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330章

时空之门1619-第330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两所学校,王书辉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使用什么办法,这两所学校都要成为一个孵化器。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两所学校必须要能复制出几所、十几所甚至几十所同等水平的学校出来。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王书辉立即调派人手和物资,到现代社会订购相应的设备和器材,准备在武昌郊外建立起一座复兴党高级师范学校来。

    毕竟,按照王书辉对这两所学校的要求来说,这两所学校就是能够批量化的培养同等知识水平的各学科的大量教师的师范学校。

    电影、电视、电脑,各种先进的教学器材和实验设备,大量的来自后世的被王书辉的智囊团整理出来的教科书,被王书辉非常疯狂的从现代社会通过时空门,一个集装箱连着一个集装箱的拉到了明朝末年。

    到了这个阶段,王书辉几乎是无所顾忌了。为了快速的培养出大量的工业人才和科技人才,他一点也不怕大家会对这些外星科技级别的东西产生疑惑了。反正在复兴党内他是说一不二的。

    1631年六月,随着中原地区形势的全面崩坏,一个巨大的,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想象的,充满了高楼大厦(其实最高也只有六层,但毕竟都是使用来自现代社会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的神奇的建筑群落,在武昌北部郊外拔地而起。

    新成立的复兴党中央师范学院,开始正式从湖北根据地各地,调来完成了中级少年军教育(初中生)的大量学生。整个学校是由王书辉直接领导的复兴军中央特种警备军团进行全面的军事化管理的。

    在这座完全是先进的超越时代的学校里,他们将要接受一场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教育。

    但是他们到底要学什么,这座学校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复兴党中央常委会的部分干部才隐隐约约的知道一些。

    对于这座被高达三米,厚达两米的布设了高压电网的城墙紧紧地围住了的学校,就是那些进入过这所学校的复兴党中央常委也说不太清楚里面都是些什么。

    反正里面的大多数东西,他们都不能理解。对于那些私下里违反纪律偷偷询问他们的人,就是他们想说,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最后只能用一句中央保密单位敷衍过去。

    。。。

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

    工厂化批量化灌输出来的人什么样?王书辉从地方上得到的反馈是,一个是发木,一个是发狂。【阅】

    发木,指的是在为人处事方面。那些从西山基地出去的在全面的灌输,完全单调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完全没有什么经验和方法。他们在西山基地里,只知道单纯的听作为他们教导员的前辈们的指示做事情。他们到了地方,到了工作岗位,就只知道听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的命令。

    发狂,这主要是指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上的。和接受常规的少年军教育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同,这些在西山基地里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速度完成教育的年轻人,因为至少都接受了三到五年的压抑的无趣的生活,到了地方上之后,突然间获得了自由的他们就会在所有能够发泄精力的活动中表现出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度来。

    只要是对抗性的竞技类活动,最顽强,最突出,最卖命的人,肯定都是这些人。在橄榄球比赛里,在篮球比赛里,在各种田径项目上,他们的身体素质可能不是最好的,成绩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但是最拼命,最无所顾忌,最喜欢一往无前的去拼的人,肯定都是这些人。

    王书辉得到这些消息后,也只是叹了口气而已。没办法,实际上他的这种西山基地式的培养方式,也是被现实的环境逼迫的。不说别的吧,光是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性的教育人才吧,湖北、鲁东、辽南三个地区的需要就是非常庞大的。

    按照一千个初中生的比例来配备教师的话,每五十个学生分成一个班级的话,一千个学生就是二十个班级,每种课程的教师,至少十个班级要配备一套。那么这就是十个专业教师。

    当然,即使王书辉为了发展工业不太注重文史教育吧,但是思想政治课程是必须上的。历史和地理可以合成一门课,体育可以改成军训。这样下来,每一千名学生,也至少要有十四名专业教师。

    复兴党目前掌握的湖北、鲁东和辽南地区的总人口是一千两百万人。按照人口比例,需要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的人口占百分之二十(农业社会存在严重的人口低龄化问题),这就是说,复兴党现在要为2400000少年儿童提供教育。

    因为小学教育的内容相对简单,数学、语文、自然、思想几门课的教学都可以由一个教师承担,而且复兴党的正规教育采取的是军事化模式,所以占其中一半左右也就是一百二十万左右的小学生,并不直接挤占复兴党的教育人才,但是,为了对剩下的一百二十万初中生提供正规教育,复兴党手中就必须有四万人左右的各学科的教师。

    而在事实上,复兴党的教育系统,即使从整个复兴党内的各个系统抽调有同等学力的人(复兴党的全民学习制度)成为教师,再加上王书辉的西山基地从1625年开始每年出产的一到两千名填鸭人才,也才勉强的把复兴党目前的初级中学教育需要的人才补充完整了。

    这也就是多亏了复兴党的地盘扩张是个缓慢的过程,而学生的成长也需要时间,这才让复兴党在十年中逐步的把小学到初中的教育体系在湖北地区建立了起来。

    实际上,复兴党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三级少年军体系。三年制初级少年军(小学),三年制中级少年军(初中),三年制高级少年军(高中)当中,目前只建设到了初级少年军。倒是因为全民教育的制度,特别是部队对战士们的文化教育搞的比较好,完成了初中教育的战士们成了复兴党的三四所规模不大的中专学校里的主要学员。

    这也正是为什么部队里的人才最多,而复兴党常年的把部队作为人才库,一旦出现人才不足的情况就从部队里调人的原因。

    实际上,因为复兴党的正规教育体系还没有到出成果的时候,所以,部队在复兴党势力扩张的过程中既要承担军事任务,之后又要承担建设任务,最后又要就地转业填充地方政府的状况,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特别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一旦复兴党北上,看似规模庞大的近二十万复兴军,可能还不够应付北方几省的人才需求呢。

    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在北上的过程中,不断的扩大部队的规模,把对北方群众的训练、组织工作与领导群众对地方的建设工作和部队扩充、建设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种必然。

    王书辉和复兴党上层现在都在犯一个相同的主观错误,因为他们在王书辉时空门这个金手指的帮助下通过十年时间做出的成绩,都是一个基本上可以说是按部就班的,拿着现成的东西去做的过程。所以不管王书辉还是复兴党的上层,都认为对于中国北方的接收和建设工作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

    事实上,就是有金手指,有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物质和智力上的支持,做事情也必须是一步一步的来,一步一步的走,从基础开始一点一点的建设最终得到一个不见得就是目标的结果。这才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状态。

    想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有王书辉这样的穿越者和时空门这样的金手指的条件下倒不见得做不到,但是呢,想要做到那也是相当的困难的。

    想要一下子就把北方几省变成经过复兴党十年建设的湖北根据地一样的水平,这其实是非常的不现实的。

    复兴党的中央委员,党政军三个方面的主要领导干部在一起研究规划了半个多月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想要一下子就把北方的工作做好,这一点是做不到的。

    经过十年的锻炼,已经全面掌握了数字化的方法对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中央统计局明确的告诉已经陷入精疲力竭状态的中央委员们,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复兴党都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北方地区的工业农业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马上就完成。没有四到五年的时间,没有大量的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支持,这些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复兴党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实践,不管党内是不是存在着山头,不管党内有没有派系,不管党内是不是有很多激进派,但是通过数据判断问题,把数据作为决策依据这一点,总算是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家想要一蹴而就,都犯了急躁盲目的错误,拿到数据之后也都变得冷静了下来。

    其中中央政务院主任陈封倒不像很多人那样表现的非常沮丧。他拿到了统计局的数据之后反倒在心里松了口气。

    拿着数据,陈封走到抽着烟默默不语的王书辉旁边对王书辉说道:

    “老师,现在看来,按照我们目前的物资和人员条件,对于北方地区的建设工作,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了。我看中央还是按照头三年主要进行土地改革和农场建设,后两年重点建设第一批次的四十六个重点工业项目这个目标制定五年计划吧。”

    掐灭了手中的烟,王书辉疲惫的对陈封说道,“既然是这样,就由你们政务院牵头,联合中央统计局成立一个计划委员会。按照我们目前掌握了的物资和人员先期制定一份计划。”

    看到复兴军副总政委、复兴党中央军委常务主任唐亚峰正在走神,王书辉伸出手指来指着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唐亚峰和总参谋长顾国樟对陈封说道:

    “不管怎么说,北上计划一展开,承担主要任务的也是部队方面。现在能够调动的主力部队也就是在十七八万人左右。能够抽调的生产建设兵也有十万人上下,你们做地方建设方案的话,就按照二十万干部的规模准备吧。留给他们打仗的人不用太多,有个七八万人足够了。”

    一听到要抽调部队,而且一下子就要抽走三分之二的部队,唐亚峰和顾国樟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外号木头人的顾国章脸上也显出了着急的样子。唐亚峰更是直接说道:

    “老师,这可不行吧。按照目前的情报,农民军方面就有三十万左右的兵力,明军朝方面也有近十万的兵力,咱们只留下七八万的主力部队,这是不是太危险了啊。”

    复兴党的干部都是在党政军三个方面不停的调配的。但是即使这样,部队方面仍旧有部队方面的特点。不管是谁,不管过去在什么单位任职,只要进了部队之后就会染上部队的“贪”劲儿来。

    朝中央死命的要装备,要资金,要设备,要地盘,要人员,想方设法的截留人力和物资,这就是部队方面的作风。

    其实王书辉也知道,这和部队总是出力最多,但是总也留不住什么人有直接关系。毕竟在复兴党这个准军事化的组织内,部队就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而存在的。所以部队的当家人养成这样的习惯也是正常。

    不过王书辉可不会被唐亚峰的抱怨忽悠住,他笑着对唐亚峰说道:

    “前一段时间才开完的军委会议,你这个唐憨子就忘掉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