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120章

时空之门1619-第120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种种件件,各方各面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他也实在没有太多的精神头放在工艺研究局那里。

    所以,王书辉一方面抽调人手,在工艺研究局组建专门的火炮研究小组。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可能的替代产品。迫击炮就是他目前想到的一个思路。

    除了在工艺研究局设置了火炮研究小组之外,王书辉还针对另一个近代陆军的大杀器,机枪,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当然了,以目前复兴会的工业水平,他主要把注意力还是集中在早期手动机枪的制造方面。

    现在工艺研究局机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和仿制的分别是19世纪后期英国海军采用的诺登菲尔德机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阿吉尔机枪(即咖啡磨机枪)、普法战争中法国使用的reffye机枪(满清曾经引进过)以及在中国曾经广为使用的加特林机枪。

    在机枪的仿制方面,工艺研究局的遇到的问题没有火炮那么大。按照目前复兴会的工业水平,制造和生产加特林机枪的问题不大。虽然还是不能上铜壳弹药,但是加特林机枪的早期款本身使用的就是纸壳弹药。目前复兴会使用的复兴二式步枪,用的也是纸壳弹药。

    按照王书辉的估计,差不多得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复兴会的加特林机枪才能勉强的进入投产阶段。想要大规模的列装到部队,怎么也得到1623年中左右。

    不过,按照目前复兴军的武器水平和面临的外部环境上看,一时半会儿的倒是也不着急列装机枪。复兴会现在的复兴二式步枪、黑尔火箭、手榴弹的基本配置,在三五年之内还是可以应对一切问题的。机枪这种武器,更多的是针对骑兵的。而复兴军现在还遇不到骑兵。

    也就是说,目前工业研究局的几个重点项目,化学工业(化肥厂、阿司匹林和抗生素)、火炮制造、机枪制造,除了机枪制造在技术方面不存在任何的困难,化学工业和火炮的制造,都存在严重的困难。

    其实,说起来这也是王书辉为了在明朝末年搞工业化导致的麻烦,要是想要大规模使用某种产品的话,直接通过时空门从现代拉过来是最方便的。可是,王书辉可不是为了一些个人的利益费这么大劲的。不能建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总是依靠时空门,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就得等三四百年以后了。

    不过,工艺研究局也不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从钢铁厂、机械加工厂和工业处下属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蒸汽机研究小组,在一年多来的时间里,不断的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王书辉一直认为,工业化的本质,就是机器生产机器。所以,他对蒸汽机的生产制造问题非常的关心。

    同样是根据王书辉提供的数据、模型和实物。蒸汽机研究小组,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的仿制出了各种时期的各种型号的蒸汽机。

    从纽可门蒸汽机,到瓦特蒸汽机,从兰开夏锅炉到水/火管锅炉,不同时期的各种型号各种类型的锅炉,蒸汽机小组都进行了全面的仿制。

    现在,工艺研究局蒸汽机小组,已经定型了四种不同类型锅炉的生产工艺,并成功的复制了锅驼机,正在全面整理和完善锅驼机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不过,王书辉已经给蒸汽小组下了新的命令。他命令工艺研究局,开始启动蒸汽机车的研究工作。蒸汽火车,这才是王书辉研究蒸汽机的真正目的。

    这次需要的模型和实物,在前几天就已经准备好了。不过,“0式机车”的样子给王书辉的感觉很不严肃。他怎么也没把法把这个儿童乐园里的玩具模样的蒸汽机车放在眼里。

    实在是对于现代人来说,高铁和早期蒸汽机车之间的差距,那是超级巨大的。

    不过,王书辉并没有泄气。他虽然觉得这样的蒸汽机车像是一种落后的玩具,看起来像个笑话一样。但是,他也知道,正是这种玩具,把世界带入了工业文明的时代。

    。。。

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

    公元1621年12月的一个下午,复兴会通商处处长胡启凡,正在复兴会总部王书辉的办公室里,向王书辉汇报通商处最近的工作情况。【阅】

    听汇报是王书辉最近养成的一个习惯。

    倒不是王书辉刚刚在明朝末年掌握了一个现代社会乡镇水平的势力之后,就养成了什么倒霉的官僚主义作风。而是随着复兴会事业的发展,限于复兴会干部们目前的写作能力和文字水平,王书辉发现,单方面的看报告看文件,已经不再能够全面详细的了解实际情况了。

    面对这种情况,王书辉只能采取听汇报和看报告相结合的办法。每天在固定时间内,约见复兴会不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根据他们提供的报告里的数据和表格,听取他们对相关工作的汇报。

    采取这种方法,同样面临着问题。复兴会的绝大多数会员,不仅文字表达能力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差。所以,王书辉又不得不组织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对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语言能力培训。

    即使是这样,说错话,说废话,说没有事实依据的想当然的话,说不着边际的胡话等等现象,仍然非常严重。特别是王书辉发现,听取他们的汇报,经常会耽误很多时间。而时间,是王书辉所最缺乏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王书辉对汇报时间进行了硬性规定。每个部门的汇报总时间是半个小时。每天都要进行的各部门日常工作汇报,不能超过十五分钟。剩下的十五分钟是王书辉对他们指出问题,布置工作的时间。

    不能不说,这种硬性规定时间的办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规定时间的要求下,各部门的干部们,努力的整理自己的汇报,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规定时间的存在,在语言组织能力上对他们进行了强制性的促进。

    新制度实行了半个月的时间,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语言表达上就开始变得条理分明,用语准确了。至少在面对王书辉的各种提问方面,他们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准确的回答了。

    在听取了通商处的汇报,并与统计处的统计数据相结合,对通商处的负责人胡启凡提了几个针对性的问题之后,因为胡启凡的回答中规中矩,王书辉觉得比较满意。

    对通商处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布置后,王书辉就准备结束和通商处的交流,准备打发胡启凡离开了。

    王书辉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向起立立正的胡启凡下了“解散”的口令,看到胡启凡向他敬礼时候,就回了一礼(复兴会内部礼节全部都是军礼)。在这之后,他就走回办公桌,准备开始下一项工作了。

    等到他看完了一页工艺研究局的报告,对其中的内容作了几处批示之后,因为蘸水笔要蘸水的关系,才抬头看到胡启凡还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没有离开。

    “启凡同志,你还有什么事儿?”王书辉心里觉得不高兴,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很多复兴会的干部,在和自己相处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这种拘谨。明明吱个声,发出点动静,或者直接提醒自己都可以的。偏偏这个胡启凡为了表现出他对自己的恭顺,就那么站在那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的站了好几分钟。

    “这好几分钟能办多少事情呢。封建效忠思想就是这么没效率!”王书辉在心里想到。

    “师尊,最近有些特殊情况出现了,我想专门约个时间和你汇报一下。”胡启凡说道。

    “哦,那你先大体介绍一下情况。”王书辉低下头一边看文件一边答道。

    “坐下说。”王书辉必须这么提醒一下,他都养成习惯了。自从他开始约见各部门的负责人,他就发现,如果自己不明确的指出来,明确的要求干部坐下说话,他们就能那么一直站着。

    “是这样的,枝江商盟的几家企业,最近这一段时间接连出现了负责人更换的情况。各家店铺的掌柜和账房等重要岗位,也出现了比较突然的人事变动。根据情报处的报告,据说这些企业的负责人的突然更换,是他们家族内部矛盾爆发导致的。”坐在王书辉对面椅子上,胡启凡向王书辉汇报到。

    王书辉仍旧不抬头,边看着文件材料,边对胡启凡说道:“哦,那怎么了。我不是一直向你们强调么。我们不要主动的介入枝江商盟的事情。我们和枝江商盟的关系,要定位在供货商的位置上。在商品销售上面,我们只是和他们达成一个松散的联盟,并不会完全的把商品销售全面的和他们捆绑。”

    “我不是说了么,你的做法我是一直很赞赏的。建立**自主的销售体系,不完全的依靠别人,这个思路是很好的。我们复兴会对外的工作原则就是这样,要做到‘以我为主’。”

    “枝江商盟内的企业负责人变化,对我们通商处的工作有什么影响么?”

    听了王书辉的问话,胡启凡组织了一下语言,谨慎的答道:“大的影响倒也说不上。主要是很多新的企业负责人和我们的矛盾突然严重了起来。据董滩口办事处的汇报,昨天下午的时候,有四家商铺的新负责人,找到办事处,要求办事处降低对他们的出货价格,同时又要求我们复兴会和他们一起抬高市场售价。”

    “办事处的同志因为没有接到我们的相关通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因为新任办事处的主任是刚刚完成培训的新干部,所以在问题的处理上表现的比较僵硬,和他们闹得很不愉快。协成布庄的新掌柜为此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还放出话来,说要领人砸我们的办事处。”

    王书辉听了这话,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放下了笔,抬起头来皱着眉头看着对面的胡启凡。他觉得心里非常的不痛快了。

    因为出身商人家庭,胡启凡在工作中的表现虽然比较出色,在通商处的工作中表现出优秀的才能来。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出身的缘故,他在立场上表现的不是很坚定。经常的,时不时的会表现出一种软弱的特征来。

    通商处在他的领导下,整体的工作作风也表现出一种软弱妥协的风格。在很多普通复兴会会员口中,通商处和复兴军一软一硬,表现出来的风格都比较极端。

    王书辉本人虽然是个知识分子,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想的比较多。但是,他骨子里完全是无产阶级的作风。在性格上是偏硬、偏粗糙的风格。

    所以,他对通商处的工作作风,在心里并不是特别的喜欢。不过,因为目前通商处的风格和复兴会目前“低调发展,在潜规则和官方默许下,‘螺壳里面做道场’”的工作大方向相吻合。因此,王书辉除了调派了几个比较强硬的干部到通商处任职以外,并没有对通商处做出什么大的整顿。

    不过即使这样,听了胡启凡的话里,明显的不喜欢风格强硬的同志,明显的对风格强硬的同志带来的麻烦不满意的倾向。王书辉仍旧是相当不高兴的。

    因为王书辉常年以来板着一张木头脸,所以他的情绪在脸上的反应并不是很明显。可是即使是这样,很多复兴会的干部,也能通过王书辉的眉毛,来大体判断自己师尊大人的态度。

    胡启凡属于那种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很明显的感到师尊的情绪很不好。但是,他却没办法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