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农门妇 >

第87章

农门妇-第87章

小说: 农门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屋子想怎么收拾;就给嫂子捎个信儿回去;若不跟嫂子说;嫂子可瞧着收拾了;到时候你别嫌不好。“
    二郎咧开嘴笑了:“嫂子收拾的哪会不好。”
    大郎忽道:“不用江伯跑了,今年过年俺也家去。”
    碧青愣了愣:“你们骁骑营也有年假?”大郎摇摇头。
    碧青:“没有你回去干啥?”
    大郎没答碧青的话,反而问了句:“咱俩的屋子得好好收拾。”
    一句话碧青的脸腾一下红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厮是说圆房的事儿呢;碧青想想;过了年自己也十六了;在乡下十六的丫头孩子都生了;怎么着也该着圆房了;再说,不定那会儿大郎就去北胡打仗;这一去不知几年呢;也不能再拖了。
    大郎见她没摇头;眼睛都亮了:“俺回头就去跟统领大人请假。”说着自己嘿嘿的傻乐起来;二郎也跟着笑;哥俩笑的碧青有些不好意思;白了大郎一眼道:“笑什么;就知道傻笑;走了;出去找个馆子吃饭;好容易来一趟;该给二郎打打牙祭。”
    刚要往外走;二郎道:“嫂子,不用了;外头的馆子也比不上嫂子做的饭香;嫂子还得在京城待些日子;这几日下了学,我就过去;吃了饭再回来也不晚。”
    碧青笑了:“成;瞧瞧我家二郎这张脸都瘦成啥样了;可见太学里的饭不好;正好趁着嫂子在京;给你好好补补;要不,今儿就跟我们回去吧,下午可还有课?”
    二郎道:“还有一堂律法课。”
    碧青道:“律法是国之重器;不可轻忽;当好生学习;那我跟你哥先回去;等晚上叫贵伯来接你。”二郎点点头。
    碧青把东西放下;嘱咐了二郎几句;这才走;出大门的时候,守门的两个侍卫颇热情的送出碧青两口子老远才回去。惦记着卖汤饼的祖孙俩,碧青叫贵伯绕了点儿路,把自己跟大郎放在河边儿就让他回去了。
    河两岸种了不少杨柳,如今盛夏,枝繁叶茂的,遮住了头上的炎炎烈日,投下一片难得的阴凉。
    有水有树总是比别处凉快,故此,还不到晌午,河边儿已经有了稀稀拉拉的人,卖茶水的,卖冰碗儿的,卖凉糕的,这些摊子上都站着三两个客人,只有祖孙俩的汤饼摊子无人光顾,大热的天,谁不想吃点儿凉森的,哪有吃汤饼的。
    碧青侧头看向大郎:“你常来这儿吃汤饼,是不是因为看着祖孙俩不易。”
    大郎点点头道:“媳妇儿,昨儿咱实在不该白吃那两碗汤饼。”
    碧青白了他一眼:“叫你说的,我差这一碗汤饼吃不成,昨儿婆婆诚心要谢你,若咱们执意给钱倒不好,人总有自尊,穷人也一样,再说,咱不白吃汤饼,今儿我不是来教做凉面了吗,只学会了,不能说多富贵,祖孙俩糊口应该不难。”
    大郎挠挠头:“俺不懂,媳妇儿你说咋办就咋办。”
    碧青好笑的道:“你就不怕像何进说的,我把咱家的钱都霍霍出去,让你喝西北风。”
    大郎忽的正色道:“不怕,就是没钱俺也能养活你。”还说这家伙不会说甜言蜜语呢,这会儿说起来让人直甜到心里去了。
    大郎说完忽回过味儿来,偷看了碧青一眼道:“那个,媳妇儿,你,你咋知道何进跟俺说的啥?”
    碧青眨了眨眼:“这就不能告诉你了,总之,别人跟你说的什么,我都知道,你要是想骗我可没门。”
    大郎愣了愣:“都知道?媳妇儿你是神仙不成。”碧青抿着嘴笑了:“傻样儿吧。”
    汤饼摊子的小子叫成材,很聪明,碧青只教了一遍儿就会了,凉面是最简单的吃食,只要面够劲道儿,调好料汁儿,夏天菜不是稀罕东西,不论黄瓜还是豆芽亦或是别的都成,用开水汆一下,放到冷水里过凉,就是最好的配菜。
    碧青交代成材过凉的面记得用油拌一下,这样不会黏在一起,来了客人挑一碗,拌上配菜,浇上足量的料汁儿就成了。
    正说着来了个吃汤饼的,一看就知道跟大郎一样,不是冲着汤饼来的,是可怜祖孙俩的善心人。
    买卖靠着善心接济,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有拿人的东西才成,从古至今,那些买卖红火的馆子,都有自己的招牌,就如柳泉居的酒,盛月斋的酱肉,小摊子虽没这么讲究,至少也要好吃,才能拉住客人。
    成材颇机灵,忙迎上去道:“今儿天热,要不您来碗凉面尝尝。”
    那人本来也不是冲汤饼来了,一听还有凉面,忙道:“那给我来一碗,要大碗的。”
    成材脆生生的应了一声,把刚擀出来过凉的面,挑了一碗,浇上料汁儿,没预备太多配菜,就先切了黄瓜丝码在面上,端了上去。
    碧青见成材眼巴巴盯着人家,不禁好笑,那人先夹一筷子尝了尝,筷子顿了一下,就西里呼噜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大碗面就吃光了,跟成材道:“再给我来一碗。”
    成 材激动的手都抖了,挑了好几下才把面条挑进碗里,有一就有二,不一会儿又来了好几个,头一天做,预备的材料不够,面也擀不出太多,一共就擀出来十碗,不一 会儿就卖完了,成材颇有些遗憾,碧青笑道:“算着日子,这凉面还能再卖一个月,等到立秋再卖汤饼就好,还有,你的汤饼面片挺劲道儿,就是这肉汤差些,可以 买好一些的大骨,先熬两个时辰,搭出来过凉水,把大骨上的肉拆出来用酱汁儿一拌就是一盘可口的下酒菜,再把大骨从中间敲开,放到原先的汤里接着熬,很快就 能熬出雪白的骨汤,浇在汤饼上,味道会浓的多。”成材一一应着,碧青又问了他一遍,怎么调凉面的酱汁儿,见他说的无误,才跟大郎回去。
    教了成材凉面,碧青倒想起一样吃食来,凉皮,现代的时候,自己最爱吃的东西一是麻辣烫,二就是凉皮,一般夏天都不怎么吃饭,去街口买一份凉皮,多要面筋,多放辣椒,就当成饭了。
    因为爱吃凉皮里的面筋,所以在网上搜过做法儿,仔细想想,大约能回忆起来,回家一看,正好有冬月烙的荷叶饼,跟大郎卷着头肉吃了当晌午饭,又给大郎布置好要背的书,不顾大郎眼巴巴的有些哀怨的目光,碧青带着冬月钻进厨房做起了凉皮。
    凉水和面,和好的面团在水里一遍一遍的洗,洗了个七八遍,剩下的就是面筋,放在锅里蒸,等洗面的水沉淀好了,倒去上头的清水,剩下的面浆用细眼儿的筛子过去疙瘩,就能蒸凉皮了。
    碧青叫冬月找来几个大平盘儿,刷好熟油,摊上面浆下锅蒸大约三分钟,拿出来放到冷水里,面皮稍凉就让冬月揭下来。
    冬月一揭不禁叫了出来:“做出来,做出来了,这是不是就是姑娘说凉皮。”碧青接过看了看,有些厚,面浆还得摊薄些。
    头一回做有些生疏,一下午才做了十几张,贵伯把二郎接回来的时候,还跟来了俩不速之客,崔凤林跟崔九。
    这儿本来就是师傅的私宅,师傅是崔家的长辈儿,崔凤林来串门,于情于理自己也不能往外赶,更何况,这么骄傲的小子,进了门就一口一个师姑叫着,自己也不好意思把他拒之门外。
    可崔九就讨嫌多了,碧青一见他就没什么好气儿:“你来干什么?”
    崔九却不理她,直接登堂入室的往院子里一坐,翘起二郎腿道:“我不找你,我找大郎,大郎,咱是不是兄弟?”
    大郎傻愣愣的点头:“骁骑营里的都是兄弟,你如今虽不在骁骑营了,可当过俺兄弟,一辈子都是兄弟。”
    崔九拍了他一下:“够义气。”斜眼看着碧青道:“听见没,我是大郎的兄弟,上你家蹭顿饭不为过吧。”
    碧青翻了个白眼,想起什么,抬抬手道:“我这手可是捏过虫子的,你不恶心?”
    崔九眉头皱了皱,却瞬间松开:“虫子有什么可怕。”
    碧青不怀好意的道:“真的?”
    崔九硬着头皮点头:“真的。”
    碧青笑嘻嘻的道:“我最近想起一道极补的荤菜,要不做给你尝尝。”
    崔九一听好吃的忙点头:“我这两天正虚,得好好补补,什么菜?”
    碧青:“炒肉芽儿。”
    崔九愣了愣:“何为肉芽儿?怎么个做法儿?”
    碧青道:“这个菜可费工夫,得先买一块上好在猪肉,只要精肉,放在日头下晒上一天。”
    崔九愕然:“晒一天,还不臭了啊。”
    碧青点点头:“就要臭了才好,然后放到陶罐里闷一宿。”
    崔九眼睛都圆了:“晒一天再闷一宿,岂不要生蛆。”
    碧青笑道:“正是要生蛆,这道炒肉芽就是要用肉里生的蛆……”呕……碧青还没说完,崔九忍不住干呕了两下,站起来瞪着碧青:“就知你这丫头没安好心,恶心死爷了。”说着捂着嘴就往外跑。
    碧青笑道:“别走啊,还没吃晚上饭呢。”
    老远就听崔九气哼哼的声音:“爷给你恶心饱了。”
    碧青笑了起来,跟冬月道:“闲人走了,开饭吧。”见崔凤林捂着嘴,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儿,知道他给自己的话吓坏了,笑道:“不用怕,那么补的菜只适合走的那位,咱们今儿晚上吃凉皮。”
    崔凤林这才松了口气,对于武陵先生的小院,并不陌生,以前先生在京的时候,自己跟着祖父来过几次,记忆里总是安安静静的,远没这么热闹。
    崔凤林出身显赫,又聪明绝顶,从小就是崔家这一辈儿的佼佼者,所以骄傲些也无可厚非,但他并非嫉贤妒能之人,对于有真本事的,他从心里服气,例如东篱先生,昌陵先生,武陵先生……
    对 碧青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师姑从不屑到接受,也不过是一道算题的时间,接受之后就开始好奇起来,好奇碧青这样一个精通算学的人,为什么甘心嫁给王大郎那样的庄 稼汉,当一辈子的农妇,好奇她怎么生活?好奇她平常都干什么?好奇那些看上去比贡桃还漂亮的桃子是怎么种出来的?甚至,好奇二郎吃的那个荷叶饼卷肉香不 香?
    二郎吃的很粗俗,毫无进餐礼仪可言,要是以前,自己见了这样的人,会远远避开,可今天,他竟好奇味道,所以,他跟着二郎来了,却没想到竟然在门口遇上九皇子,而且,听九皇子跟师姑的对话,简直让崔凤林惊愕,这个不计形象来蹭饭的人真是九皇子?
    不过,这个叫凉皮的东西真好吃,尤其里头的那个黄黄的东西,更好吃,以至于,自己一开始还能维持良好的餐桌礼仪,到后来就跟二郎一样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了,吃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碧青笑眯眯的问他,还要不要的时候,崔九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饱了,碧青点点头,叫冬月给他舀了一碗绿豆汤,等他喝完了,就趁着天还没黑,叫贵伯送着两人走了。
    收拾妥当,洗了澡,门一关就开始检查大郎背书的情况,结果非常糟糕,就一页书,十几行字,自己提醒着,还背的磕磕巴巴,碧青很生气。
    生气的结果就是把大郎赶到院子里去喂蚊子,叫冬月给他点了一盏灯,跟他说,什么时候背的烂熟,什么时候再进屋,自己关门睡觉。
    睡到半夜给敲窗户的声儿吵醒了,隔着窗户映出个大脑袋:“媳妇儿俺背熟了。”
    碧青打了个哈气:“那你背给我听。”
    外头的大脑袋摇了摇:“媳妇儿,俺进去背给你听成不?在外头背,回头吵着贵伯他们不好。”
    碧青翻了个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