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瓦 >

第339章

汉瓦-第339章

小说: 汉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士兵的脸上早已褪去,带之而来的是饱满昂扬的斗志和对胜利充满渴望的眼神。
    第二师严阵以待,静候着淮南兵的来袭。
    此次袁军的进攻可谓是孤注一掷,张勋亲自担任主将。率三万大军趁着夜色离了寿春城,向徐州军的南线阵地发起了夜袭。
    经过几次试探性地进攻,张勋把选择突围的目标定在了南部防线上,这里只有徐州军的一个步兵师在这里守御,虽然东西两个大营的徐州军随时可以增援,但如果袁军行动迅速的话,在徐州军形成合围之前,突破第二师的防线还是很有希望的。
    张勋令前锋部队每人扛一布袋,布袋之中填满沙土,前锋部队冲至防线前的深壕之前时。一声令下。将所有的布袋投入到壕沟之中,生生地将宽阔的壕沟给填出一条通道来。
    这个计策是张勋经过深思熟悉的,既深且宽的壕沟几乎是袁军不可愈越的屏障,要想突破南部防线。就必须想办法把徐州营寨前的那道壕沟给填平了。用其他的办法估计不行。张勋就想到了用人海战术,每人一个填满沙土的布袋,前锋营一万多人。那就是一万多只布袋,凭着这一万多只布袋,也就足够袁军填平深壕的了。
    但未等袁军冲到徐州军的营垒前,营内一发呐喊,火把瞬间都被点亮了,照如白昼,从寨墙木栅空隙中飞出的箭矢如雨骤至,射向了扛着沙袋毫无防备的袁军阵线之中,冲在第一排的袁兵惨叫连连,沙袋还没有投入到深壕之中,人已经挂了。
    张勋明白,今夜将是最关键的一战,毕其功于一役,能否突破徐州军的防线成败在此一举,所以他不恤兵力,不计伤亡代价,亲自在阵后督战,喝令袁兵拼死向前,用血肉之躯去趟出一条路来。
    袁兵的优势就在于人多,经过前仆后继地填壕作业,袁军生生地用尸体和沙袋将徐州军宽有十丈深壕给填平了。张勋兴奋不已,喝令大军奋勇向前,向徐州军的阵地发起全面地攻击。
    虽然栅栏和拒马给袁军造成了比较大的麻烦,但凭借着人数上的巨大优势,袁军还是冲入了徐州军的营垒之中,与徐州军展开了混战。
    刘泽很快就得到了南线遭到袁军夜袭的消息,而且这一次的进攻并不是以前那些个试探性地进攻,从袁军出动的兵力数量和发起的攻势来看,应当是袁军孤注一掷困兽犹斗的突围之战了。刘泽立令徐荣率第一步兵师、高览率第六步兵师施援南线,从东西两翼迂回包抄想要突围的袁军。
    徐荣和高览进军神速,很快地就投入到了南线之中,在徐州军三个满编制的步兵师围攻之下,袁军阵线迅速地就崩溃了,整个队伍被徐州军冲击地四分五裂,兵不见将,将不见兵,乱作了一团。袁军斗志全无,许多士兵卒直接就放下武器投降了,战至天明时分,除了零星地抵抗之外,三万多的袁兵大部投降之外,近三分之一的士卒死于非命。
    陈到从降军的口中,得知今夜领军作战的是大将张勋,不过到了后期,许多的士卒都没有再看到张勋的身影,难道又让张勋逃跑了?陈到心中泛起了一阵疑虑,按理说不应该,在徐州军三个步兵师的重兵围攻下,张勋就算是插翅也难逃了。
    在随后的打扫战场之中,从死人堆里找到了一具尸体,披的正是将军的甲胄,在一大堆普通士兵的尸体堆之中,显得很扎眼,兵士们立即禀报了陈到,陈到找来了几个投降的士兵让他们辨认,几个士兵皆指认,这正是张勋。
    张勋的身上别无伤处,只是在咽喉紧要之处被刺穿了,显然张勋在半夜指挥战斗中,被不知是从何处射来的一支流矢所命中,而射中的部位恰恰又是张勋的咽喉之处,大陈朝仲家皇帝陛下的第一大将这样悄无声息地挂掉了,就连死在何人之手,都不得而知。
    陈到命人将张勋的脑袋割下来,送往刘泽的大帐之中。不过陈到很是纳闷,既然袁术决意突围,而且派张勋亲率大军指挥作战,没理由只找到张勋一个人的尸体,别说袁术了,就连袁术手下的那些三公九卿一个也不见踪影,看来张勋是做了袁术的炮灰,袁术要么现在还滞留在寿春城内,要么已经从别的地方潜逃了。陈到感到事态紧急,把张勋的人头连同这份怀疑报告一起呈交给了刘泽。
    南线的战况激烈,陈到等人置身战场之上,根本无瑕顾及其他战线的状况,而刘泽做为全局的掌控者,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驻防在寿春北面的第八师总兵郝萌的禀报。称四更时分,袁军的一支军队突然地向第八师所属北线营垒发起进攻,攻势十分地凶猛,业已突破第八师的防线,郝萌请求立刻增援。
    “声南击北,袁术看来是准备向北逃跑了!”贾诩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判断,他点指着地图,道:“袁术北逃,只能是选择投奔曹操或袁绍,袁术谋逆称帝,已自决于汉廷,曹操这边肯定是容他不得,估计他也只能是去投奔袁绍,不过,前有淮水相阻,袁术就算是突破了北面的防线,想顺利地渡过淮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比与东西南三面,北面的防守徐州军就薄弱了许多,第八师把第二旅抽调到淮西之后,在北线只有师部和两个旅的兵力,总计七千余人,而进攻北线的袁军有两万多人,而且全部是袁术的近卫部队御林军,这是一支跟随袁术征战多年的军队,无论战斗经验和武器装备,在袁军所属各部之中,都是最好的,郝萌抵敌不住也是正常的。
    现在徐州军的三个步兵师都集中到了南线围歼张勋所部,仓促之间也不可能把这些军队调到北线去,刘泽手中只有管亥的第一骑兵师一支机动力量了,刘泽立即下令第一骑兵师火速施援北线,务必要将袁术截留在淮河南岸。
    袁术听从了杨弘的建议,决意北投袁绍。但从淮南到袁绍所控制下的青州,那也是千里迢迢,徐州肯定是走不成的,所以杨弘选择走汝南这条路线,但最大问题还是如何突破徐州军对寿春的包围,还有就是如何渡过淮水的问题。
    现在寿春城里投降派喧嚣甚上,猖狂得很,许多大臣在公共场合都毫不避讳地高谈阔论由于陈纪等人手握兵权,袁术虽深恨之也不敢轻举妄动,杨弘的出逃计划更是小心翼翼,不敢泄露半分。
    在杨弘的计划之中,就是要用到声东击西之计,令一支军队向徐州军的南线营垒发起进攻,吸引徐州军的注意,而后袁术则在御林军的护卫之下,秘密潜出城去,向徐州军的北线营垒实施突围作战,至于如何渡过淮水,杨弘已经秘密地派人到淮河上重金雇用了许多的渔船。这个计划的关键所在不是击西而是声东,如何让徐州军误以为袁军的突破方向就是南线,从而调动主力部队增援南线使北线的守备空虚,是这个计划的重中之重。
    袁术与杨弘合计,让张勋来指挥南线的突围。袁术召见张勋,说道,寿春已不可再守,他决意要南下庐江去投奔孙策,所以要委以张勋重任,命他率三万大军为先锋,突破徐州军的防线,而后自己将亲率大军接应之。袁术好言抚慰,再三表示,现在大陈危难之际,也只有张勋这样的肱股之臣可堪重用。
    张勋感激涕零,拜谢再三,当场立誓效死以命,为大陈陛下披肝沥胆在所不辞。(未完待续。。)

第455章 杨弘战死
    但张勋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就象一块破旧的抹布一样,被袁术给抛弃了,还心甘情愿地给袁术充当起了炮灰。当张勋率军冲向徐州军南线营垒,身陷重围之时,他一门心思地还想着,陛下很快就会率御林军赶来救援,但最终他望眼欲穿,也没有盼来袁术的后援之兵。当一支冷箭射穿他咽喉的时候,张勋还在那儿纳闷陛下为何还迟疑不肯出城。
    而此时的袁术,不光瞒了替死鬼张勋,而且还瞒了寿春城内的文武百官,后宫之内的嫔妃佳丽,只带了杨弘和桥蕤两人以及自己的老婆孩子和从弟袁胤,率领着两万御林军,出了寿春的北门,向徐州军守备空虚的北线营垒发起了突袭。
    现在袁术能信任的,也只有杨弘桥蕤等廖廖数人了,满朝的文武大多都和徐州勾勾搭搭,袁术一旦把真实的突围意图暴露出来,相信很快刘泽那边就能得到消息,所以袁术的出逃计划一直在秘密筹备之中。
    在北线的突破非常的成功,徐州军的注意力都被张勋在南线的攻势吸引住了,东西大营驻防的两个步兵师两万人都被调到了南线去了,北线的守备空虚,在桥蕤的指挥下,御林军顺利地突破了郝萌指挥的第八师的防线。袁军不敢恋战,突破成功之后,立即向北开进,直抵淮河渡口。
    渡口上,杨弘秘密派遣乔装成老百姓的侍卫早已把重金雇用的渔船靠岸停泊,那些渔民船家都是些良善百姓。如何看过这千军万马的阵势,吓得脸色发白,双腿打颤。先前这些侍卫乔装成普通百姓前来雇船,出的价格不低,那些船家都是风浪里讨生活的,如今有人送钱上门那有不答应的道理,现在才发现原来是和官家打交道,不禁是懊悔不迭。原本那些和善可亲的雇主现在变得凶神恶煞一般,持着刀剑威逼那些船主乖乖地从命,否则一刀一个砍翻在江里。那些船主早就吓破了胆。唯命是从。不敢反抗。
    管亥的动作神速,接到刘泽的命令之后,立即率第一师的三千弓骑向寿春北面疾驰而去,与郝萌汇合之后。立即向北逃的袁术军队发起了追击。
    弓骑兵的战力可不是一般步兵可以比拟的。别说是荒不择路亡命逃窜的二万袁兵。就是是这两万兵结阵以待,弓骑兵都不会发怵,管亥一听袁术已经北逃到了淮水岸边。心中一急,立即指挥弓骑兵扑向淮河渡口,郝萌也率第八师的两个旅随后追击而去。
    袁术的这支御林军原本是袁术帐下最精锐的部队,也是袁术南征北战赖以生存的资本,但此刻兵败如山倒,阵形已乱,如何是弓骑兵的对手,管亥率军一路冲杀过去,如入无人之境。
    袁术大骇,刘泽弓骑兵的厉害他可是亲眼目睹过的,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现在自己的军队正在蜂拥过河,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阵形来迎击弓骑兵,现在想逃开弓骑兵地追击,也只有渡过淮水才有一线生机,毕竟弓骑兵虽然陆战无敌,但一到水上,他们也是望洋兴叹。
    但侍卫们网罗到的渔船毕竟有限,一次能够承载过河的量对于两万庞大的军队而言,颇有点杯水车薪的味道,淮水虽然没有长江那么浩大宽阔,可也不是小沟小渠,渔船在淮水上往来一趟也需要点时间,这两万人都要投送到北岸去,还真不知道要渡到何时才可渡完。
    弓骑兵的攻势如潮,根本就不给袁军任何地喘息之机,袁军再要组织不起有效地防御,肯定会大部被围歼在淮水南岸。
    桥蕤生为大将军,自然担负着指挥军队防御的义务,他瞧着徐州军的攻势如潮,便对杨弘道:“杨司徒,你速保护陛下过河,徐州兵由某来抵挡一阵。”
    杨弘摇摇头道:“桥大将军,现在陛下身边只剩下你一员大将了,此去青州路途遥遥前途未卜,陛下身边岂可无人护佑,这阻击徐州骑兵的任务就由某前去吧,桥大将军速速护送陛下过河吧!”
    桥蕤也深知保护袁术重任在肩,只好点头同意了。
    杨弘冲着袁术长揖一礼道:“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