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瓦 >

第340章

汉瓦-第340章

小说: 汉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过河吧!”
    桥蕤也深知保护袁术重任在肩,只好点头同意了。
    杨弘冲着袁术长揖一礼道:“陛下待弘恩重如山,弘愿一死以报陛下的知遇之恩,请陛下速速渡河,追兵由弘来挡之!”
    袁术不禁唏嘘而叹,关键时刻,自己身边象杨弘这般的忠直之士太少太少了,现在留下来断后,面对徐州军凶悍的弓骑兵,可谓是九死一生,基本上看不到回还的希望,袁术不禁惺惺地道:“杨爱卿不必去挡追兵了,随朕速速渡河吧。”
    杨弘看看不远处呼啸奔驰而来的弓骑兵,一盘散沙的袁兵根本就不是对手,现在如果没有将领挺身而出的话,弓骑兵很快就可以杀到渡口,现在上一波的渡船还没有返回,再不阻击弓骑兵的攻势,很可能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现在袁术手下的高级官吏只有桥蕤和杨弘两个人了,杨弘不去的话,也只有桥蕤带队了,就算过了淮河,那也不是万事大吉,且不说刘泽可能全派追兵追击,就是汝南的黄巾刘辟龚都也够让人头疼的了,袁术身边没有得力的大将保护,这千山万水如何涉过,所以杨弘一横心,决定不是由他来领军阻击徐州兵。
    “陛下,此去青州,千山万水路途凶险,万万离不得桥将军保护,弘虽文弱之士,但为陛下尽忠效力,唯死而已,现在徐州兵追之甚急,我军一盘散沙,若无人统领,败亡不远,弘意已决,愿为陛下阻挡追兵,陛下速速过河,弘就此拜别!”说完,杨弘一揖到底,也不再等袁术的命令,转身下去,令兵士牵过马来,翻身上马,迎着徐州兵来袭的方向就冲了过去,边冲边喝令:“长枪兵结阵!长枪兵结阵!盾兵防护!盾兵防护!”
    唯一能有效抵御骑兵冲击的就是长枪列阵,密如林的长枪阵可以迟滞骑兵如旋风似地攻击,袁军阵地一盘散沙是因为没有人组织,现在杨弘主动地站了出来,虽然他是文官,但也是有一定的号召力,何况这些兵卒大多都是老兵,面对弓骑兵的有力冲击,自然也明白该用何种方式应战,缺的不过就是一个能统率诸军的将领而己,所以杨弘一声呐喊,许多的袁兵自然就蚁聚了在了他的四周,盾兵在前,枪兵在后,结成了一个方阵。
    形成方阵之后,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弓骑兵的冲击之势,虽然被动挨打的局面还是没有完全改观,但杨弘的目的是迟滞弓骑兵的进攻而不是战胜弓骑兵,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考虑,杨弘的策略还是成功的。
    弓骑兵受阻之后,再也不能如先前那样势如破竹横冲直撞了,管亥立即命令改变攻击方式,采用左右迂回的方式来进攻,不再采用直接冲入敌阵的方式,而是利用弓箭一点点地蚕食掉这个临时组成的方阵。
    冰冷而锐利的箭头毫不留情地射入袁兵的身体之中,随着一声声的惨叫,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推移,杨弘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不过他回头看看渡口方向又一批的渡船驶离了渡口,还是会心地露出了微笑。
    其时天光已是大亮,第八步兵师也赶来投入了战场,郝萌率部从正面列阵,管亥率弓骑兵从侧面迂回打击,对于袁军的方阵而言,似乎再也支撑不去了,节节败退。管亥早已瞧见了在阵中指挥的杨弘,看到袁军败退,已经是露出一个空当,便令弓骑兵全力向杨弘所在方位施射,箭如雨下,没有铠甲防护的杨弘立刻被射成了刺猬。
    杨弘一死,袁军阵线登时就崩溃了,在徐州军“降者免死”的口号下,纷纷扔掉武器,跪地而降了。
    很快地,淮河渡口的战斗就接近了尾声,近两万的袁军除了三千多人渡过淮河北逃之外,超过一万的袁兵举手投降了,剩下的六七千人,不是被射杀砍杀就是自相践踏而亡,还有许多士卒无船可乘,试图游过淮河去,但水性好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跳到淮河里的都被活活地淹死了。
    管亥和郝萌一边打扫战场,一边派人飞报刘泽,虽然淮河渡口一战徐州军大获全胜,但袁术却逃之夭夭了,不能不说是一个最大的遗憾,管亥和郝萌手头无船,想要追击袁术的话非得要刘泽派舟桥部队来,而舟桥营也只有在军团一级的单位中才有配置,所以管亥请求刘泽速派舟桥营来,协助他们渡河追击袁术。
    接到管亥的报告,贾诩微微有些遗憾,道:“到底还是让袁术给逃了。主公,管亥请求派舟桥营过去搭建浮桥,追击袁术,只是可惜搭建浮桥尚需一断时间,弓骑兵速度再快,恐怕也难再追上了袁术了。”
    刘泽倒是微微一笑道:“袁术想逃,恐怕没那么容易。”(未完待续。。)

第456章 举城而降
    袁术逃跑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寿春城,陈纪等人再无忌惮,立即开城向刘泽投降,昨夜张勋出战带走了兵马三万,袁术出逃带走了御林军两万,寿春城内也就只剩下陈纪所属的部队万余人了,不过公卿百官俱在城中,一齐出城向刘泽投降,倒也是蔚为壮观。
    刘泽亲自带兵入城纳降,陈纪张炯李丰梁刚乐就韩胤陆勉等降将在城门口递上了降书顺表,寿春城一万多军队、官吏五千余人,居民五万余口尽数而降,不过寿春府库之内早已空无一粟。刘泽进城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赈济难民,拿出粮食来安抚民心,派军队接管寿春城的防务,寿春城原有的军队全部调出城去,在城外安营扎寨,等候整编。
    除了已经逃走的袁术桥蕤之外,大陈朝的一班文武官员大多还在城中,不过留任是不可能的了,这些官员可都是袁术委任的三公九卿,若论品秩的话,比刘泽还要高,逆陈王朝已经覆灭了,这些官位自然都不再做数了,刘泽下令所有的官员一律削职候命,等考较之后,再行任用。
    这些公卿诸官早就是惶惶不可自立了,大陈国已经完了,刘泽真要追究他们的谋逆之罪的话这些三公九卿一个也跑不了,所幸刘泽并没有惩处他们,只是废除了逆陈王朝的所有爵禄,没有追究他们依附袁术之罪。虽然都被一撸到底,但这些公卿大夫们却是一身的轻松。最起码他们可以和袁术划清界线,不用再受袁术的诛连了。
    原先的大臣之中,大多数都出城投降了,少个别的如韩暹杨奉不知所踪之外,闭门不出的也只有阎象了。
    众将皆怒,这个阎象再太不识抬举了,欲擒而杀之。
    刘泽喝止道:“袁术称帝之时,众皆附庸,唯独阎象陈辞力谏,如此耿直之士岂可害之性命!”于是刘泽亲自登门拜访。阎象感其诚。乃降。
    刘泽在淮南照搬徐州的律法,实施军管,整个淮南的局势也就渐渐地平稳下来。淮南虽然有着一些大的望族,但也被袁术折腾的够呛。他们对刘泽的禁械法令和刑民法典以及科举考试让他们很难接受。可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道。游戏规则从来都是强者制定的,各大士家如果不遵从规则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覆灭的命运。袁术都已经被消灭了。这些士家豪族自然也没有底气和力量与刘泽一争到底,只能是选择了屈从。
    不过让各家士族安心的是,刘泽虽然以占领军的姿态入主淮南,但对民间却是秋毫无犯,这与其他诸侯攻灭城池之后的纵兵劫掠大肆插刮截然不同,如果各大士家遵从律法的话,他们的财产和生命都可以受到保障。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士族都不是傻瓜,他们还没有强悍到可以和横跨徐扬两州的大军阀刘泽做对的实力,所以新政在淮南的推行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力。
    ┄┄┄┄┄┄┄┄┄┄┄┄┄┄┄┄┄┄┄┄┄┄┄┄┄┄┄┄┄┄┄┄┄┄┄
    袁术逃过淮水之后,检点兵马,止有三四千众,从寿春带出来的御林军一役之后,竟折损了七八成,更兼折了杨弘,感伤不已。
    桥蕤劝慰道:“陛下,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快快而行吧。”
    袁术也深知刘泽弓骑兵的速度,倘若让他们追过河来,自己再想走脱恐怕是试比登天了,于是袁术下令将那些充当渡船的渔船尽皆焚毁,以防止被徐州军再行利用。眼看着那一艘艘的渔船被烈火吞没,袁术也不理会那些渔家船主的哀号啼哭,下令残余人马整点行装,即刻上路。
    此去青州,最近的路莫过于投沛国走徐州,从琅琊直赴临淄,可要走沛国徐州的话,那儿可都是刘泽的地盘,袁术真要走这条路的话就等于是自投罗网,所以在杨弘的规划中,走得是经汝南、梁国转道泰山去青州这条路,虽然相比第一条路来说要绕很远的路,但可以避开刘泽的控制区域,相对来说要比较安全些。
    但汝南的黄巾刘辟龚都却是猖狂地很,汝南一直是黄巾的巢穴,从中平元年开始,汝南的黄巾暴乱几乎就没有停歇过,在各地的黄巾纷纷被剪灭之后,汝南的刘辟龚都依然高举着黄巾的旗帜,与河北的张燕遥相呼应,声势不减。曹操素来就是以剿灭黄巾起家的,对汝南的黄巾的打击几乎就没有停止过,以蔡阳为汝南太守,驻军上蔡,多次进剿刘辟龚都,不过曹操的主力一直在外线作战,仅凭蔡阳一军尚不足以剿平刘辟龚都,所以汝南的黄巾势力在各大诸侯的夹缝之中顽强地存在着。
    袁术在全盛时期也进军过汝南和陈国,刘辟和龚都倒是滑头的很,一看大军前来,立刻就弃城而逃,躲到深山老林里玩起了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等各路征剿大军走了之后再行攻城掠地。袁术当时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小虾米放在眼里,既然打不着索性就不理了。后来袁术在陈国与曹操交战被打败之后,只能是退居淮南,再也无力染指汝南。刘辟龚都倒又是风声水起,再复攻城掠县。
    此次袁术再度莅临汝南,却没有了上一次的风光,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如何还敢再招惹这些黄巾土霸王,只能是绕道而走,尽可能少与黄巾军接触。
    但我不犯人未必人不犯我,袁术没胆找黄巾军的麻烦,刘辟龚都却有些不依不饶,虽然凭着几万的黄巾乌合之众想吃掉袁术的三四千正规军完全没有可能,但滋扰偷袭的手段还是让袁术大吃苦头,一路行来,人马折损不少,辎重细软也被抢去很多,直让袁术嘘唏感叹什么叫龙困浅潭,什么叫虎落平阳。
    黄巾军的骚扰让袁军苦不堪言,一路风餐露宿,粮草匮乏,更让许多的军士萌生逃跑的念头,潜逃者溜号者不可胜数,走到城父之时,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许多的士卒累得精疲力竭,实在是走不动了,索性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歇息起来。
    桥蕤大怒,大步地赶上前去,挥起马鞭就抽将过去,边打边骂,怒火冲天。
    袁术在车上瞧见了,有气无力地摆摆手,道:“桥爱卿,算了,连日赶路,众将士也是倦乏了,让他们歇息歇息再走吧。”
    五月的骄阳似火,人站在日头底下能烤化了,桥蕤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对袁术道:“陛下,此地不宜久留,黄贼不停滋扰,刘泽的追兵在后,等过了汝南,离青州就不远了,再行歇息不迟。”
    袁术黯然哀叹道:“想我袁术也是一世英雄,竟然也沦落到如此地步,悲乎!叹乎!”
    正说话间,却见前面人喊马鸣,一彪人马浩荡而来,一杆杏黄色的帅字旗上大写一个“关”字,旗下一将,身形魁梧,面如重枣,蚕眉倒卧,凤目微睁,掌中青龙偃月刀,胯下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