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

第17章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第17章

小说: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邕擦了擦脸上的虚汗回答道:“谢陛下,第二个方法是向南陈买粮,南陈地处湿热的南方,稻米一年普遍两熟,有些地方甚至一年三熟,加之这些年南陈没有打过大仗,想来府库里的米粮堆积如山”

    “南陈会卖给我们吗?”高伟有些不解,一是粮食属于战略物资,二是南陈一直跟北齐关系不好,相反跟北周的关系更密切,并且有些年会时不时地骚扰一下北齐的边境。

    “陛下,南陈会卖给我们的,不过就看我们用什么去买了,比如战马的话,想来南陈不会拒绝”唐邕小心地组织着语言,生怕惹恼高伟,带上个卖国的帽子。

    高伟闭上眼睛想了想,问一旁的赵彦深道:“你说这个办法如何?会不会间接的资敌?”

    在高伟看来粮食怎么能跟战马相比,粮食我大齐也能种,不过是产多产少的问题,你南陈有货真价实的战马,我看你拉车的马都没几匹,我们出行乘马车,你们出行坐牛车,两者之间能一样吗?

    “陛下,臣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南陈往昔跟北周关系再好时,北周都没有进行战马的贸易,如果我们借此次买粮的机会,趁机提出齐陈两家结盟,想来看在战马的面子上,南陈也愿意进行尝试”左丞相赵彦深说道。

    尚书左仆射唐邕补充道:“作为继承南梁衣钵的南陈,想来做梦都想恢复南梁时的版图,只要我们许下重利,一旦我们牵制住北周主力,南陈可以趁机攻取北周的蜀地,事成之后两家结成兄弟之国,一旦有事可以互相支援”

    “朕觉得此事可行,不过派谁去合适?”高伟心里在思量人选,此人官位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了南陈以为北齐很重视此事,再加上要买粮食,很可能漫天要价。

    低了也不行,要是南陈觉得北齐太过于儿戏动机不纯,搞不好还会跟北周搅合在一起,趁机北伐也说不定,关键北齐以往给南陈的印象太差了,一直盘算着想把南陈霍霍成傀儡。

    当年还派了一个伪帝想要去继承大统,结果坑了王僧辩,成就了陈霸先,硕果仅存的百保鲜卑一仗没打,全掉进长江喂鱼了,从那以后南陈对北齐的不信任感极强。

    尚书左仆射唐邕想了想禀告道:“陛下,臣推荐一人正合适,此人乃中书省的中书令元文遥,元文遥不仅职位正合适,此人能言善辩,又善与人交际,派他出使南陈,想来万无一失”

    左丞相赵彦深点了点头道:“此人合适”高伟心里一盘算,既然两位大臣都同意,元文遥本人还是鲜卑皇族的身份,历史上也无大的过错,那就同意吧。

    “既然两位卿家都同意,朕就封元文遥为大齐使,赐符信节仗,鸿胪寺少卿为副使,备上礼物出使陈国,再带上朕的手书赠与陈主”高伟说道,现在事急从权,也顾不上面子问题了。

第25章 叹一句珍重() 
北周长安城,月落乌啼霜满天。

    “报,勋州刺史韦孝宽送来急函”一位常侍双手握着急函举过头顶,呈个主座上的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打开阅后脸色沉重,顺手交给一旁等待的大冢宰宇文护。

    此时大冢宰宇文护接过之后,仔细阅读一遍,面对殿内的诸位大臣道:“北齐正准备派兵增援宜阳,斛律光亲率兵十五万,直扑宜阳”

    宇文护此言一出,满殿皆哗,各位朝臣纷纷交头接耳面露惊愕的表情,卫王宇文直开口问道:“北齐这是想干什么?这是要跟我们拼命吗?”

    大将军柳敏沉思片刻道:“宜阳虽然被围,城高池深,齐公率八万士卒围困,但至少两个月才能攻下,凭斛律光的本事,想来不至于带这么多军队来援,除非齐主还有其他所图”

    柳敏的话很隐晦,满殿大臣都明白,斛律光带十五万大军而来,肯定不是来北周地面走亲戚,以前斛律光率两三万士卒都打不赢,现在人家兵力比你还多,肯定所图不小。

    周武帝宇文邕见众位大臣闭口不言,径直说道:“韦刺史的意思,撤除宜阳之围,让齐国公宇文直回兵驻扎在河东郡,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等待斛律光粮尽时尾随追击”

    满朝大臣一听觉得也没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对方是战神之称的斛律光,打是肯定打不过了,只不过这话没人敢实话实说,因为大冢宰宇文护的面子往哪放。

    此战是宇文护主动发起的,要攻打宜阳的,可是现在打都没打,一听斛律光率十五万大军来袭,开始玩坚壁清野的耍赖政策,这锅谁来背,这骂名谁来抗,你韦孝宽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现在有的是人头疼。

    果然在听到韦孝宽提议坚壁清野的意见后,大冢宰宇文护当即上奏道:“陛下,韦孝宽此言乃迂腐误国之见,老臣还从没听说过因为一人的存在而举国不前”

    “诸葛孔明,古今人杰呀,六出祁山而不胜,为何?实力不济,不过是魏强而蜀弱,诸葛孔明不识天道,想以人力逆天而行,最后落得油尽灯枯而死”

    “斛律光不是诸葛孔明,他也比不上诸葛孔明,当今之世,唯实力尔,北齐集全国之力不过二三十万军队,大周光关中一地就可征集三十万大军,还不包括蜀地的军民”

    “北齐自从高洋后国力一日不如一日,内部派系争斗激烈,此时老臣想给陛下讲一个事情,向陛下证明我大周国力今非昔比”

    “老臣听闻以前大周军士和北齐军士,以黄河为界对峙,每年冬天黄河结冰,大周士卒为防止北齐军队偷袭,每年派人凿碎冰面,可是短短十几年过了,变成了北齐军队每年派人凿碎冰面”

    “陛下无它,乃是我大周强大,北齐实力弱小尔,现在不趁着国强士勇时狠狠打击对手,一旦将来形势逆转,谁愿意为今日退缩的行为负责”

    宇文护伸出手指指着殿内的大臣,口中喊道:“你愿意负责吗?你愿意负责吗?”被指着的文武大臣纷纷摆手摇头不敢承认。

    周武帝宇文邕眉头一皱道:“可是斛律光率大军开进进宜阳,齐国公宇文直的八万大军,要是硬打肯定不敌,不知大冢宰可有良策?”

    宇文护拱了拱手道:“陛下,臣准备调集十万长安精锐中军,渡洛水北上中部郡,过延州到绥州一线,猛攻敌离石要塞,趁机威胁其太原郡,截断平阳守军的粮道”

    “南方一线命令权景宣再率山南荆襄之军再攻打汝南郡,配合洛阳的主战场,以分北齐威势,为了增加权景宣的进攻能力,臣请调蜀地兵马五万入荆州”

    大将军柳敏从宇文泰时期就是担任智囊,颇为担忧道:“北上路途遥远,还需绕过北齐平阳一线,山川,沙漠纵横交错,臣颇有些担心”

    “此乃奇兵之策,突厥的木杆可汗已经答应,会配合我们一起行动,攻取太原”宇文护自信满满地说道,为了这次宜阳之战,宇文护把该考虑的方方面都考虑到了。

    “至于北上十万大军的统帅,老臣推举柱国公杨坚担任”宇文护刚说完,朝臣闪出一人出来弱冠之龄的将军,向宇文邕见礼道:“臣杨坚愿为陛下赴死”

    “你父亲杨忠乃大周八柱国之一,此番大冢宰推荐于你,你此次出征须你父亲为榜样,事事谨慎步步小心”宇文邕开口告诫道。

    “臣谨遵陛下所言,愿为大周马革裹尸”杨坚坚定地说道,此时的杨坚还不知道未来自己是大隋的开国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刚继承父亲爵位,急切地想在而立之年证明自己。

    在杨坚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杨坚手下拉拢了一批杨素,杨林在内的族中兄弟,此次可以领兵出战不仅是借助他父亲的光,也是杨坚的本人向宇文护输诚,毛遂自荐的成分在内。

    至于对付斛律光的办法,宇文护的办法还是继续从蜀地调兵,虽然大将军柳敏内心感觉有些不妥,但是看着宇文护孤注一掷的样子,柳敏话到嘴边生生咽了下去。

    最后在周武帝宇文邕几番说服之下,宇文护也不在固执跟斛律光决战,决定先让齐国公宇文宪率军,撤回到潼关附近,等蜀地和关中各地的府兵赶到后,再跟斛律光决战。

    关于北上大军的问题上,周武帝宇文邕坚持令宇文纯为主将,杨坚为副将,宇文护虽有不满,但是宇文邕在这个问题丝毫不退让。

    宇文护到了自知天命的年龄,不想过于逼迫周武帝只能作罢,当杨坚知道被人顶包后,心里埋下了对宇文氏仇恨的种子,但是在宇文护问起时,杨坚表现的甘之若饴,丝毫没有表示不满,一路上陪着宇文护鞍前马后。

    邺城城外十里坡,高伟亲自带着留守的文武百官,为斛律光大军送行。

    自从城外誓师大会结束后,高伟经过几天在邺城鬼子进村般的搜刮后,最后还是没有凑齐十五万大军三个月的口粮,一是亏空越查越多,二是和士开的死没有惊醒麻木不仁的勋贵势力,自知斛律光大军在外,陛下肯定不敢再动杀心。

    除了一些牢里得生活呆的实在受不了的,交钱走人外,大部分还在死扛,无奈最后斛律光只好先带十万大军离开。

    不过高伟也从邺城中军中,再抽调三万大军置换刚聚集起来三万新兵,再从剩下的七万新兵中选出两万拔尖的凑给斛律光,高伟为了斛律光整个大军的团结,高伟忍痛裁掉了不到一万的汉军,重新找人开始整编汉军。

    至于为何不多带点人?高伟认为此战从开始的计划到最后执行,始终透露出一股诡异的冒险气味,直到斛律光带领大军离开后,高伟心中的那一丝不安始终也挥之不去。

    既然大战已经不可避免,高伟唯一做向其提供更为安全的粮草保证,漫漫征程未可知,叹道一声君珍重。

第26章 讨价还价() 
当回到邺城后,高伟第一件事情亲自面见元文遥,出使南陈的使节度团准备的差不多,为了以防万一,高伟还是想见了见元文遥,看看对方想如何说服陈宣帝。

    面试的地点就设在宣阳殿里,这处宫殿建在一处高台上,不仅面积大,广场的地面全部是地砖铺设而成的,高台的四壁全是光秃秃的石壁,唯一和外界连接的条拱桥回廊。

    高伟特别喜欢这里,宽敞透亮,时不时有冷风吹过,风一吹高伟觉得脑子特别清楚,除了睡觉回到寝宫外,没别的事情时,高伟一直都选择呆在这里。

    元文遥第一次来宣阳殿,除了惊讶宣阳殿的装饰风格外,对这种离地悬空的建筑技巧也很惊艳,高伟当初第一次见时也颇为惊叹,跨越千年岁月的智慧。

    至于装饰风格,高伟在现代的时候,心里极度厌恶洛可可式样的装饰风格,浮夸简直是它的品牌,庸俗简直是它的标签,高伟有时在想怪不得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挂了,喜欢这种装饰风格家伙能干成什么大事。

    相反对于厚重气息强烈的巴洛克风格推崇备至,在高伟发现了这处宫殿后,把一些轻巧不中用的家具,派人全扔了出去,结果在一番折腾下,整层大殿几乎被搬空。

    最后高伟打定主意,整座大殿的木板上除了一张案几,一尊香炉,一盏油灯,两块跪坐的蒲团,一排书架外,再加上几根支撑的柱子,宣阳殿真可以算得上是空空如也。

    高伟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原来自己是一个极简生活主义者。

    元文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