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358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58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鞑子这次入关,完全就是为了劫掠财物,关外苦寒,他们缺少过冬的衣物,粮食。

    等这些鞑子抢够了,差不多也就会自己退走的,咱们现在还不宜和鞑子主力决战。

    咱们大明地大物博,就算被鞑子抢走些财物,也算不了什么,但却可以为咱们争取一些时间。

    等到夏收之后,朝廷的税收收上来,陛下整顿兵马,到时候再找鞑子算账也不迟啊!

    这个时候,真要是为了救援济南,搭进去关宁铁骑,可就不值了。”

    杨嗣昌此时厚着脸皮,对崇祯说道。

    杨嗣昌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就是告诉崇祯,这次鞑子入关,不是为了他的大明江山来的。

    无法就是因为鞑子关外苦寒,想入关抢点财物,粮食等过冬,咱们大明如此之大,鞑子还能抢多少。

    鞑子想抢,就让他们抢吧,济南城再重要,能重要过关宁铁骑嘛!杨嗣昌的意思,就是放弃济南了。

    当然这话,杨嗣昌也不敢明说,但崇祯又不傻,当然听出杨嗣昌话中的意思了。

    至于杨嗣昌话中说的,等夏收之后,反攻鞑子的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就凭此时大明每年收上来的两百来万两白银,除去乱七八糟的支出,勉强也就为此辽东防线,还想干其他的,做梦吧。

    而且这两年,朝廷每年收上来的税收,变得越来越少了。

    大明北方各地每年都在发生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遍地流民,叛乱横生,税收不少才怪。

    “哈哈,想朕堂堂大明天子,竟然连自己的子民,都保护不了,现在甚至连自己的兄弟都保护不了,哈哈哈……”

    崇祯听完杨嗣昌的话后,强忍着怒气,随即怒极而笑,笑声是那么的无奈,不甘。

    就连此时崇祯身后的王承恩,也是一脸怒意的盯着杨嗣昌,这些大臣一个个什么用都没有,没一个能替圣上分忧的。

    倒是有一个卢象升,可是现在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杨嗣昌听着崇祯的笑声,低下头,不敢看崇祯。

    崇祯怒笑之后,情绪平静下来,眼睛里充斥着血色,露出疲态,看向杨嗣昌问道:“可有卢建斗的消息?”

    杨嗣昌听到崇祯问起卢象升后,心里也是咯噔一下子,但随即镇定下来,他相信崇祯此时绝不知道卢象升战死的消息。

    杨嗣昌掌控了,城外送入朝廷消息的所有渠道,但凡送入朝中的战讯,他都要先过目。

    这几天,确实没有卢象升的一点消息,杨嗣昌就更加坚信高起潜送回的消息,卢象升或许真的死了。

    “回禀陛下,暂时还没有卢大人的消息,不过刚刚高起潜传回消息,两天前,他们在鸡泽和鞑子打了一仗,伤亡不小。

    而据说卢大人也跟鞑子在贾庄交战,可惜高监军被鞑子牵制住,无法赶往救援,事后便没了卢大人的消息。

    微臣,就怕……就怕卢大人凶多吉少啊!”

    崇祯听到杨嗣昌最后一句话,身子猛地一摇晃,差点倒下,幸亏被王承恩扶住。

    卢象升此时可是崇祯非常依仗的大臣,虽然在和鞑子议和的事情上,卢象升是坚决反对,引起崇祯的不满。

    但崇祯对于卢象升对大明的忠诚,以及卢象升的能力,还是非常信任的。

    所以这个时候,杨嗣昌话里的意思,竟然说卢象升可能已经战死了,这让崇祯难以接受。

    “传令给高起潜,立即给朕找到卢爱卿的下落,朕要立即得到卢爱卿的消息,快去,咳咳……”

    崇祯对着杨嗣昌怒吼道,然后胸膛起伏,脸色憋得通红,不断咳嗽,王承恩在背后为崇祯捶背。

    崇祯不知道的是,卢象升派遣心腹之人,送往朝廷的奏章,已经在了半路上,此时已经到了京城。

    只不过,临派人回京城之下,卢象升听取了李子霄的建议,没直接将朝廷送往朝廷兵部。

    杨嗣昌此时可就是兵部尚书,卢象升听取了李子霄的建议,正好卢象升也想报复一下高起潜。

    卢象升送回朝廷的奏章,一共四份,一份对于他出战以来,最为详细的战情汇报,重点就是讲述了贾庄一战。

    另外还有一封推荐奏章,就是举荐李子霄的,还有一份弹劾奏章,无疑就是弹劾高起潜见死不救的。

    最后一份奏章,则是告官请辞的奏章,卢象升准备撂挑子不干了。

    当然,前三份奏章是真的,最后一份奏章是假的,无非就是卢象升以辞官要挟崇祯而已。

    卢象升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几名心腹,骑着快马,十万火急的赶回京城。

    入京之后,找到了卢象升比较信任的几名朝中官员,让他们想办法直接将奏折交给崇祯。

    而这个时候的崇祯,却又带着他手下一千多残兵,去了济南,因为他知道鞑子两军汇合,正在强攻济南。

    李子霄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跟着卢象升回去了,李子霄依旧停留在聊城一带,他可没有卢象升那样,对大明愚忠。

    现在去济南,在李子霄看来,跟送死没什么区别,可惜卢象升赤胆忠心,不肯看着济南轻松被鞑子攻陷,执意前往济南抵御鞑子。

    李子霄怎么劝也没用,最后索性就放弃了,这种人一旦下定了决心,很难被人劝服的。

    送给卢象升二十门虎蹲炮和弗朗机炮,以及两百杆新式鸟铳和充足弹药,还有一批武器,甲胄,也算是支援卢象升了。

    卢象升走后,李子霄当然也没闲着,这个时候他不愿意搅和进济南的战役中,他不会让白龙军士卒送死了。

    但李子霄依旧想从其他方面支援卢象升,李子霄当然也不想看着鞑子真的打下济南府了。

    于是,李子霄便派人,送给济南城外鞑子大营中的多尔衮一封信,信上告诉多尔衮,想要救回他弟弟多铎,就立即停止进攻济南城。

    然后,让他亲自南下临清一带和李子霄谈判。

    李子霄不知道多尔衮会不会,真的为了救回多铎而放弃进攻济南城。

    但不管多尔衮如何决定,他都要和多尔衮谈判,筹码就是多铎,他要救出戚威和齐林等,被鞑子俘虏的白龙军将士。

    (本章完)

第343章 算计德王() 
343和鞑子的交易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十四叔,为什么下令停止进攻济南城?再给我们两天时间,我们一定可以攻下济南的。”

    岳托火急火燎的冲进多尔衮的大帐,大声质问道。

    不仅是岳托,就连阿巴泰,豪格,杜度等鞑子将领,也纷纷赶过来,他们本来是在前线指挥鞑子兵强攻济南的。

    可是,就在一炷香之前,多尔衮突然下令,让鞑子停止了对济南城的进攻,于是就有了这些鞑子将领联袂而来。

    “岳托,你这是在质问我吗?”多尔衮冷着脸喝道。

    任何时候,一军主帅最忌讳的就是手下人的质疑,多尔衮必须保持自己的威严,否则日后谁还服他。

    “岳托不敢,只是不解,希望大帅能为我等解惑。”

    看到多尔衮脸色不好看,岳托也知道自己刚才鲁莽了,赶紧道歉说道。

    看到岳托态度重新变得恭敬起来,多尔衮脸色好了些,递给岳托一封信,说道:“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岳托接过多尔衮递给他的信件,看完之后,看向多尔衮,说道:“十四叔,十五叔真在此人手里?”

    “恩,八九不离十,此人就是在贾庄救走卢象升的明将,多铎多半落入他手里了。”多尔衮冷着脸,说道。

    但其实,此时多尔衮心里是高兴的,因为他总算是有了多铎的确切消息。

    只不过,让多尔衮感到为难的是,李子霄在信中表现,要想赎回多铎,首先必须立即停止对济南城的进攻。

    可是济南城可是鞑子一早就选中的目标,也是鞑子入关劫掠的最后一站。

    虽说到此次鞑子入关,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他们攻克明军北直隶、山东境内,大大小小四十多座城池。

    到现在为止,鞑子已经虏获人口十几万人,还有三十多万牲畜,金银财物初步估算也得价值五六百万两。

    但他们却从没攻克过一座省城,甚至连府城都没攻克过,因为鞑子一直避免攻打那些大城,减少损失。

    不过,最后鞑子们依旧决定,拿下济南,这座山东省城,以此为他们这次入关劫掠之战,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济南城不仅富饶,而且意义非同一般,鞑子最后也是忍受一定代价,决心打下济南城的。

    可是,鞑子们怎么也不会预料到,中途会出现多铎被李子霄俘虏,这么一件意外。

    而这件意外之事,现在就要阻碍他们拿下济南城。

    多尔衮肯定不可能让多铎出事,但同时让他放弃进攻济南城,他又十分不甘心。

    毕竟那样一来,鞑子出现的损失,多半会让他的正白旗,以及多铎的镶白旗承受,回去后皇太极定然,也会削减他们应得的战利品。

    这让多尔衮一阵烦躁,但最后多尔衮还是决定,先按照李子霄信中所讲,与其见面谈判一番再说。

    虽说岳托等一众鞑子将领,很不满多尔衮停止进攻济南城的命令,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

    轰隆隆……

    当天下午,多尔衮就率领三千鞑子精骑,离开济南外鞑子的大营,朝西面的聊城方向而去。

    而此时,等到聊城地带的李子霄,领着赵子龙等三百亲卫,就等着多尔衮的到来。

    但李子霄却让刘重,徐魏等人,带着手下大部队,继续南下,先到山东南部,毗邻徐州府的独山湖和昭阳湖那边等他。

    同时李子霄也让刘重他们带走了多铎,李子霄可信不过多尔衮,保不住这家伙会强抢。

    所以,李子霄定要先跟多尔衮谈判好,然后在想办法将多铎交给他们,主要多铎一日还在李子霄手里,多尔衮就不会敢把他怎么样。

    最后,多尔衮与李子霄在聊城东南十几里外会面了,哪怕面对多尔衮带来的三千鞑子精骑,李子霄没有丝毫畏惧。

    多尔衮见到李子霄,一直在打量他,而李子霄也在打量着多尔衮,那是一个健硕的鞑子。

    甚至最后主动开口招揽李子霄,直接许诺李子霄一个王爷的爵位,白银百万两。

    可是,李子霄听后,也不过呵呵一笑,去给鞑子当走狗王爷,他可没这个打算。

    最后,多尔衮见到李子霄丝毫没有投靠他们的意思,索性也就不白费口舌了,而是询问起多铎的情况。

    李子霄为了证明多铎确实在他手里,取了多铎随时佩戴的一块玉佩,已经逼迫多铎写的一封求救信。

    多尔衮看到多铎随身佩戴的玉佩,以及多铎亲手写的求救信后,也相信多铎确实在李子霄手里。

    “你怎么才能放了多铎?”多尔衮最后问道。

    “放了多铎也不是不可以,我的要求也不多,你只要答应我三个要求,我就会让你很快见到你弟弟的。”

    李子霄从容的说道。

    “什么条件?你说,不过你记住,不要太苛刻,否则本王救不出多铎,终有一日,本王也会拿你给他陪葬。”

    “第一,立即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