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667章

水乡人家-第667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是清倌人。若不是清倌人,再红也会落于下乘。到一定层次高度,狎*妓也变得含蓄文雅起来,脱离了粗俗的肉*欲。文人们喜欢听红牌姑娘弹曲,和她们诗酒文章、说些风雅话题,似乎便将这“嫖”的行为漂白了,升高了层面,赋予了高尚的格调。

    当然,这也是王妃心里所想,从未对任何人言。

    睿明郡王也听说了方初和清哑在幽篁馆举办画展,吸引文人士子趋之若鹜,心中也不喜。但他认为这是方初的手段,目的是为了替幽篁馆打招牌。商贾么,都唯利是图。

    因以上缘故,睿明郡王对涉足纺织这行自有打算。

    他们夫妻昨天下午才回京。

    八月,睿明郡王在官窑等一批瓷器出窑。等瓷器烧成出窑,又传来谢吟月献金矿,顺昌帝命他去渝州勘察金矿,将矿藏量和开采量等事查清回禀,以防下面官员隐瞒谋取私利。

    昨天下午一回来,便听说郭织女赈灾义演和皇上遇刺。

    睿明郡王听说郭织女募捐了五千多万,心想明明是皇家的面子,却说是郭织女的功劳,这真是越传越离谱了。

    他也不多说,先进宫见了皇帝,自称能继续为慈善中心募捐更多的银子。顺昌帝听了很高兴,便让他与郭织女和仁王商议进行。睿明郡王也不知会清哑,命人召集京城有名的花魁名*妓,第二天都来慈善中心,轮流义演,吸引百姓前来募捐。

    仁王觉得不妥,说这不是落郭织女脸吗!

    睿明郡王却道,郭织女一心为灾民,花魁们也是为了赈灾义演,难道善心还分什么高低贵贱,那岂不是沽名钓誉?

    仁王反驳不出什么话来,只好任他去了。

    所以,方初和清哑一进门便看见红牌表演。

    方初当然不可能知道睿明郡王的心思,告诉清哑有关这位王爷的消息,比作者阐述要少的多,印象中就是一个逍遥的风流王爷,日子过得很潇洒。不过,他们很快便认识并进一步了解这位郡王了。

    清哑首先接触到睿明王妃。

    她和方初还是分开的。昨天大家自觉男女分开,今天则是被禁军强制分开。每一间展厅门口都站了数名女龙禁卫,院内也有许多禁军,指引男子去哪间展厅,女子去哪间展厅,半个时辰一轮转。

    巧儿和细妹都赶了过来,陪在清哑身边。

    现在,女子们都聚在第二进院的后殿和东偏殿,男子们则在西偏殿,以及通往前院的前殿。

    清哑听见后殿隐隐传出浅笑低语,而东偏殿却安静的很,便信步走向东面游廊。她并不认为这会展需要自己主持,插手管的人多呢,这不就冒出个睿明郡王吗。她只想静静待一会;再者,她记得昨天这间展厅她还没看呢,正好可以看看。

    走进去却发现,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

    展厅并不是空荡荡一览无余的,隔断处悬挂着帐幔,将整个展厅分隔成北、中、南几个小厅,都配有桌椅。此时,北边厅内聚集着一群贵夫人,还有几位少女,衣饰和举止都不俗,不是一般人家女眷。当中一位美丽的少妇身穿凤冠礼服,看规制是一位王妃,雍容华贵却不失温雅,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听见清哑等进来,她们好奇地看过来。

    清哑目光扫一圈,居然没一个认识的。

    她眼角余光看见前面墙上挂了一套衣裳,心下奇怪,也顾不得同那些人招呼,只礼貌地向她们点点头,便走向前方。

    那是一套女服:上衣立领斜襟,掐腰及臀,两侧开叉包圆角,袖宽适中;下身是裤子,裤腿宽松,宽裤脚,镶滚边装饰。

    隔壁还有一套类似的,下面是裙子。

    乍一看,有些像民国时期的女学生服饰,就是裤子和裙子长些。

    ********

    又是周一,早上好朋友们!o(n_n)o~~有一波新情节,放心,暂时不会虐地。以此为引,会有一大拨情节降临……(未完待续。)

第1039章 不相识

    抱歉,上一章节数弄错了,应该是1038章,不过内容是正确的。

    ********

    清哑之前也设计过类似的服装,专门为百姓人家女子设计的,为方便她们做活计,还将其中一款的裤脚改小了,免得蹲下做事拖泥带水。然后许翰林提议说,这样露出足踝不妥当,她便又设计了外露的花边袜子。那些衣裳都在最后一层院落的后罩房展厅展示。

    清哑很奇怪这几款衣裳怎会挂在这里,一看就是异类。

    这前面两层院落都展示的贵族服饰,设计和做工繁复考究。

    巧儿低声道:“这是谁安排的?怎不放后面去?”

    清哑没出声,管他谁安排的,她只看这设计样式。

    她们姑侄低声说话,北厅那边也在低声谈论:

    “崇尚节俭古来有之。史书记载:陈思王曹植妻崔氏服饰华美,曹操登台见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华丽的禁令,下令赐死。”

    “正是。天下人虽多,十有**都是百姓,剩下一二方为豪门富户。既办纺织会展,那十之**人的需求不能忽视了。”

    “好在王妃拾遗补缺,设计了几款平民女子的服饰。”

    “商贾谋利,自然以利益为先。王妃不做买卖,考虑的是百姓的需求,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

    这些人谈吐相当不凡,一个字没贬损举办这次会展的发起人郭织女,但有心人自能听懂她们的意思:织女是商贾,商贾重利,因此设计的服装都是给贵族和有钱人穿的,却将平民给忽视了,实在有负“织女”的名头,也有愧于这次会展的历史传承意义;同时,她们也不着痕迹地称赞了睿明郡王妃的高瞻远瞩和大气。

    被她们围在当中的凤冠女子含笑听着,注意力却不在这边,而是盯着刚进来的清哑等人打量。

    有位夫人见了,顺着她目光看过去。

    看了一会,不认得,低声问:“这是谁?”

    另一人摇头道:“不认识,没见过。”

    凤冠女子道:“看气质举止很不俗。”

    先前那夫人猜道:“许是地方官眷,刚调任进京的。”

    当中那女子便是睿明郡王妃,另外有国子监博士家眷杜夫人、翰林学士妻李夫人金夫人,以及督察院陈、章两位大人家眷,并镇北侯三儿媳汪夫人、安国公二儿媳黄夫人……这些世家贵夫人贵女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身上书卷气特别重,和睿明郡王妃是一类人。

    也真是巧了,这些人居然没一个见过清哑的。

    清哑的名头太盛,以至于她们都像睿明王妃一样,觉得郭织女是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女子,至于传言说郭织女安静纯真,她们并未放在心上。试问哪一个受《女诫》教导的女子不懂贞静?便是有才能的也要收敛了锋芒,在人前做出柔顺态。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们与清哑对面也想不到郭织女身上。

    其实,睿明郡王妃等人实在误会清哑了。

    清哑自出道以来,抛头露面次数并不多,至少和谢吟月严未央相比,她不曾出头与人会谈买卖、交结关系,这些事婚前都是三个哥哥和父亲在做,婚后则有方初,她根本不插手。从前每年的织锦大会她都参加,婚后有四五年织锦大会她都没参加。

    清哑进京后,公开场合露面也就是蔡老太太生辰那一次,还有进宫为太皇太后贺寿。蔡老太太生辰挨着太皇太后寿辰,不敢大办,只请了近亲;而太皇太后寿辰又不是一般人有机会参加的,这里也就睿明郡王妃有资格参加,偏偏她又不在京城;昨日倒是见清哑的好机会,可惜清哑刚进展厅不久就被刺客追杀,后来根本没露面,所以,这些人也就一直无缘得见郭织女真面目。

    所谓的在幽篁馆开办画展、吸引文人士子趋之若鹜,那都是方初在运作,断没有让清哑出面迎客的道理,有两次清哑出面了,也不过和许翰林等德高望重的儒生们在一起探讨绘画。

    因为这认知上的误差,导致了眼前这局面。

    且说北厅一干人见睿明王妃对清哑似乎很关注,互相对视一眼,不等王妃开口,安国公二儿媳黄夫人便站起来,向清哑走来。

    清哑看得很专注,细妹悄悄碰了碰她,提醒有人来了。

    清哑转身,冲黄夫人微微欠身致意。

    黄夫人含笑道:“夫人觉得这衣服如何?”

    她想以此为突破口,和清哑聊上几句,再介绍彼此身份,这样不显生硬,会自然许多。

    清哑也微笑道:“风格简约,不失俏丽。不过,这衣裳我等怕不方便穿着。”穿出去别人会说闲话的。

    黄夫人赞道:“夫人说的没错,这是给平民女子设计的。”

    清哑目露疑惑,心想我当然知道是给平民女子穿的,为何摆在这呢?这展厅事先都划分好的:前两层院落都展示的古往今来贵族服饰;最后一层院落是后罩房,展示的是平民服饰,怎么这间不一样?

    那黄夫人将她疑惑神色看在眼里,主动解释:“这是睿明王妃设计的。王妃与王爷在外行走,见那些村姑村妇……这设计简洁大方,方便她们做活计,且不像我等穿的裙装费布料……天下人丁十之**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才是服饰的传承者……”

    她滔滔不绝地说起睿明王妃的见解和想法。

    巧儿心中诧异极了:明明她和姑姑设计了那么多平民服饰,怎么这夫人不知道?听这夫人口气,说得那王妃多了不得似的。

    她朝清哑看看,清哑正认真地听着,便也隐忍不发。

    清哑并没有问黄夫人这衣裳为何挂在这里,或炫耀自己早为平民设计了许多款衣裳,都在后罩房展示,她想黄夫人也是来参观的,未必清楚内情。听了黄夫人的介绍,觉得睿明王妃能想到这点,确实心怀百姓,比一般的权贵女子有心了。

    黄夫人说了一大篇,正要请问清哑身份并带她去见王妃,忽听有人叫“细妹”,转身一看,门口站着一个夫人正冲她们笑,不禁疑惑。

    清哑见是严未央,忙对黄夫人歉意道:“抱歉,失陪了!”

    欠身施礼后,匆匆带着巧儿和细妹出去了。

    严未央在后殿窗前看见清哑进院,却一等也不去,二等也不去,便过来寻找,因见清哑和人说话,才叫细妹的。

    黄夫人看着外面,严未央从容冲她点头,然后和清哑携手去了。(未完待续。)

第1040章 有女人的地方话多

    黄夫人看着她们背影,只觉脑中有模糊亮光闪过,待要细追,却又无影踪了。有这感觉,只因这黄夫人便是昨日为谢吟月包扎伤口、讥刺韩希夷的人。她当时见过清哑逃跑的背影,那飞奔的矫健和翩然的姿态,很难令她将郭织女和眼前安静的女子重合,却又有些熟悉,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故而迷糊。

    她一边仔细回忆,一边回到北厅。

    众人问她刚才是哪家夫人,她摇头道:“没来得及问。”

    又将刚才和清哑谈话说了一遍,道:“我看她对那衣服很感兴趣,想必待会还会再来细看,那时便知道了。”

    睿明王妃也以为待会一定有人来,并不在意。

    于是,她们便认真探讨起平民服饰的影响,等待被黄夫人“高论”打动的清哑再带人过来,以便再说得深远、高尚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