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1158章

大唐远征军-第1158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母苯油下烁呔淅稣秸⑶页晌胤缴系陌踩肌

    武则天时代,大唐军队屡战屡败,领土缩水了五分之一,唐玄宗时代,大规模的募兵以及内地府兵制的彻底瓦解又形成了个外重内轻的局面,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惨剧。

    这个时空中,托李捷的福,大唐人口不升反降,大量世家还跟着李捷出海夺取更肥沃的土地,土地兼并比同时期缓慢了许多,府兵制度也才刚刚显露出颓势,不过李捷却知道,府兵迟早还是会崩溃的,所以在关中,李捷提前开始了募兵制的建设。

    兵源从府兵还有塞外突厥人,铁勒人中招募,三比二的比例,李捷在长安,泾源等地建立了五万人常备军,称作神策军。

    和李治北衙禁军的老爷兵不同,为了保证战斗力,这支军队随时抽调人手轮流去塞上戍边,与游牧民族真正的短兵相接淬炼战斗力,又为了保证军队不至于沦落到野心家手里,李捷又效仿了后世宋朝的制度,神策军的统兵权在南衙十六卫手里,不过调兵权却在皇帝与兵部手中,没有皇帝的命令,一兵一卒都离不开霸上军营。

    整个十一月,朝廷都在忙碌着神策军的组建,好不容易一个骨干框架刚搭建好,李捷又是忙忙碌碌的进行了学制改革。

    礼部之下建立学政,然后在各州县开始仿照明朝制度建立起了乡学,县学,府学,州学,同时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也如同大闽时候一样,一口气向上翻了十倍。

    学政制度明显是打击世家势力,将知识从世家中抢出来的手段,可李捷连珠炮一样的新政下达,世家官员们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就已经被驱赶的精疲力竭,连反抗的精力都没有了。

    仿佛想把一辈子的政务在这短短几个月内完成,鸣凤五年最后一点时间还有鸣凤六年初,整个大唐都处于那种天翻地覆的改变中,甚至在长安的士子们能明显感觉到,似乎日子一天一个样。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到鸣凤六年五月,春耕结束,而且郑国渠的修缮也完成了艰苦的第一阶段,好不容易,长安的大臣终于可以歇一口气,过几天腐朽的官僚生活,然而这时候,又一个惊动朝廷的消息从宫中传了出来。

    闽唐皇帝李捷决定东巡,带领三十万西唐大军出关,巡视关东!

    本书来自

1380。第1380章 。再别长安() 
说起来也可怜,说是皇帝富有四海,可绝大多数皇帝的标准一生却是出生在皇宫,长大在皇宫,继位在皇宫,最后死在皇宫,歌词中唱的塞北秋风烈马,江南村雨杏花,都无缘见识过。 。。

    不过皇帝出巡可是个危险活计,秦始皇就死在了出巡的路上被赵高断送了大秦江山,汉武帝虽然没遇到什么大乱子,也被骂成耗费民脂民膏,更近一点的隋炀帝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亲征高句丽被杨玄感叛乱堵的差不点没饿死在战场上,南巡江都更是直接丢了江山,丢了性命。

    所以一听到皇帝要南巡,满朝文武第一个反应就是头疼,尤其是还在这个节骨眼上,西唐新政才刚刚进行了一半,反对者一大片,全靠西唐大军弹压,而且如今可有两位天子,千古江山如诗如画,李捷带着西唐主力离开关中,谁知道另一位会不会有什么心思?

    毕竟如今仅仅是个傀儡,迟早面临被废的局面,如果奋起一搏,说不定还会有转机。

    尤其是闽唐太子李瑾还在几个月前回了京师,连个监国的都没有。

    可偏偏,李捷跟当年的隋炀帝那样着了魔一般,谁劝也不听,这回宰相夜跪寝宫也没用了,五月初十一个良辰吉日,三十万闽唐大军终究护着西唐皇帝陛下,从长安出发,沿着大运河向东南迅游而去。

    出巡那天的景象简直不能用盛大来形容,先是头戴钢盔,脸蒙着银色面具的禁军重骑兵以睥睨的姿态从朱雀大街走过,沉重的马蹄铁踩踏的青石板大街踢踏作响,一个个健壮的禁军骑士傲慢的透过面具后头那一双孔洞四处打探着,高举向天的骑兵矛仿佛随时都会捅下来那般。

    接下来则是十六人一排,挺着长矛昂首阔步的西唐重步兵,沉重的盔甲组成了一道血肉城墙,令人称奇的是,几乎每一排的步伐都是一个节奏,远远就仿佛黑色的波涛那样。

    而且西唐军中,外族兵快占上五层了,一个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西唐步兵把胸脯挺得鼓鼓的,第一眼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李捷这也是仇家多了,最近他又在改革赋税,触动了不少世族的利益,在一万多闽王铁林的保护中,李捷也不得不学秦始皇,弄了三辆辒辌车作为疑阵,周围还弄上了层层禁军骑士作为保护。

    不过李捷哪一个车其实都没待,而是缩在了后头,前一阵子闵妃裴莹也是回大唐来探亲,前些日子刚好回来,四个后妃正好凑合成了一桌马吊,宽敞的四轮马车中围坐在一起,合着阳光,耍得不亦乐乎。

    而跺跺脚,足以领天下都震颤几下的西唐皇帝陛下,如今居然沦落到了个打杂的地步,在一旁为四个自己家妞儿剥着荔枝。

    李捷的到来绝对为水果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创举,外皮用蜡封了一层的水果保鲜期足足提高了一两个月,不用一骑红尘妃子笑,如今整个长安都能吃到岭南的荔枝,还有不少大商人建设的冰窖,将一些荔枝,芒果等反季节出售,平常百姓这时候虽然吃不起,达官贵人中,倒是不稀罕了。

    不过皇帝亲手剥的荔枝,估计就算掉在地上脏了,也有的是人排成长队,捧着千金去捡,难得自己夫君温柔的一面,裴莹与丽安受用的主动把小嘴儿伸过去,可是到了武媚娘和萧蛮儿这儿,却是碰了钉子。

    武媚娘贵气高雅的脸颊上一脸嫌弃,李捷举着半天,她才勉为其难的吃一个,至于萧蛮儿则干脆全心全意的玩儿,李捷讨好送来的荔枝干脆推到一旁。

    两个爱妃这么一副不合作模样,又是让李捷心虚的挠了挠头讪笑了两下。

    “臣等拜别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长安城西门外,魏元忠,裴炎还有上官仪等这些大唐宰相们早已经恭候在了那里,皇帝出巡是大事,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去拜别,目送着李捷车驾出城,密密麻麻的官吏们跟着宰相纷纷匍匐在地,齐声唱诵着。

    似乎怕这些大臣们再来个什么哭谏,尸谏什么的,李捷根本没露面,把王玄策打发了过来,此时已经颇具有宰辅气量的王玄策扶着已经大了一圈,撑得腰带都鼓鼓的肚子,脸上带着一种很古怪的容光焕发,笑着撑开了李捷的圣旨。

    “寡人走后,汝等要尽心竭力辅佐东唐皇帝陛下,尽汝等之本分,以天下苍生为念!护我大唐!若有弄权跋扈,贪腐怠惰之举,寡人定不轻饶,苍生鬼神亦弃之!以此断指为誓!华夏有难,西唐六军当蜂拥而至,涤荡奸邪,斩尽杀绝!”

    李捷一番拜别词可真是杀气腾腾毫不客气,似乎充满了对长安群臣的不信任,战战兢兢的受了一番训斥后,目送着李捷御驾随着滚滚大军越行越远,群臣这才返回长安城中,各衙门继续办公。

    捧着装载上一次昭陵时候李捷削下那半截手指的玉匣子供奉在了尚书省盛放历代皇帝圣旨符节的地方,亲西唐派的魏元忠实在忍不住长叹一声:“这长安的天要变了!”

    就在魏元忠感慨时候,冷不防尚书省宰相堂的大门忽然被推开,仅次于魏元忠地位的仆射裴炎忽然是惊慌的跑了进来,急促的就询问起来。

    “太后今日突返太原省亲祭祖,车驾已离长安,此时魏公可知?”

    “不是裴公发出的圣旨吗?”魏元忠以更加惊愕的语气反问道。

    面面相觑了半天,两个政见不合的宰相倒是惊人一致的整齐一拍大腿。

    “这叫什么事儿啊!”

    前脚西唐皇帝鬼迷心窍一样丢了长安,非要去关东,江南巡视,后脚最为摄政,整个长安的最高实权人物王蔷也是撇下朝政,屁颠屁颠的跟了出去,莫非真不把这长安当成权利之巅了?

    …………

    浑然不知道自己任性一回,让两个没有多少实权的宰相忙乱成了一团,李捷的车驾依旧一如既往的按照计划前行着,只不过不是往东,而是先折向西方,与薛礼,苏定方屯驻在礼泉的二十万大军汇合,同时出行前李捷还要拜别昭陵,同时蜀王李愔也是要就此返回益州,两兄弟要在此处作别。

    正事上武媚娘绝对是一丝不苟,抵达礼泉县之前,几个后妃已经将爽陆牌收了起来,同时整理好了妆容,在礼泉县,萧蛮儿又是亲自选的猪牛羊三牲,第二天一大早,跟随着李捷上九嵕山,将牺牲祭祀在了陵寝前。

    西唐礼部侍郎写的一片长长悼词被李捷亲口朗诵出来,按照礼制诸人大礼参拜了九次,连已经称帝的李捷都不例外,仪式进行了一个上午,中午草草用过了些素斋之后,下午武媚娘等后妃又是尽女眷之孝,带着宦官宫女亲手修补着昭陵地上陵寝。

    李捷李愔两兄弟,则是又返回了祭祀的享殿。

    满面尽是严肃,李捷背负着双手,端详着享殿上享受香火供奉的李世民画像,久久而不语,端详着他的背影,李愔也是神。

    从小到大,李愔总有种错觉,他才是弟弟,这个比他小好多岁的老十才是哥哥,不论什么时候,李捷所做的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就连现在也是,直到现在,他还在为李捷几天前做出的决定震撼的脑袋嗡嗡作响,好久,他才实在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老十,这长安,你真要……”

    “母妃和三哥还是不肯下青城山,来见我一面吗?”

    李捷忽然的反问让李愔明显窒了下,旋即赶忙无奈的晃了晃他那胖脑袋。

    “三哥回信,母妃说她已经一心向道,再也不愿过问世间的纷纷扰扰,三哥倒是个假道士,听说他还和山上的道姑发生了点什么,不过母妃不动,三哥也不能下山。”

    从去岁李捷入长安开始,一直到如今,杨妃都没亲自来见李捷一面,也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甚至连李捷的信使都不愿意去见,李捷倒是理解杨妃,她出身前隋宗室,在隋朝灭亡,东都沦陷时候饱尝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杨妃对权利的你争我夺是彻底的厌恶了,怕了。

    历史上,房遗爱谋反案发生后不久,杨妃也因为两个儿子相继被牵连,一殒命一流放,心力交瘁,短短时间内撒手人寰,这个时空有了李捷,两人非但没有事,还把皇帝李治差点从皇帝位置上掀下来,却也再次令杨妃更加恐惧与厌恶长安这个权利之巅,十来年,她一直在青城山求道,甚至一年前,真的出家道观了,三兄弟中,李恪一直负责尽孝,他其实有才华,也有些小的野心,希望能在大唐政坛上留下一笔,可杨妃不动,他也不能动。

    理解是理解,自己千里迢迢从世界的另一端杀回来,夺取了难以想象的霸权,可两个至亲的人却不能来分享,这种落寞也是可想而知!这件事也是李捷一只耿耿于怀的。

    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李捷忽然伸手从灵坛上取过一滩祭祀用的酒,先是自己猛地灌了一口,旋即在李愔惊骇的注视下将剩下的酒全都撒在了灵位前。

    双眸死死的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