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213章

钢铁时代-第213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五十四章 悲催的米哈伊() 
詹天佑说有人能够解决,杨元钊抓住詹天佑的手,略带着语无伦次的说道:“谁能解决,别担心,我会不惜一切的代价,把他请到这里来的!”

    詹天佑叹息一声,说道:“世界上,目前最发达,也试运营最高效的铁路,就是美国铁路,要想寻找到合适的调度和管理人才,必须要从美国找到的,不过一般的铁路人员不行,必须要做到相当级别,比如说大型铁路公司,主管铁路调度的副总,或者总工程师之类的。+顶+点++++o”

    在美国学习铁路,甚至曾经在美国的大兴铁路公司任职过的詹天佑,非常清楚,这样职位的人代表着什么,那几乎是在一个铁路领域之中,权倾一方的人物,而且小型的,地方性铁路公司,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真正能够起作用的,也就是两三个超大规模的铁路公司,这也就意味着,现任的人选不会超过两只手,即便加上往任的,也不会超过20个,在这些人之中,找一个过来中国,毕竟是要实地的控制才能够完美的解决,远程指挥和设置方案,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詹天佑之所以犹豫,也是因为这样的,他虽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也几乎是天方夜谭的方法,包头招募了不少外国工程师和研究者,可是真正精英的,除了特拉斯之外,没有几个,就身份和地位而言,大兴铁路集团。总工程师和管理调度的副总,在美国绝对是上流社会圈子之中的。那可是在美国本土,在社会地位之上。未必比驻华领事低,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接受包头的邀请,前来帮助包头完善铁路调度的事情。

    杨元钊的眼前一亮,他没有詹天佑考虑问题那么多,或许,他没有真正融入到这个空间,在他看来,列强们也就是发达国家而已。资本主义的一个重点,就是金钱社会,钱几乎能够解决一切的问题,他拍了拍的詹天佑的肩膀,说道:“很好,关于铁路调度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我会让人跟美国联系,你接下来。就是暂时的接管这个铁路,我们必须要让铁路动起来的,以京张铁路和正太线的基础上,用松散的区间。开行铁路这应该能够做得到吧。”

    詹天佑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能说出来。他想跟杨元钊说,邀请这样的 铁路公司高层。并不是很容易,可是最终。他住嘴了,杨元钊用无数的神奇,证明了他的实力,再说了,他也是留学生,虽然是留学英国的,却未必不知道这样的难度,或许他有一定的渠道吧。

    “我可以做到!”詹天佑说道,拥有了高速机车,把速度降低下来就好了,他未必可以保证120公里,但是80公里的平均时速是可以,高速铁路,在一定时间之中,可以追回一定的时间,这对于包头而言已经够了,最少提升幅度比京张铁路更大,可以相当程度上,发挥包头新的4500公里重轨铁路的运输能力。

    杨元钊从太原离开,他给詹天佑留出了10天的调整时间,这十天,包括了后续火车头的改装,先期运输而来的4台列火车,包括了12台火车头,所有的零件和图纸,也都放在了这里,他们需要对他们进行更换,接下来,更大批次列车会运到,在接下来15天的时间之中,200节火车头都会到位,虽然稍稍的少一点,可是一体机会持续不断的制作,未来包头的铁路,会拥有300台火车头在内,2000节左右的车厢,拥有强大的客运和货运能力。

    预计10天之后,包头铁路的贯通,会在包头那边,弄一个仪式,首先,告诉大家头人出行,也再也不是问题了,这种情况下,对于包头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铁路的运输能力,包括方便性和快捷性,在很大程度上面,是高于马车的,更何况,这还是一个高速铁路。

    转道前往太原,包头的无线电,只是覆盖了包头周边几百公里的方圆,也就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覆盖的远一点,跟外界的联络,还是需要有线电报,太原这边的有线电报,可以跟天津和上海的有线电报直接的相连,跟海外的诸多大型电报线路联通,最多注意一下,借助着密码进行联络就好了。

    此时哈比并不在国内,他接到了杨元钊的命令,前往南洋,从1908年开始,杨元钊就已经在南洋进行布局了的,2年的时间之中,在南洋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种植园,陆续移民了超过30万,当然了,是瞒着殖民当局和英法等列强做到的,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名目当然是以这个时代最热门的橡胶园为主的,从去年开始,哈比在杨元钊的命令之下,加大了橡胶园的建设和发行工作,借助着后世方法,用数以十万计的账户和身份信息,隐瞒了德美的存在的,现在,整个伦敦橡胶股份之中,有接近5成是南洋的橡胶园和橡胶公司,而德美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占据了全部数量的三成以上,德美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整合起来,都会对橡胶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每逢春天,橡胶园大规模的移栽和种植的日子,哈比都会来到东南亚,作为一个德国人,一个被德皇赐予了爵位的德国人,哈比在南洋拥有着相当的特权,甚至比在中国更受瞩目。

    泗水,当哈比接到电文的时候,微微一笑,然后直接用电报联络德美美国分公司,现在的德美,不同于2年前,刚刚诞生的德美,德美公司在美国已经是一个很深厚的根基了,各种各样的分公司,遍布在美国各大城市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小小的,只是依托着进出口贸易和投资的洋行了,参股了不少美国工厂,因为磺胺而名声大震,跟美国的不少政要家族,财团都有相当的联系。

    在目前,磺胺可以说是药品之中的黄金,虽然不是每一粒价比黄金,在美国绝对是供不应求,在美国,很多的疾病,在无法挽救和没有办法的时候,都会使用磺胺,磺胺会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对于各种细菌感染还有炎症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效果,特别是美军开始加入到了采购磺胺的队伍之中,磺胺成为了美军的固定采购之一,更是非常惊人。

    短短1909年,从磺胺出现,到销售旺盛,现在美国的销量大概是每年3000万片,每一片5美元的价格,这就是1。5亿美元,这也是美国和德国为重载火车开出了天价之后,杨元钊依然平稳接受下来的根本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磺胺支持者德美洋行的扩张,德美借助着磺胺,开始积极的接入到美国的各个领域,甚至连部分铁路公司,都有一定的参股。

    铁路的重要性,哈比非常清楚,见识过的包头的工业规模,有些清楚一个合理的铁路指挥者得好处,这样的公司高层,在詹天佑的眼里,是上层社会的宠儿,是呼风唤雨的对象,可是在真正的财团和资本家的眼里,他们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已,如果不能拥有一定的公司股份,确切的说,是可以自由交易,在公司之中占据一定席位的股份,而不是那种分红派息,拥有一定红利权利的股份,这些人,是随时都可以被牺牲掉的对象。

    德美洋行关系网彻底铺开,在铁路行业不断的寻找,很快的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米哈伊?普罗霍罗夫,56岁,一个俄裔的美国人,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副总经理,铁路运营专家,亲自参与了整个太平洋铁路的调度,管理,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太平洋铁路公司工作了32年,之所以选择这个,是因为,他最近因为个人的错误,造成了公司的巨大损失不但失掉了工作,还会被公司追究责任。

    这当然是表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在一些见解上面,跟总经理乔布?阿克巴斯有着巨大的矛盾,乔布可不是米哈伊这样职业经理人,他是史丹福家族女婿,拥有着5%的公司股权,甚至可以影响到30%甚至是40%的股权,这样一个实权人物,想要找一个副总经理的毛病,哪怕不用他亲自动手,就有人愿意代劳,而米哈伊就成为了牺牲品。

    德美的实力,可以知道这些细节的东西,用磺胺开路,在一些地方让利之后,特别是提到米哈伊这个人将不会在美国继续干下去,又让出了差不多1000万美元的磺胺份额之后,乔布最终决定放了米哈伊一马。

    解决了这个米哈伊目前最大的问题,又对他开出了丰厚的薪水,米哈伊这边还是比较的困难,对于到中国工作有些微词,他是一个一辈子都在铁路上面干的工程师,基本上,所会的东西,都放在铁路之上,中国哪个地方,怎么可能有铁路,他去了,又能够去干什么。

    50万美元的年薪,还是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失去了工作,养老金,甚至家庭来源的他,别处根本找不到这样工资的工作,再加上工作的年限只是签订了三年,56岁的他,得罪了史丹福家族之后,别无的办法,两者相加之下,米哈伊最终决定接下这份工作,前往中国。(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章 通车仪式() 
找到了米哈伊,借助着太平洋铁路公司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成功的签订了协议,算是把这个铁路的专门人才给签订了下来。德美公司完成了任务之后,就通过电报,汇报到了杨元钊这里,电波跨过整个太平洋,最终汇聚到了包头,有了无线电台,包头跟外界的联系顿时方便了许多,在一定成都上面,还需要无线和有线之间的转发,可跟之前,必须要有人快马进行联络上面,时效性高了很多,借助着德美在整个世界,越来越完整和密集的布置,一定程度上面,包头可以跟世界各地进行紧密的联络。

    电文是跟铁路有关,也是杨元钊这段时间,特别的强调的事情,故而,第一时间,就汇报了杨元钊这里的。不到3天的时间,居然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对象,这对于急需要提速和调度的包头铁路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面,这样的一个人,不亚于之前的重轨和高速火车头对包头铁路的提升。

    至于德美公司所答应的50万的年薪,在杨元钊看来,不算什么,50万,换算成银元来说是100万,在美国的主流白领阶层还是100元左右的工资情况之下,100万绝对称得上是超级高薪,甚至比米哈伊之前的薪水,最少高出了十数倍,但是换取一个在铁路上面工作了30年,成功的爬到了调度方面的副总经理位置的人才,杨元钊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包头未来的铁路里程,会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在提升,哪怕是按照之前的速度。每年上万公里的铁路,不用多长时间,最多5年,铁路的总里程就会超过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甚至在一切顺利的时候。杨元钊在铁路上面会加大投入,各种更高效率的筑路工具,庞大的人员优势和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好处,包头的铁路建设速度,甚至不会比猛烈爆铁路时候的美国差,说不定十几年的时间。就能够赶上美国,毕竟中国是一个比美国还要庞大的国家,还是一个内陆国。

    因为如此,一个如此庞大的铁路公司,必须要从最初的时候。就把各种的规章制度和调度稳定下来。否则的话,空有硬件,而没有软件,根本发挥不出来铁路的巨大的作用,甚至空有告诉铁路而不能发挥出铁路的效应,一定成都上面,属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