消息,才往这边逃的。
  许珺坐在床边上,双手紧紧抓住父亲的手,他的手冰凉而无力,皮肤皱得像一株苍老的松树。
  在印象里,从不见父亲这般。他青衫磊落,高来高去,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没有胜不了的对手……
  父亲,是永不会倒下的……
  但眼下,发生了什么事?
  许念娘微微睁开眼睛,看着陈三郎,一个个字眼似乎从牙缝里挤出:“三郎,他们来了……”
  这话说得言简意赅,但陈三郎立刻就听明白了,他想起当时许念娘跟自己说过的那些话,一个名叫“山寨”的地方,一个由前朝余孽组建起来的神秘势力。
  他们不在江湖,但整个江湖都是他们的传说。
  许念娘便出身于此,只是叛出来了,带着女儿浪迹天涯。
  在泾县时,陈三郎与许氏父女接触,觉得他们定有来历;后来与许珺修成姻缘,彼此之间,便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