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第4期 - 世界科幻史画克里斯·摩根 罗定国有关外星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固然,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稀奇古怪的生物,光怪陆离的生态环境,在人们看来已是够神秘的了。但人类自身也可能被视为“外星人”,就像人类世界悠长的往昔和遥远的未来,对于今日的我们都可有一种“外星的”异己感觉一样。甚至人类的思想,经过极大改变之后也可能成为类似“外星”的东西。外星人不仅仅是指那些长着昆虫眼的怪物,任何非人生物,特别是智能型的非人生物都可被看作外星人。外星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观念问题。路易斯·卡罗尔笔下的独角兽在遇到爱丽斯之前,一直认为所有的地球上的小孩都是怪物;反之,地球上的小孩又都把独角兽视作妖魔。不仅外星生命本身被地球人视为奇异的东西,而且一切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也都使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更有甚者,L·P·Hartley在《渗入》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悠久的往昔本身就是一个...
1992 第1期 - 历险记黛博拉·莫里斯 英华 译一名女子身受重伤,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荒山野岭。两条腿没法动弹。她知道,哪怕想捱过这样一个严酷的夜晚,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当玛丽·奥利里拆除支撑小圆顶帐篷的最后一根玻璃钢柱子的时候,她打了一个寒噤。晨空中阴云密布,在苍莽大山中的这片小小林间空地上,气温才仅仅4摄氏度。这天是1989年8月11日,星期五。她要用5天时间作一次徒步旅行,穿过科罗拉多州境内面积为3100平方公里的罗斯福国家森林,这是第3天。乌云越积越厚。23岁的玛丽竖起鼓鼓囊囊的金属框架行包,系好背带,踏上了那条孤零零的小路。走到上午11点钟,她到达了“中秃山”上一片高高的草地。这座山上到处是光秃秃的大石头,所以得了这个名字。她扔下沉重的背包,身子靠在一块大石头上边,感到十分舒服。玛丽的上身穿一厚厚的灰色运动衫,下面穿短裤,她只希望早晨的寒气能快些散尽。然而天气却变得越来越冷,...
161877第1章 重回系统空间()又下雪了呢!简然伸出手去接那掉落的雪花,冰冷的雪花一碰到掌心的温度马上融化成一滩水。这里是离墨城不远的一座山,在山顶刚好可以看到往日被白雪覆盖的墨城此时已经铺上了十里红妆。那红色印入简然的眼里,也亦将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漓。简然自虐似得看着那片鲜红,腹部突然一阵绞痛,嘴角慢慢溢出一口鲜血,浑身无力地跌落在地,全身蜷缩在一起,慢慢闭上了眼睛……“宿主,你没事吧?”在一个类似于星河的空间里,一只黑猫出声问着它面前的人,而此时站在它面前的人,却是本该死在雪中的简然。“123,你不是已经和我解除绑定了吗?我怎么还会回到系统空间?”简然没有回答黑猫的问题,反而是问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一直都没有和宿主解绑,本来是想等宿主你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后再离开的,却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虽然我在宿主的灵魂消散前把你带回了系统空间,但宿主你的身体……”...
作者:[美]休·豪伊第一部分 出去第01章霍斯顿一步步爬上楼梯走向死亡,而孩子们正在上面玩。他听到震耳欲聋、肆无忌惮的笑闹声。只有无忧无虑的孩子才有办法笑得这么开心。霍斯顿步履沉重,绕着螺旋梯,一圈又一圈,一步步往上爬,老旧的鞋子重重踩在铁梯板上,脚步声在楼梯井嗡嗡回荡。那双鞋子是父亲留给他的,破旧不堪。破旧的鞋子踩着同样破旧的铁梯板。梯板上的油漆已经剥落殆尽,只剩角落和梯板底下还有残留,因为鞋子踩不到。楼上楼下还有其他人也在爬楼梯,楼梯井沙尘飘扬。霍斯顿扶着栏杆,感觉得到那震动。栏杆已经被磨得光滑油亮,那景象总是令他惊叹。几百年下来,人的手掌就足以把钢铁磨平。历经了无数世代无数人的踩踏,每片梯板都微微有点弯,而且边缘都被磨圆,乍看之下有点像突出的嘴唇。看起来,梯板面上本来应该是有防滑用的钻石形小凸起。何以见得?因为左右两侧的小凸起都还在,可是靠近中央的都不见了,只剩...
1998 第2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厄休拉·勒吉恩(Ursula K.Le Guin,1929—)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女科幻作家,至今已获5个雨果奖,4个星云奖。她不仅在科幻界独树一帜,而且在美国主流文学界也赢得了一定的地位。《黑暗的左手》故事梗概伊库曼是由83个星球上的3000个国家组成的宇宙联邦,地球也是其成员之一。由于连绵不断的战火,宇宙联邦一度分崩离析。现在,宇宙联邦的核心世界恢复了元气,重显繁荣,故而派出公使,努力扩大联邦的范围。根利·艾来自地球,他受伊库曼派遣,前往格森星球去争取那里的国家加入联邦。格森星球处于冰河期,故又称隆冬星球。全年有14个月,其中10个月冰雪覆盖,只有短短数月的夏季,交通和贸易才显露生机。居住在这里的卡尔海德民族是雌雄同体人种。格森日历每月只有26天,而在五分之四的日子里,他们男女不分。从每月22日起,他们分别进入发情期。当两个卡尔海德人同时发情而结合,一个则为男,一个则为...
2000 第11期 - 世界科幻弗雷德里克·波尔 C·M·科恩布鲁斯 列得莫瑞一只手捋了捋鬃毛,另一只手按下加速键,轻松地跃上高速行道。他随手把开关扳上80英里/小时,并点燃一根肉味香烟。他把那小巧的、温热的黑色金属条塞进插座。他漫不经心地哼着曲子。上了正确的行道后,你就什么也用不着做——这与驾驶飞机不同。他打开收音机。“……由亚罕·马斯提央·波克演奏。”莫瑞听着,他对这名字不熟悉。接着一段段甜美而又沁人心脾的笛声吹入奔驰的小车。莫瑞会心地笑了,他对简洁的旋律情有独钟。乐曲抑扬顿挫,如同示波器上不安分的小点,慢得几乎要停止,旋即一曲结束。莫瑞多愁善感地想,为什么所有的音乐不能都像那样简洁明晰,没有深奥的伴奏。旋律再次响起,夹杂双簧管明快的伴音,仿佛往日仪式上的舞蹈,人们缠结又分开,清脆的笛声附和着双簧管木质的鼻音。这位小车司机变得烦躁不安起来。突然,轰的一声,高潮部分从小步...
1998 第9期 - 封面故事米一飞船队在无限止的静默中,在同步状态上,隐藏在坦塔拉星球2号卫星的阴影后已经很长时间了。在军事上,隐藏往往是为了进攻。雪莉·李站在舷窗前,眼前一片深沉的黑暗,只有他们借以掩身的卫星粗糙不平的边缘上,闪耀着恒星耀眼的光芒。那是一种像音阶一样,依次变幻色调的迷人光芒。又好比是一种前奏,似乎预示着,他们一旦开始行动,冲出卫星的阴影,迎面而来的,将又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想到这个,雪莉不禁深深叹了口气。雪莉·李年轻美丽,因为坚定而显得有些冷酷。作为外星殖民军的一名年轻指挥员,每当她指挥部下把目标定在下一个新的星球,就总在担心,会在这些星球上遭遇一些新的生命体。在人类最开初的航天史上,那么多的科学家、外星探险家组成的队伍曾经怎样痴迷地在外星上寻找生命体。作为人类最古老职业的艺术家甚至为此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戏剧。最近,雪莉还回身去两百年前,看过人类历史上最...
周毅 陈登一A市“卫东彪造反兵团”的会议室里,烟雾弥漫,人声嘈杂,红袖套和红皮书汇成了一片红色的浪潮。经过一番语录战,再经一阵举手表决,身高体壮的黑胖最后当选为兵团司令。司令嘴角边浮出一缕笑意,斜睨了一眼坐在旁边的瘦子。以几票之差落选的瘦子讪讪地笑着说:“胖司令要是不按最高指示办事,我这个副司令照样要造你的反哟!”胖司令不满地一瞪眼,刚要发作,守卫在会议室门外的兵团战士这时进来报告:“司令,外边有个眼镜,想要参加我们的兵团。”胖司令转怒为喜,挥手吩咐:“让他进来!”来人大约二十七八岁,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白边眼镜,白净面皮,一眼看去就像个知识分子,但仔细打量,来人薄薄的嘴唇上方却长了一个大鼻子,整个神态既精明又粗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瘦子抢先发问,胖司令狠狠瞪他一眼。来人有些紧张,谦卑地冲众人点头微笑,然后回答瘦子的问题:“我叫陈小明,是本市科研所的科研人...
1996 第12期 - 科幻之窗罗兹·安 孙维梓偷窃太阳那天,马丁·汉普顿简直变了个样,一刻不停地在花园尽头那间工棚里转悠。他是位讨人喜欢的邻居,和他谈话哪怕话题与科学无关也很有趣。马丁还是个相当帅的男子汉,在没有偷来太阳以前,我对他的事情总是劲头十足。我俩的关系可以算是耳鬓厮磨,我预料教堂的婚礼钟声迟早要为我们敲响的。我叫朱蒂特·卡尔迪丝,是本城《号角报》的一名小记者,就住在马丁隔壁。我长得还算可以:一头短短的鬈发,碧绿的眼睛。人家都说我即使在发怒时也挺耐看。为了去野餐我整整忙碌了一天,特地烤制了美味的玉米饼。早晨八点半,一粒石子打中我的卧室窗户。马丁跨坐在我们两家花园的隔墙顶上,潇洒的金发在晨曦中飘拂,他用手势暗示我下去。“野餐被取消了。”马丁说。我刚开口反对,他就打断我的话头。“因为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他指指工棚,神情激动,“最好你亲眼来看看,我的发明能够轰动全...
1999 第11期 - 科幻之窗艾萨克·阿西莫夫 孙维梓我的名字在俄语中原先用了一个相当于Z的西里尔字母①,但后来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常被拼错,Z变成了S,阿泽莫夫成了阿西莫夫,不过这里的S读起来还是应该读成近似Z的发音。所以,每当有人把我的名字读成Asimov,或者写成Azimov(阿泽莫夫)时,我总得不厌其烦地去纠正他们,特别是当这种情况出现在科幻杂志上更让我恼火,因为编辑本该比我要高明得多。于是拉里·肖对我说:“你索性就写篇科幻,题目叫做《用S来拼我的名字》,好吗?”马歇尔·泽巴廷斯基(Marshall Zebatinsky)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好像有无数双眼睛透过沿街铺面那污秽的玻璃橱窗在打量他。他浑身不自在,尽管已换上一套旧衣服,把帽檐压得很低,甚至还戴上眼镜……他咒骂自己实在太蠢,前额上的皱纹凹得更深,早衰的面容越发苍白。他无法解释为什么像自己这么一位核物理学家会去向数灵学②求援,老实说这全怪他的妻子...
1995 第6期 - 科幻之窗杰弗里·兰德斯 石坚 译驾驶员们有句老话:“着陆后还能活着就是好着陆。”或许三纪夫活着他会做得好一些,但翠茜已尽了她的全力了。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这是一次比她期望的要好得多的迫降。只有铅笔粗细的钛质支架从来就不是为承受着陆时的压力而设计的,纸那么薄的耐压壳先是扭曲,接着就裂开了,碎片飞入真空,散布在一平方英里的月面上。在坠毁前的那一瞬间,她记着甩掉了油箱,没有发生爆炸,但迫降终没有能让“月影号”保持完整的程度。在一片恐怖的沉寂里,脆弱的飞船像一只没用的铝罐被撕碎压扁了。驾驶舱被撕开了一条口子,从飞船的主体上掉了下来,这部分残骸落在了一座环形山的山壁旁。当它终于停下来时,翠茜松开了把她绑在驾驶椅上的带子,慢慢地向天花板飘了去。她忍着不习惯的重力,找到了一个没损坏的舱外活动装置接到太空服上,然后从曾是生活舱联接口的破洞爬进了阳光里。...
1996 第10期 - 科幻影视迪安·德尔文 罗朗·埃梅里希 斯蒂芬·穆斯塔德 王荣生一个巨大的阴影缓缓地掠过天空,令太阳黯然无光,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投入无边的黑暗。阴影接近月球时,月球发生强烈地震。不知阴影是何物,但它太庞大了,不可能是地球发射的。新墨西哥州大沙漠,怪石嶙峋,飞沙走石。方圆一千英里内都是茫茫的血红色沙地,沙丘被熏烤得滚烫。这是地球上一个最沉寂的地方,和月球一样荒无人烟。七月二日凌晨一点,这片荒原一片寂静,惟有狼嗥虫鸣哈蟆叫。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穿过浅丘,爬上山腰。山腰上一丛灌木中插着一块木牌,上面写道:“国家宇航署外星情报研究站。”山侧巍然矗立两座硕大无朋的信号接收抛物面天线盘,直径各为100多英尺。外星情报研究站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国家宇航署主管的科研机构,巨型射电望远镜就是它的第一座实验室。科学家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污染,来到这儿,建起这座方圆数英里的...
1995 第8期 - 名家、名著、名画吴岩在《火环》(1957)中,一颗名叫阿比尤门(ABYORMEN)的行星围绕着一个由红巨星和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不断作奇特的运动。正是由于两个太阳的温度不同,使得阿比尤门在公转的三分之二(40年)中处于与地球相似的“低温状态”;而在另外三分之一(20年)里,会达到数百度的“高温状态”。奇特的环境孕育奇特的生物。在阿比尤门上生存着两种不同的生物形态,每一种都占据一定的时段。当不利于自己生存的时间到来的时候,一种生物就会在对方的躯体中进入休眠状态。形态的转换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死亡、损耗和再生的过程。两种生物很少沟通,因为在转换期大部分将会死亡,但他们都很注意保护自己可贵的文化和知识。在《冰的世界》(1953)中,生物的体温摄氏500度才是正常的,这种生物以呼吸气态硫为生存的手段,在《巅之海》(1973)中,人类利用手术的方法适应了液体中的呼吸,并以此进入海洋环境生存……奇特...
作者:[美]厄休拉·勒奎恩译者:梁宇晗译者序当然,翻译是译者的职责,无论遭遇了多少困难都不应该、也不值得抱怨。作为译者,我的心愿就是可以将原著的意义尽可能地为读者表现出来;但这也正是译者的心病,译者能够理解多少,又能表达多少都是很难说的事情。我自知翻译水平有限,书中的谬误一定不少,尚祈广大读者能够批评指正。席达·杜利普的诀窍对于那些知道如何利用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的人而言,飞机本身的去向虽然也很丰富多彩——你可以飞几千英里,也可以飞到地球另一边;可以飞向热带的椰子树,也可以飞向寒带的冰川;可以飞向南极,也可以飞向波兰;可以飞向西藏的喇嘛,也可以飞向撒哈拉的骆驼——但与机场带给人们的广阔经历相比之下,飞机的去向仍嫌太少。飞机里地方狭小,人潮汹涌,燥热,吵闹,充满了细菌,令人心惊胆战而又烦闷不堪,并且会在极其不恰当的时间送上难以下咽的食物。尽管机场的空间略大一些,不过那...
1997 第9期 - 每期一星陈兰一切似乎是从我的大学时代开始的。从那个时候起,它们就已经在悄悄注意这个世界了。大学时我们常玩的游戏是“猫捉老鼠”。老鼠当然是我们,猫呢,是一位表情古板(甚至有些凶神恶煞)、穿着白大褂警惕四顾的老太太——准确的说,是机房里值班的老太太,似乎她唯一的任务就是捉拿我们。每当我们在机房里玩游戏玩得最投入时,猛听得一声冷得彻骨的喝斥从身后传来:“你,是哪个班的?”我们只有自叹晦气,将目光从美丽诱人的屏幕上收回,迅速在脸上挤出一副诚惶诚恐、老实巴交的表情,垂着头跟着白大褂的背影到值班室接受惩罚,身后必定是满屋子同情与幸灾乐祸交织的目光。“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话真是真理。“猫与老鼠”的斗争在双方机智的较量下逐渐进化,“老鼠们”更加狡猾,而“猫”则越发机敏。尽管我们制造了各种玩弄技巧的小软件来掩盖我们游戏的画面,但“猫”也换上了走路轻盈的软底布鞋,常在我...
简介:炮灰是什么?雪兰告诉你,炮灰是用来打别人脸的。凭什么炮灰就要为男女主的感情添砖加瓦,凭什么炮灰就要任人践踏?凭什么炮灰就要为男女主献上膝盖?凭什么炮灰就要成为垫脚石?炮灰不哭,站起来撸!【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秉持着宠宠宠的打脸原则,男主始终是一个人哦!】123078第1章 系统()“这里是哪里?我不是死了吗?”寂静无声的空间当中,女子柔和清脆带着点点迷茫的嗓音响起,为这空间增添了两分人气。雪兰低下头望着她白皙无暇的手指,勾人的桃花眼中氤氲着迷茫的水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不是死了吗?死在了慕微微那个女人的手里,毒药入口的灼热感犹在,身体撕裂的疼痛更让她终生难忘。可她为什么会在这里?她的手指早已经被慕微微一根一根的掰断碾碎,皮肤粗糙蜡黄,常年不见光的待遇也让她形同恶鬼。这样白皙的手绝对不是属于她雪兰的,最起码不是属于现在的雪兰的。...
1994 第8期 - 科幻之窗本·博瓦 逯怿 译一约翰尼·多纳托俯伏在稀疏的草上,仔细地观察着外星人飞船。飞船停在沙漠上,在新墨西哥州明亮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巨大的飞船是圆形的,就像一只金球,也像太阳本身。它轻轻地飘落在沙漠上,犹如一只充氦的大气球。实际上,约翰尼很难肯定,飞船是否与地面直接接触。但这些人决不可能来自我们太阳附近的星球,这一点约翰尼是知道的,他们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世界。约翰尼知道,他应该感到激动,或者感到恐惧,但他现在只感到好奇,还感到热。太阳直射在旁边的岩石上,照着他裸臂的手露和腿上。他习惯于沙漠里的太阳,对他没有什么威胁。今天,约翰尼感到自己体内有什么东西正在燃烧。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病又发作了,他的病有时使他感到又热又虚。但是,这不是他的病发作的感觉。他是有病,而且这种病无人可治,无药可救。他现在的感觉与平时发病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作者:秒速九光年【,】第一卷 地球危机第一章 星联网络想要只花一块钱在互联网上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这并不是互联网,而是连接整个宇宙的超级星联网!夜已深,李易却丝毫不觉得困,他拧开身边的可乐瓶子咕咚咕咚灌了一气,抹了抹嘴,又打开一袋泡面,拿起方便面饼子直接咬了起来。可乐加干吃泡面,挺怪异的组合,李易自己也不记得自己是何时养成这种不算健康的饮食习惯。书桌上有只四四方方的便携无线路由器,银色金属构造,个头也很小,如果加上一套表链的话,和现代人佩戴的智能手表倒是挺像。李易捡到它还以为捡了一块手表,哪知按动侧面按钮之后,这厮开始主动识别李易的笔记本,并且连接在一个叫做星联网的网路上,还自动将语言转换成中文。在星联网,无论是战士们穿的战甲,使用的兵刃,或者薄的像纸一样,却可以抵挡零下八十度严寒的风衣,又或者吃一块维持一周生命的能量巧克力,各种远...
【由..【】整理,】【 丧尸危机末日 】[作者名] dood [类别] 进化变异 [最后更新时间] 2013-01-03 22:22:49.0第一集:生化生存(一)序章:引子 [本章字数:251 最新更新时间:2012-10-27 17:31:13.0]----------------------------------------------------一栋海边的别墅,一个瘦小的身影。缓缓下降的升降梯,不断上升的钢铁墙壁,离地面越来越远,离地底越来越近。猛地,白光乍然闪现,一个新的空间出现在了少年的眼中。出现在少年眼中的却是一队队武装的雇佣兵及保卫人员,他们全都举枪严阵以待地注视着他。这一刻,终于来临了。他注定要和他们背道而行,去毁灭他们。少年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眼神闪出一道锋芒,对面走出来一位身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员,他对少年说:“D,不要抵抗,回来吧!”...
作者:法老的诅咒【(备用域名:. ),】天地浩劫第一章:蛛女陨星带着三盾标志的悬空车缓缓停了下来,流线型炫黑的车身投下黑影,让正在橘子树下散步的一对越南老夫妻惊疑地仰起了头。街角面包店里的白人夫妇忘情地烤着面包,面包的香气传遍一整条街。音像店的年轻黑人小伙正在摆弄着一对巨大的音箱,播放着最新的潮流音乐。昨夜出海回来的美国大副刚刚走到了家门口,大门打开,等在门口的妻子和大副热情地拥抱。不远处熬夜创作的中国作家不满创意被楼下的音响打断,愤怒地用中文朝楼下的黑人青年大喊大叫。除了这条两旁栽种着橘子树的鹅卵石路上散步的老夫妻,小镇上,再没有其他人注意到这辆造价不菲的别克定制悬空车。悬空车缓缓降下,两位老年越南人夫妇让到了一边,一只跟着他们的还未成年的小贵妇犬,这时才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看着炫黑的悬空车。黑色的皮靴从车里出来,随后是穿着深蓝色哔叽面料军裤的腿伸了出来,这让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