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175章

东汉好姐夫-第175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玠的出使宣告失败,灰溜溜地回了东郡,曹操见姜盛不给面子,也没有办法,于是令李典、曹洪点齐两万兵马,进军平原。

    程昱、毛玠、刘晔、满宠等谋臣苦劝,曹操一意孤行,定要出兵,李典和曹洪得令之后即率军北上,直奔平原而去。

    刘备得了消息,大为震惊,急令张飞率军抵挡,李典兵行险着,以三千骑兵轻装急进,绕过了张飞,直奔平原县而来。

    惊慌不已的刘备连忙飞马传书,让张飞回援平原。

    张飞部返回途中,突遭李典军偷袭,厮杀一个时辰,两败俱伤,曹洪率军来援,却被副将廖化杀败,只得与李典军会合,后退三十里安下营寨。

    简雍对刘备道:“曹操大军来袭,必定是袁绍之故。试想,我们与曹操素无纠葛,而且现在曹操正协助刘岱征讨黄巾军,此次兵来,出师无名啊!”

    刘备道:“我也有此考虑,云长进驻重合县也有月余,杀退了文丑的五次进攻,也算对姜盛有个交代了,不若召其回来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92章 全线反攻(6)() 
刘备有意召回关羽,得到了麾下文武的一致同意。

    孙乾也道:“正该如此,关将军在冀州也是为他人做嫁衣,毫无利处,还是回防平原为妙。”

    刘备点了点头,就道:“那就知会姜盛一声,就说平原盗匪四起,无力支援冀州战事,必须撤军。”

    简雍道:“主公,何不言及曹操为袁绍出头,行围魏救赵之计。这样可以挑拨姜曹的关系,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啊。”

    刘备道:“不妥,曹操之意也就是让我们撤军,并无侵占平原之意。姜盛于我有恩,岂可如此算计?姜盛素有谋断,委婉表示撤军,也不至于让其耿耿于怀。”

    孙乾道:“主公仁德,乃我等之福啊,属下愿去邺城分说此事。”

    曹操出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邺城,姜盛道:“看来曹操定要为袁绍出头了,他会后悔的。”

    曹操麾下总共就五万人,抽调了两万人去平原,东郡的兵力就弱了,刘岱气得掀翻了案几,夏侯兰和张南也是感到不可思议。

    反应更激烈的是管亥,得知东郡少了两万兵马,于是挥军发起了进攻,夏侯兰恼恨曹操帮袁绍,就按兵不动,任由管亥攻打东郡。

    济北相鲍信首当其冲,与管亥军展开了激战,曹操令曹仁、夏侯渊率军驰援,半路上中了管亥的埋伏,死伤惨重,夏侯惇、曹纯、乐进各率兵马接应,把曹仁和夏侯渊的兵马救了出来,原本防守严密的东北防线,因为李典率军北上而形同虚设,直接造成了鲍信侧翼受敌。

    此时就算李典他们不在,若是姜盛麾下的夏侯兰和张南出兵的话,尚且能救得一救,而现在夏侯兰显然是无动于衷。

    鲍信苦战两天,孤立无援,被管亥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鲍信在突围途中被乱箭射死,麾下残兵败将四散奔逃,很快就土崩瓦解。

    大胜的管亥军士气高涨,奔袭任城国,刘岱调集兵马,全力应战。

    管亥军号称三十万,实际上除去老弱病残和妇孺,真正能战者不过半数,刘岱麾下八万大军,曹操有五万,鲍信有两万,夏侯兰和张南有兵两万,总兵力上与管亥旗鼓相当,但现在鲍信已溃,夏侯兰按兵不动,曹操只有不足三万人,刘岱的八万大军全线设防,机动作战力量只有三万。

    在管亥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下,曹军死伤万余人,刘岱军损失近半。曹操急令李典撤军回东郡,以应不测,平原之围随即解除,刘备总算松了口气。

    刘岱军被管亥麾下的五万兵马围在樊县,数次突围不得,损失惨重,刘岱不得不固守求援,并派人四处求援。

    夏侯兰看在刘岱的面子上,同意继续进兵,于是直捣泰山郡。

    管亥大军攻下泰山郡之后就以泰山郡为大本营,四处攻伐,夏侯兰早就看准了这个要害,于是星夜奔袭,留在泰山郡大本营的都是些妇孺老弱,根本无力防守。

    好在夏侯兰和张南都不是嗜杀之人,见黄巾军毫不还手,也没有大开杀戒,而是派人监视起来,并与留守黄巾军的渠帅谈判。

    因为张宁已经公开归顺姜盛,这些黄巾军对夏侯兰他们多少也有些归属感,其实青州黄巾也都看到乐安和冀州的繁荣,百姓的富足,那些流民迁徙到乐安之后,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青州黄巾也多少有些向往,只是管亥势力膨胀之后不愿意寄人篱下而已。

    他们见夏侯兰军军纪严明,对这些老弱妇孺秋毫无犯,心里也都没了抵触心理,主动接纳夏侯兰军的将士到家中休息。

    夏侯兰担心这些黄巾军有所图谋,严令将士恪守军纪,自行扎营休整,夜里还派出千人的巡逻队,以防不测。

    消息传到管亥耳中,无异于晴天霹雳,泰山郡大本营被夏侯兰攻占,管亥麾下这十多万黄巾军将士该如何生存?

    现在包围刘岱已经好多天了,就此撤回真是心有不甘,于是管亥击鼓进军,想速战速决。

    刘岱军现在士气低迷,军粮也快要断顿了,在这个时候,管亥的十万大军发动决战,对于刘岱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疲于应战的刘岱军很快就被杀败,刘岱在突围过程中被管亥麾下将领斩杀,刘岱既死,兖州官军立即作鸟兽散,瞬间土崩瓦解。

    曹操闻言刘岱被斩,惊得茶饭不思,于是全军出动,分四路围杀管亥军,徐州牧陶谦得知刘岱被黄巾所害,义愤填膺,令麾下孙观、臧霸二将自青州与徐州交界地带的琅琊国出兵讨伐管亥黄巾军,兖州、青州各郡县也相继出兵。

    管亥虽说斩了刘岱,战果颇丰,但同时也陷入了被群起而攻的境地,他记挂泰山大本营的安危,于是率部昼夜撤军。

    行至鲁国与泰山郡交界的卞县时,管亥军被曹操军、臧霸军左右夹攻,管亥率军苦战一日,死伤两万余人,粮草物资皆被毁,余者杀出一条血路,直奔泰山大本营而来。

    管亥登高查探前方情况,却见“夏侯”的旗号迎风飘扬,他摸不清这是曹操部下夏侯惇、夏侯渊还是姜盛部下夏侯兰,暂时停止了行军。

    却听得后边杀声震天,原来是曹军追杀而来,管亥顾不得多想,挥军往前进攻,到得附近,见对面是夏侯兰的队伍,兵力稍弱,于是挥军杀了过去。

    夏侯兰兵力虽少,但都是装备精良的轻骑兵,对以步兵为主的管亥军来说,实在是劲敌,生死存亡之际,管亥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两军一交战,高下立判。夏侯兰军士气如虹,斗志昂扬,而管亥麾下黄巾军粮草断绝,又接连败阵,早已如惊弓之鸟,不敢应战,夏侯兰直奔管亥而来,管亥见大势已去,仅率数百亲兵往北逃窜。

    夏侯兰暗叫胜的侥幸,若是管亥坚持指挥作战,以八比一的战力对阵夏侯兰,取胜也相当容易,但战场局势就是这样,打到惨烈的时候,才能考验意志,很明显,管亥意志上败了,导致了优势兵力败于万余人的夏侯兰部。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93章 全线反攻(7)() 
黄巾军主力见主将已跑,都顾不得杀敌了,开始溃散。夏侯兰被这些乱军阻扰,愣是没追上管亥,让管亥成功逃脱。

    夏侯兰令麾下大嗓门的将士齐声喊道:“黄巾圣主已归顺我主,青州黄巾弟兄们何不投效我主,共享太平盛世?”

    黄巾将士听得如此言语,知道夏侯兰志在招降,而非杀敌,本来他们心中就对冀州和乐安有些向往,现在机会来了,岂会不珍惜?

    本来还四散奔逃的青州黄巾军此时都停了下来,夏侯兰组织将士们去收拢安抚黄巾残部。

    有几个校尉级别的将领来到夏侯兰面前,下马拜道:“夏侯将军果真能善待我等?”

    夏侯兰道:“军中无戏言!何况我主仁德,并非杀戮之人,只要你们老实本分,踏实肯干,我主定会让你们安居乐业。就算你们不信我,总该信你们的圣主吧?”

    张宁归顺姜盛的事,天下黄巾皆有耳闻,说真的,有口饭吃,谁还造反?乐安和冀州对于流民的安置政策令这些难以维持生计的黄巾将士趋之若鹜。

    几名将领一商量,立即返回本阵收拢兵马,把夏侯兰的意思讲了一遍,然后黄巾七万多将士归降。

    夏侯兰进占泰山郡黄巾大本营的时候就传信给审配,询问如何处置青州黄巾。因为事关重大,审配星夜急报姜盛,姜盛复信说严密审查首恶头领,余者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数接收,乐安安置不下的,可以引导他们到冀州。

    审配接到姜盛回信之后,即安排许攸部署接收黄巾事宜,张南率军护送十五万老弱妇孺及未参战的青壮劳力北赴乐安,而夏侯兰则率军去寻管亥军。

    夏侯兰的打算是突袭管亥部,武力上震慑,然后以十五万老弱妇孺为质,迫使管亥军归降,现在来看,效果远超预想,黄巾将士无心作战,直接归降了。

    现在夏侯兰收了这七万降卒,并未收缴他们的兵器,而是监视着他们北迁,一路上总算太平。

    按着姜盛的要求,这二十多万黄巾军只留三万人在乐安,余者都要迁往冀州,不少黄巾将士故土难离,纷纷要求留在乐安。

    审配的解释是青州只有这乐安郡是姜盛治下,其余各郡县都是公孙瓒部下田楷的管辖,而乐安郡安置不了这么多人,所以要让他们去冀州。

    黄巾将士们想了想也是,不管怎样,到了冀州至少有地种、有饭吃,于是就拖家带口,经阳信县的乡村进入冀州,荀彧同意调配,把这些黄巾兵卒、家眷及老弱病残之人分散迁移到常山、中山、河间、魏郡、安平等郡国境内,由当地国相或太守妥善安置。

    这么一来,青州黄巾都已分散,难以形成利益群体,确保了冀州的安全。

    荀彧又从这些黄巾兵卒中选其精锐,组成六万人的一支队伍,姜盛为其颁号“青州营”,划归张郃统辖。

    姜盛让张郃统带青州营是因为张郃是最早追随姜盛的人之一,当年剿除青牛角的时候,张郃就曾与姜盛并肩作战,现在是姜盛的心腹之一,所以青州营这支武装就交给张郃。

    张郃从中又精挑细选,组成五万之数,分作长枪兵、游骑兵、大刀兵等兵种,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混编军团。

    虽然黄巾将士都被分散了,但给地给钱,也算是厚待了,在戏志才的建议下,没有入选青州营的黄巾军连同家眷老弱妇孺实行屯田制,除了自给自足之外,余粮直接入军粮库,作为战备物资使用。

    曹操这时候也开始实行屯田制了,实力也是不断增强,更是趁机收编了三万黄巾军,独成一军,号曰青州兵,划归曹纯指挥。

    袁绍知道刘岱已死,就表奏曹操为兖州牧,而与此同时,姜盛也表奏荀彧为兖州牧。

    献帝有些为难,袁绍怎么说也是四世三公,更因组织关东群雄会盟共讨董卓,而曹操刺杀董卓、参与关东会盟,功劳也是不小,按理说面子得给。可姜盛于公来说,自黄巾之乱起就为大汉东征西讨,更是太尉之尊,于私来说,他还是献帝的姐夫,万年公主的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