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300章

宋阀-第300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之权。然而总归是中央派员,须受朝廷节制。如今天子南巡,镇江行在纵使遥远,却还有东京留守司!

官家离京之时,将北方抗金之事悉数委于徐绍,俨然已将半壁江山托付给他。此事干系极大,自己也扛不下来,何不请示徐枢密?

写好之后,以蜡密封,唤来仆从。再三嘱咐一定要将此书金牌快马送抵东京!

宋隆兴二年六月,在定戎大败的金军得到了大金国相粘罕的亲自增援。卷土重来,猛攻延安。此役,金军精锐尽出,粘罕甚至把追击契丹余孽耶律大石的部队都带来了。金军在延安城外起各色袍车数以千计,其余如鹅卓、冲车、洞屋等器械更是不计其数。延安守军起初在张深率领下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打退女真人多少次进攻连将士们自己都不记得了,只知道延安城下尸积如山,恶臭熏天!

廊延一路本来兵多将广,马步军计有五万余众,还不算乡兵勇壮。但上回张深在耶律马五手里吃了个大败仗,折损较多。及至定戎战役后。张深错误估计了形势,将集结于延安的兵马遣回各地,只留下万把人。等到金军在丹州登岸,直扑延安城时,张大帅才悔之晚矣。

延安东城失陷以后,张深率残部抚守西城。在他的想象里,延安是陕西六路咽喉之地,宣抚司必派兵来援。但同时他也清楚,制置司何少保对他有看法,而都统制曲端说不定巴不得他完蛋。有鉴于此延安保卫战初期,他尚能激励士卒,坚决抵抗。待到东城失陷后,张深感到大势已去,若再坚守下去,恐怕免不了死路一条。

久等援兵不到,张深既惊且怒。越想越恨。你们不是要整治我么?你们不是想夺我嘟延帅位么?好。你们不来救,老子投了女真人!

可他想投降,底下的将佐未必答应。张深再三考虑,先问了刘此,世。后者模棱两河,既没答应投降,也没说要坚决抵抗,以身殉国。张深又问其他人,有言死战者,也有赞同投降的。恰适金军攻势猛烈。廊延兵苦不堪言,而统率攻城金军的完颜委宿此时投书于城中劝降。

也不知道女真人是怎么得知西军内部之事,委宿在劝降书中说,现在陕西掌兵权的是曲端,他是绝计不会前来救援延安的,你等早降早好。我们备好佳酿,宰上肥羊,虚席以待廊延张大帅及麾下将佐前来。而且说明,国相粘罕了话,只要延安开城投降,不论文武都将给予重用。甚至许诺张深,投降之后一切不变,仍旧由他镇守廊延之地。

张大帅见大势已去,将心一横,牙一咬,开城!投降!

他投降的消息传到嘟州小粘罕喜不自胜!正与诸将相庆时,忽然得到消息,说是一支宋军迂回太和山一带,企图不明。这倒把粘罕骇了一跳,与部将们一合计,左右延安已经到手,不必再怕紫金虎。

干脆把两处大营的兵马撤回来集结。次日一早铺天盖地去打虎!结果他这么一搞,还把徐家兄弟唬住了,以为他在布什么局。

张深投敌叛国,其影响可以说非常恶劣。宋金开战数年,投降的不在少数,但在陕西,帅守一级的官员中,他是头一个。他一投降,不仅预示着整个嘟延路的沦陷,更开了个非常坏的先例。无怪乎李纲惊闻噩耗时,连称“鲜廉寡耻”

金军虽得延安,但要吃下嘟延一路,尚须时日。只因廊延经略安抚司的防区,包括延安一府,廊、丹、坊三州,保安,接德二军。金军目前虽然有控制脚延大部,但保安接德两军未陷,尤其是划归河东,但地理位置靠近陕西的麟、府、丰三州还折家军控制之下。保安,绥德两军女真人或者可以不当回事,但麟、府、丰三州的折家军他们不敢轻视。保守估计,金军无论进取关中。还是往西推进打环庆、泾原两路。至少也得八月秋凉的时候。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西军若能制定正确的策略,重整防务,完全可以与女真人对抗。可如果还象从前那般。上面没有正确的战略,下面的人只顾自保,不客气地说,等着全陕沦陷吧。陕西一丢,接下来就是四川。从古至今,四川都是中国的大后方。“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如果连四川都保不住。那中国必亡无疑。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章徐卫的转折点

二延失陷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原,徐绍在东京接获懈示以后。深感局势艰难,关中平原可能不保。他是带兵出身,也在陕西任过职,自然知道种师中的策略是对是错。可是凭良心讲,他也不敢冒这天大的风险,批准弃守关中。李纲向他请示,不过就是想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东京留守司。不过他并不记恨李伯纪,陕西情况那么复杂。李纲也不容易。

在给陕西宣抚司的复函中,徐绍含糊地指示“相机而动”另外又说,既然种师中病重。无法理事,则由泾原经略安抚使徐原暂掌陕西军务。同时,他又向镇江行在金牌快马报告此事,并请求行在尽快确定陕西制置使的人选。

这一来,局面更加扑朔迷离,陕西自己作不了主,要请示千里之外的东京。东京也不敢顶这个雷,又请示远在江南的镇江行在。可一个江南,一个秦陇,皇帝就算想管陕西的事,他也是鞭长莫及。赵扭以及行在的文武大臣这个时候只知道陕西在打仗,至于打成什么样了,谁也不清楚。若是等到镇江行在批复此事,别说黄花菜,回锅肉也凉了。

大宋这边没个主张,女真人可没闲着。打下延安之后,粘罕虽然在嘟州集结兵马,其实不过就是想逼迫徐家兄弟和曲端罢兵。

曲师尹回环庆,徐家兄弟撤回耀州之后,粘罕立即布置夺取廊延全境的军事行动。

保安,络德两个军,辖区都很大,是从前为了对抗夏国而设立的。这两咋,军兵力虽然不多,但难就难在,其防区内,不仅有两座坚城。堡垒军寨更是遍地开花。这个当年宋军“壁垒推进策略”的产物,让粘罕很头疼。打吧。逐步推进,得轻到什么时候?不打吧,又怕后院起火。与部下商议之后,决定用攻抚两手。一面进攻,一面招降。延安都失守了,保安接德两军的将佐人心不稳,投降女真者甚多。

到七月初,保安知军开城投降,绥德军孤悬于陕北。按说绥德投降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就在这个地方,金军碰了钉子。佞德知军也姓徐。名唤徽言,这咋。人是武举出身,而且是“武举绝伦及第”说简单点也就是武状元。性情耿直,忠义,他的老婆是折可求的外甥女。因此一听到延安沦陷。他就联络背后麟府路的折家军,准备以死,抗战。

金将撒离喝挟破延安之余威前来扣城,没想到被徐徽言当头一棒。连攻三日,折了上千兵马。此地素为宋夏前线,莫说正军,就是乡兵,甚至只要上了十三四岁的男女,都会舞枪弄棒,金军一夜被袭扰两次。逼不得已只能退回延安。粘罕闻讯大怒,延安城坚兵广我都拿下来小小的佞德怎能挡住我女真大军?遂改换辽东汉军大将韩常往攻。可行的策略来。东京留守司的复函基本上没什么实质内容,说了等于没说,李纲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把“权制置副使”徐原召回来,又聚集宣抚司一干佐官,以及陕西的监司长官们商议种太尉提出的弃守关中,退保秦陇的建议。

这个议题一抛出来,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以宣抚判官王庶,提点小刑狱万俟商为代表的官员激烈反对,认为应该固守长安以保全关中。并说种师中老朽昏聩,病得着了魔。居然敢提出放弃关中!

权制置副使徐原自然是极力赞成。先,他认为这个策略是正确的,不如此,则陕西必失。其次,泾原是他的根本,从妾宿入侵开始,他就带兵前往陕华,与两个堂弟并肩作战。现在廊延丢了,局势恶化,他也想尽早回去守住家门。

再则,如果要坚守长安,保全关中,徐宣抚能依靠谁?还不是我们徐家兄弟?把我们的部队拉到关中平原跟金军血战?我吃饱了撑的?前些日子在同州跟妾宿对阵,打得我五痨七伤。若不是种太尉及时增援,我他娘的险些溃败了。反正现在我就认清一个道理,在平原跟金军打大会战,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结果徐原这话触怒了人,朝廷以武臣掌军,文官们心里本就不以为然。你现在还蹦得这么高?这事你说了算么?最终还得宣抚相公点头才成!

马扩因为帮腔,被万俟离一顿狠毛!你算哪根葱?一个有历史问题的犯官,不是宣相提拔,你现在还在深山里当流寇呢,有你说话的份么?不是你马家父子蒙蔽圣听,促成海上之盟,能有今天女真南侵?你现在就该以死报君王社稷,怎么还极力鼓吹弃守关中?你是什么居心?

李纲一瞧大多数人都反对。当时也没表态,散了之后,将徐原单独留下。

盯着万俟商等人离开大堂,徐原仍旧忿忿不平。这帮东西,站着说话腰不疼,打仗是你上还是我上?书生意义,空谈误事,娘的!

李纲这几日茶饭不下,也睡不安稳,脸上似乎都泛着黑色。尤其令人注目的是,两边鬓角竟在不知不觉之间全白了。官员们走后,他步下堂来。随便寻了个位置坐下,又对徐原道:“义德坐下说。”

徐原要说跟李纲有什么交情谈不上,但知道他对徐家老九极是器重,又是铁杆的抗战派,因此对他比旁人多敬几分。抱拳一礼后,方才落座。

“方才你也看见了,大多力主坚守关中

话网开了个头,徐原性急。不耐道:“宣相,坚守坚守,至少也得可守吧?这关中一马平川,怎么守?不是长金贼志气,女真大军一过黄河,关中就等于是沦陷了。所幸。完颜类宿中了种太尉的计,被引到定戎去。现在粘罕卷土重来,压根不靠近渭水。廊延一失陷关中就已经袒露!”

李纲没有打断他,耐心地听完之后,问道:“若守长安,你有把握么?”这话其实根本不用问,徐原的态度已经是

后者似乎不想把重复过多次的主张再说一遍,略一思索后,反问道:“宣相,若要坚守关中,兵马自何处来?”要跟金军在关中大战,不说多了,至少得十万八万兵力吧。

李纲沉吟道:“陕华、泾原、秦凤三个帅司的兵力加起来,就已经过十万人,况且还有都统制曲端手里的部队,应该足够吧?”

这话如果是旁人说的,徐原早火冒三丈了,打仗不是比人多!但李纲为文官,不懂军事也正常,况且人家是陕西最高长官。因此,详细解释道:“宣抚相公,先曲端会不会来是个未知之数。其次,就算把种太尉、徐卫、赵点和卑职的兵力加起来,也无法保证战胜金人。自古以来,征战重地利,骑兵利旷野,步军利险阻,在关中和金人决战,诚为不智。此外。宣相试想,如果我等在关中战败,后果是什么?。

这一点李纲倒是十分清楚。如果集结几大经略安抚司的兵力,万一战败,也就等于宣告陕西沦陷。因为你把部队都集结到关中来,打败之后,金军接收城池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照义德的意思,关中是必弃不可?。李纲沉声问道。

徐原也叹一声:“卑职世受国恩,若宣相执意于关中会战,我必身先于士卒,蹈死不悔!只是倘若战败,则全陕尽失。”这就有点违心了。其实他早就打定主意,如果上头不听劝,非要在关中平原与金军决战,他哪怕背咋,违节的罪名,也坚决不从!

说完之后,他去看李纲反应,只见后者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