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357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57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顺德那一战,最后我用那些鞑子的尸体,换回了上万被鞑子俘获的大明百姓。

    况且顺德知府与顺德兵马守备,应该已经亲笔书写了报捷奏章,上报了兵部,相信卢大人到时候不难查到。”

    “走走,快带本官去看那些鞑子首级。”卢象升激动的没心思继续吃饭了,拉着李子霄就往外面跑。

    很快,李子霄就带着卢象升来到两辆大车前,这两辆大车就放在冰天雪地里,已经被大雪覆盖。

    大车上面装着好几大麻袋,卢象升解开一看,里面全都是一颗颗人头,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还真是鞑子的首级,看来本官还是小瞧了李大人啊!”卢象升拎起一个鞑子脑袋,看了看,震惊的说道。

    “这近三千鞑子兵首级里面,其实真正的鞑子首级不过一千两百来个,剩余的全都是包衣奴才的脑袋。”

    李子霄解释道。

    突然间,卢象升大笑了起来:“就算如此,李大人能有上千鞑子的斩获,也已经巨大的功劳了。

    如果再证实你顺德一战,以及本官亲自证明的贾庄一战,你差不多已经杀死七八千鞑子了。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功劳啊,你及其手下这些将士,这么出色的表现,想必皇上也会对你大力褒奖的。”

    “别说李老弟重创鞑子的这三战,单单就是眼前这三千鞑子首级,估计就足以让李老弟官升三级了。”

    这个时候,跟在李子霄和卢象升一旁的郝建,看着两大车鞑子首级,也是羡慕的说道。

    要知道,他们打死打活这么些天,可是一颗鞑子首级都没弄到手。

    并不是说,你杀死一个鞑子,就能取得人家的首级,重要的是你的获胜,才能割下鞑子首级。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卢象升率领手下也杀了不少鞑子,却最后都是败走,无法割下一颗鞑子首级,这就十分无奈了。

    随后,他们返回大帐,继续喝酒吃肉。

    这时,只见卢象升这边这位心腹将领郝建,一拍脑门子,对着李子霄笑问道:“李老弟,老哥我有一个问题,憋在心里很久了。

    适才一直没有机会请教,不知老弟你可否指点一下老哥啊!”

    看到郝建不用官职,而是以兄弟相称,李子霄眼里闪过了一丝笑意,他点点头道,“老哥只管说,小弟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嗯,那老哥就不客气了。”

    郝建正色问道:“老哥之前观你军中,所用之鸟铳,竟然能在四五十步开外,就射穿鞑子的三重甲。

    而且这些鸟铳竟然连续射击不会炸膛,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不知老弟可否告知老哥,你部所用的鸟铳是在何处购买,所费几何啊?”

    郝建的话一出口,周围顿时寂静无声。

    李子霄所部所用之鸟铳的威力,可是卢象升等人亲眼目睹的。

    他们能凭借着一千鸟铳兵,和用大车围起的两道简陋的防线,以及那些悍不畏死的步卒,就能三千镶白旗鞑子步卒。

    除了那些训练有素的步卒外,李子霄凭借的就是那种犀利的火器了。

    这么好的东西,卢象升和郝建一直都惦记着,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开口罢了,现在终于找到机会询问李子霄了。

    李子霄听后,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郝建大哥请稍一伙儿,小弟这就命人取来一支鸟铳,送与兄长观看。”

    说完,李子霄起身走出了帐外,很快就返身取来了一直鸟铳,递给了郝建。

    郝建接过鸟铳,卢象升手下其他几名将领,也围了过去,争先观看起来。

    过了一会就传来了郝建的惊叫:“这不就是鲁密铳吗,只不过铳壁变得厚了不少,后面还加了个木块。”

    “是啊,是啊,这分明就是鲁密铳嘛,不过就是稍作改动而已。”众人也议论说道。

    最后,这支鸟铳到了卢象升的手中,卢象升仔细端详着手中的新式鸟铳,赞道:“好铳,好铳啊,这支鲁密铳的铳管很厚很结实,且厚薄完全一致,这样就不用的有炸膛之险了。

    据本官所知,本朝的军器司可是做不出这么精良的火器,军器司现在被一**佞小人把控着,生产出来的军械一件不如一件,哼!”

    最后卢象升脸色冷峻,冷哼说道,卢象升对于此时大明朝廷军械司的情况,当然也是知道的,可是仅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

    因为动了军械司,就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得罪无数贵族,到时候这些人就会疯狂报复卢象升。

    “是啊,真不知道李大人是从何处,搞到这么精良的火器的。”郝建啧啧称奇道,

    李子霄却笑道:“郝大哥,这些鸟铳是下官从弗朗机国一商人处购得,当时可是费了下官好大一笔银子。

    不过若是卢大人有兴趣,下官倒是也可以代你们购买一批。”

    (本章完)

第342章 和鞑子的交易() 
342君臣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济南城外。

    多尔衮和岳托率领的两支鞑子主力军,在济南城外完成了汇合,随后准备对济南城发动进攻。

    岳托这边早就得到多尔衮贾庄失利的消息,不仅没有杀死卢象升,反而多铎还被一股明军俘虏。

    这让岳托心里暗自高兴,岳托在鞑子当中属于支持皇太极的一派,自然不希望多尔衮此次入关立下太大功劳。

    岳托再和多尔衮两军汇合之后,便立即对济南城发动了进攻。

    济南城此时虽然为山东省府,城墙高大,而且还有一个德王,可是面对鞑子近五万大军的攻打,根本也不可能坚持太久。

    主要原因还是此时济南城里,没有一支可用的明军,全都是一群老弱病残。

    即便是人数过万,数量不少,可面对虎狼般的鞑子,他们就跟绵羊差不多。

    德王府中更是家财万贯,可德王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鞑子的大军能达到中原腹地,打到了他的家门口。

    惊慌失措的德王,立即派人向朝廷求援。

    崇祯十一年一月四日已时,京城皇宫养心殿。

    一名身穿黄袍面容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张淡黄色的软椅上,原本有些清秀的面容,显露出憔悴的神色。

    两眼旁还带着一轮明显的黑眼圈,只是这名中年男子此刻的脸上,却带着一丝愤怒,在他的后面,还站着一名垂着头穿着太监服色的老人。

    此人就是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祯。

    在崇祯的前面,此刻站着一名男子,一名是年约五十,神态随和,却带着一股威严的男人,脸上带着一股无奈和焦急之色。

    “朕刚刚收到德王派人送来的求援信,现在鞑子两路大军,在济南城外汇合,摆明就是要进攻济南。

    当初是你向朕建议,向鞑子求和的,现在鞑子根本就没有和谈之意,还有高起潜那狗奴才,朕白白将关宁铁骑交给他,却一点用都没有。

    到现在为止都没能制止鞑子的横行,朕要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

    崇祯拍着椅子旁的扶手,怒吼着,声音在不大的房间里嗡嗡作响。

    杨嗣昌听着崇祯的发怒后,立即跪了下来叩头,道:“陛下,臣有罪!”

    “有罪,有罪,你们就会说有罪,就不能说点别的东西吗?难道砍了你们脑袋,鞑子就能退走嘛!”

    盛怒之下的崇祯,丝毫没有给自己这位大臣留面子,激动之下的崇祯,说得唾液横飞,差点就喷到杨嗣昌脸上了。

    杨嗣昌深知崇祯的脾气,知道此时若是开口分辨,只会激起崇祯更大的怒火,因此只是默默的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而且这个时候,杨嗣昌早就在两天前,收到了高起潜的密信,说卢象升可能已经被鞑子杀了。

    这可是天大的消息,崇祯对于卢象升可谓是格外器重,这一次要不是杨嗣昌和高起潜暗中鼓动崇祯,向鞑子议和。

    或许崇祯会真的将关宁铁骑,以及各地赶来勤王的各路明军,全都交给卢象升指挥,那时候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直到这个时候,杨嗣昌都没将卢象升战死的消息上报崇祯,只告诉崇祯,卢象升在于鞑子一战后,失踪了,至今还未找到。

    卢象升死了,对朝中带来的影响可是不小,要知道此时在朝中,支持卢象升的官员可是不小,卢象升身边也凝聚着一股不弱的力量。

    杨嗣昌隐瞒卢象升的死讯,就是为了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

    让他得以安排朝中事宜,到时候好发难,打压卢象升留下的余孽,壮大自己这边的力量。

    崇祯骂了一会后,可能是觉得累了,又坐回了位子上,闭目养神起来。

    但却并没有让面前,跪着的杨嗣昌起身,杨嗣昌只得一直默默的跪在地上。

    过了好一会,气息稍微平息了点的崇祯,才睁开了眼睛,看了看依旧跪在地上的杨嗣昌,淡淡的问道:“累了吧!”

    杨嗣昌连忙回答“回皇上的话,微臣不累。”

    “哼,口是心非。”崇祯轻哼一声后,把手往上轻轻抬了一下。

    一直站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看了崇祯一眼,领会了崇祯的意思。

    他连忙向前走了一步,对着杨嗣昌低声说道:“杨大人,还不赶快起来,莫非要让皇上请你不成?”

    “谢皇上恩典,谢过王公公!”

    杨嗣昌听了王承恩这么说,就知道是崇祯的意思,感觉谢恩,才慢慢站了起来。

    杨嗣昌由于年纪较大,跪久后,腿脚血脉有些不通畅。

    在站起来的时候,身子晃了晃,眼看着又要跪下去,身边的王承恩赶紧伸出手来,扶了他一把。

    崇祯看到杨嗣昌的样子,心头的怒火也消退了一些,对着身旁的王承恩,说道:“大伴,给他赐座吧。”

    王承恩听到了崇祯的吩咐后,他把手一挥,立刻就从一旁过来了一个小太监,拿着一张圆凳,放在了杨嗣昌旁边。

    “谢皇上!”

    了解崇祯脾气的杨嗣昌,知道崇祯能赐座给自己,就代表着他的怒火,已经消散了大半。

    杨嗣昌拱手谢过了皇帝后,坐了半边屁股在圆凳上,把身子挺得笔直,恭敬的看着崇祯。

    “杨爱卿,你可有救援济南的办法,绝不能看着济南被鞑子攻陷。”崇祯看着杨嗣昌,问道。

    “陛下,此时各路赶来勤王的大军,全都聚集在京城一带,足有三四十万之多,其中不乏来自山东的数万人马。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根本无赶到济南支援德王啊,就陛下下令,让他们驰援济南,估计还没打援军抵达,济南就已经破了。

    此时高起潜手里的关宁铁骑,倒是可以赶赴济南,可是高起潜手里的关宁铁骑不足三万人。

    而在济南城外,两路鞑子大军汇合的人马,已经足有五万余众,关宁铁骑去了,恐怕也会被鞑子一口吃掉的。”

    听到关宁铁骑可能会被鞑子一口吃掉,崇祯脸色也是一变,此时的关宁铁骑就是崇祯的心头肉,绝不允许出现意外。

    “哎,难道济南咱们就不管了吗?”崇祯突然间感觉心灰意冷,叹息一声,问道。

    “陛下,鞑子这次入关,完全就是为了劫掠财物,关外苦寒,他们缺少过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