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381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81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明夕此时郑重的对李子霄,说道:“老爷,妾身没想到你竟然,会这么一门神奇的技巧,能将粗盐变化成精盐。

    不过,妾身观这门技法,虽然神奇,但却极为简单,任何人看了一边后,就能学会。

    因此,妾身以为若要大规模的生产精盐,咱们就必须择一处隐秘之所,秘密生产,同时老爷派官兵驻守,不让外人打探到秘密。

    否则,若是此法泄露出去,老爷的赚钱大计可就要功亏一篑了。”

    “当然了,这点你家老爷早就想好对策了!”

    李子霄赞许的,看了关明夕一眼,不愧是家学渊源,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李子霄点头说道:“徐州南面二十来里地外,有一座云龙山,那里靠近黄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本来为夫打算在那里再设一处军营的,现在我改主意了,我要在那里建立一个大型的炼制精盐的工厂。

    并且,要派一营重兵牢牢把守,绝不允许任何一人擅自出来,只要能给我们数年时间,我们就可以赚取到一笔天大的钱财!”

    李子霄没指望这种简单的炼制精盐的法子,能够一直隐秘下去,早晚会被外人知道。

    但在没有泄露出去的这段时间里,足够李子霄狠捞一大笔,甚至到时候,李子霄还可以拿这门简单的技术,和那些大盐商做交易。

    “老爷切不可大意。”

    关明夕继续提醒道:“老爷可知那些江南的盐商,个个都有着天大的神通。

    咱们贩卖的精盐数量,若是不多也,就罢了,若是贩卖的精盐数量太多,影响到了他的利益。

    他们必然会察觉到,最后便会查到老爷的头上,如此一来,他们必然会对付你,到时候我们不凡与其合作,我们以技术入股……”

    “哈哈!明夕果然继承了你父亲的商业头脑,这点你家老爷也想到了,不过不要急,咱们先很赚一笔再说。

    真等那些江南盐商知道了,到时候他们自会来求我,要是他们想跟老爷玩硬的,到时候老爷会教他们做人的。

    闹到最后,这些盐商还得乖乖的,来找老爷我合作。”

    李子霄心情很好,兴奋的说道。

    (本章完)

第363章 商业税() 
363炼盐场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李子霄说干就干,反正此时部队整编的事情,大体都已经忙完了,剩下的就是新兵训练,这是需要耗费时日的。

    部队的琐事,李子霄就全权交给卫宏,此时卫宏已经被李子霄任命为副帅,在负责新兵训练和日常部队琐事处理。

    其中,可不包括部队的调动,一队以下的部队调动,卫宏可以不用请示李子霄,但凡调动一队以上士卒,必须有李子霄的手令。

    有过后世经历的李子霄知道,军队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任用的手下必须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

    李子霄哪怕到了徐州城,整顿徐州都指挥使衙门,那么忙碌的时候,他都坚持每隔两天就到城外大营巡视一次。

    绝不能让自己太过疏远部队,这是李子霄一直谨记的,这乱世,手里的枪杆子才是一切。

    北征之战结束后,参与此战的戚威,罗超,周大柱等将领,全部被封了官职,李子霄更是给予了大量的赏赐。

    有功必赏,这是白龙军的规矩。

    而卫宏这个最早跟随李子霄的老人,也被李子霄提拔到了副帅的位置上,李子霄看中的就是卫宏均衡的水平和大局观。

    要是轮勇武,他比不过李天霸,罗超,论领兵打仗的谋略,他也比不过戚威,刘重,但论忠心,他绝对是最高的。

    单单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足够了,李子霄不可能将部队交给自己不信任的手下。

    卫宏之前降服陆远,洪生两人,几乎为白龙军拉起了一个水军营,而李子霄北上痛击鞑子的时候,也是卫宏在后面调度,坐镇。

    可以说,卫宏要功劳有功劳,要资历有资历,要忠心有忠心,也是此时李子霄最信任的心腹,提拔他到副帅,白龙军无人有异议。

    此时,没有战事,李子霄将军队的事务,交给卫宏掌管后,自己便回到需要整顿衙门事务,以及准备赚钱大计。

    至于徐州的民事,李子霄也暂时没去管,反正有邱广明在,此人能力还不错,徐州一直被其经营很好。

    而永城作为李子霄的老巢,他并没有放弃,此时在永城还有一营白龙军,毕竟那里众多作坊暂时需要保护。

    而永城县令王永,这老家伙很识时务,此时已经坚定的抱住了李子霄的大腿,永城在其治理下也算稳定。

    更主要的是,永城经过李子霄两年的经营,开垦了大片荒地,修建了数道水渠,引进了数万流民,分建村落等等措施。

    再加上,李子霄干掉了大部分地主,分发土地,承诺三成税赋。

    使得去年永城县一年的粮食产量,竟然差点赶上半个徐州府的粮食年产量,着实吓了李子霄一大跳。

    百姓第一次在上交完了税赋,以及偿还了白龙军赊给他们的种子,耕牛等物后,手里竟然还有余粮。

    这在过去,简直就是难以想象,以往他们在上交完地主的田租之后,估计连过冬的粮食都剩不下多少。

    正是因为如此,此时的永城县多大十几万人口,家家都挂着李子霄的画像,百姓更是给李子霄立了长生碑供奉。

    在永城县,如果谁要是敢说一句李子霄的坏话,绝对会被周围路过的人群打成狗头。

    可以说,永城县是李子霄最扎实的根据地,白龙军上万将士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来自此县。

    这种情况下,李子霄绝不可能放弃永城,哪怕它归属河南府,在李子霄调任徐州府后,李子霄依旧留下一营兵马驻守。

    对此,河南府衙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假装不知道,谁让此时李子霄风头正劲,没人愿意得罪这样一个实权将军。

    钱广元此时被李子霄找了个理由,塞进了邱广明的知府衙门去了,捞了个六品通判做做。

    对于李子霄塞个人进入自己的知府衙门,邱广明还真不好意思拒绝,否则和李子霄撕破脸皮,他这徐州知府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而李子霄之所以,将钱广元塞进知府衙门,当时是为了不久之后夺权做准备了。

    但这个时候,李子霄给钱广明的命令就是,多看多想,不需要他做什么事,而且李子霄相信,邱广明也不会交给他重要的事情做的。

    而当李子霄想出提炼精盐后,去了每隔几日,就到徐州城外大营巡视几圈外,便全身心的投入到炼盐中。

    崇祯十二年五月末,这个时候的徐州,天气已经转热。

    此时,徐州城南二十来里外的云龙山,这座一向荒寂的土山上,这些日子来了许多人。

    他们当中有木匠、铁匠、石匠,以及泥水匠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他们在山上不停的忙碌着,经过上千名工匠一个多月的建设,山上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建筑群。

    赵腾此时正站在工地上上,仿佛正在对着一群工匠催促着什么。

    一名像是小头目般的工匠,苦着脸说道:“赵大人,现在的工期已经很紧了,要是再加快进度,小人真的是赶不过来啊!”

    赵腾板着脸,说道:“不行,再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继续完成所有建筑的建设,到时候会里立马开工了。

    这是将军下达的死命令,你们一定要在十日之内完成,否则本官受罚,你们也逃不了。”

    “赵大人!”

    这名工头急得差点要给赵腾跪下了,他焦急的说道:“真不行啊,盖作坊那可是大事,小人可不敢马虎,真的快不了。

    我手头就这点工匠,要是因为求快,造出的作坊房子不合格,日后出现问题,小的怎么对得起将军啊!”

    “真的不能再快了?”

    赵腾看到这名工匠,快要哭出来的神情,心下也信了八成,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实在是,这是他被李子霄从白龙军调出来,重点吩咐完成的任务。

    难得得到李子霄的赏识,赵腾当然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将心思都放在这个任务上了。

    赵腾沉吟了一会儿,又缓缓对那个工匠头,问道:“若是本官再给你添加五百人手呢?”

    “再给小人添加人手?”

    这名工匠头脸色一喜,想了想答道:“您若是再给小人添加五百人手的话,那倒可以试一试。”

    “不是试一试,是一定要按期完成。”

    赵腾肃然道:“这个工期确实是很紧,但是只要你们能保证质量,如期完成的话,大将军已经下令了,会给你们的赏钱加倍。”

    “此话当真?”

    这个工匠头一听到,赵腾这最后一句话,眼里顿时闪动着亮光,赶紧说道:“若果真如此,小人也拼了。

    小人多辛苦一下,也让手下人多辛苦一下,一定按期保质保量的,把这些房子作坊盖好。”

    白龙军招募这些工匠干活,都是支付银子和粮食,甚至是猪肉牲畜的,而且待遇特别丰厚。

    赵腾不禁晒然的,笑道:“好了,你们赶紧做事吧,本官再四处看看。”

    说完,赵腾又开始在山上巡视起来。

    云龙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也足以容纳两三千人,在这里做事。

    李子霄把提炼粗盐的地方,放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距离徐州城够近,而且易守难攻,而且隐蔽。

    为此,李子霄还派了五百士卒,驻扎在山脚下,把云龙山牢牢包围了起来,绝不允许云龙山上的任何一个人下来,更不许其他人随意上去。

    到目前为止,李子霄已经挑选了八百户流民,并和他们签了契约。

    契约中规定,他们要在云龙山上至少要干满十年,才能下来,若是违反规矩,私自偷偷下山,山下的驻军将对他们就地格杀。

    虽然有许多流民,对于李子霄这种做法,表示不解,也顾虑重重,但不少人,还是看在丰厚酬金的份上,签下了契约。

    更主要是,之前李子霄在永城收留流民,赈计灾民,让他的名声在流民当中极好,很多流民都闻声而来。

    当然也仅限于流民,在那些地主官吏和商贾大户的眼中,李子霄根本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贪婪而又凶戾的残暴将领。

    这些流民本就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这个时候李子霄能给他们一份工作,而且待遇好到让他们都不敢去想。

    虽然条件也苛刻点,但如果不接受,说不得到了这个冬天,他们就会被冻死饿死,索性不如一搏。

    只要他们熬过了这十年,等到十年后,他们下山之时,可就是一个小富翁了。

    那时他们的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凭借着这笔钱,也可以给他们在城里盖栋房子,说一门满意的亲事了。

    到了六月中旬,等到云龙山上的房子作坊建好时,李子霄通过扬州关家的渠道,秘密采购了一批约上万斤的粗盐。

    再加上,之前德王承诺每年给他的一县的盐引,到了此时,李子霄通过各方渠道,总共弄到了大约三万斤的粗盐。

    李子霄当即下令,让早就准备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