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608章

水乡人家-第608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怡郡主和王瑛一齐应声。

    清哑和方初弹的就是《鸾凤和鸣》。

    这是太皇太后先祖的作品,她特别喜欢听。

    清哑和方初今日心情好,很适合弹这曲子。

    两人相视而笑,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合弹成功了,浓浓的****、和睦相亲的气氛、家族繁荣昌盛的气象轻松流泻。

    王瑛听得十分入神。

    一曲毕,众人赞不绝口,清哑方初各自归座。

    太皇太后见王瑛还在出神,不禁留意。王源她是见过的,王源入仕后,一直在地方任官,所以,太皇太后这是第一次见王瑛,觉得王瑛聪慧不下慧怡郡主,且更多一层端庄大气。

    她便笑道:“瑛丫头,你也去弹一支,请郭织女指点。”

    王瑛从容起身,恭声领命。

    才听了一段,太皇太后就眼露赞赏。

    王瑛是她娘家王氏族中人,后辈出息,她当然高兴,王氏一族昌盛不衰可不是凭的外戚身份,而是绝对的实力。

    慧怡郡主见了目光一闪,瞟了坐在清哑身边的巧儿一眼,心下暗自思量。那天她回家后被长辈狠狠责罚了,若不是今日太皇太后寿辰她还不能出来呢。太皇太后一向喜欢她,她不进宫必定会怀疑的。

    她将这笔账都算在了巧儿头上。

    趁着王瑛弹完、清哑夸赞之际,她笑道:“太皇太后,我听说郭姑娘琴艺得郭织女亲自传授,也很不凡呢。也让她弹一支吧。”

    太皇太后眼睛一亮,忙道:“真的吗?那可要听一听。”

    清哑道:“她琴艺还生疏,平日练得少了。”

    又对巧儿道:“你去弹一支,请太皇太后指点。”

    巧儿起身,垂眸应道:“是。”也下场去了。

    她心知慧怡郡主没安好心,给她使绊子呢。

    若只是清哑方初先弹了还罢,反正他们是前辈名人,小辈们就算比他们弹的差,也不算丢脸;但王瑛刚弹过,琴艺十分出色,巧儿若是表现太平庸了,众人即便面上不说,也会心里嘲笑,觉得郭家到底是庄户人家,没根基,出一个郭织女那是祖坟冒青烟。

    眼下情形就像当年清哑在夏流萤办的七夕会上初次展露琴艺,因有谢吟月珠玉在前,她除非压过谢吟月,否则终会落人耻笑。

    今日,轮到巧儿为郭家争脸!

    ********

    周末愉快朋友们!是不是还没起床啊?我应该也没起来,这是昨晚预传的(*^__^*)。谢谢大家各种支持,还有人呼吁打赏,其实正版订阅就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打赏太破费了,我会内疚的),聚少成多,你们不能想象你们点滴支持汇聚的结果有多惊人,我在后台看得到,最近订阅增长迅速。谢谢你们的每一分支持!(未完待续。)

第940章 又一个郭织女

    清哑也看明白了形势,心下掂量。

    这紫月轩建在御花园紫月湖的湖心岛上,有三面临水,四面墙都未封闭,安装大排窗棂,窗扇全部推开,外面秋阳高照,湖上碧波荡漾,荷叶莲莲,荷花点点——当然是假的——恍若春夏景色。

    之前众人表演都在大堂正中,对着上方皇帝太后。

    当巧儿快走到中间时,清哑起身对太皇太后和皇帝道:“民妇有个请求,请太皇太后让巧儿到窗边,面对湖水弹奏。”

    太皇太后一怔,随即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就让她去窗边。”

    顺昌帝笑问清哑:“这有什么玄机吗?”

    清哑解释道:“民妇怕她紧张。”

    顺昌帝呵呵笑了起来,他就喜欢清哑真实,想郭家小门小户的,郭巧儿没进过皇宫,郭织女怕她紧张也在情理之中。

    慧怡郡主则眼含冷笑,似乎得逞。

    王瑛不悦地扫了她一眼,又迅速收回目光。

    当下,几个太监宫女上前,将琴案挪到东窗边,放在窗下,巧儿先转身,朝上拜了一拜,才坐下,两手放在琴上。

    琴声起,众人侧耳倾听,渐渐被带入一片藕荷丛中。

    似乎是寂静的夜晚,清冷的月光下,黛青色的荷叶连绵看不到边际,点点荷花点缀其中,仿若李白的诗“山花如绣颊”。一只小船停在藕荷丛中,一个少女坐在船头,素手轻轻拨弄,袅袅的琴音便飘散在月下的荷叶间,和花叶间丝丝缕缕的雾气交互缠绕,朦胧、梦幻。

    仔细听,可听见水下鱼儿唼喋声。

    轻轻嗅,可闻见四周荷花清香气。

    夜,深了!

    梦,也深了!

    少女独自和青莲、荷花相伴,与清风明月同处。她恍若月下精灵,欣喜而新奇,乘着琴音御风而行,越过层层莲叶,在水上遨游,“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曲终,大堂上还寂静无声,仿佛梦还未醒。

    清哑眼中洋溢着欣喜的光芒,心中自豪极了。

    那感觉总结就一句话“吾家有女初长成”!

    郭勤、巧儿和郭俭几个是她看着长大的,又曾亲自教导,感情非同一般,似母似姐,看到他们长成,她比自己有成就还开心。

    郭孝郭义等人就差了许多,只因她出嫁了。

    巧儿无声起立,飘然回到堂前,蹲身叩拜。

    太皇太后招招手,示意她上前来,拉了她的手,笑道:“你姑姑说的没错,你琴技略欠缺些火候,但灵气逼人,表达的情境浑然天成,将来成就不会低于你姑姑。”一面上下打量她,十分赞赏。

    顺昌帝笑道:“皇祖母,她这点年纪,能有这样体悟已经惊人。”

    太皇太后点头道:“确实难得。”

    因转向旁边王瑛道:“你琴技虽圆熟,但领悟不够,你当自勉。郭姑娘假以时日,必定会趋于大成。”

    王瑛忙道:“太皇太后指点,臣女谨记在心。”

    巧儿忙也道:“太皇太后过奖了。”

    太皇太后笑道:“没有过奖,你当得起。你这也是随了你姑姑,有天赋。你日常都是如何练习操琴的?”

    巧儿道:“白天没空,要织布,都是晚上弹。”

    太皇太后听了更喜欢,她就爱勤劳的女孩子。

    因对清哑道:“我说她琴技不算顶出色,怎么弹得这样感人,原来她天赋好,但练习少了。可怜见的,白天要学纺织,自然是没空了。也对,琴棋书画本是陶冶情操的,咱们女子,针黹女红万不能丢。便是嫁入豪门世家,也要当家理事,光寄情才艺是不行的。”

    众宫妃诰命忙都附和。

    顺昌帝笑道:“看来郭家后继有人了,又出一个郭织女。”

    金口玉言,语惊四座!

    巧儿心一跳,欣喜得腮颊通红。

    慧怡郡主目的落空,嫉妒的心口疼。

    靖安大长公主、玄武王妃等人都仔细打量巧儿。

    靖安大长公主叫了巧儿过去,拉着她手问几岁了等语,又对清哑道:“这孩子比织女活泼些,是个机灵的,一看就聪明讨喜。”

    清哑“谦虚”道:“巧儿从小就乖巧。”

    玄武王妃见她眼露母性光辉,笑道:“织女很疼爱这侄女呢。”

    清哑道:“是。她从小就跟着我。”

    从她在这异世醒来开始,巧儿就一直陪伴着她,晚上睡觉也陪着,她每晚都把那软乎乎的小身子当抱枕用,一直到出嫁才分开。

    玄武王妃听了心一动,又把巧儿仔细看了一番。

    太皇太后十分开心,命赏巧儿,也一并赏了王瑛。

    王瑛看着微笑的清哑,若有所思。

    她觉得刚才清哑要巧儿坐在窗下、对着湖水弹琴,绝不是怕巧儿紧张,而是另有深意的,只怕和平日对巧儿的训练有关。

    不得不说,她聪慧过人,抓住了关键。

    巧儿比不得世家贵女,白日有许多事要忙,就算她聪明,也难以静下心来练习,清哑针对这情形,另辟蹊径。

    巧儿大多在早晚练琴,习武沐浴后。

    巧儿很小时,春夏夜晚,清哑带他们兄妹坐在船上,就着倾泻的白月光,对着连绵的新荷,闻着清新的荷花和栀子花香,听草中蛙鸣,水中鱼儿翻跳声,静静体验大自然的气息。

    姑侄几个悄悄耳语,怕打破了夜的美好。

    清哑在这样的氛围中弹琴,也教他们感悟。

    后来,巧儿学了琴,郭勤选了洞箫。

    春日清晨,巧儿在绿湾村郭家大院树林中,对着满园桃李枣花弹;夏夜,她在水上对着满目的荷叶荷花弹;秋天,她坐在桂树下弹;冬天,她对着皑皑白雪和凌寒的梅花弹。

    后来去了乌油镇,她就在方家老宅后园、河边弹。

    若是去霞照,她会住在城西,住姑姑的琴心阁,晚上去梅园弹。

    也就是说,巧儿很少坐在室内弹琴,不论白天夜晚,她都在天光下弹,这个时候,她仿佛化身为鸟儿,融入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清哑清楚巧儿的秉性,生怕她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便要她坐在窗边,忘却这满堂的权贵,忘却规矩礼法,回归自然。

    这,就不是慧怡郡主能料到的了。

    ********

    为咱们可爱的巧儿投一票吧!o(n_n)o~~(未完待续。)

第941章 再见

    慧怡郡主虽料不到这些,却能想其他的主意。

    寿宴散后,外臣和诰命们告辞,太皇太后很喜欢王瑛,对她道:“今日哀家有些乏了,就不留你了。改日叫你进宫来陪哀家说话。”

    王瑛恭敬地答应了。

    慧怡郡主和婉容大长公主留在宫中。

    因太皇太后夸赞王瑛,慧怡郡主道:“瑛妹妹的才情和名声比太皇太后知道的还要厉害呢。求亲的人把咱们王家门槛都踏破了。”

    太皇太后听了高兴极了,道:“这是好事。”

    又自语道:“不知她爹娘可选中了人家。”

    慧怡郡主道:“我隐约听说,那个大家都看好的六首状元严暮阳很得叔父看重。还有,瑛妹妹早年在当铺淘换了个貔貅,谁知严公子的母亲见了,说像严公子小时丢的那个。太皇太后说巧不巧?”

    太皇太后急忙问:“竟有这回事?”

    慧怡郡主点头道:“是。”

    这件事,她可没说谎。

    太皇太后不出声了,微微沉思。

    慧怡郡主轻轻为她捏背,也不再开口。

    再说清哑等人,从皇宫回去后,便紧张忙碌起来。

    这次纺织服装展,是扬名也是积德也是立功的机会。

    方初联合严家、韩家、沈家、高家等织锦世家帮忙紧急筹备,并请丹青妙手来帮忙绘制图画,清哑和严未央带领设计好手裁剪衣裳等,昼夜不停地忙碌。

    正紧张关头,韩希夷来找方初。

    他告诉方初,锦绣死了。

    锦绣死了,谢侯吐出一条重要消息。

    昨天,锦绣去刑部大牢看望谢吟月。

    她看着即便坐牢也一派优雅的谢吟月,泪如雨下。

    她哽咽道:“姑娘,姑娘从小就是有主意的,不论做什么,没有奴婢多嘴的份。可是,今天奴婢要多嘴一回。不管韩大爷为什么娶姑娘,姑娘嫁都嫁了,又有了姐儿和哥儿,就该牢牢抓紧他。从前韩大爷也是爱姑娘的。姑娘的性子最不服输,怎么丢失的,就该怎么把他赢回来。人不怕犯错,就怕错了不回头,就什么都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