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174章

东汉好姐夫-第174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干军死伤过半之后,开始陆续有将士们投降,褚燕就分出数百人的收降队,负责接收投降的将士,然后转送到渔阳郡,让乌帕负责安置。

    渔阳郡往北就是乌桓大草原,这些年异族屡犯边境,百姓大多南迁,北部可以说是地广人稀,乌帕负责渔阳郡的防务,顺便也接管了政务,这些降兵都被派遣到渔阳郡北部地区,乌帕的政策是,土地免费开垦,除了开始供给的军粮之外,以后都由他们自谋生计。

    土地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些降兵哪里有此优待?土地随便开,开出来就自己种,也不用上税,起初乌帕还担心他们逃走,现在看来,赶都赶不走了。

    在此后半个月的时间内,乌帕让几个受到优待的降兵悄悄回到高干军中,暗中搞宣传。

    激烈的战斗总算有了停战的机会,高干好不容易松了口气,但他很快就傻了眼,全营将士几乎一夜之间跑了三成,有的还是偏将级别的中级军官!

    第二天晚上,又跑了不少,高干斩了几个带头逃跑的校尉,但仍然阻止不了这种状态,无奈之下,高干只得撤军,南下途中又被于禁截住,厮杀了一阵,高干仅带十余名亲兵逃回了南皮。

    袁绍气得吐血三升,竟然一病不起,逢纪、郭图、荀谌、辛评等皆来劝慰。

    逢纪道:“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切不可对一时的胜败而耿耿于怀。”

    郭图道:“主公,属下有一釜底抽薪之策,可解当前之难。”

    袁绍道:“快!快说说,如何解此困局?”

    郭图道:“东郡太守曹操。”

    辛评道:“郭兄的意思是,让曹操出兵平原?”

    “正是,曹操之东郡太守还是主公表奏而得,又因与主公有旧,必定会助一臂之力。属下不才,愿凭三寸之舌,邀曹操出兵,刘备腹背受敌,关羽自然就要撤兵。”

    “此策只能去一路敌军,杯水车薪啊!”逢纪与郭图、辛评素来不和,出言反驳道。

    袁绍道:“能去一路就去一路,郭图就去游说曹操吧。再看看田楷那边有何良策?”

    逢纪道:“田楷乃是公孙瓒麾下,与我们素有仇怨,现在他兵强马壮,恐怕难以图之。”

    袁绍道:“文丑、蒋义渠两支军也破不了吗?”

    郭图道:“只要曹操出兵,关羽撤军,拿下田楷不在话下。”

    辛评道:“吕翔的兵马也可以集中到阳信,现在东光守卫严密,难以破城,我们可以先破阳信,然后往西进军,南皮则集中精锐全力防守,拿下阳信和重合之后,则可震慑东光。东光冀州军不敢轻动,就凭褚燕南下,拿下南皮却也是痴心妄想。”

    袁绍道:“乐成有颜良和淳于琼,问题不大,北方继续一军抵挡褚燕南下,不知何人可派?”

    逢纪道:“麹义可当此任!”

    袁绍道:“好吧,那就让麹义为主将,高干辅助,戴罪立功。辛评,你为军师,都督军事。”

    辛评道:“遵令!”

    众谋士走后,袁绍的妻子刘氏入内探视。

    “夫君突然一病,可是为战事忧心?”

    “唉,本以为姜盛被西凉军拖住,没想到他会舍弃入主长安的机会,而回援冀州,此人取舍有度,做事果断,非我所能敌也。”

    “夫君与姜盛有旧,既然不能敌,何不负荆请罪,姜盛仁德,必会宽容对待——”

    袁绍有些恼火,打断了刘氏的话,喝道:“妇人之见!休要多嘴!”

    刘氏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再有所言语,这时候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入内拜见。

    “你们怎么来了?”袁绍问道。

    “听闻父亲染恙,特来看望。”

    “嗨,不妨事。”

    “近日听闻姜盛那厮要谋夺渤海,父亲抱病是因此事吗?”袁谭问道。

    “市井流言,不足为信。你们切不可自乱阵脚。”

    “孩儿知道了。”

    袁氏父子正说间,有军士来报紧急军情。

    袁绍令来人尽管直言。

    那军士奏道:“敌将田楷挥军来攻南皮,已掌握了数乡之地,关羽率军大败文丑将军,也已向南皮进军!”

    “什么?”袁绍眼前一黑,一口气没上的来,刘氏连忙掐人中。

    袁绍悠悠醒转,颓然道:“难道是天将亡我?”

    逢纪、荀谌等人急匆匆地进来,刚讨论过出兵事宜,还没等具体执行,南线战场就已经一败涂地,这仗还怎么打?

    逢纪道:“主公,为今之计,务必要拿下东光,以为呼应,若是任由敌军攻伐,南皮必成孤城也!”

    辛评也是这个意思,双方虽然不和,但到了现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也抛却了成见。

    事实也是如此,南皮北部有麴义防守,西部乐成县有颜良、淳于琼可为呼应,但南皮南部确实防守薄弱,若是南部不稳,南皮就会岌岌可危。

    “令文丑、高干、蒋义渠集中六万兵马猛攻东光,务必要拿下此城!不惜一切代价!”

    这三人都是败军之将,所领兵马也都是士气全无,在这种情况下攻打东光,无异于送死!

    接到军令的时候,文丑大怒,袁绍这是自取灭亡的节奏吗?

    他们两军刚刚撤回,就接到这种近乎送死的军令,也难怪他们动气,文丑和蒋义渠就来苦劝。

    逢纪道:“此战关乎南皮存亡,还请诸位将军尽心尽力!”

    文丑道:“东光尚有近五万兵马,如何能破?何况还有田楷和关羽两军虎视眈眈。现在他们来攻南皮,此时主力大军不守城反而出击,逢别驾就不觉得这是危及南皮的严重错误吗?”

    袁绍制止了他们的争论,问道:“郭图走了吗?”

    “公则已经启程了!”

    “各位也不要争了,暂时挥军抵挡关羽、田楷两军的攻势,等郭图见过曹操之后再做定夺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91章 全线反攻(5)() 
郭图知道事态紧急,所以快马加鞭,直奔东郡而来。

    乐安夏侯兰、张南挥军入兖州之后,黄巾军连遭败绩,兖州牧刘岱和东郡太守曹操的压力有所减轻。

    官军和黄巾军暂时都停战休整,兖州的战事稍微缓解了一下。曹操得知袁绍的谋士郭图来拜见,连忙迎接。

    曹操和袁绍自小就认识,可以算是总角之交,讨董卓时又并肩作战,友情深厚,所以以上宾之礼对待郭图。

    “公则看起来旅途劳顿啊,不妨先去歇息。”

    郭图道:“曹府君(太守的称呼),在下有紧要事来此,不敢有丝毫耽误。”

    “哦?本初可是有难处?”曹操其实知道冀州的战事,故作不知。

    “那姜盛四路大军围攻渤海,又有刘备、公孙瓒为其助阵,我家主公面临生死存亡之危,还请使君施以援手。”

    曹操的首席谋士程昱道:“公则这可是给我主出了个难题啊!”

    毛玠也道:“姜盛对我主有救命之恩,实在爱莫能助啊!”

    郭图道:“我家主公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想让曹使君为难,只盼曹使君能出兵平原和青州,让刘备和田楷退出冀州即可。”

    曹操想了想,说道:“本初与姜盛之争乃是冀州事务,外人不可横加干涉,刘备和田楷派军入冀州,于理不合,我可以出面调停。”

    刘晔道:“主公,请三思啊!这么一来,虽然没有直接与姜盛为敌,但难免会被他记恨。现在归属于姜盛的乐安郡,正派兵助我们对抗黄巾军,若是激怒了姜盛,乐安的兵马不仅不会继续助我,很有可能还会反戈一击,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程昱和毛玠也是如此观点,奉劝曹操不要出兵牵制刘备和田楷两股势力。

    曹操道:“我说了,出面调停,也并非出兵!我自当向姜盛陈说道理,冀州的事还是冀州自己解决,不要让外人参与。”

    郭图道:“只要刘备和田楷不掺和冀州之事,我家主公必定对曹使君的大恩铭记五内。”说完就是大拜之礼。

    曹操道:“毛玠,出使冀州的事,就拜托你了!”

    毛玠拱手一礼,道:“属下一定不辱使命。”

    郭图道:“谢曹使君!在下这就回去禀报我家主公!”

    “何必急于一时呢?我还未尽地主之谊,公则这么来去匆匆,还以为我曹操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使君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我家主公面临危急形势,片刻耽误不得。”

    “既然如此,那就恭送你返回吧。来人,赠快马两匹。”

    郭图连忙拜谢,得了快马之后,郭图即星夜返回南皮,一路上大腿都已经磨破,拜见袁绍的时候,大腿内侧还有鲜血渗出。

    袁绍见郭图如此憔悴,说道:“公则你受苦了!”

    “主公,公则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此次之行,幸不辱命!”

    原本卧床的袁绍一下子坐了起来,“曹操同意出兵了?”

    郭图摇了摇头,说道:“曹操并未答应出兵,不过他承诺出面调停,让刘备和田楷撤出冀州。”

    袁绍叹了口气,喃喃说道:“孟德总算还念着往日情义。”

    且说毛玠到了邺城,去州牧府拜见姜盛的时候,却被告知姜盛不在邺城。

    荀彧道:“我家主公出外狩猎了,过几天才能回来。要不你先在城里住下,等我主公回来之后,定会召见。”

    毛玠道:“文若兄不可打诳语啊,方才我看到太尉的车驾刚刚入府,太尉大人岂会不在?”

    姜盛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笑道:“看来你在州牧府外观察了好久啊。”

    毛玠躬身一礼,道:“东郡太守曹操麾下毛玠拜见太尉大人。”

    姜盛道:“你是替曹操来当说客的吧?”

    毛玠一呆,说道:“太尉大人慧眼如炬,早就看出在下的来意了。那我就不卖关子了,曹公有言,袁绍与太尉乃是冀州内部之争,外人不便横加干预。”

    “既然外人不便干预,那你来此做什么?”

    毛玠被姜盛抓住了语病,有些尴尬,“听闻太尉征剿袁绍,也邀请了青州牧田楷、平原相刘备出兵,不知可有此事?”

    姜盛道:“我与此二人有旧,所以邀他们协助平乱,这也无可厚非。”

    毛玠点了点头,说道:“袁绍终归是冀州治下,刘备和田楷出兵终归不妥。”

    荀彧道:“孝先(毛玠的表字)兄,田楷与袁绍素有旧怨,此番出兵也只不过是落井下石。我主相邀正好是他出兵的引子而已,田楷乃是雪前耻而已,并非干预我冀州事务。”

    “那刘备出兵却是于理不合了!”毛玠退而求其次,琢磨起刘备来。

    “刘备出兵只是代我主公防守重合县而已。只要袁绍不攻重合,刘备出兵与否,对袁绍没有任何影响。不知孝先是为袁绍而来,还是为曹操而来?”荀彧嘴上不饶人,这是暗骂毛玠脚踩两只船。

    毛玠老脸一红,道:“莫非太尉想把重合县交给刘备治理?”

    姜盛道:“我乃冀州最高官长,重合县由谁治理,也是我决定的,这就不劳孟德操心了。”

    毛玠的出使宣告失败,灰溜溜地回了东郡,曹操见姜盛不给面子,也没有办法,于是令李典、曹洪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