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昭华 >

第185章

昭华-第185章

小说: 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纪小的手里抓着又红又大的枣儿,年纪大一点的,用袍角兜住了枣儿,嘴里也不住唱着歌儿,然而末了又一起叫喊道:“不要轻,不要轻,燕入人家天下宁!”r

    这一回解缙和杨士奇全都听得清楚了,神色不由得一变。r

    这是什么童谣,什么叫“燕入人家天下宁”?他们如今最能联想到的,可不是低飞的燕子,而是北方的燕王,这童谣谶言在暗示什么?r

    自古童言谶语无端流行,都会预示一件大事的发生,诸如改朝换代、天灾人祸等。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童谣是从哪儿发出的,源头在哪儿,但是传唱起来,就十分迅疾,而且表示,这童谣里的应征也快要实现了。r

    历史上第一条传唱的谶谣,应该是周王朝末年的那首“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了,《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周末年周宣王在都城镐京大街上听到有一群儿童喊:“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周宣王大惊,以为“檿弧箕服”卖桑木作的弓箭之人的人要造反,命令统统抓起来杀掉。当时有一对正在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箭袋的夫妇为逃避追捕而跑到城外,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觉得可怜,就收养了下来。这对夫妇逃到了褒部落,这个女婴就由褒族人养大。她正是后来“烽火戏诸侯”的褒姒。r

    又有许多著名的童谣谶言,比如汉成帝时民间有童谣传出:“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汉嘉鸿三年,汉成帝微服出巡,常与富平侯张放一起,自称富平侯家人。他在阳河公主家作乐,见到能作“掌上舞”的舞者赵飞燕,赵家姊妹入宫,恃宠而骄,参与杀害皇子,谋害皇孙之事,这童谣里每一句都得到了应征。r

    唐僖宗年间,长安流传一首童谣:“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出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当时正值黄巢作乱,唐僖宗整日闷闷不乐。听到这首童谣,虽不太明白意思,却知道不太吉利。第二年,黄巢军渡长江,跨淮河,占领洛阳。而后西进潼关,占领了这座长安门户。果然唐僖宗向西南逃往成都。r

    这些童谣谶言因为来历古怪,而又应征明确,所以历来为统治者所忌,因为如果纵观童谣出现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些谶言大体呈现出乱世多,盛世少;王朝末期多,王朝早期少的特点。r

    解缙和杨士奇熟读书史,自然知道这些谶言都是需要警惕的,两人不约而同都奔起来,抓住了这群还未跑远的孩子。r

    “是谁、是谁教你们这歌谣的?”解缙揪住了一个年级大一点的孩子,见他挣扎,又从袖子里掏出了二两银子,威逼利诱道:“你告诉我你是从哪儿听来的,我就把这银子给你,若是你不说,我就将你送去官府,这歌谣可是不能想唱就唱哩!”r

    这孩子三下五除二地说了,道应天城外内河港口那里,有停泊的船只,船上有人给他们发大枣,只教他们跟唱这歌谣,他们也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人,不过船只已经停泊了好几日了。r

    解缙和杨士奇便知道,这童谣的来历居然叫他们探知了,而且他们断定,这童谣应该是人为传教的,这人应该就是别有用心之人,而且很有可能是燕王那边的内应或者探子。r

    “燕王谋反起来,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解缙和杨士奇听闻此事,哪里还有心思去酒楼,立刻折返去了应天官署报告这条的消息,府尹倒也十分重视,立刻差遣兵马指挥出城去了港口。r

    然而一行人浩浩荡荡杀过去,却不知道早已有人通风报信了,到地方的确发现了几艘载货的船只,然而详细问询下来才知道,几天前有一伙人来了这里,出钱租了四五条船来,说是买卖货物,有许多筐枣儿,倒像是玩耍一般,每日只召集孩童群小来,全都分发了,附近的船家,也不知这些人具体是在干什么,也不知这些人什么来历。r

    兵马指挥正在盘问,忽然听到有人喊道:“快看,那里走脱了一只船!”r

    众人抬眼望去,果然看到空阔的江面上有一艘孤船,航速也不快,但是方向却朝着北面行进着,这边指挥带着人也立刻跃上了一艘船,追逐过去。r

    江面一直有一层薄雾未曾散去,所以等到他们追上了的时候,才看到这船是个空船,这才反应过来是叫人家耍了。等回到府衙,府尹大人会同河泊所和沿海卫军再次追击的时候,早已经人影都无,什么都晚了

    1

第二十一章 庆元商号() 
”*Y?!fo5??k~?otMS??7??D)???sv…??兵追逐空船去的时候,张升已经带着他的人手跑离了京城二十里了。商队一行人得了消息,早都改头换面,拉了几十车货物,一路北上了。r

    “升大哥,升大哥!”队伍后面又远远追来一个人,这人是个十二三岁、介于孩童和青年之间的娃娃,追上了张升就道:“你叫俺放空船,俺偷偷放了,官军果然追着船去了!”r

    张升用几船大枣买了许多耳目和探子来,而且这些探子十分好用,因为都是孩童,不仅教他们传了童谶开来,还如愿探听到许多朝廷虚实,虽然很多都是市井传言,但是无风不起浪,传言也是有迹可循的。r

    说到这个传播童谶,张升也是有如雾里看花一般,他本来在建文元年三月的时候南下,到了钱塘做生意,几个月里,一直在江浙之地徘徊,因为他生意做的大,每日百般忙碌,对张麒和王氏的来信都置之不理,原因也就是爹妈老是催着回去成家,他也不耐烦地紧。不过这样一来,就错失了张昭华给他发去的信,而且张昭华叫张家铺子里的伙计去找他,三拨人竟不约而同地都出了事故,两拨人碰到了山东蝗灾的流民,竟叫全身上下都扒光了衣服;还有一拨人信是送到了,只是张升又恰好刚刚动身去了另一处地方,这信件叫张升包下的一个窑姐儿看到了,害怕家里催着张升回去,干脆偷偷烧掉了,没叫张升知道。r

    之后好不容易通上信了,也都是六月底了,张升差不多知道了燕王府似乎要和朝廷分庭抗礼的意思,结算了手上的生意正要北上,却被几个和尚拦截住,这几个和尚居然是道衍派来的,说是另有要事要让他去做。r

    道衍交给他的事情,就是散播童谶了,他将这事儿办得麻利,将稷山县的板枣运了下来,一路往应天走,一路散布童谶。来到应天城外的港口上,又租了当地的货船,说是买卖货物,其实教授儿童,果然见效。应天城里城外,几乎没有不会唱“不要轻,不要轻,燕入人家天下宁”的孩童了。r

    只是他也没料到,在他自编的这首童谣流唱的时候,还有一首童谶也很流行,歌词是“莫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r

    这下张升糊涂了,难道道衍大师以一事嘱二人,在吩咐他的时候又派遣了其他人?他想到这里也觉得奇怪,不过队伍里那几个和尚又矢口否认,不知所以。r

    “好好,”张升又从包里掏给他一两的银锞子,道:“我们要走了,你家去吧!”r

    这孩子拿了银子,却呆呆地并没有回头,只是望着张升长达数十人的队伍:“升大哥,你们要去哪儿?”r

    张升自然要回北平,他赶了货物只要走到山东临清,那里就有自己的船只接应,而且运河恰好能从临清发往通州,虽然如今燕王和朝廷决裂,但是张升知道,朝廷是今天才得到了北地的奏报,而从朝议到决策还有颇多的时间,而诏令发往山东去,还要几天。r

    这几天的时间,运河暂不会中断,就算是山东布政使大人,也无权在朝廷诏书到来之前,擅自停了漕运,最多只能停止民船往来,不过倒也没事,因为张升有几艘船,打的是晋王府名,这是他和山西晋王府往来贩盐的时候,王府门下的几位商人送他的。还有一艘船,三个月前顺道送过一位朝廷的三品官员致仕回家,此时假借名头,瞒天过海,也不是没有可能。r

    张升不能说自己去北平,只能半真半假道:“我们去山东,还要做生意哩!板儿,你这瓜娃子,再不回去的话,就进不去城了!”r

    这个名唤板儿的孩子便十分歆羡地看着马车上的货物,道:“升大哥,俺也想入你的商队!跟着你,有吃有喝哩!”r

    这也就是张升的能耐了,他小时候在张家村的时候,就能聚拢一群小屁孩,颠颠地跟在他身后以他为尊,后来做生意,先是在人家的铺子里学习,但是他就有手段拢了老乡,甚至还有许多人,跟着他搞了小团体,都听他的话,后来到北平来,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专门从山西来奔他,他在北平的生意才迅速展开,越做越大了。r

    他就笑道:“你才这么丁点大咧,板儿,待你长大些了,再来找我罢!”r

    张升伸出手去比划板儿的个头,队伍里面几个壮实汉子俱都笑了起来,陈山这个手下是最爱玩笑的,也凑趣道:“你这身板,怕是连两袋大米也搬不动!走几步路,就抱着脚丫子不肯再走了!”r

    板儿并不服气,伸手去够马车上盖着的布子,道:“俺可以搬得动二十斤的米咧!你不信,你让俺搬给你”r

    可惜他的手被摁住了,张升并不许他当场演示了,只是将他好言安抚了几句,终究还是打发走了。r

    张升看着板儿一步三回头的背影,不由得半真半假道:“要不是确定他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娃娃,我还真觉得他像是朝廷锦衣卫的人,来缉查我们呢!”r

    张英、陈山几个,不由得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起来:“东家,这娃娃到底是——”r

    “就是娃娃,”张升摆手道:“我只是要告诉你们,咱们如今要万分谨慎小心,且辛苦一点到了山东就好了。这锦衣卫的人,可是无孔不入,你们也应当听闻他们的厉害,是止小儿夜啼的人物,要是被他们盯上了,可就难以走脱了。”r

    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尚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但是最近这两年里,良民选拔出来的少,倒是招收了不少三教九流特别是江湖中人,弄得锦衣卫有些乌烟瘴气,而且锦衣卫如今没有大案可办,处在空窗期,这些人尤其是地方上的,就开始将目光转向富户了。r

    锦衣卫的几任指挥使,虽然都不得好死,但是皇帝只诛一人,并没有连坐其他人,所以指挥使之下的锦衣卫官卫,是很好做的,他们受到皇帝信任,可以越过刑部独立办案,不受官员制约或者阻拦,之前虽然以严刑铐掠闻名于天下,但是办的案子都是公案,施刑对象也是犯案的官员,然而最近两年,锦衣卫渐渐变质,他们不再像洪武年间那样重实据,有些锦衣卫会掳掠地方大户拷掠,污蔑以通敌或者谋逆的罪名,获取他们的财产。r

    张升走商因为有靠山,而且会打点,所以常常通行无阻,只是最近些时日,时局陡然紧张起来,他虽然将身份隐藏了,但是谁知道会不会遇到身负侦缉之责的锦衣卫的瞩目,若是被这些锦衣卫盯上,那可就不好了。r

    况且他这次在苏杭并应天这几处地方,订购了上千匹布料,价值昂贵。不仅是杭绸,江南地方用苎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