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历史学霸在秦末 >

第113章

历史学霸在秦末-第113章

小说: 历史学霸在秦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季有今日之祸,便是没有参破这一点,而眼前的师妹不仅早已意识到了这一处,还一步一步将刘季推到了前面,叫自己更能从容脱身。
  刘季以手下四员大将为肉盾,师妹此举,也是异曲同工,她是将整个刘军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张良由衷感叹道:“王姬的魄力和洞察时局的敏锐,叫师兄看了都心惊。”
  即便知道解散军队于她而言更是安全,可那是八万大军啊,知道是一回事,这舍不舍得、狠不狠得下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望不知晓张良转瞬间想了那么多弯弯绕,只听到了张良对自家王姬的夸赞佩服,于是与有荣焉的挺了挺胸膛,咧嘴无声笑了起来,跟着自家王姬这份踏实安全真是多少钱财也换不来。
  别人走一步看三步已经是厉害,而他们家王姬那是一步不走就能看穿别人接下来的一百步,所以有什么危险,还不等他们发现呢,就已经被王姬化解了,这样的王姬怎么可能落到什么狼狈危险的局面。
  周宁笑着把话题引回正轨,“看来师兄很是欣赏他的勇略果决。”
  望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看向张良,一句“疯了吧”差点脱口而出。
  然而就在望诧异的目光中,张良笑着点了点头,又问,“王姬以为然否?”
  望挺着胸膛信任的转头看向周宁,觉得自己王姬是不可能和他们同流合污,认可此等凉薄行为的。
  “确实是欲成大事者难得的品质。”语气是诚恳真挚的佩服。
  望的脊背连着三观一起塌了,一脸不敢置信又欲哭无泪,转而愤恨的盯向仓惶行进的刘季等人,觉得是他带坏了王姬,然而即便他想着法子转移仇恨,心里也酸涩着难过凄苦起来。
  他们可以主动的自愿的舍命护主,但若是被人这样逼着算计着只能以命相护,心里头就很不是滋味了。虽然两者是同样的结果,但是此间的感情是不同的,一腔热枕真情遇到了负心薄情,再多道理利弊,终究会冷了心。
  望有些恹恹。
  “但是,”周宁笑着缓缓吐出一个但是又叫往望眼中燃起了小火苗。
  “我为君,不会叫自己落入如此境地,我为臣,不会选择这样的君主,如此凉薄自利,只怕为他殚精竭虑,功成之后也会没有下场。”周宁笑着反问道:“师兄以为然否?”
  就是!不等张良表态,望已在心中疯狂点头,他们王姬除了智谋过人外,德行也是放眼天下无人能及,他也是傻了,怎么会把那刘季与自家王姬相提并论。
  望欢喜着放松下来,同时在心中暗道,就算真有那日,王姬陷入生死危机,不用王姬算计,他们皆愿为王姬舍命。
  周宁没有去看望的反应,张良却不经意的扫视望和其余跟随保护的士卒的反应,见他们皆神色动容,笑着点了点头,“知者不惑,仁者无敌。”
  周宁莞尔一笑,张良这前半句出自《论语》,后半句出自《孟子》,他将它们杂糅到一起,极大的认可了她的智慧和德行,却,还是没有表态。
  不过,她并不是想要借由刘季的行为诱他今日便表态站队,而是埋个引子罢了,二十几年的执念,怎么可能如此轻易散去,韩王不死,此局无解。
  周宁笑道:“只是见了此景,有感而发罢了。”
  张良微微一愣,暗道自己多心了,师妹或有称王之心不假,但如何能算到刘季逃跑的姿态。
  周宁看向离他们越来越近的刘季,接着笑道:“如此自私自利,只怕为达目的会不择手段,也难怪能从如此险局中全身而退了。”
  张良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师妹识人也准。”
  等刘季一行人走近,刘季也顾不得和周宁、张良多说,他受了好大一场惊吓,现如今只有回到己方大军的团团保护中,才能勉强静心安心。
  周宁和张良知情识趣的不留他。
  等刘季回到大营慢慢冷静下来,却觉得不对了,他命人唤来了吕家兄弟,面色不愉的问道:“不是说王姬高烧病重吗,怎么老子瞧她精神得很。”
  樊哙怒道:“那女子惯会骗人!”怒火下有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委屈。
  这是贼心不死呢,刘季瞥樊哙一眼,懒得理他,现在重要的是周宁骗没骗人的问题吗?现在重要的是吕家兄弟是不是骗了他!
  刘季眼神狠厉的看着吕家兄弟。
  吕释之面带庆幸的回道:“昨日真是高烧,捂了一夜,今早便好了些,又得了您平安无事的消息,心火散去,望先生那边又换了个方子,这才瞧着好多了,某原还怕您说无事,只是宽慰小妹之语,见您果真平安归来,某便放心了。”
  吕泽又道:“小妹好些了,望先生便叫她出去走动走动,说是锻炼身体,小妹一人无聊,便寻了子房先生同她一道说话。”
  刘季不知信了没信,只又问道:“你们今日一早便去了周营?”
  吕家兄弟坦荡的点了点头。
  刘季眯起眸子,吕家兄弟对视一眼,又道:“武安侯不寻,我们也有几件事要向您禀告。”
  “何事?”
  吕泽往左右看了看,一时没有回答。
  刘季见状,暗忖吕家兄弟是果真有重要消息,还是想把他身边人打发出去,好对他行暗杀行刺之事,没错,现在重要的是他对吕家兄弟的忠心起了疑心。
  刘季打发走了帐内旁的侍从,想了想又打发走了樊哙,他一遇到周宁的事便容易冲动。
  樊哙不满的退了出去,帐内除了刘季和吕家兄弟外,便只剩下曹参、卢绾、夏侯婴、纪信四人。
  “说吧,他们都是我信得过又行事谨慎之人。”
  吕泽道:“我和二弟在周营中,听得周营许多消息,也听到了小妹和子房先生讨论您今日之祸的缘由。”
  “什么消息,什么缘由?”刘季急忙问道,他不知周营还有什么消息,只是今日之祸的缘由他勉强琢磨出两分,只是也还有些糊涂。
  吕释之回道:“章邯投降后,武安侯封了章邯为雍王。”
  雍在关中,可见项羽从未想过要依约行事。
  刘季闻言,当下便愤而骂道:“他娘的,还是贵族出身,怎么说话跟放屁一样!”
  吕家兄弟安静的等他骂了会,又接着道:“听小妹和子房先生的话意,如今怀王失势,接下来论功行赏将依长安侯一家之言。”
  刘季又慌又怒,“怀王是诸侯同推的义帝,他敢?完了,老子比他先入关,他肯定记恨老子。”便是项羽好哄,那范增可是想要自己的命!
  曹参等人闻言,俱是一脸忧虑。
  吕泽又道:“小妹说暴秦虽亡,但这天下还有得乱,她不忍见诸侯自相残杀,想去上郡戍守边疆,防备异族胡祸。”
  这天下……还有得乱?刘季一惊后一静,敷衍着笑赞了一句“王姬高义,”又接着问道:“还有呢,还说了什么?”
  吕家兄弟说了刘季派人守关的错误,又道:“听子房先生说,即便您今日脱身,也算不得彻底安全,如今时局敏感,您做的贤明之事,皆可能成为您的祸端。”
  刘季心中一紧,强制镇定道:“比如?”
  收户籍、封府库之事他已经解释过去了。
  吕泽回道:“比如约法三章。”
  吕释之摇头叹道:“您破秦之后还大肆征兵之事,想来也会惹长安侯不悦。”破关后还征兵,不就是心怀野心最好的明证。
  这些事这么一分析,确确实实桩桩件件都是在挑战项羽的权威,易地而处,刘季觉得若是自己处在项羽的位置上,也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
  刘季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平静下来的心情,徒然又悬了起来,问计道:“王姬和子房可有说如何破解?”


第131章 杀人
  吕释之摇了摇头; “未曾听说。”
  刘季面上只流露出一分失望,却有九分纠结不舍。
  吕泽问道:“可要去向小妹或子房先生问计?”
  刘季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一则他觉得周宁和他们的关系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平和亲近; 二来他差不多也能想到对方给的解决办法。
  说起来也简单; 因何事而惹项羽忌惮便破坏何事罢了,可约法三章攸关民心,招兵买马事关兵力,他……舍不得。
  “唉; ”刘季叹息一声; 半晌不说话; 这样的决定只想想都叫人肉痛。
  兵力、民心; 还有原本以为已经收入囊中的关中王; 如今关中王已经不用想了; 可好歹叫项羽背负了负约的名声; 可兵力、民心却是要自己亲手毁掉吗。
  刘季心痛得整个表情都不好了。
  刘季缓了缓心神,勉力问道:“可还有听说什么消息?”
  吕泽和吕释之对视一眼; 吕释之摇头,吕泽迟疑道:“某也不知这算不算新消息,就是听了些周兵的议论。”
  “你说。”
  吕泽回道:“我观周兵军心士气与别处不同,想究其缘由; 故留神观察了两分; 听士卒们皆言王姬和子房先生能料事料敌于先; 故士卒们心中安定。”
  刘季乍一听并没有多往心里去,周宁那一手预言的本事; 若不能料事于先; 他才觉得奇怪; 也正是因此,他才觉得周宁对他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友好,她若愿意为他多想两分,他何至于至此。
  再往深里想想,她将关中吏治交予自己,还有解散军队之事,是不是都是故意的,她难道一直在算计自己?刘季越想越觉得可怖。
  “你们先下去,让老子一个人再想想。”刘季有些心烦意燥的背过身打发众人。
  刘季这处的规矩一向宽和随意,听了吕家兄弟带来的消息,众人皆意识到他们现在还远远算不得安全,还有颇多隐患未解决,故心怀忧虑的一边往外走,一边小声的议论着什么。
  不知谁嘀咕了一句,“若子房先生还在就好了”,一下子入了刘季的耳朵,刘季急忙转身去看,却见众人都已经出了营帐。
  刘季的手还伸在半空中,却没有唤人回来,而是像陷入呆怔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不知在心里琢磨什么。
  是夜,萧何、曹参、卢绾被刘季悄悄唤到了营帐内。
  “此次危机叫某认识到了一件事。”刘季缓缓说道。
  三人被秘密召集至此,知晓今夜所谈必是大事秘事,皆全神贯注听之。
  “人才的重要。”
  刘季的眼睛微微眯起,已经陷入并且还要持续陷入如此被动危急的局面,叫刘季深切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迫切的想要补足这一点。
  而吕家兄弟所言的料事于先,可不仅一个周宁,还有他的旧日下属张良。
  “王姬和我虽有姻亲关系,但因认亲之事,王姬对我心有芥蒂,倒是子房我们可以争取一二。”
  萧何摇头,并不乐观,“某知您与子房投契,但如今韩国尚在韩王尚存,恐不能得。”
  不然当初在薛县时,张良就不会离他们而去。
  “那如果韩王死了呢。”刘季声音平静的反问道。
  萧何心中一惊,卢绾已点头应和道:“我看行。”
  他们西征时,曾经过韩地,韩国的战功实在不怎么样,就十几个城池打了丢,丢了又打,如同小孩子过家家般,所以卢绾心里有些看不起韩国,大哥说杀,那便杀了呗,杀人夺“宝”,他们早在芒砀山藏匿时就没少干,只不过这次这个“宝”是个活人而已。
  萧何还是不赞同,“没了韩王,还有周王姬,周王姬和他师出同门。”而师兄妹的关系可比简单的投契要亲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