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382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82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子霄当即下令,让早就准备好的流民上了云龙山定居,并且亲自在云龙山,为那些流民讲解,如何提炼精盐的要领。

    随着李子霄的讲解,足足近两千名流民们,一个个都惊呆了。

    这些流民吃了一辈子粗盐,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用粗盐提炼出精盐,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上山的这八百户流民,全都是夫妻两人,或是带着父母,孩子,最后除了孩童之外,能够投入生产精盐的承认,足有近两千人了,人数都有点多。

    不过,李子霄相信,随着他手里的精盐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去后,一定会被百姓疯抢,然后产量势必要增加,到时候两千人都不一定够用。

    直到这时,一些脑瓜子转得快的流民,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指挥使大人,要和他们签订这么一份长达十年的契约了。

    这种提炼精盐的方法,是如此简单。

    若是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个流民,偷偷跑下了山,将这份技术外传,导致精盐泛滥的话,那么给指挥使大人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看着此时亲自为大家讲解,提炼粗盐技巧的李子霄,有些流民无奈的向山脚下望了下去。

    当他们看到山脚下,整整布防了三圈的白龙军将士,一个个持刀枪,披甲胄,让他们也赶紧放弃逃下山的小心思。

    看来真要在这座山上呆上十年了,幸好还有媳妇孩子陪着自己,十年的时间,想必应该过得很快吧!

    在云龙山上呆了两天后,李子霄的身上,都是一股子咸味,就带着第一批提炼出来的精盐下了山。

    把精盐交给了早就守候在山脚下,等得望眼欲穿的李岩,如何消失这些精盐的任务,李子霄交给了李岩,也是对他的又一次考验。

    上次,李岩带人与鞑子完成交易的任务,完成的很不错,让李子霄对李岩也寄予厚望,将其调到身边担任副官,准备重用。

    当李岩一看到那些脚夫,挑着的一担担白花花的精盐,这家伙的眼珠子都绿了。

    了解一些内情的他,可是知道这些精盐,都是李子霄用那些不值几个钱的粗盐,提炼出来的。

    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点石成金的手段啊!

    “将军这次要发财了!”

    这是李岩心中升起的念头,他心中很清楚,有这份提炼精盐技术在手的李子霄,只要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江南最有钱的人。

    看着李岩有些呆滞的神情,李子霄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了,别发呆了,你要记住,你此次去扬州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打开局面。

    到时候,我会让关家相助于你,你要是能和那里的盐商。攀上交情。让他们代理咱们白后精盐贩卖也可以。。

    但是你要记切,不可泄露这些精盐是咱们自己制造的,否则将会有大麻烦。”

    李岩恭敬的说:“将军放心,卑职知道该怎么做,只是让卑职不解的是,将军为何舍近求远,要先把精盐运往扬州呢。何不在咱们徐州销售?”

    李子霄摇头道:“这个我自有打算,你只要负责扬州那块就好,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是,卑职这就出发”

    李岩是聪明人,他知道任何上位者,都对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就算是李子霄再信任他,也不会把精盐这么大的事情,全都交到他手里。

    狡兔尚有三窟,更何况是李子霄呢?这无关信任与否,只是一个上位者必须具备的心态罢了。

    李岩想通这就,就立即准备赶赴扬州,准备办好此事。

    (本章完)

第364章 烽火重燃() 
364商业税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李子霄送走了李岩,同时嘱咐山脚下的驻军,一定要提高警惕,没有李子霄的手令,不许放任何人上下山,有敢乱闯的杀无赦。

    随后,李子霄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往徐州卫,李子霄就算是在忙着赚钱,也不能放弃手下队伍的整顿。

    特别是,徐州两卫的整改,这两卫所的卫军,李子霄虽然没对他们抱以厚望,但至少不能让他们再这样继续糜烂下去。

    等李子霄到了徐州卫的时候,发现霍长正就在卫所里,而李子霄从白龙军挑选出来的五十名伍长,也已经全部到齐。

    接下来,这些白龙军的伍长们,将担任教官,对这些卫所官兵进行整顿训练。

    同时,霍长正也要率领这些卫所官兵,开垦荒地,好在有了李子霄之前拨给他们的一批粮食。

    现在这些军户看上去,虽然一个个依旧面黄肌瘦的,但是好在不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的了,眼睛里有了精神。

    在李子霄的计划里,徐州的兵力至少要有一到两万常备精兵,才具备在这个乱世中自保,也令别人忌惮的实力。

    而白龙军日后将主要负责,对外战争,比如对付鞑子,对付倭寇,甚至是对付乱军,以及明军,对他有威胁的一切敌人。

    白龙军闲时训练,战时作战,他们将是职业化军人,此时白龙军人数已经接近一万人,暂时李子霄不会扩编了。

    毕竟,白龙军可是李子霄手下的精锐,绝不能滥竽充数,单单就是李子霄为这些士卒打造的精良甲胄和百炼钢刀,就绝不差给八旗鞑子。

    而打造这片军械甲胄,就足足花了李子霄二十几万两银子,加上白龙军远比明军高得多的待遇。

    要是白龙军真的扩编到几万了,以李子霄此时的能力,还真的养不起。

    除了白龙军之外,李子霄打算将那些卫所的军户,重新整编训练,也就是所谓的杂牌军,用于维护境内治安,对付些土匪流寇等。

    李子霄到了徐州两卫所视察后,发现一切都在按照他计划的进行。

    因为有了粮食,可以吃饱肚子,那些军户对于训练也不再抗拒,至于开垦荒地,他们也很乐意。

    此时,春耕已经结束,两卫所一共才开垦出不到不到一千亩良田,多为靠近水源之地。

    虽然效率很低,但李子霄已经很满意了,这只是是个很好的开头。

    等今年下半年,让两卫所修出几道水渠,挖出一口水井,灌溉荒地,来年这一片数万亩良田便足以恢复耕作。

    而相对于徐州的老百姓来说,徐州城里的指挥使换人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他们还是依旧过着他们的小日子,但是已经有细心的百姓发现,自从上个月开始,徐州城的大街,就经常有军士在巡逻。

    这些全副武装的军士,即便是大热天的,也会全身披挂,尽管他们一个个都热得汗流浃背,但也依然保持着笔挺的身姿。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军士全都是生面孔,原来徐州城内的那些老爷兵们,仿佛一夜之间集体消失似的,全都不见了踪影。

    有消息灵通的人士爆料,那些原来的徐州守军,好像被新任都指挥使集训去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消息,对于徐州的百姓来说,还是没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相比起现在出现的这些纪律严明,依法办事,从不为难,敲诈百姓,甚至还会帮助百姓,打击那些地痞流氓的新来官兵,徐州百姓是真心欢迎。

    可白龙军的驻扎,对于徐州城里的另一些人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

    自从这些白龙军军士入驻徐州后,他们对入城的盘查,开始严格起来。

    尤其是,对于那些商贾入城货物的盘查,那是尤其严格。

    这倒不是说这些白龙军士卒会暗中收取贿赂,而是说他们对于那些货物的盘查,格外严厉。

    但凡是私藏夹带,而被查出来的的货物,一律处以没收或者是处以重罚。

    刚开始那些士绅富户还不以为意,认为这只是李子霄这位徐州指挥使,新官任的三把火,烧一段时间,他就会停下来。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时间过去了一个月,城门口的盘查,不但没有松懈,反而更加严厉了,这下子可就要了那些商贾的命了。

    李子霄此举简直就是,再从这些商贾身上吸血啊!这些商贾怎么可能愿意接受。

    要是化作是之前的魏千湖还在任的话,这些商贾此时就会想出各种办法对抗,比如贿赂一名朝廷大臣,随便弹劾一番,就足以让魏千湖放弃这种行为。

    可是,李子霄可不是魏千湖,对于李子霄之前的所做所为,那些商贾们还是知道的。

    这种手段对于李子霄来说,根本就没有用。

    无论是在那个时代,私藏夹带或者偷税漏税,都是商人们最爱做的事情。

    但是在明朝的商人们,却把这种风气发扬到了极点。

    此前,明朝规定商业的税收,是三十抽一,这个比例按说已经是非常低的了。

    但是那些明朝商人,却还不满足,在他们眼里,认为商业税最好应该是完全废除才好。

    此时,大明还未完全废止商业税,至少徐州这边是如此。

    不过因为三十抽一的商业税已经很低,加上所有的商人都想方设法的偷税漏税,使得每年朝廷收取上来的商业税,少的可怜。

    要知道,此时在永城县境内,李子霄可是正式下令,对进来做生意的商人,全部收取商业税的,而且还是二十抽一。

    这比起大明三十抽一的低税,可重太多了,但依旧见到络绎不绝的商人,涌入永城县做生意。

    这说明,哪怕是二十抽一的税赋,那些商人依旧是有利可图的。

    而李子霄在来到徐州之后,并没打算立即就在徐州,实行更重的二十抽一的商业税,但三十抽一的税赋,他是要进行下去的。

    而只要能打击那些商贾,一个个逃税漏税,哪怕是三十抽一的税赋,也足以每年收上来不少银子。

    那些商人一个个想出了,无数种办法来逃避收税,比如买通城门的守卫,夹带私藏瞒报,甚至不报等等手段。

    当然了,他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收买守门的军士和城门官。

    这些商贾在和大明的城门官,打了两百多年的交道后,所有的商贾都知道,这里的官兵是最容易收买的。

    甚至很多朝廷官员,都知道这点,他们会将自己的心腹手下,派到这个职位上,默认了收取贿赂,这也是那些朝廷官员捞银子的一处来源。

    这么多年来,徐州城四个城门,所有的城门官和军士,跟那些来往的商人,熟的几乎都成了自家人。

    那些商人夹带货物,进人徐州,就跟逛自家后花园一样的轻松。

    可是这个习惯,这段时间以来就变了。

    以前那些熟悉面孔的守城官兵,全都消失不见了,换来的是一批凶巴巴,纪律严明的士卒。

    新来的那些城门官和士卒,就跟饿狼似的,那鼻子机灵得跟猎犬一般,他们货物里哪怕就算是夹带了一点点,不应该带的东西,他们都能查出来。

    这下子那些商贾,可就倒了血霉了。

    那些城门官按照制度,对他们罚起款来,那叫一个狠啊!

    而且这些新的守城军士,是一点情面都不讲,他们也不管你是什么来头,后面有那座靠山,只要被他们逮着,就重罚你。

    这些商贾们立即展开行动,准备对这些守城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