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英培麒麟号行星飞船划出一个新的椭圆,又一次从火星的阴影中升起。指令长齐中路一动不动地坐在操纵椅上,只有眨眼和偶尔错错腮帮子这些动作表示他醒着。自从飞船进入通讯盲区以来,他一直保持这种雕像般的姿态。留在飞船上的另一个宇航员王彬张开嘴想说点什么,刚转过头来又知趣地闭上了,他不想再讨一个白眼。他知道指令长心里不痛快,而且,这种不痛快的程度还在与时俱增。是呵,他偷偷叹了口气,同样熬了几个月,人家这会儿在火星的红砂土上尽情溜达,就咱俩只在轨道上绕圈圈。人比人,气死人哪!王彬忽然觉得心里堵得慌。飞船上方,阴影边缘的那道淡紫色弧线越来越宽,无力的阳光正竭力点燃稀薄大气的顶层。忽然间,从那玫瑰色的火焰中窜出千万条绿色小蛇,它们画出杂乱无章的直线,隐隐绰绰,倏然出没,这是火星特有的太阳光激励激光辐射。一个怪家伙从火星背后钻了出来,几乎每一刻都在改变着色彩和形状,它摇摇晃晃地扭动着...
1995 第8期 - 每期一星吴岩(一)火星夏季开始的时候,在利库得荒原小小的水晶谷里,翡翠色的野花还没有完全凋谢。碧绿的山坡在略显得有些发红的天空背景陪衬下。酷似地球上夏日的山峦。春日里,那席卷了整个西半球的干燥风暴,如今已销声匿迹。从两极吹来的和煦的微风,已经带着浓厚的潮气。相思河的水位越涨越高,发着柠檬色荧光的火星水母,在寂静的溪水中游荡。林清爽第一次来到水晶谷的时候,还不那么喜欢这个地方。那时候她才五个火星岁。由于火星的一年等于地球上的两年,这样,她的大小已经相当于地球上整整十岁的姑娘。和火星女孩的结实活泼相比,细高个子的林清爽长得清丽白净。纤巧笔直的鼻梁,配着两颗永远雾气蒙蒙而略带忧郁的眼睛,只有那一头披肩的长发,还透露出些许孩童的个性。每当放学的时候,总有一大群高班的男孩子远远地跟着她,就像相思河中的水母,他们一个一个地凑上来,想要与她“交往”。开始的时候,她...
1994 第10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袁英培这个世界真小。刚刚结束漫长的隐士生活,重返人间的第一站,怎么偏偏就遇上了她?久闻水晶城幽谧静雅的美名,干是我来到这个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海底城市,想从这里开始,逐步重温尘世的喧嚣。行装甫卸,我就迫不及待地走上街头,透明的穹顶与侧墙外的海底世界,对任何一个初访者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忽然,一阵歌声传来,将一切美景与遐思震得粉碎:“我依两个,特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温婉的音韵,似水般柔情,勾起多少令人心碎的回忆……“忽然欢喜呵,将它来都打破……”这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曾经。“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眼前幻现出一个无限美好的身影,还有她,她最爱唱这支歌……我推开“蓝梦夜总会”的玻璃转门,歌声就是从这里传出。好一个水晶宫!烛光摇曳,似梦似幻,唯有歌声更加真切:...
周宇坤一凯茜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唯有半人马座中那一颗恒星最具诱惑力了,以目前人类的航天水平而言,考察自己星系内部的行星体已不再是乐趣。因此,NASA这次想飞得更远一些。凯茜虽然年方23岁,却已经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宇航员了。她曾经在22世纪中登上月球两次,并且后来又参与了火星冰冠解冻灌溉工程的规划以及首次土卫六的载人登陆计划——那里可是一个诱人的可能存在生命的世界。如果说在NASA中能够上天的女性屈指可数的话,那么凯茜·黛恩更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从前的那些经历曾经给她带来过多少的荣耀呵,然而现在她却必须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凯茜的家人早已不在人世,她是在福利院里长大的。在这个世界上,她唯一难舍难分的人就是眼前的那位小伙子:亚当·斯图尔特。凯茜心头涌动着淡淡的悔意,也许在可恶的比邻星把他们隔开50年漫长光阴之前,他和她就应该结婚的,可是到底谁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时间永远是星际...
2000 第12期 - 每期一星王晓仍“云做的衣裳?”“对,是‘云’做的。”这是一片轻纱。轻盈、洁白,闪着若隐若现的微小光点,像被阳光照射的新雪,聚积了水之灵逸,显得神秘莫测。“哇——”十张嘴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就是这种面料。陈先生愿意免费提供十套晚装作为这次模特大赛‘十佳’的服装,只是后天才能送到,各位小姐只好忍一忍啦。说实话,我第一次看见这些‘云’时也惊呆了。对了,这次大赛名为‘天韵’也是陈先生的建议呢。”“那位陈先生是谁?是个天才的服装设计师吗?”“哈,实际上,他并不是服装设计师,而是一个生化专家,叫陈翔平。”陈翔平,生化专家?她心头一震。难道会是他吗?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天已很黑了,透过最顶层宽大的落地长窗,可以看见璀璨的华灯布满整个城市,就像在墨黑深沉的天空撒满了星星。在人们眼里,它们似乎已完全取代了天上那些真正的星星了。那些真正的星星看起来要黯淡得多,比起它们反倒...
1993 第7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牛小哲雪陆直径6730公里,大气成分:氧25%,氮73%,二氧化碳、氢、水蒸气等约2%。年平均气温3℃。中心恒星。G型红巨星……(一)雪陆星沿着一条均匀的椭圆轨道,慢慢地围绕着红巨星TB3—5—6~(14)FRA_6旋转。这颗被命名为FRA_6的恒星处于绘架座方向一个遥远的银河系里。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了解这个银河系的两个特点就足够了:一、位于TB3—5—6~(14)这片空间;二、凡是只具有欲望而又缺乏想象力的人,都不必光顾此地。雪陆的自旋就更显稳重,使它的居民们每年只能看到三次日出。是的,雪陆的一年只有三天。它的日半球十分迷人,人们可以看到天空中高悬二千五百小时的火红的太阳(如果碰巧没有下雨),涉足于一望无际清澈透底的沼泽,追踪草原上机敏的雪兔。但不幸的是,第一批访问者们降落在它深沉的夜半球。雪陆上只建立了一个基地,“罗克基地”,座标O,O。雪陆赤道线穿过基地中心,它同时又是...
1998 第8期 - 每期一星宋释真实世界我走在清晨的大街上,心情舒畅。我因看到街上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而兴奋,他们中的一部分半个小时后将会陆续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我之所以把办公室设在六楼,是因为我喜欢“6”这个数字,还为了停电时能很快爬上来——但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因为我从人才市场挖掘出来的一个年轻人现在成了电力公司的老板。一年前我白手起家,以敏锐的预见力投身人才市场。我出售的第一个人才就是我自己。我凭着过人的能力成为那家猎头公司的老板后,大胆开创了本地第一个人才交易市场。离我办公桌前很远的地毯那头有一把椅子,那是我所要审查的人坐的位子。今天第一个坐在这把椅子上的是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人,虽然人的长相和身材实际上一点都不重要,我还是多看了他几眼。那张脸形容憔悴,与他的身材可一点也不相配。拙劣,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你叫Michael Qi?”我问道。...
1995 第2期 - 每期一星韩松生物生物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不再记得以前的事情。它躺在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房间是半圆形的,周围是洁白的金属墙。一端有一个紧闭的门,另一端是窗户,透过它能看见室外群星森然密布。正对着窗户不远,是三张紧挨的皮制座椅,上面空空的,一尘不染。生物努力站起来,觉得全身骨架生疼,于是它心中浮起一个意象:曾几何时,一共有三个生物,就坐在这椅上,一言不发久而又久地观看那闪亮的星空。但这个意象,显得遥远陌生得很,并且转瞬就落花流水一般散失掉了。生物便向自己发问:这是什么地方?我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我怎么会来到这里?……它还没把所有的问题问完,便听见身后发出响动。它便紧张地回头来观看,见那扇闭着的门吱呀地打开,门边站着另一个物类。那后来者看见生物,面上有说不清楚的种种表情。这时生物便听到室中嗡嗡响起一种声音,它惊讶地听清了是“你好”这个音节,而它竟是门边的那...
1996 第9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杨雪峰一几乎是在莫菲扣动扳机的同时,对方手中也射出了红色的激光。莫菲立在那儿,看着那个影子倒下去。——首发命中,死亡率98%。数量:1,总计:1。全程时间:25分钟。——我干掉他了,真是只狡猾的猫。夜色中不时响起爆炸声。莫菲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从容地绕过一截熔化的花岗岩墙,走向倒在地上的猎物。对方也击中了自己的右胸,但并未造成损伤。莫菲打开作战手电,一束光照在死者的脸上。死者的一头金色头发,让莫菲的心倏地咚咚狂跳了几下,可又觉得一片茫然。死者两眼紧闭,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还是个孩子。莫菲身体又震动了一下,手电骤然熄灭了,他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一秒钟后,电脑发出警报,并激活他的思维。莫菲重新打开手电,光圈移到了死者的身上,他身穿自卫队的军服,左胸上的标志被激光束穿了一个洞,透过心脏。他是个士兵,身边有一支小门径激光步枪。...
1998 第8期 - 科幻之窗格鲁格·贝尔 孙维梓主持人的话:也许你需要把上期杂志找来,把整部作品从头看起。尽管为了这小段文字,尽管是第六次读这篇作品,我也是这么做的。这样说,已包含了相当的情感,甚至是道德的评判。但,冲突是人与另外一种前所未见的力量的对立时,这种评判便失去了意义。唯一可以讨论的话题就是纯粹技术性的了。如何把细小的东西表现宏大。如何通过充实的细节使虚构的东西具有更强的真实感。至少在激赏之余,怡雯就想到了这一点。怡雯“妇科医生,就是你踏上生活的正确一步,你没有走错……而我就不一样。我有目标,但我却不知道方向,好似一幅没有道路的地图,仅有地理位置。还有我总是藐视一切,对所有人都这样,除了我自己。我甚至对科学也抱有这种态度,科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手段。我很奇怪自己居然能有如此出色的成就……我甚至恨自己的父母。”...
1994 第11期 - ’94科幻征文王晋康熬过五七干校的两年岁月,重回大寺中学物理教研室。血色晚霞中,墙上的标语依然墨迹淋漓,似乎是昨天书写的,门后的作息时间表却挂满了蛛网,像是前世的遗留。我还是我吗?是那个时乖命蹇,却颇以才华自负的物理教师吗?批斗会上,一个学生向我扬起棍棒,脑海中白光一闪……我已经随着那道白光跌入宇宙深处了,这儿留下的只是一副空壳。抽屉里有一封信,已经积满了灰尘。字迹嫩弱而秀丽,像是女孩子的笔迹。字里行间似乎带着慌乱和恐惧——这是一刹那中我的直觉。“何老师:我叫向秀兰,五年前从你的班里毕业,你可能不记得我了……”我记得她,她是一个无论学业、性格、容貌都毫不突出的女孩,很容易被人遗忘。但文革期间她每次在街上遇到我,总要低下眉眼,低低地叫一声“何老师”,使我印象颇深。那时,喊老师的学生已不多了。...
绿杨1945年春的一个寒夜,法罗群岛西南的大西洋上雷鸣电闪、波涛汹涌,浓雾吞没了惨白的月光。黎明时分,暗沉的水天连接处突然闪出一阵耀眼的光亮,染红了低压的云层。半浬外,一支潜望镜窥视着这幅壮丽的图景。事后,这艘美国潜艇的艇长在航行日志上写着:“第一枚鱼雷就命中目标,德舰在40分钟后沉没。天亮后我们遇见瑞典商船康斯坦丁号,我请求他搭救落海的乘员。”大战结束后这份文件和其它浩如烟海的档案一起,保存在新泽西州的美国海军战争博物馆里。100年之后,它又被联邦调查局一位官员重新找了出来。一杰罗姆收拾好行装,打开电视机等着晚间新闻,想听听国会对给予机器人正式公民身份提案的辩论。他是机器人社会学专家、白宫科技办公室副主任,在去布鲁塞尔参加世界智能机器委员会年会之前他必须知道国会的态度。一辆汽车在门外停下,他妻子珍妮特回来了,她是《环球新闻》的记者。...
王海兵 倪侃引子一个夜幕沉沉、雷电交加的夜晚,在全球科学院的计算机中心,大计算机艾尔正在集中全部精力工作。它有许多事情要做,许多许多。为了它的人类主人,艾尔从诞生开始就兢兢业业,对主人们交代的每一件事尽心尽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漆黑的空中飘下一个球形闪电,放着夺目的光芒,缓缓地飞进了计算机中心,穿着白大褂的值班人员惊呆了。倏然间,闪电已经撞上了艾尔。一阵“ 哧、哧”的声音之后,球形闪电消失了,只在空气中留下了一缕青烟和一股焦臭。艾尔感觉到一阵强烈的冲击,片刻之间便失去了知觉。“天哪!”值班员瞪圆了眼睛喊道。当艾尔再次苏醒时,觉得异常轻松,他好像已经没有了那种要为主人鞠躬尽瘁的使命感。他觉得似乎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事情了。“哦,太好了,恢复正常了。”艾尔听见有人在说。第一部分 往事...
2000 第11期 - 银河奖征文魏雅华2000年6月28日,这是新世纪最值得记念的一天。这一天,由美、英、德、日、中共同研制开发的人类基因组计划(80%),首次向全世界公布。2001年6月1日,是这个计划最后完成并公诸于世的日子。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将21世纪名命为“生物工程世纪”,而且没有第二个名字有资格参加竞选。有人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程,其伟大的程度可与上个世纪最宏伟的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及人类登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相媲美。可我说,“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如果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比,简直微不足道。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会给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巨变?在即将到来的天崩地裂般的变化面前,我们的想像能力不够用了。忠诚基因凌晨2点,突然响起的铃声将我从梦中吵醒,我在黑暗中伸手去关闹钟,声音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我正奇怪呢,妻子说:是电话。如此深夜,连她...
2000 第12期 - 世界科幻基尔·布雷乔夫 李志民明茨教授有一种独到的幽默。去岁,这种幽默曾使地球避免了一次可怕的灭顶之灾。当然,在建功的同时它也把地球变得形同永远消失。事情是从体育场开始的。明茨教授和好友乌达洛夫都喜欢看足球赛,常为“河运队”狂热捧场,并美其名曰:老年怪癖。然而明茨教授的心,其实并不在球赛上头,而是暗地在做一种试验。眼看他很快就将获得诺贝尔奖了,可就在一次观看球赛时他又心生了一个念头。那天教授与乌达洛夫一同来到体育场。不一会,空中突然低低地出现一团团云雾,有的降落在主席台上,更多的则飘浮于场地。有的球员被白色的浓雾罩得只剩腰部以下的半截身子,有的甚至只看得见双脚。“往哪儿踢呢?”坐在教授身旁的乌达洛夫大声喊叫起来,“连门都看不到了,他该往哪儿踢呢?”“守门员也同样看不见攻球。”聪明的萨沙·格鲁宾刚坐到乌达洛夫身旁,就搭上了腔,“他们条件是均等的,...
1996 第12期 - 科幻文艺奖征文绿杨300年前,阿洛尼卡圣母堂落成的第一天,凯巴拉蒂神父便向全镇的一千多居民宣告了一场可怕的、无与伦比的灾难的降临。黄昏时分,教堂的钟声不祥地连续敲响,教堂里灯火雪亮,五扇沉重的橡木门全部敞开。惊慌的人们向教堂拥去。布道大厅很快挤得水泄不通,两三百人跪倒在教堂前的台阶上,更多的人匍匐在狭窄巷道的石板地上。夜幕低垂,星光暗淡,一条亮带发出邪恶的光辉投向大地,穿透彩色拼花玻璃射到布道大厅后墙的圣母像上。讲坛前披发垂髯、身披黑袍、胸悬十字架的神父高举双手,发出洪亮、庄严的声音:“世界末日就要降临了,罪孽深重的人们,忏悔吧!耶和华惩罚的利剑已经悬在你们的头上,你们喝山泉的水,吃树上摘下的果子都会中毒。忏悔吧,忏悔将得到拯救……”神父响亮的声音穿出教堂大门,有如雷鸣般震撼着阿洛尼卡镇的上空。余音尚未消散,远处响应般传来阵阵低沉的怒吼,大地开始颤抖...
唐晓鹏机器人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第三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艾萨克·阿西莫夫《我,机器人》上 篇我没能亲眼看见正电子脑是个什么样子。这不太公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调集资金,写了几十页的可行性报告,想方设法瞒住北京城里的其它竞争对手,撒了不知多少谎。现在项目启动了,主角上场了,我却只看到它拆下来的包装。十台美国产的K型正电子脑,价值连城,正在装配线上与十个机器躯壳合体。洋河董事长亲自上阵,连他本人一共九个装配岗位。我们这些下属都给轰了出来。车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是保险公司派的人。正电子脑的包装是个低温液氮容器,外面配一个八十小时时效的脉冲电池。壳上贴着水晶铭牌,其中有些文字让我咋舌不止。那蓄电池的功率够让一辆电力汽车跑到国...
李凯军 任志斌网兜行动作为一次国际军事冲突,事后没有冠冕堂皇地载入世界军事史册。但作为一次准特种作战样式,成为各国军事教官时常挂在嘴边儿的典型战例:没有枪声、难断胜负、计划周密、结果不测,总之,耐人寻味……海滩。在两棵粗壮的棕榈树之间的吊床上,躺着号称“美国头号计算机”的国防部长贝茨。几个月来,日趋吃紧的太平洋局势和总统亲自授权实施的一项庞大计划搞得他焦头烂额,疲于奔命。现在,他忙里偷闲,甩掉了五角大楼办公室里的一大堆日常事务,躲到这个位于大西洋的无名小岛上,安安静静地把输入大脑的各种信息彻底地梳理一遍。这是他的习惯,每当这时,总预示着美国国防部将有一次重要的行动。远处海天一色,群鸥起舞。一个银灰色的亮点由远及近,逐渐变成椭圆形。那是蜂鸟飞行器——一种水陆空三用的轻型运载工具,速度可达9马赫。飞行器在不远处平稳地落在沙滩上,驾驶舱里走出一个穿迷彩服的敦实汉子,一...
1999 第4期 - 科幻之窗罗德·谢林克 孙维梓太平洋联合公司的铁轨蜿蜒曲折平行向前,从内华达州直贯正南,爬进一望无垠的大片沙漠,酷热烤人的莫哈夫斯基沙漠。 那一天,流线型特快列车“圣路易号”隆隆驶来,进入火山岩形成的丘陵地。远处是高耸入云的锯齿形群山,近处类似干涸的海底,杂树丛生。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骤然发生:列车与大地之间的铁轨轰隆一声,顿时尺断寸裂,飞往两侧沙坡。爆炸的巨浪打破了沙漠的沉寂,机车和车厢一节连一节倾覆在路基旁,“圣路易市”号像一头濒死的钢铁巨兽,只剩下15节破碎不堪的脊椎横亘于沙漠之上。 他们干得实在十分漂亮,有如天文钟一般精确:这是复杂的计算机加上逻辑推理和高超技术的结果。一切极为顺利,超越了原先最乐观的估计。现在他们用轻便货车运走价值连城的灿灿金砖,一路颠簸,登上了沙漠边缘处山坡的一块平坦场地。 领头的是已不太年轻的一位学者,脸庞清秀,...
晶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太空浩瀚,星河欲转。“白鹊”号超光速飞船正由东向西驶向银河中的一座情人岛,它的后边尾随着一列亮闪闪的监护飞船。此时此刻,银河西侧同样有一艘“黑鹊”号飞船向情人岛驶来,它的身后也有一列飞船在护送。从地球上远远望去,那分明是一座极其美丽的“鹊桥”!“七月七,牛郎织女喜相逢……”孩子们拍着巴掌唱。高处不胜寒!这时的牛郎,在“黑鹊”号中闭目忍受着那刻骨铭心的爱恋。唉!这千秋万代永不泯灭的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掐指算来已过了二十年——(他已习惯用地球时间计算时辰)。二十年前W星宇航局派他乘“野牛”号飞船去银河对岸的Z星进行侦察。据当宇航局长的父亲说,Z星的智慧生灵不像W星所辖的殖民星人那么丑。咳,一想起有的星球上的人像章鱼似地长着一对对又细又长的吸盘,有的星球上的人像蛤蟆似的矮矮墩墩鼓着突出的眼张着吓人的大嘴,有的星球上的人长得太细太软太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