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

第18章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第18章

小说: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真可以算得上是空空如也。

    高伟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原来自己是一个极简生活主义者。

    元文遥在刘桃枝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向高伟行礼之后,高伟伸了伸手道:“请坐”刘桃枝上前给元文遥倒了一杯茶,而不是以往的崔佑。

    说起崔佑虽说现在醒了,但是一直没恢复,口中说着要来伺候高伟,却被高伟严令多休息几天,至于崔佑失散的妹妹,在高伟特别询问下,博陵崔家说出了崔佑妹妹的去处,不过高伟听说带伤前去看望的崔佑,竟然没和妹妹相认。

    事后高伟询问时,崔佑说了一段差点让高伟掉泪的话,“只要妹妹过的好,我牺牲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相认有时不一定是幸福,默默的守护她是我这辈子的幸福”

    给元文遥的茶水里光加了茶叶,其余的“佐料”高伟是一点也没加,喝茶要往里面加蒜末,你说这得有多变态,高伟果断拒绝了。

    高伟还不准后宫妃嫔再饮变态茶,作为男人你们都懂的,亲热时要是闻到一股大蒜味,什么兴趣都免了,南北朝时期可没有牙膏,就连印度香木都没有。

    类似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女的风潮带动下,大蒜这种气味刺激的食物,彻底在北齐的皇宫内消失了,还为皇宫省下了一笔开支。

    “如何?尝起来是否有点苦涩?”高伟笑着问道,第一次见面高伟不想给对方施加更多的压力,平常自然点挺好。

    “尝起来略带点苦涩,但是闻起来却香气四溢,沁人心脾,臣从这杯茶里品尝出一个道理,纯粹的东西是最好的”元文遥带着享受地语气说道。

    “卿说的不错,不知卿家是否像这茶水一般纯粹呢?你曾经去见过罪臣厍狄伏连得侄女,就是那个犯了死罪的宫令女官”高伟不想兜圈子,因为这才是他召见元文遥的真正目的。

    一个犯罪的宫令女官,一个是正三品的中书令,两人唯一的交际就是北魏前朝的皇室身份,其余再无其他。

    元文遥听后想要站起来时,刘桃枝上前用刀柄制住元文遥的肩膀,高伟见状笑着问道:“卿莫要惊慌,朕如果真想抓你的话,你今天来的就不是宣阳殿,而是大理寺的牢狱,或许在其中你还会认识几个同僚”

    元文遥苦笑一声看着高伟道:“不知陛下想知道些什么?”看到元文遥不在挣扎似乎认命了,高伟挥了挥手让刘桃枝放开元文遥道:“宫令女官是何身份?厍狄伏连的侄女这种身份不用再往下编了,朕是不会相信的”

    元文遥长吁了一口气道:“此女名叫元筠,是北魏孝武帝元修嫡系皇孙”

    高伟听后手中茶杯落地,立刻站了起来质问道:“此女真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孙女,你可不要诓骗于朕”高伟明白这件事要是真的,那可是了不得!

    为什么说这件事了不得呢?

    要从孝武帝元修说起,元修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之子,当年高欢反对尔朱氏起兵后,翌年逼近洛阳,而洛阳的王孙子弟纷纷流落民间。

    高欢在废黜尔朱氏拥立的节闵帝元恭后,私下多次找其他皇族子弟准备立其为帝,比如元朗,元悦,鲜卑族将士们纷纷不服,直到高欢找到这个元修时众人才服气。

    元修此人属于北魏的末代的皇帝,在北魏民间素有人望,当元修和高欢闹翻西进潼关后,高欢也是多次派人去请元修,不敢随便废掉元修的皇位,直到元修打定主意不回来后,高欢才回到邺城立元善为帝。

    宇文泰杀掉孝武帝元修,再立元宝炬后,名义上完整的北魏彻底覆灭,分成西魏和东魏。

    名望这玩意活的时候没多大用,可是死后用处大了去了,高伟一旦想到把元修女儿活着的消息放出去后,仇恨宇文泰杀死元修的鲜卑族人,会不会全跑到北齐来,这可是个不小的资源呐。

    高伟觉得这事得好好利用一下,扯张虎皮当大旗,要的就是这明星效应,虽说算不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北魏皇族的正主在我这里,将来打着为孝武帝元修报仇的口号,宇文老贼的士兵,就算没打士气也会降下几分。

    什么恨,比得上国仇家恨,高伟似乎预见到一大批的鲜卑遗族要投靠自己,北齐的实力也将一天比一天强。

    “臣不敢,此女随身携带孝文帝元修的印玺,陛下一查便知”元修肯定地说道,高伟眯着眼睛询问道:“那你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里和对方见面,你俩具体谈什么?”

    元文遥坐好之后答道:“元筠公主想让臣替她求情,请陛下绕过厍狄伏连一家,臣答应了下来”

    高伟听后哼了一声道:“看来你还很有自信,有能力说服朕绕过厍狄伏连一家,厍狄伏连可是犯了谋逆大罪,罪无可恕”

    元文遥点了点头道:“臣当然明白,元筠公主一样也明白,所以元筠公主愿意作出牺牲,入宫成为陛下的妃嫔,帮陛下一统天下时助一臂之力”

    “此话当真?”高伟略微有些怀疑道,说到底北魏的覆灭,也有高氏一族的功劳,国仇家恨在身,高伟不相信自己有这么大的魅力。

    “要是为元筠公主为厍狄伏连一家人这样作,朕还是不相信,说元筠公主还想要求朕干什么”高伟追问道,天下突然降下一块馅饼,刚好砸在自己嘴里。

    “有,元筠公主说了,一旦将来大齐一统北方后,必须把宇文一族彻底杀掉”元文遥说道,高伟听后毫不犹豫说道:“这个条件朕可以答应你”王国覆灭,皇族成员一般都没有好下场,

    “第二个条件是,元筠公主要嫁给陛下,虽然现在不能册立为皇后,但是如果将来生出皇子后,必须立为太子”元文遥小心地看着高伟的眼睛,生怕自己这个条件激怒高伟。

第27章 国之柱石段韶() 
“第二个条件朕不能答应,朕也做不了任何保证,太子之位历来受各方势力牵掣,不是朕想立谁就立谁,不过朕的一贯看法是,立贤不立长,立长不立幼,只要是朕的孩子,朕保证一视同仁”

    “陛下,祝贺你过关了”元文遥松了一口气高兴地说道,过关了,高伟心头犹疑不定,原来元筠公主在给元文遥叮嘱时。

    如果高伟朕答应了太子这个条件,此前的协议就作废,一个君王为了达到目的,却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元筠不认为这个君王能帮自己报仇。

    高伟一听心里一乐,假装发怒道:“你不怕朕生气,把你们全给杀了”元文遥摇了摇头道:“陛下,想要汉化变法成功,一定不会杀自己的帮手”

    “看来朕最近一系列的活动,让你看出了一点苗头,不错大齐的全面汉化,等此战结束后会陆续展开,不知道元卿对此战的看法如何?”高伟亲自给元文遥倒了杯茶后问道。

    元文遥谢过之后喝一口道:“臣先问陛下,此战想赢还是想输?”高伟一听这不是废话吗?打仗不想赢还打什么仗,问道:“你想赢还是想输?”

    元文遥摇了摇头道:“陛下,作为北齐的臣子,臣既不希望赢也不希望输,赢也不要赢太多,输也不要输太多,臣觉得适可而止为好”

    “此话何解?”高伟心里有些不懂,元文遥开口讲道:“此战要是大胜,不利于陛下接下来的改革,鲜卑勋贵必当有借口反对改革,此战要是大败,大齐国力损耗也非臣之所愿”

    高伟听后心里一思索还有些道理,这次大军西去,鲜卑勋贵们表现的过于积极,肯定憋着等大胜之后趁机阻挠改革,见高伟不说话,元文遥继续说道:“此乃臣之拙见,陛下不必当真”

    高伟不置可否道:“卿所言颇有些道理,不过朕还是希望左丞相打个大胜仗,就算真如卿家所言,勋贵世家对朕发难,朕也一定会说服他们的,朕的改革本来就是为大齐能一统天下,现在如果左丞相斛律光能帮朕一统天下,岂不是美事一件”

    “元卿对此次南陈之行可有把握?”高伟不想在打赢打输问题上过于纠缠,这个问题要是纠缠起来就会没完没了,甚至会牵扯到斛律光身上,先暂时撇开放在一边,以后再讨论吧。

    “臣南陈之行心中颇有把握,一切只等陛下下令出发”元文遥自信地说道。

    一听元文遥如此自信,高伟从蒲团上站了起来,说道:“元卿家如此自信,可否告诉朕有何把握说服陈宣帝?来,随朕出去透透气”

    跟在高伟身后的元文遥讲道:“其实不仅是我们大齐需要盟友,南陈此时一样也需要盟友,现在南陈的皇室面临两大问题”

    “其一是自晋人南迁之后的门阀士族和南方吴人,蛮族之间的矛盾,南陈陈霸先起家用的是岭南蛮兵,治理朝政却用的是门阀士族”

    “后来因为几次大的清剿南方蛮族,北人和南人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陈宣帝虽然尽力维持着长久以来的平衡,陈宣帝同时也明白,随着矛盾的积聚,总有一天矛盾必将迸发”

    “所以为了转移内部矛盾,陈宣帝必将对外征战,这是我大齐可以利用的地方”

    “二是“守江必守淮”淮南防线的安全时,南朝的统治就稳固,而淮南核心却在江陵一带,处于后梁的势力范围,后梁的支持者却是北周,

    “而上游的益州却在北周的手里,失去这两个地方,就好比被人扼住了咽喉,陈宣帝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采取以攻为守的方针,彻底拿下这两处地盘,故南陈必定需要大齐的支持”

    “臣以为就算我们不派人去南陈,南陈也会主动来找我们的”元文遥说完向高伟拱了拱手。

    没错,历史上陈宣帝真的派人主动联齐攻周,可是被高伟这个废物皇帝给拒绝了,当北周伸出橄榄枝后,陈宣帝立刻派南陈名将吴明彻进攻北齐淮南,虽然最后夺取的土地全被北周给占了。

    “听元卿一席话,朕心中踏实了许多,现在祝中书监元文遥马到功成,回来时朕定在仁寿殿为卿设宴庆贺”高伟许诺道。

    元文遥听后大喜跪地向高伟道:“陛下,臣定当不负主上所望,说服南陈结盟”言罢高伟让元文遥下去准备,明天一早出发。

    高伟站在宣阳殿的围栏处,看着元文遥离开的背影,自言自语地问道:“这个元文遥到底想要什么?”高伟没想有人真的回答了自己。

    “他想要失去的东西”一旁站着的刘桃枝瓮声瓮气地答道。

    “对,可是他要的东西朕给不了,朕也不想给”高伟双手背在后面,对一旁的侍卫吩咐道:“派人去请录尚书事高睿,左丞相赵彦深,朕要纳妃了”

    旋即高伟走进宣阳殿,白给的东西不要太可惜了。

    北齐,太原郡。

    兰陵王高长恭,安德王高延宗一行人昨晚赶到太原郡后,因为时间太晚了,高长恭和高延宗两人住在官驿当中,并没有打搅养病中的段韶。

    第二天一大早,兰陵王高长恭和安德王高延宗亲自带着兵符印信,赶去大都督的府,看着街道密密麻麻的商队,沿街叫卖的小贩,还有带着安逸满足笑容的百姓

    让一路上见惯了百姓困苦生活的高长恭和高延宗,每人脸上增添了几分笑容,高延宗娃娃习气还没改,高兴地说道:“不亏是我高氏龙起之地,比别的地方强太多,甚至比邺城还繁华,哥,你看那几个西域胡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