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842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842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哲哲又继续对济尔哈朗问道:“两黄旗的旗主,你说服了?”

    哲哲知道,豪格能否继承皇位,两黄旗旗主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

    此时,在盛京城内,要是没有两黄旗人马的支持,谁也做不了皇帝。

    “是的,两黄旗的两位旗主,对我大清都是忠心耿耿的。

    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因为豪格和多尔衮两人的恩怨,就让我大清分裂。”

    “其他王公大臣们呢?”哲哲眼中闪烁着精芒,继续问道。

    “老臣拜访了礼亲王,镇国公他们,他们和老臣的想法一样,为了我大清,这次只能委屈肃亲王了。

    睿亲王这次所做虽然大逆不道,但现在我们也只能阻止多尔衮,绝不能看到我大清一分为二。”

    济尔哈朗说道。

    礼亲王就是代善,代善乃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此时在大清绝对是元老级人物,话语权比济尔哈朗还要重。

    有了礼亲王,济尔哈朗,外加两黄旗旗主的同意,多尔衮的这次要挟,已经算是成功了,豪格已经不可能坐上皇位了。

    “嗯。”

    哲哲听到济尔哈朗的话后,点了点头,心里也大喜,她其实也不想看到豪格和多尔衮任何一人继承皇位。

    只不过,哲哲表面上还是一脸平静,继续问道:“那么,你和礼亲王觉得,先皇的子嗣中,除了豪格,还有谁可以继承皇位?”

    “这个,老臣不敢妄言。”济尔哈朗可不是傻子,这种时候,这种话岂能乱说。

    “如果哀家说,先皇是留下了遗诏的呢!”

    济尔哈朗听到哲哲这句话后,眼睛猛地瞪大,抬起头看向哲哲,惊喜的说道:“真的吗?太后。

    那太好了。

    既然先皇留下了遗诏,那我们就按照遗诏来,就行了呀!”

    随即,济尔哈朗又脸色一变,想到了什么,谨慎的问道:“太后,先皇的遗诏,不会就是让肃亲王继位吧!”

    济尔哈朗知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事情就麻烦大了。

    如果皇太极的遗诏,是让豪格继位,那一旦颁布出去,还有谁敢不同意,豪格那时候就更有底气了。

    可要是让豪格继位了,多尔衮必然不会回来,因为回来就是死啊!

    那时候,恐怕大清真的就要分裂了。

    那将是一个死局。

    所以,这个时候济尔哈朗死死盯着哲哲,等待她的回答。

    “不是。”

    随即哲哲开口,说道。

    听到哲哲这么说,济尔哈朗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锃亮脑门上的汗珠。

    “那太后,先皇留下的遗诏上,到底是让那位皇子继承大统啊!”

    “你等着,哀家去把遗诏拿来,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是,老臣在这里等太后。”

    接着,哲哲便被宫女扶着走到后殿。

    “姑姑。”

    等到哲哲走到后殿时,大玉儿便走出来,行礼问候道。

    “济尔哈朗的话,你都听见了。”哲哲脸上露出笑容,对大玉儿说道。

    “是,姑姑,我全都听到了。”

    “这次咱们还得谢谢多尔衮,要不是他来这么一出。此时豪格恐怕已经登临皇位了。

    如此一来,哀家手里先皇留下的那道遗诏,也就没什么用。

    可现在,济尔哈朗和代善,以及两黄旗旗主,都同意向多尔衮妥协,让多尔衮和豪格谁也不要继承皇位。

    新皇要从先皇的其他子嗣中来选,如此一来的话,咱们的福临,就有机会了。”

    大玉儿听到哲哲的话后,顿时抬起头,惊讶的望着她,声音颤抖的问道:“姑姑,这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

    “你跟我来。”

    哲哲带着大玉儿走到她的寝塌前,从枕头下取出一份布帛,打开。

    “姑姑,这是……先皇的遗诏。”

    大玉儿看后,惊呼道。

    “只是,这遗诏上面,为何没有写让谁继承皇位呢?”

    但随即,大玉儿就惊奇的发现,这份遗诏上,竟然没写让谁继承皇位,名字那里是空白的。

    “哎,先皇临终之前,已经猜到他归天后,豪格和多尔衮多半会争夺皇位,所以先皇不知道该不该让豪格继承皇位。

    所以,先皇让哀家亲自起草这份诏书,放在哀家这里,但却估计没写让谁继承皇位。

    先皇告诉哀家,不许多尔衮继承皇位,除此之外,先皇的任何一名子嗣,都可以继承皇位。

    之前,豪格返回盛京,掌控了盛京的局势,获得了礼亲王和两黄旗旗主的支持。

    那时候,哀家以为已经没人能阻止豪格继位了,手里这份遗诏,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可是现在,多尔衮带兵入草原,逼得礼亲王和两黄旗旗主们妥协,不再支持豪格继位。

    你说,要是这个时候,哀家拿出这份遗诏,上面要是写得让福临继承大统,不正好非常和时宜嘛!

    不但可以解决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皇位争夺,也能避免我大清分裂,还能让我们的福临继承大统,简直完美。”

    哲哲笑眯眯的说道,心里已经在感谢多尔衮了。

    要问,为什么哲哲要立大玉儿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谁让哲哲是大玉儿的姑姑呢,皇太极的其他儿子,和哲哲可没这层关系。

    随后,哲哲拿起笔来,亲自在那份遗诏空白出,写上了大玉儿儿子福临的名字。

    一旁的大玉儿看到这一幕,激动的浑身乱颤。

    “你在这里待着,哀家去将这份诏书交给济尔哈朗,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济尔哈朗和礼亲王他们去做好了。

    哀家相信,这份诏书一出,足以解决我大清现有的麻烦。

    而且,福临现在还小,不足以主持朝政,咱们两个妇人,也不宜干涉朝政。

    到时候,让济尔哈朗他们选出几个辅助大臣,辅助福临处理朝政,直到福临成年为止。”

    不得不承认,哲哲确实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太后,此时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争斗,直接便宜了她和大玉儿。

    “济尔哈朗,这是先皇遗诏,你拿去找礼亲王,然后昭告天下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哀家教你怎么做了吧。”

    哲哲重新走出来,将那份遗诏交给济尔哈朗,对其说道。

    济尔哈朗打开遗诏,顿时眼睛瞪大了。

    他没想到,遗诏上写得竟然是皇九子福临的名字,这让济尔哈朗心里不由得多想。

    要知道,福临此时还不到五岁,在福临上面可是还有好几个哥哥呢。

    不过,济尔哈朗再三确认遗诏,发现那份遗诏是真的,盖着皇太极的玉玺。

    “只要不是豪格,不管遗诏上写得是让先皇那位皇子继位,我大清这处灾难都足以解决。”

    但随即,济尔哈朗在心里也这样想到,既然遗诏写得就是福临,也没什么,和其他皇子继位,没什么差别。

    于是,济尔哈朗便拿着这份遗诏去找了礼亲王,第二日便召集那些鞑子王公大臣,宣读了遗诏。

    尽管这份遗诏宣读之后,很多鞑子王公大臣心里,和济尔哈朗一样有怀疑。

    但诏书是真的,而且此时这份诏书有来的如此及时,福临继承又能名正言顺的解决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问题。

    如此一来,那些鞑子王宫大臣们,只要不是傻缺,就不会提出质疑和反对。

    “本王不相信。”也就豪格大声喊道。

    但随即,诏书送到他手上,看着上面盖着的玉玺,他不想承认也得承认了。

    于是乎,福临就这样成了大清的新皇帝,多尔衮的要挟算是成功了,最失望的就算是豪格了,空欢喜一场。

    崇祯十六年初,济尔哈朗亲自上草原,面见多尔衮,也宣读了皇太极的遗诏,随即多尔衮率军返回盛京。

    虽然过程发生了改变,但结果却没变,豪格和多尔衮都没能坐上皇位,最后还是便宜了福临那个小孩。

    谁让人家有个当了太后的姑姑呢,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者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本章完)

第790章 米尼枪,征倭国() 
    790米尼枪,征倭国

    李子霄返回开封之后,便下令在开封城外,建设第三处兵工厂。

    前两处兵工厂,一处设在徐州,一处迁到了扬州,李子霄便决定将这第三处兵工厂建在开封,安置随后朝廷调来的五百工匠和上千学徒。

    在十二月末的时候,崇祯总算是没有食言,从京城和金陵两地,调集了五百工匠和上千学徒,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迁到了开封。

    正好,有了一个来月的时候,韩陆山也召集数万青壮,在开封城西面修建好了一处兵工厂。

    这五百工匠和学徒抵达开封后,李子霄便将他们暂时安置在这里。

    随后,李子霄又从徐州和扬州,各调来孙通和十余名有经验的兵工厂官吏,让他们负责这处新建的兵工厂。

    以及三十余名有经验的工匠大师,过来教授这些新来的工匠,新的铸造技巧。

    李子霄将五百工匠一分为二,三百工匠加六百学徒属于军方,负责打造兵甲和枪支。

    另外两百工匠和四百学徒,则被划分到民匠区,负责研究,打造民用工具。

    十二月末,李子霄赶到徐州第一兵工厂视察,这一处兵工厂是他最早建立的,现在由铁平良主要负责。

    “铁师傅,你传信给本侯,说新式火枪研制成功了?”

    李子霄赶到第一兵工厂时,受到铁平良带人迎接,直接对铁平良问道。

    “是的,侯爷,根据侯爷给我们提供的想法。属下带着几名师傅,用了近半年的时间不断试验,改良,最终造出了侯爷说的那种新式火枪和子弹。”

    铁平良面带着微笑,说道。

    “是嘛,走,带本侯看看去。”

    李子霄有点迫不及待了,对铁平良招呼一声,便大踏步的往兵工厂里面走去。

    进入兵工厂后,到处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还有吆喝声,师傅呵斥徒弟的吼声,以及工匠之间争吵议论的声音。

    铁平良领着李子霄走到最里面,一处被围墙围住的单独院落中,这里是属于他的单独研究院。

    像这样的单独研究院,在第一兵工厂内只有区区几处,只给那些工匠大师傅使用,可以更好的保密。

    院口甚至都有士卒站岗,没有手令谁都不许靠近这里。

    当然,现在由铁平良亲自带着李子霄,他们顺利的进入这处研究院。

    铁平良兴奋的冲入他的房间内,然后便领着一杆长杆步枪冲出来,将那支枪支递给李子霄。

    “侯爷,您看,这就是我们研制出的新式火枪,这是子弹。

    我们实验过了,这种新式火枪和新式子弹配合一起用,效果比燧发枪还要好。”

    铁平良有些炫耀的说道。

    李子霄接过铁平良递过来的这杆新式火枪,脸上露出笑意。

    他们研制出的这种新式火枪,正是米尼步枪,还有特制的米尼弹,这也是李子霄为白龙军准备的第三代火枪。

    白龙军的第一代火枪,算是改良的明朝鸟铳,第二代火枪则是燧发枪。

    而燧发枪被白龙军用了几年,保密性早已经不存在。

    此时鞑子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