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61章

钢铁时代-第61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完成,放在,任务栏里,却可以时时刻刻的激励自己。

    哪怕是两三年才能够兴建起一个大学,这个任务放在这里,总是一种激励和促进,让他不断的向前向前,再向前。

    一次刷新四个任务,当四个任务都刷新到了任务栏之中,整个任务页面空空如也,杨元钊突然看到了,在日常任务之后,还有一个红色的随机任务,下意识的说道:“这是什么!”

    正要去点,叮当连忙的拦住他,道:“不要点?”

    在碰到这个红色的随机任务的一瞬间,杨元钊停下了动作,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红色代表着危险,也代表着机遇,按照你现在的级别,日常任务的档次,会在g-e的任务,可是随机任务,会把幅度扩张到e-a,以你现在的实力,a级任务,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而且,随机任务,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危险性?”

    “没错,日常任务,一定情况下,是送任务点,它是固有的项目,可是随即任务,则是一次赌博,不但任务点的标准,比普通的任务翻一番,但是完成是有时效性,甚至在失败了之后,会有惩罚!”

    “比如?”

    “一般是扣除双倍任务奖励的任务点,或者,扣除生命!”

    “扣除生命?”杨元钊吓了一跳,失声叫了出来。

    “一点任务点,等于4点生命,所以,在没有足够的任务点之前,你最好还是不要随便的尝试!”

    一个激灵之下,杨元钊停下了尝试的想法,4点代表着一年的生命,这代表着什么,随机任务,本身就是双倍,也就是说,g级就有可能扣掉一年生命,如果是更高的级别,比如是e级以上,一次20点,甚至更多,双倍就等于说是10年的生命,为了一点点增加的可能性,而选择生命为代价,这不是智者所谓,或许,未来完成的任务多了,任务点有的剩下,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有奖就有罚,这是公平的,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不适合现在的杨元钊,时效性这一点,就是最大的难关,成功了节约的一体机的升级时间,失败了扣掉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交换,看起来没什么,可是生命又到哪里去挣去,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这个任务,继续向后看。

    除了随机任务,日常任务,在后面,还有特殊任务,此时的特殊任务是空荡荡。

    叮当继续的解释道:“特殊任务,就是中央智脑,根据特定的情况,形成的任务,这种任务,对于中央智脑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任务的类别不一,或许是一种矿物,或许是一种物质,或许,干脆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想法或者歌曲作品之类,不过这种奖励,就非常丰厚了,说不定完成一个,就能够让我直接升一级。”

    叮当的眼光灼灼,能够一次性的升级,这绝对能够称之为天上掉馅饼了,可惜哪怕是叮当也说了的,这个特殊任务,是随机刷出来的,现在,这里空荡荡的,很显然,还没有刷出来,这样的任务,难度还在之前的随机任务之上,好在听叮当说没有惩罚,这种任务,刷出来了或许就只能够依靠碰运气了。

    杨元钊整理精神,把现有的这些任务完成好。第一,当然是棉花了,棉花的任务,是最简单,时效性,应该是最短的,最多到10月左右,还有三四个月的样子,用更多的人力,争取把出棉率和棉花产量,都提升到一定的程度,这一点,跟包垦公司的利益,是结合在一起,跟杨悦的想法,也是基本吻合的,只有更高产,更出色农田,才能够对很多农业的难题进行解答,过去的几个月之中,杨元钊忙,可是杨悦更忙,几乎是吃住都在农田之中。

    接下来,就是三酸两碱和学科任务了,这两者,都需要借助着哈比的力量,这一次哈比去欧洲和北美,除了会收购包头急需的一大批机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进一批先进的学者,之前在上海,跟哈比商定的时候,选择的面,只是急需的,比如机械方面,冶炼方面,还有轻工业方面的人才,现在,有学科带头和三酸两碱,在农业方面和化学方面,也必须要完成侧重,这样的话,招收的人员就多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可它在整个世界的地位不高,只有低层次的商人,或者说是混不下去的,才会来到这里,欧洲和北美,还是世界的中心,除非发生战乱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很少有人会选择来到中国,借助着钱,或许能够吸引一批,这些人的水平,恐怕很有限。

    万里之遥的事情,是杨元钊预计不了的,也是左右不了的,只是把现在的一些改进,通过电报的方式,告诉了哈比,对于出国的细则,做了一个调整,大幅度增加了三酸两碱等化工设备的比例,也把人员向着化工和农业方面倾斜。

    哈比的电报很快就发回来了,并且简单的讲了一下他现在的收获,上海那边,德美洋行已经深深的在租界扎下根来,除了之前洋行总部,甚至出资,在外滩之上,购买了一座巨大的建筑,这个刚刚完成的不到10年的建筑,位于外滩之上最核心的位置上面,之前,简直是想都不敢想,即便是在租界当局的帮助下,也花费了600万银元的价格,才买到了这个庞大而美丽的建筑,这个价格,可比之前的花园洋房高出数百倍。

    换了这么一个地方作为总部,德美销售策略也发生了微微的变化,最大的生意,还是军火,但是其他的也开始兼顾,从德国本土,还有美国组织的一些货源,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这些绝大部分会运到包头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作为德美的日常销售,在上海新的总部之中,进行批发和零售,甚至借助着杨家和尉家的渠道,初步的在整个华东,布置销售网络。

    之所以这么麻烦,杨元钊是准备提前布置营销网络,无论是水泥厂,未来的钢厂,棉纺厂,采用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一旦顺利投产,并且走过试运行,每天产出的物资将会是惊人,虽然这个时代的中国,是绝对的买方市场,工业数量的产品,也不是一两个省份所能够承受下来的,为了避免好容易形成的产量,变成因为商品数量庞大的而造成的危机。

第一百一十九章 估算产量() 
7月的包头,骄阳如火,气温开始明显的上升了,作为北国,冬天异常的寒冷,在夏天的时候,气温已经跟热带差不多了,如此剧烈的变化,就在一两个月期间,这其中,万物复苏,各种的植物,都会迅速的生长,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在种植之前,就已经深耕完的土地,异常的肥沃,在泥土之中,还有一股尿素的味道,显得有些怪异,这种借助着一体机合成出来的尿素,会让土壤之中的含氮量迅猛的增加,再加上传统的草木灰的底肥,还有各种有机肥,共同构筑了一个肥沃的土壤。

    这个时代,化肥还没有过量的使用,土壤也还没有板结,正是肥料大行其道的时候,杨元钊的一知半解,加上杨悦的专业,棉花正茁壮的成长的。

    说实话,包垦公司雇佣的工人们,都是积年的老农,不少人还是远近闻名的种植高手,他们依靠着自己的经验和传统,来种植各种作物,杨悦这么一个毛头小子,书生模样的来主持,多多少少有些轻视。

    拿人家的工资,当然要做好一切,况且东家还比较厚道,给的都是银元和粮食,两者可以随意的挑选搭配,这一定程度上面,让农民们很是满意,哪怕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却也听话的按照着杨悦的布置来做。

    温室大棚培养棉苗,成长到一定程度之下的移栽,这个在中国的历史上面,闻所未闻的种植方法,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基础的底肥,加上合理而科学的管理,日照时间,二氧化碳和保温,一切都达到的情况之下,棉苗的成长幅度巨大,虽然只有1个月多一点,却比往日里,两个月,甚至更多一点的棉花苗长的更好。

    种植棉花农民,虽然不知道日照和植株大小,对于未来产量的影响,可是朴素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些绝对能够高产,这也是棉花移植之后,剩余的棉株,能够卖上好价钱的根本原因。

    现在,从移植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除了刚开始移栽的时候,有极少的一部分移栽失败,移栽后的植株,不但没有树挪死的征兆,反而越来越往往生,那些含有着尿骚气,看起来很平常的白色粉末,比起一般底肥和追肥都要强悍的多,棉花植株的每一个生长日期的涨幅,单位周期的指标,都比原来的不知道强大多少,最关键的是,当棉花挂桃的时候,挂桃率也相当的高。

    棉花还没有成熟,可是熟悉的农业和棉花的老农民,已经从棉花的生长情况之中,估算出来产量了,要知道,挂桃代表着未来棉花的棉桃有多少,稍稍估算一下,按照往日的经验,就可以的出来,这里的棉花,产量,不会低于150斤每亩。

    150斤啊,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啊,要知道,一般而言,薄田的棉花,能够产个四五十斤已经不错了,高的也就是80斤左右,在所有棉农之中,最高的产量也不过是一亩地96斤,那是为了追求产量,几乎哪位老农,日夜守护,种完了棉花之后,另外一季什么都不种的结果。

    明白了这个情况之后,所有棉农,对于杨悦无不心悦诚服,任何的要求,都是不打折扣的完成,别看一个白面书生,能够种好田就是大师,传说中,精于桑农的大学士,不外如此。

    认识捋顺了,再加上合理的奖励,整个农场的发展越发的好了,杨元钊的实验室,虽然简陋,却也在杨元钊的指点之下,进行了不少前瞻性的研究,大部分的成果只是在小范围,或者温室大棚之中使用的,小部分的成果,比如有机肥和钾肥,磷肥等的使用比例,效果,甚至是一些适合用于叶面追肥的方法,水的灌溉比率,诸如此类的种种,让整个农场的棉花长势更好了。

    田野之中,蝈蝈在不知疲倦的叫着,一队的工人在统一浇水的,棉花种植的相对比较稀疏,保证了每一个植株,都可以得到全面的阳光,一条条的小水沟,被挖开,被抽水机抽出来的河水,在棉田之中欢快的流畅,水肥,是棉花生长的两大要素的,这点上,包垦公司这边,都基本保持住了。

    “季堂兄,到底怎么样,最后的数据是多少?”杨元钊追在杨悦的后面,不停的追问道。

    “别着急,就在计算呢!“杨悦心中微微的有些无奈,不知道怎么了,一向忙碌无比的杨元钊,居然一大清早就跑到了他的实验室,把正在做化肥合成实验的他给拉了出来,嚷嚷着要计算一下棉花的产量。

    计算棉花产量,这在棉花还没有成熟之前,不能够精确的计算,只能够预估,根据科学的统筹方法,大体上选择200亩到300亩不等的棉田,对于棉桃数量,棉桃直径,还有往日讯息之类的,进行逐一的计算,计算出一个大致的区间,这点,采集的样本数量越多,越是靠近的成熟日期,这个数据就越发的精确。

    杨悦也准备做棉花产量的数据计算,这有利于估计整个包垦公司农场的棉花产量,为以后深加工或者粗存,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却不是这么早,最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