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历史学霸在秦末 >

第114章

历史学霸在秦末-第114章

小说: 历史学霸在秦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何还是不赞同,“没了韩王,还有周王姬,周王姬和他师出同门。”而师兄妹的关系可比简单的投契要亲近多了。“我们杀了韩王,只怕是为王姬做了嫁衣。”
  曹参点头,他同萧何看法一致。
  刘季又道:“王姬不是想去上郡戍边吗,上郡距此路途遥远,而凭她和项羽的关系,项羽不会拦她,所以她肯定能比咱们早脱身出发,等她去了上郡,咱们再动手。”
  这个法子其实也不稳当,若张良有心,那距离也算不上什么大的阻碍。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曹参道:“子房对故国感情深厚,我们想要收服他,必不能叫他知道是我们动的手,那该向何处借刀?”
  刘季闻言,陷入沉思。
  怀王不可能,如今局势,怀王自身难保,哪有余力顾及不显眼的韩王。项羽倒是有这个能力,可是他没有理由啊,就凭张良是周宁的师兄,他就不可能动手。而旁的诸侯王,或许也有能力,但正如怀王不会动韩王一样,韩国太不起眼了,他们犯不着。
  卢绾挠头,此事真是麻烦,人不是物件,不是抢到手就完事的,要他能发挥作用,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卢绾忍不住发牢骚道:“要是让王姬杀了韩王就好了。”
  刘季闻言心中一震,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刘季抚掌乐道:“好,这个好,咱们就让王姬杀了韩王。”
  “不是,大哥,你急糊涂了吧,这怎么可能?!”卢绾奇怪道,他就是随口一说,怎么大哥还当真了呢。
  萧何和张良也是蹙眉,若真能这样当然好,可王姬怎么可能如他们所愿去杀了韩王。
  “怎么不可能,”刘季拍了拍卢绾的肩头,笑了起来,“你们且想想,子房有大才,王姬想不想把他留在身边,舍不舍得放他回韩国?”
  不用想也知道舍不得,可再舍不得,也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啊。
  三人还是不解其意。
  刘季接着笑道:“若是韩王不在,子房的第一选择会是谁?”
  这个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王姬。”
  刘季笑着得意起来,“如此,不就可行了吗?”
  卢绾还是一头雾水,萧何和曹参却有些明悟了,王姬有动机,而韩王若是死了,王姬是最大的获益者,既然是最大的获益者,那便有最大的嫌疑。
  曹参道:“如此,也不用寻刀了。”
  萧何点头,“只杀人便可。”
  只需派人暗杀了韩王,此计便成,越是查不到凶手,周宁的嫌疑越大。
  张良是聪明人,而聪明人有一个毛病,便是什么事都想得深、想得多,此事,只要他起了疑心,他便不可能同周宁站到一处,而刨除周宁之外的众诸侯,便数刘季与他最投契,又有旧谊。
  “曹参心细,此事便交由你负责。”
  曹参点头,刘季又叮嘱道:“此事只我四人知晓,毋要告诉旁人。”
  这是当然,三人闻言皆都点头应下。


第132章 好意
  刘季最后还是下令让吕家兄弟去寻周宁问计了。
  名声和兵力虽然最要;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得有命享,所以为了保命,尽管取舍艰难; 刘季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而做出选择后; 刘季才发现,这操作起来也不容易。
  解散大军还好说; 项羽入关了,用不着他守关,也用不着他来防备秦朝垂死挣扎,所以解散大军之事很容易解释。
  但“约法三章”就不好处理了; 如今关中百姓因约法三章对他极为拥戴; 他不好说取消就取消了,没有一个名目,如此引起百姓对自己不满还是小事; 最怕是的叫范增注意到了他曾经刷名声的举动; 范增原本就一心想让项羽杀了自己; 若是被他拉住尾巴; 说动了项羽; 那就大事不妙。
  也怕百姓因此迁怒项羽,以为是项羽之故而取消盟约; 那都不用范增进言; 受不了委屈的项羽自己就会动手杀了他。
  所以吕家兄弟来问的便是如何不引起项羽忌惮怀疑的收回三章的盟约。
  这事对于还未发现三章下各种龌龊的刘季很难,但对于周宁来说却很简单,故周宁听罢神色淡淡。
  不止周宁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因此事前来问计的吕家兄弟心思也不在这上头。
  营帐内; 除了哑妪; 便只有周宁和吕家兄弟三人。
  吕释之松了一口气的对周宁道:“前日大哥说你病了之后; 我观刘季就半信半疑,昨日他死里逃生,见你同张良在外说话谈笑,果然更生了疑心,还好你让我们如此这般的传了话,他便好像对我们又恢复了信任。”
  周宁笑道:“他疑心重,即便我是真的病了,你们为我说话,他也是不信的。”
  虽然他们是真的骗了他,可吕家兄弟听此,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也因着这份不舒服,当时情急之下被算计彻底绑到周宁船上的那点疙瘩也消失了。
  吕泽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同周宁说起了真正的正事。
  “昨夜刘季叫了萧何、曹参还有卢绾秘密议事,而后,卢绾自己回了自己营帐,没有什么异常。萧何和曹参却是一道回了萧何的营帐,不过没有待多久,不一会曹参就抱着什么东西离开了,再然后曹参悄悄唤了三个军中勇武者到自己营帐,不知说了什么。”
  吕释之补充道:“萧何那边也唤了人,是管理后勤的士兵,不过萧何本身就负责大军后勤,所以此事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只是我觉得,时间不对。”
  如今大环境,可以说暂时没有用兵的地方,就算要用兵,不是明日一早便要用兵的话,他何苦半夜唤了士卒前来说话,所以他觉得此事蹊跷。
  周宁点了点头,笑着赞了一句,“二哥心细。”
  周宁想了一会,又问吕泽道:“被曹参唤去的人,今日还在军营中吗?”
  吕泽摇头,“不在。”
  这样啊,周宁垂睫掩下眸中一掠而过的暗芒,人在慌乱之下,果然容易出错中计。
  再抬眸,周宁清浅的笑道:“我知道了。”
  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周宁也不愿再应付吕家兄弟,“未免再引得刘季怀疑,我就不多留两位哥哥了,关于约法三章的解决办法,我这就叫人送来。”
  周宁对哑妪点了点头,不一会便有士卒进来听令,而后士卒便去唤了喜过来。
  喜来时举着一个托盘,其上有十数卷竹简,周宁随意取了一卷打开看了一眼,竹简上记录的是他们拜会工匠时遇到的因三章而起的纠纷,涉案人物的姓名、地点、起因、结果都极清楚明白,凭此可证明三章的荒谬错漏,那么刘季取消三章之约便成中止错误的理所当然。
  周宁将之交给了吕家兄弟,“律法之事过于严苛不好,但过于宽松也会出乱子。三章之下,出了不少纰漏,喜原是吴中县的法官,见此便记录了下来,原也是想劝武安侯取消三章之约,你们便把这个交给武安侯吧。”
  吕家兄弟接过谢过便告辞离去了。
  喜看着他二人离开后,蹙眉斟酌了片刻,才转身对周宁劝道:“如今局势复杂,王姬既有志于天下,也不可过于仁义心善。”
  他原本以为王姬让他们收集三章之下的错乱冤屈,是为了破坏刘季的名声,踩在刘季约法三章收拢的民心上,为他们到时候施行新法做铺垫,不想王姬竟是白送给了刘季。
  自己认错改错,当然比被别人指出要体面得多,也容易得到他人谅解得多。他们一番辛苦,竟全为刘季的错误做了描补。
  周宁笑了笑,坦然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你说得对,我知道了。”
  王姬一向通透聪慧,见她应下,喜便不再多言。
  周宁又好似说起闲话般道:“待武安侯打消了长安侯的忌惮,最近应该就无甚战事了,将咱们的各种储备清点一番吧,免得出关时手忙脚乱。”
  “是。”
  周宁又问,“工作量大吗?你手里负责的公务太多,若是忙不过来,我调两个人给你帮忙。”
  知道王姬是关心自己,喜心里熨帖,笑着回道:“不忙,不大,咱们的一应储备都是成整数放到一起的,清点起来极便宜,数目字又是现成的,两处一合就是了,费不了多少工夫,您吃个午膳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周宁笑着点了点头,“那就辛苦了,你去忙吧。”
  喜告退离开,周宁一手随意的撑着下颌,陷入自己的思绪。
  安安静静的周宁,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身上冷静疏离的气质瞬间放大,瞧着却并不叫人害怕,反而让人心生心疼怜惜之情。
  系统暗暗的觉得,这一定是因为它家宿主太美的原因。
  周宁的安静并没能维持多久,便被心疼她的系统打破了。
  【宿主,其实统也觉得喜说得对。】它心疼它家宿主,更心疼被宿主送给刘季的资料。
  周宁眸中划过一抹笑意,只但笑不语。
  【争夺天下就没有不用阴谋诡计的,刘季又不是什么好人,你不用因为策反了吕家兄弟,就觉得不好意思。】系统谆谆告诫,【革命的过程中少不了鲜血,天下能尽快统一,才是全百姓最大的福祉。】
  【嗯,我知道了。】周宁难得的不争不辩,很是受教。
  系统愣了愣,准备的一大车劝诫之语卡顿了,周宁笑着又让哑妪招了在外听令的士卒进来。
  “今日的午膳多准备一些,等午膳得了,请韩申徒过来用膳。”申徒即为张良在韩国的官职名称。
  系统陷入思考,宿主这算是听劝了吗?嘤嘤嘤,不知道,反正宿主没有一个人闷着不开心就好了。
  喜和系统心疼周宁送出去的资料,刘季得到周宁的资料后却是庆幸不已。
  “有了这个,更改三章盟约便是再正常不过了。”
  何止是正常,而是应当!知错便改,既不会放纵此事引起更多的怨怼,也不会让百姓怨恨自己出尔反尔,更不用担心百姓迁怒到项羽身上。
  吕释之笑道:“小妹还说,可以同长安侯说,当初定下约法三章,是因为担心兵力不足,恐不能完全控制关中,所以以此软化关中百姓对义军的抵抗之心。因为是仓促之间定下三章,所以有颇多错漏,如今有长安侯驻大军于此,自然不用再用如此仓促之计。”
  “好!”刘季将竹简扔给萧何,抚掌笑道:“这聪明人的脑子就是好用,话也说得漂亮,此事你好好处理善后。”
  萧何打开看过,也是笑着赞道:“这案宗写得极详细,人证物证都有记录,不怕百姓们不信服。”
  萧何夸完案宗,又由衷赞起了写着案宗的人,“不愧是法官出身,量刑定罪也极有章法。”
  说完,萧何心中一动,放下手里的一卷,将剩下的竹简也一一展开查看,每一卷竹简上记录的都是不同的案件,案件不同,自然没有可比性,定罪那处也未注明引用的法条,萧何笑了笑,便只道是自己想多了。
  刘季奇怪道:“你这是在对比什么?”
  萧何笑着解释道:“我观其量刑定罪极有章法,便想着王姬那处是不是已经修改出全套新法。”
  “结果如何?”
  萧何摇头道:“应该是我想多了,修改律法,工作庞杂,不是一早一夕便能成的。”
  刘季挑眉问道:“有同样的案件处置不一样的?”
  萧何回道:“没有,都是不同案件。”
  刘季半眯起眸子,摩挲着下巴缓缓道:“那这可说不准他们有没有新法啊。”
  萧何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