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梦回运河前朝路 >

第53章

梦回运河前朝路-第53章

小说: 梦回运河前朝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见过监御使、右丞大人。”李渊拱手,声音不大不小,语气平缓。

    “幸会!”王连抱拳,神色平静,见到的皇帝多了,早没了之前的新鲜感。

    “唐国公客气了,多有打扰。”皇甫议回礼,李渊目前虽然只是太守,但爵位并不低,不能在他面前托大。

    “王大人如此年轻,便被皇上委以重任,令李渊深感惭愧。”李渊继续客套。

    “不用这么说话,我只会疏渠修路,李公才是国之栋梁。”王连道。

    “栋梁愧不敢当,只愿能多为朝廷效力。”李渊道,这句话里透着深意,他希望得到重视,而不是偏居一隅,过这种被朝廷忽略的日子。

    李渊是带着马车来的,王连和皇甫议坐上豪华的马车,很快来到娄烦城,照比沿途见过的其它城池,娄烦城显然更为坚固,到底是边关重地,来不得半点闪失。

    进入城池之后,里面一切都井井有条,百姓们的精神头也都很足,脸上带着笑意,衣着也比较光鲜,充分显示出李渊治理一方的卓越才能。

    目前,娄烦郡驻扎的兵马只有一万人,这是隋炀帝对他的不信任,即便李渊有心闹事儿,目前也没这个实力。

    在郡衙简单坐了坐,用了顿午餐,王连和皇甫议就被带到李渊的家里,因为在这座城池内,这就是最好的府宅。

    庭院内矗立八栋小楼,高矮不一,显得有些陈旧,证明李渊来到这里后,并没有大兴土木,当然,他也怕落下口实。

    李渊先是介绍了妻子窦氏,接着又介绍了正在练武的长子李建成,跟着,一名不到十岁的孩子跑了过来,小大人的模样,朝着大家躬身施礼。

    “世民,怎么不读书却跑出来?”李渊呵斥道。

    “父亲,我想跟兄长习武。”李世民挺着胸脯道。

    李渊呵呵一笑,但李建成却皱着眉头,明显不太喜欢这个弟弟,“你如此瘦弱,怎能习惯,还是去看书吧!”

    “我很快就能长得很壮。”李世民不服气地说道。

    “去!”

    李建成推了一把,李世民立刻向后倒退好几步,疼的小小后背都弓起来,却硬咬着牙根没吭声。李渊咳嗽两声,示意长子不得守着客人无礼,李建成便垂下眼睑,依旧是不服气的神色。

    “李公,这孩子看起来体格差了些,应该习武健身,当然,也不能耽误了读书。”王连道,这可是唐太宗,将来必须是文武全才。

    “建成,听到了没有,以后要好好教弟弟练武,不可敷衍。”李渊大家长风范,李建成不敢违抗,连连点头。

    王连和皇甫议被安排到两栋小楼居住,是府宅内条件最好的,皇甫议可能是真累了,沐浴之后,很快就睡着了。

    王连也想躺下睡觉,家仆进来了,说老爷已经备下美酒,请大人过去品尝。

    李渊如此盛情相邀,其目的无非是想让自己帮着说话,重新获得皇上的重用,王连没有推辞,跟着仆人出了小楼。

    大厅内,已经摆上了丰盛的菜肴,还有两坛陈年美酒,刚在郡衙吃过了,谈话才是重点,李渊也有避开皇甫议的意图。

    “李公,太客气了。”王连道。

    “唯恐招待不周。”李渊亲自起身给王连倒酒,接着给仆人使了个眼色,很快,仆人就捧着个锦盒出来了。

    “一点薄礼,还请大人笑纳。”李渊赔笑将锦盒放在桌上,又用双手往前推了一下,盒子与桌面发出沉闷的摩擦声,重量不轻。

    “李公,收回去吧,我只接受皇上给的赏赐。”王连直接拒绝了,甚至都不打开看,里面应该是昂贵的珠宝。

    “这”李渊很是尴尬,还是让仆人把锦盒拿走了。

    “李公,我不喜欢绕弯子,有话直说,你放心,今天的谈话内容,我会保密的。”王连道。

    李渊先是敬了王连一杯,沉吟半晌,叹气道:“皇上如此疑我,恐早晚引来杀身之祸。”

    “我不参与朝廷的事情,至今没进过新都,不清楚皇上因何怀疑你。”王连问。

    “高僧智顗曾信口开河,言我有游龙之态,引来皇上不悦,让我离开黄河之畔荥阳,意在龙不可得水也!”李渊郁闷不已,又说:“我已半百,且身体多病,命且难保,何来叛逆之心?且我自幼与皇上一起长大,他岂不知我本性?”

    “我会看相,你能活到七十一岁,还有大把光阴呢。”王连笑道。

    李渊着实被下了一跳,连忙说道:“大人,切莫如此,我死无妨,但孩子们尚且年幼,若因我而受牵连,愧对列祖列宗!”

    “李公,我这次来并州的原因,你该知道吧?”王连问。

第093章 驰道向北() 
“听闻是要修路。”李渊点头道。

    “确切地说,是要修驰道,皇上想把这条路一直修到涿郡,你这么聪明,应该明白皇上的用意吧?”王连道。

    “怎敢妄揣圣意?”

    “你要是这么说话,那就不谈了,我回去睡觉。”

    王连说着起身,李渊连忙将他拉住,“大人请坐,我听说,皇上想要打高句丽,驰道用于快速运兵。”

    “征服高句丽,皇上志在必得,我给你出的主意很简单,积极配合修路,龙颜大悦,什么都好办。”王连道。

    李渊眼前一亮,终于醒悟了,起身抱拳道:“李渊谢过大人提点。”

    “我也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你能答应。”王连道。

    “但凡李渊能做的,绝不推辞。”

    “很简单,我妻子是紫烟公主,无论何时,我都希望你能善待她。”王连道。

    李渊愣住了,搞不懂王连话中的含义,袁紫烟贵为公主,何人会轻视她?而且以王连目前的恩宠,前途不可限量,何来善待一说,不由问道:“我与那紫烟公主有何关联?哦,说来,还是孩子们的姐姐。”

    “不错,要认这个姐姐,她与人无害,李公,真的拜托了!”王连神色认真,重重地抱拳。

    “好,李渊一定照顾紫烟公主,决不食言。”

    在李渊的家里休息了三天,王连和皇甫议带着队伍继续出发,边关外尚不安宁,不适合修路,在经过榆林郡之后,驰道规划转头向东,这也是隋炀帝给的图纸上标明的。

    李渊也派出一支五十人的队伍跟着,其中不乏资深仆人,用以照顾王连等人在路上的生活起居。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王连在涿郡度过新年之后,就此跟李渊的队伍分开,沿着将来要修建永济渠的路线,沿途细细查看水利状况,于三月初返回洛阳城。

    “夫君竟然如此辛劳,紫烟心中酸楚。”一进府门,袁紫烟便迎上前来,用纤纤玉手,轻抚着王连的脸庞,美眸中泪光闪动。

    “呵呵,没什么,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皇上安排的活,向来工期短,任务重。”王连笑道,握着袁紫烟的手,回到房内沐浴更衣,又好好睡了一觉。

    袁紫烟望着熟睡中的男人,百感交集,她在家里衣食无忧,生活悠闲,王连却在外面奔波受累,在她看来,全是为了这个家。

    随着不断读书,袁紫烟也变得越来越聪明,渐渐有所领悟,她能够被封为紫烟公主,还是皇上认为自己的男人有本事,拉拢利用的结果。同时她也察觉到一点,宫中有头脸的女人多有背景,实力不俗,要想和她们和睦相处,还得提高自身素养。

    王连就在家里歇着,这次勘察的结果,形成了一份长达五千字的奏折,由皇甫议提交给隋炀帝。

    东都刚刚建成不久,一切都是暂新的,让人充满新鲜感,隋炀帝迁都过来之后,心情大好,时常举行歌舞晚会,并邀请大臣们参加,共同娱乐。如此,外界不免出现流言蜚语,皇上无德,整日沉迷在声色之中。

    王连的这份奏折,关于驰道的规划细致入微,条理分明,完全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隋炀帝看过之后,心情大好,又转给宇文恺纠错,宇文恺只是挑出几处小问题,盛赞王连之才,旷古难遇。

    隋炀帝颁布两道圣旨,宇文恺升任工部尚书,王连为工部侍郎,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同时,王连钦封监御使的职务依然保留,用于威慑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官员。

    圣旨伴随着万两黄金,一同送到王连的府上,王连照单全收,依然都交给袁紫烟管理,而自己身上带的钱从未超过十两黄金。

    皇甫议也被赏赐了五千两黄金,同时获得了皇上的口头称赞,当众说他是忠诤之臣,这让他开心的几晚都没睡着。

    王连在家里呆了不到一个月,便再度启程,一道道圣旨由东都接连发往北方,隋炀帝要求沿途各郡官员全力配合王连的安排,大量征募民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驰道修建完毕。

    依然是皇甫议跟王连结伴同行,一路有说有笑,王连也喜欢带着他,有些话可以通过他来传递,省去许多麻烦。

    接到圣旨,河北诸郡立刻忙碌起来,短短半个月内便征募了五十万民工,聚集在太行山下,李渊表现得最积极,甚至派出长子李建成,也作为一名工人,参与到驰道修建中。

    因为王连之前进行过实地勘察,对驰道设计规划得格外细致,天公作美,并没有遇到连绵的阴雨季节,再加上五十万民工一起努力,驰道以每天二十公里的惊人速度,朝着北方延伸而去。

    为了标志这是一条专用路线,皇甫议安排人员同时在道路两旁种树,五十米一棵,每隔一段距离设下界碑,以示警告。

    中原地带的黄土粘性较大,却非常利于修建道路,只要铺好后均匀捶平,就会变得格外结实,车马通行无碍,同时,王连也没有忘记安排修建简易的排水沟和过水的涵洞。

    就在驰道工程如火如荼展开之时,杨广又颁布了一道圣旨,责令北部州郡,再次征募五十万民工,到榆林郡北部修整长城,以防蛮夷。

    累积百万男丁,河北地带的百姓家里,已经找不到壮劳力,对农业生产的伤害极大。

    对于隋炀帝的这个做法,王连很不赞同,明显太过激进,可这位偶尔露出诗人气质的帝王,做事却非常独断专行,无人能改变他的决定。

    目前,王连能做的也只是管好自己这一摊,严令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必须要让民工们吃饱饭。

    六月初,驰道工程进入娄烦郡境内,李渊干脆带着五千兵马亲自赶来,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到驰道的建设中,也是一把年纪了,挖土挑担,搬石运木,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却还是努力坚持着。

    王连很佩服李渊的隐忍精神,果然是能做大事的人,李渊此举就是故意做给隋炀帝看的,借此表达恭顺之心。

第094章 观风行殿() 
六月末的一天,修路队伍也来到了长城脚下,而长城修整工程已经结束,只用了二十多天。

    阴晦的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王连看到了一队队衣衫褴褛的民工们,吃力地拉着一辆辆车迎面而来。车上装满了尸体,散发着难闻的味道,拉车人脸上布满了水渍,分不清是汗水、泪水还是雨水。

    “这是怎么了,到底要去哪里?”王连催马上前问道。

    “回家!”拉车的民工木讷地回道。

    “他们是怎么死的?”王连又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