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214章

钢铁时代-第214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应,一定成都上面,属于是浪费。在接到电报之后,杨元钊立刻用电报命令德美公司。促成米哈伊立刻成行,包头这边,会负担全部的费用。乘坐的船只越快越好,至于米哈伊的任何条件,包头都会接受,无任何的上限。

    这样的条件,在德美公司招募人才经历之中,绝对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哪怕是当年特拉斯,都没有这么高的待遇。50万的年薪反倒是次要,德美的连声催促之下。米哈伊最终,在签订了协议的一周之后,开始乘坐着太平洋航线最快的游船,前往中国,跟他同行的,有他的全部家人,还有他的学生,甚至是公司之中,因为他的落马,被赶出太平洋铁路的一批人,足足有40个左右,这些人之中的大部分,都被米哈伊拢络到了一起,跟德美公司谈条件。

    因为杨元钊的大度,一定程度上面,德美公司处于相对的劣势,答应了许多不合理的条件之后,最终这一批人成功的跟着米哈伊离开了美国。

    跨过太平洋,当电文传送到包头的时候,杨元钊简直是意外的惊喜,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说,还捞到了40多个铁路的专业人士,看样子,米哈伊是吸取了在太平洋铁路的教训,直接组成了一个专业团队,或许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会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来评价,未必会给米哈伊全部的权利,特别是全部的权利。

    杨元钊不是这个时代的,他的眼光也高于这个时代,铁路在别人看来,是一个肥差,是一个赚钱的行当,跟铁路有关的东西,会有天文数字的现金往来,可是在杨元钊看来,铁路只是交通的一部分,是把包头的影响力,把包头的模式向外扩张的一个工具,头跟周边的城市联络更加的紧密,包头模式可以较快的向外推出,人流,财富,金融,商品流通,许多方面,会得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好处,包头这个重工业和机器中心,会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改变这个世界,让中国前进的步伐转弯,走向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历史轨道,在这个中间,个人掌握了多少东西,获得了多少财富,根本就不放在杨元钊的眼里,再怎么说,铁路的硬件和软件,不是任何人所能够带走的。

    邮轮的速度较快,可是太平洋的庞大商路,也需要最少半个多月的时间,杨元钊等不得米哈伊的前来,因为通过调整,加上后续的车厢的到达,包头已经组装起来了32个火车头,120个车厢,加上杨元钊借助着一体机提供的零件,组装出来的240个车厢,可以分成30列火车,这样备用的火车头只有2个,可是全部新的情况之下,应该可以使用,火车嘛,必须要行驶在铁路上面,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目前头到太原和包头到张家口,白云鄂博的暂时没有开行,只有一个货车加载两节的客运车厢,用于来往的方便,只有100多公里,从包头到白云鄂博,虽然来往的人员不不少,除非是急事,否则,马车和高速公路足以应付。

    这样的话,两列对开,加上备用一共是6列客运,剩下的24列全部都是货运列车,这样,每天保证相对开行的一共有48列火车,这对于短途只有几百公里的包头铁路来说,并不算密集,发车的间隔时间,绝对可以保证在半小时,甚至以上,毕竟,包头不是单线铁路,是一个同向3列铁路的超级铁路,这种情况之,甚至可以同时对开6班甚至是12班的铁路。

    几条铁路上面的试运行,实际上面的调整,已经开始进行了,即便按照这个,以爆头想歪的货运能力,年吞吐能力都可以达到700万吨以上,这极大的解决了包头物资转运速度,挤压在包头仓库的成品,还有太原张家口仓库物资,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转运,包头迎来了一个的蓬勃的发展机会,物流的通畅,代表着包头的货物,可以更快的向外拓展。

    4月15日,在北国,初入春天的季节,代表这万物丛生,无数的植物开始生根发芽,去年的推介,无数的地主,跟包头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超过十亿亩的土地,跟包头签定了一系列的协议,他们都会成为包头框架之中土地,也会在包头的统一布置之下,种植头棉纺织业的扩张,也就是在新一季的棉花种子开始在温室大棚之中,进行基本的培育的关头,包头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庆祝包头到张家口,包头到太原的铁路成功贯通。

    因为现在包头,任何的东西,都是瞒过中央政府,包头只是对内,挑选了几家报纸,官员都没有怎么的请,其实,包头的动作逐步的加大,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的,在下层的圈子之中,几乎都是明白的,一些大家族和大商人,都送来了贺礼,庆祝包头铁路的贯通,唯一瞒着的就是上层官僚和清政府,谁也不知道,一个总长度在4500公里,单线的长度在1500公里以上的重轨高速铁路,就这么的悄无声息的在包头贯通了。

    已经彻底完工的包头火车站,绝对称的上是张灯结彩的,一个巨大的气球,挂起一个个彩色的条幅的,一些不用上班,休息的市民,也齐齐的集中在广阔的火车站广场上面,数万人密密麻麻,显得热闹非凡。

    火车,包头居然有了火车,这对于大多数背井离乡,来到包头的民众而言,绝对是一个大大的惊喜,一些曾经做过火车的人,开始跟周围的人科普,这个火车到底有什么好处,或许速度没有马车快,但是不用换,大力耐用的火车头,如同是铁牛一般,可以日夜不停在铁路上面开行,一天最少也是千里的速度,比过去的八百里加急都要快的多。

    这个时代中国,出行基本靠走,也就是包头发展不一样,一些远在山东,甚至是南方的民众,心中开始盘算了,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回家是方便很多了,往常可能要走十天半个月的路,说不定两三天就能够回去了,富贵不归乡,犹如锦衣夜行,包头的生活好,这让一些传统的民众,都有了回乡炫耀,甚至是拉乡亲们一把渴望,之前是路途遥远,且不安全,现在,似乎火车可以解决大部分问头的平均工资,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涨到了40元左右,一些技术好的,甚至超过300元每月,这个工资幅度,绝对称得上是富庶的,铁路几元钱,完全不在话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 历史记录() 
这些在广场上面炫耀的民众,并不知道,包头开行的,不是简单的机车,哪怕因为调度的原因,在未来一个月之中,会以70…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开行在铁路线上,这个在杨元钊看来,已经比较缓慢的速度,在实际上面比最快的马车快了一倍,一天之中,不是千里,是的接近2000公里,也就是4000里,只要包头铁路笼罩的范围之内,开行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半天。

    这一次铁路的线开行,整个包头非常的关注,包头商会,公司高层,还有周围城市的大家族,被包头影响的一些大商家的代表,工厂的负责人代表,一共数百人,站在火车站广场之上,在数万人的目光之中,举行了盛大的剪彩仪式,之后,第一列高速客运列车,承担包头第一班列车开行的任务,这个被写入到包头县志,还有未来国家的铁路史上的大事,只是在杨元钊简短的,不到5分钟的讲话,还有10多分钟的剪彩仪式之后,就完成了。

    大部分的人员,他们都应邀,参加第一列客车通车仪式,亲自的尝试高速列车的舒适和便捷,他们每个人,都没有感受到这一条铁路方面的划时代的意义。

    几百人,鱼贯的进入到了候车大厅,外面看热闹的人们渐渐散去,为了安全起见,不可能把几万人都放入到车站之中,不过在杨元钊的建议之下,售票窗口,还是销售了2000张的站台票,价格不贵。10个铜子,也就是一毛钱一张,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发售一空,拿着站台票的民众。可以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之下,进入到特定的区域,甚至是站台,亲自的观摩发车仪式。

    杨元钊已经站在了站台之上,崭新的站台,按照杨元钊的要求。选择了低站台,一方面,高站台,上下是比较方便了,可是如果管理或者其他方便不慎。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未来,伴随着民头的宣传也逐步的到位的话,他会选择用高站台替代低站台,但是现在,杨元钊不会这么的去做,这不利于包头铁路的安全。

    车站之上。一列崭新的列车,停靠在站台之上,一共15节。这是以后客车标准,第七节是餐车,不过暂时而言,包头开行的都是短途列车,哪怕最远的太原,也不过是300多公里。70公里的平均时速,也不会超过5个小时。没有必要做餐车,至于卧铺车厢。也是如此,短途没必要,未来包头的铁路继续延伸,更长的情况之下,这些东西会陆续的上来,现在的15节车厢,本来应该全部都是硬座车厢,可是杨元钊思考过来思考过去,最终还是按照后世的情况,安排了一部分的卧铺车厢。

    散发着油漆的味道,相对比较的刺鼻,整个车厢都是装修完毕,为了迎合这个时代,杨元钊没有拿出来后世那样的卧铺和软卧,采用了这个时代的设计,只有是硬座,才采用了后世的设计,这样比较接近与这个时代,当然了,这个时代的坐火车的人员不多,第一列的客车,是发型从包头到太原的,400公里的距离,其中停靠7个车站,总计运行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这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让人轰动和无法相信的,包头的这些晋商们,第一次感觉到,居然如此的近,这不是说,可以早晨出发,下午抵达,办完事情,还可以回去,比不上一上午的速度,却也比之前快的多。

    按照分发的车票,上面清晰的写明车厢的和位置,这个是参考后世的车票,几车厢,几号的位置,都写的非常明白,这些或许未来推广了之后,就有些困难,一些不识字,或者是不认识阿拉伯字母的,有些困难,可是在包头,完全不成问题,各种教育方面普及,加上夜校教育,一定程度上面的,解决了包头文盲问题,包头在车票这个问题上面,不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可在整个中国的范围之中,文盲占据着世界的大部分的人群。

    每个人都按照着列车员的指引,按照车票上面指示的车厢,进入到了不同的列车之中,这一次的尝试,整个15个车厢,拥有一个餐车和两个行李车厢,剩下的包括了5个硬卧车厢和一个软卧车厢,剩下的都是硬座车厢,整个列车,荷载之下,容纳的人员是接近900人,其中差不多有700人进入到了硬座车厢,剩下的,不到100个人,进入到了卧铺和软卧车厢,用了不到15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做到了应该坐到的位置之上,整个列车随时都准备出发。

    此时,整个车,还是货车,都进行了超过的20次的实验,无论是货车,还是客车,都经过了一连串的实验,超过100组的货车客运人员,都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这一次,整个包头开行的第一班列车,经过了一系列的挑选和选拔了之后,都是最精英的人员。

    列车在做开行之前的最后一次准备,杨元钊也坐在车厢之中,见识到了后世的动车之后,这样的快速列车,已经不如他的眼的,要知道后世的普通慢车,最高时速都在120公里以上,80公里的速度,真的是慢车之中的慢车,可是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一个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