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91章

定居唐朝-第91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道:“朝廷会对此厚赏,几已肯定,公主有引荐发掘之功,幼阳有进献之功,这是谁也抹煞不了的。然幼阳出身于平阳公主府,于封赏上,如若朝廷赐之以权柄,于谁乃是紧要之事!”

    这下薛朗是真懂了!他出身平阳公主府,这是世人皆知的,平阳公主于他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等,可以说,身上已经打了平阳公主一系的标签。

    进献祥瑞,圣人肯定会封赏平阳公主与薛朗,只是,怎么封赏却是门大学问。其中可揣度的东西太多,李纲的指点,殊为关键及重要。这是政治智慧,恰巧是薛朗所欠缺的。薛朗毫不犹豫的起身,朝着李纲深深一揖,致谢:“薛朗多谢李公指点。”

    李纲坦然受之,道:“幼阳勿怪老夫交浅言深即可。平阳公主之功勋,千古难有,如此之才,受限于女子之身,未得相应之封赏,已然屈才,如若不得善终,则真真是千古奇冤也。”

    薛朗认真道:“薛朗非是不知好歹,不识恩义的畜生,殿下待我如何,我心中尽知。说再多也是虚的,薛朗只能说,请李公以观后效,如若薛朗有做错的地方,李公尽可上门骂我。”

    李纲道:“正因知幼阳乃是重情重义之辈,老夫才会多言,望幼阳谨记今日之言,莫忘初心。”

    薛朗严肃保证:“定当永世不忘!”

    老李不止是公主殿下的隐藏粉丝,还是真正的铁粉。如今看来,之所以对薛朗说这些,不过是看在公主殿下面上罢了。不过,薛朗还是感激他,真心的感激。

    有了李纲的指点,薛朗突然觉得对进献祥瑞一事上公主殿下的操作,又多了几分理解,对长安之行感觉明晰了许多。

    心中有了主意,行事上自然从容了许多。每日里,除了吃饭睡觉,还会颇有闲情的带着包子它们上甲板玩一下,晒晒太阳。

    说起来,包子它们几个,包子、豆浆、油条三只都颇能适应船上的生活,就是一贯高冷的馒头君,它居然晕船!

    好在,没吐。就是上了船就恹恹的,一贯高冷的狗脸都皱着,本来就长了张苦大仇深的狗脸,这会儿看着更苦逼了。

    薛朗这没良心的主人,见状没说帮它解决一下,居然哈哈大笑,笑得馒头一见薛朗就给他个屁股,连脸都不给他看。

    薛朗看馒头生气了,才收起幸灾乐祸的心思,不过,晕船这个东西,到现代都没解决,更何况是狗狗晕船,更加无解。

    薛朗只得安慰馒头,对着馒头的屁屁不是不想对着馒头的脸说,而是馒头不给看脸,一见他就转屁屁对着他——

    薛朗道:“馒头啊,你这是不适应船上的生活,等多乘几日船,你适应了,晕船就好了!”

    馒头扭头看他一眼,就在薛朗以为馒头原谅他的时候,头又扭过去了,还给了薛朗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薛朗看着就觉得眼神里只有一个意思——

    你特么又想骗我!

    “哈哈哈!”

    这是围观的江临的笑声:“大哥,馒头不相信你了!”

    “江二郎,何事如此热闹?”

    在船舱里休息的李纲,听到江临的笑声出来。江临便把事情说了一遍,说完又是一阵笑,馒头抗议的“汪”了一声,扭头转开,大有“你们都是坏人,不理你们了”的意味。

    包子看馒头生气的走了,扭头朝薛朗汪汪了两声,颇有些埋怨,完了屁颠屁颠的摇着尾巴追它亲爱的阿娜答去了。

    李纲看得颇为有趣,叹道:“果真是灵犬,竟如此通人性,难怪能做出寻人救主之事迹来。”

    薛朗笑道:“李公过誉,包子它们只是更聪明通人性些。”

    李纲笑笑,没说话。

第155章 准备好了吗() 
乘坐着官船,一路顺着汾水而下,在船上足足过了四天,终于到达蒲州,到达蒲州,就有圣人派来的人接应。

    到达的时辰早有人乘坐轻快的小舟提前来通报,蒲州的码头,已然戒严,唯有穿着左武卫服饰的官兵在。

    李纲、薛朗一起下船,立即有个披甲戴盔的老将迎上来:“李尚书、薛咨议有礼,某乃右武卫钱九陇,奉圣人敕命,在此等候二位。”

    右武卫将军乃是正三品的武官,薛朗道:“下官薛朗见过钱将军,有劳将军。”

    这年头男人都习惯留胡须,像薛朗这样不习惯的,估计十分稀少。钱九陇留着一簇花白的短须,有礼的道:“薛咨议客气,钱某久仰薛咨议大名,如今总算见到,真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也。薛咨议请上马车,事关紧要,须得赶上一赶才是。”

    “无妨,下官晓得。”

    “汪呜!”

    正寒暄呢,一声大大的犬吠,把众人吓了一跳。这是晕船的馒头发出的扬眉吐气的怒吼!

    薛朗忍不住一笑,代爱宠致歉:“不好意思,钱将军,馒头不习惯乘船,有些晕船,所以,这脚一踏上陆地,忍不住有些激动。”

    钱九陇看馒头一眼,问道:“难道这就是灵犬?难怪连吠叫声都如此惊人!”

    连钱九陇都知道了!?这传播速度简直了!薛朗表示佩服,笑道:“钱将军过奖。”

    钱九陇道:“某家有为灵犬特意准备了马车,听说灵犬有四只,某家特意准备了四辆马车,灵犬可愿上车?”

    卧槽!

    薛朗有些蛋疼!感情他混了这么久,也不过混得跟包子它们一样的级别,觉得莫名的有些心酸。心里酸着,脸上还得笑着:“多谢钱将军,钱将军想得周到,我问问它们吧。”

    扭头问道:“馒头,包子,这位钱将军给你们准备了马车,你们是要坐吗?”

    “汪!”

    包子叫了一声,跑开了、馒头直接连理都没理,径自跑开了。豆浆、油条冲薛朗摇摇尾巴,要踏着轻快的步伐,跑跑走走,颇为自在的样子。

    这下,不用薛朗解释,钱九陇也看明白了,但看明白了,也就更加的震惊:“已然听过灵犬事迹,如今亲眼得见,通识人性之处,果真鲜见矣。既然灵犬们不愿上马车,且把马车撤回去罢。”

    “喏!”

    他身边的亲兵立即去传令。薛朗上了马车,包子它们就在马车旁边跑跑玩玩,享受脚踏实地的舒适感。

    话说,钱九陇他们听到包子它们的的名字,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看来,包子它们的名字已经传出去了,想来是过了惊讶期了。不知道能不能发掘出几个同道好友来。

    好吧,薛朗的思维又发散了!

    到达的码头的时间恰是正午,蒲州城中人头攒动,道旁有衙役站岗,以防有人冲撞队伍。薛朗连开马车的布帘往外瞧,街道两旁皆有看热闹的人。

    “差役大哥,这是哪位官人过路?”

    有那好奇的,还大着胆子向差役打听。差役道:“此乃是苇泽关进京向圣人进献祥瑞之队伍。”

    “祥瑞?何等祥瑞?”

    问话的人,好奇的打量着车上一筐筐盖着茅草的红薯,隐约可见。差役道:“听说是发现了高产的粮食,此乃我朝圣人广施仁政之果也,听说圣人还要广推天下,说不定将来就不再有饿肚子的日子了!”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我们知府有接到朝廷发下的公文,曾向我等宣读过。圣人说了,这是大大的好事,不仅不禁我等民众知晓,还要多多告知民众,普天同庆这一盛事。”

    “啊哟!这如若是真的,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胡说什么!岂止是天大的好事,这是我大唐受天地眷顾之佐证,大唐受命于天,即将昌盛矣!”

    围观众人,不管男女老幼,贩夫走卒,还是读书人,皆议论纷纷,相同的是,大家脸上都一脸的喜色,似乎对未来多了许多的希望。

    薛朗默默放下布帘,双目平静的望着马车顶——

    开始了!

    一路紧赶慢赶,天黑也没扎营休息,而是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中午赶到另一个码头,乘上前往长安的官船。钱九陇带兵乘船护卫!

    对于再次坐船,馒头的目光颇为悠远,竟没抗拒,薛朗只唤了它一声,就自己爽快的上船,虽然一上船就跟瘫烂泥似的瘫在甲板上,却体贴人意至极。薛朗感动不已,揉揉它的狗头,再没笑话它。

    因是逆流而上,船的速度自然比不上汾水时的速度。薛朗找荷香要了根儿绣花针,弯了个鱼钩,拿着根钓竿,坐在甲板上钓鱼。

    “大哥,你这样是钓不上鱼的。”

    江临走过来笑道。薛朗只是心情好,找个东西打发时间而已,笑道:“一听就知道你境界不够,钓鱼之乐在于钓的过程。”

    “大哥果然高明。”

    江临凑趣的捧了他一句。薛朗仰头大笑,没有自吹自擂的脸皮,招手让江临过来,问道:“到长安后,就能见到弟妹了,不知道弟妹是什么样的女子?来,给我说说。”

    “嗯!”

    江临在薛朗身旁坐下,给他讲自己心爱的女子——

    这几日,越是临近长安,江临就越是不安稳,在薛朗眼前晃的次数,简直是与日俱增。薛朗看出来,却没点破,只有机会的时候就让他讲讲他那新婚的媳妇儿,让他有个渠道宣泄对妻子的思念,能理解,才新婚嘛!

    薛朗觉得,自从穿来古代,他都习惯中年人心态了,看这心操的,简直了!一边吐槽自己,一边还是会帮江临纾解他对新婚妻子的思念,所以说,人呐。

    薛朗吐槽自己一万遍!

    “大哥,鱼上钩了!”

    大概是河里的鱼都看不下去两个大男人这样无聊的日子,给他们来打个岔,勇于奉献自己。

    “等”

    薛朗刚想说遛鱼的话,就见江临已经抓着丝线做的鱼线,一把拽起一条胳膊长的大鱼,看着大鱼在甲板上乱扭,薛朗的自卑感再次涌上心头——

    好吧,江临是武艺高强的大力士,不是薛朗这样的弱鸡,自卑感真是说来就来。没有一点点防备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情不由己

    “薛咨议好技艺,竟能于行船途中钓上鱼儿来。想是鱼儿也知薛咨议大喜,赶来庆贺也。”

    钱九陇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薛朗连忙转身行礼:“钱将军来得巧,恰好钓上一条鱼来,待会儿一块儿来吃鱼?”

    钱九陇道:“多谢薛咨议美意,只是,长安快到了,请薛咨议准备一番,随某家下船,等待圣人召见。”

    薛朗转身抬头,目眺远方,隐约可见城池模样——

    大唐帝国首都长安!他薛朗终于来了!

第156章 驿馆等宣() 
薛朗是进京进献祥瑞的,朝廷待他自然比待平常进京的官员热情、周到,到达码头已是日落时辰,迎着晚霞下了官船,码头边已有等候的马车。

    李纲来找薛朗打招呼:“幼阳,到此地,老夫就要与幼阳分开也。”

    李纲要回长安城向圣人李渊复命,薛朗则需要先去驿馆休整,等候圣人宣召。薛朗向李纲行礼道:“一路上承蒙李公照应,待晚辈手头事务结束,定当登门道谢。”

    李纲笑着调侃他道:“老夫定扫席以待。届时薛咨议即成过往也,想来该有新官职称呼幼阳了。”

    薛朗道:“然则薛幼阳依旧是薛幼阳,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李纲大笑:“好,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