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6章

闺华记-第6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二舅母费心想着谢涵。”谢涵一看王氏打开了包裹,里面除了两套冬天的缎子棉袄还有一件粉色的金丝白纹牡丹图案的宋锦银鼠褂,便真心地道了声谢。

    因为她知道这一路南下,天气肯定是越来越冷,她身边虽也有两件大毛衣服,可这大半年来她身子多少也长高了些,那些衣服未必合身了。

    因此,尽管她知道这些衣服不是特地为她准备的,是临时把顾钥的衣服拿来充数了,可谢涵也领了对方的这份情。

    “嗐,一家人老提谢字就外道了,好不好都是二舅母的意思,你不嫌弃就好。还有一句话,这一路上,要是发现你二舅父贪杯你就勤劝着些,别让他误了正事。”王氏一边说一边拿起这件银鼠褂给谢涵试穿。

    还别说,衣服是真的合身,因为顾钥比谢涵也就小了不到半岁,可顾钥的身量却跟谢涵几乎一样。

    “二舅母这个要求就有点令谢涵为难了,这一路上,自是我听二舅父的,哪有让二舅父听我的道理?”谢涵苦着一张脸婉拒了。

    说实在的,她这个二舅顾琦可不是一般人,谢涵跟他接触虽不多,可传闻却没少听。

    二老爷顾琦和大老爷顾琰都是老太太嫡出的,可这兄弟两人各有各的品性,老大顾琰生性不苟言笑,不好酒色,这点顾铄倒是很好地继承了他的秉性;老二顾琦则正好相反,生性豪爽大气,喜欢结交各类朋友,时不时地呼朋唤友喝上几杯,偏偏他还有一个特点,只要他一喝酒,身边必离不了女人,为这事,王氏不知跟他生了多少闲气,闹了多少脾气。

    因此,王氏才会想着叮嘱谢涵几句,可她却似乎忘了,谢涵不过是一个六岁的小孩,怎么能去劝年近而立的长辈?

    “可不是这理?这些话还是二婶亲自嘱咐二叔吧。”顾铄帮着谢涵说了句话。

    天下只有舅父管外甥女的道理,哪有外甥女说舅父的不是?

    “知道了,你二叔那个人是个没长性的,只是我这边说了他出门没两天就忘了,所以我才叮嘱涵姐儿几句,听不听也只好由得他了,只求他不会误事就好。”王氏说完叹了口气。

    倒是谢涵听了这话思索起来,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上一世便是顾琦去见父亲最后一面,误事没误事谢涵不清楚,但谢涵清楚一点,此时的顾琦应该在礼部供职,具体什么官职她倒是不清楚,但他这一走要两三个月,请这么长时间的假对他的官职难道就没有什么影响?

    家里明明还有庶出的闲人三舅顾珉,顾珉刚成亲没两年,还没有正经出仕,只在兵部挂了一个闲职,老太太不使唤闲人顾珉偏偏使唤顾琦,很难说这里面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联想到刚刚药包里的麻黄,谢涵直觉这一趟扬州之行不会太顺畅。

    。。。

第十章 、顾玡

    顾铄见谢涵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不符合年龄的愁苦,虽然疑惑,可也没多想,以为她是为父担忧,便拍了拍她的头。

    “想什么呢?该不是二婶的话吓到你了吧?放心,这一路上祖母和我母亲都安排好了,你们不走水路,走官道,有骡车和马车换着用,用不了半个月应该就能到扬州了。”

    “还请大表哥帮我带句话给外祖母,多谢外祖母费心了。”谢涵规规矩矩地站了起来向着上房的方向磕了个头。

    可巧这会余婆子端了一碗汤药过来,见谢涵磕头,虽没说什么,可也暗自点了点头,喊红芍过来伺候谢涵喝药。

    王氏见顾铄不走,以为他还有什么话想单独和谢涵说,忙借着这个机会起身告辞。

    谁知顾铄见王氏满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哪还能不明白她的心思,也忙起身要离开。

    谢涵倒是飞快地把那个九连环装进盒子里让红芍放到了绿萍手里,有王氏和余婆子在,顾铄只得示意绿萍接过了这九连环,也满含深意地瞥了谢涵一眼,怏怏而去。

    谢涵这才真正松了口气,正想着累了歪一会时,却忘了案几上的汤药还没有喝。

    “表小姐,这药该凉了,还是趁早喝了吧,大夫说了,不吃药你身子不好好,身子不好的话你怎么回南边去看你父亲呢?”余婆婆站在一旁催促道。

    “可不是这话,司琴,给我找一块蜜饯来。”谢涵见余婆婆站着不动地方,猜想她是要亲眼看着自己喝药,便主动端起了碗。

    司琴听了放下手里的活,从窗台上端了一只青花小瓷罐下来放到了谢涵面前,洗手捏起了一块蜜饯待谢涵吃完药放进了她的嘴里。

    喝了药,谢涵借口累了要休息一会,把人都打发走了,让司琴给放下了帐子,瞅着没人,忙把瓷罐里的蜜饯倒在丝帕上,把枕头下的麻黄放进了瓷罐里,然后再用蜜饯埋上,做完这一切,谢涵便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了,只好躺了下来。

    谁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听司琴说三舅太太李氏也领着一个丫鬟进来了,谢涵忙爬了起来,让司琴把帐子挂了起来。

    李氏身边只有一个奶娃娃,所以没有合适的衣服送谢涵,临时再做显然不赶趟了,因此她给谢涵送了六十两银子的盘缠还有几样小姑娘用的首饰。

    谢涵却之不恭,只得收下了这份厚礼,因为她知道,李氏应该不算太富裕,顾珉在兵部挂的是闲职,薪水不会太高,平时居家过日子所仰仗的不过是府里的月例,而庶子分家后是没有多少家产的。

    李氏走后,谢涵忽地想起一件事来,去年她和父母一起进京,顾府的长辈们基本都给了她一份不薄的见面礼,除了衣料还有不少值钱的首饰,年后来拜年又给了一份不薄的压岁钱,好像都是金锞子。

    后来,母亲病没了,母亲平时用的那些值钱的首饰什么的奶娘都替谢涵收了起来。

    前世的谢涵一开始并不太明白金钱的意义,可父亲没了之后她见了太多的冷暖,因此她深知金钱的重要。

    这一世,顾府她是不打算再回了,故而所有贵重东西她必须都带走,可她又不敢惊动余婆子和红芍、红棠,只能偷偷地嘱咐司琴和司棋。

    司琴倒还好说,到底大两岁,今年十三了,她从谢涵出生起便跟着谢涵,多少也会看一点别人的脸色,而司棋就差多了,她才十岁,脸上还是一团稚气,心里藏不住事,偏又见不得谢涵受委屈,所以谢涵一般有什么事情都不跟她商量。

    好在这两人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谢涵绝对忠心,要不是有她们两个护着,谢涵上一世只怕还活不到十八岁。

    当然,这可能也因为她们两个都不是顾府的家生子,因而便没有那些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和顾虑,只一心一意地对谢涵好。

    想到这一点,谢涵干脆和司琴、司棋说起了扬州话,左右她们平时玩闹的时候偶尔也会说说扬州话,毕竟她们三个来京城还不到一年,京城的官话学得并不是很好。

    谢涵正歪在炕上叽叽咕咕交代司琴、司棋收拾什么东西时,只见二姨太太顾玡领着何青和何悠来了。

    顾玡和谢涵的生母顾珏一样,都是顾家的庶女,且顾玡也同样嫁了一个出自寒门的进士为夫,原本何青、何悠也和谢涵一样,都是正经的官家小姐,可惜二姨父何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下了大牢,后来据说死在了牢里,因此顾玡母女三人也和谢涵一样,寄居在了顾府。

    幸好,由于是罪臣之女,何青和何悠两人便失去了联姻的可能,最后都嫁给了商贾,至少一辈子衣食无忧。

    说起来,上一世的谢涵和何青、何悠两人其实走得都不近,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小儿女的妒忌,因为谢涵去顾铄的身边做伴读,顾铮、顾钰、顾钥等一干人都瞧着她不顺眼,更别说何青和何悠两人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为了生存,因为她们两个在府里也是弱势群体,因此她们只能讨好顾钰、顾钥之流,看她们的眼色行事,否则便跟谢涵一样被人欺负,而她们又没有顾铄可以依仗。

    “二姨和两位姐姐来了,快请坐。”谢涵一面起身一面吩咐司棋倒茶一面也悄悄打量了下这三人。

    上一世十二岁之后谢涵便跟着顾铄去了幽州,回来后这姐妹两个都嫁人了,因此,说起来她们也有多年没有见面了。

    顾玡此时年龄应该跟王氏差不多大,约摸二十七八,只不过她脸上一团愁容,素颜,头发只盘了一个简单的圆髻,上面也只插了一支简单的金步摇,别无她物,身上也只穿了一件藕荷色的绸子夹袄和一条黑色的长裙,因此她看起来比王氏要大上那么几岁。

    何青、何悠姐妹两个长相都随了她们的母亲,很是清秀可人,姐妹两个的装扮也很朴素,都是一水的粉色绣花袄和绣花裙。

    “快别多礼了,我也是听府里的人说你明儿一早就要起身去扬州看你父亲了,想着来见你一面。说来惭愧,你母亲没了,论理我这个做姨娘的应该多照拂你一些,可这半年来,因为你姨父的事情弄得我焦头烂额的,我也实在是没有精力来兼顾别的,相反,姨娘还有一件事情要托付你。”

    顾玡说完,扫了司琴一眼,也对何青使了个眼色,何青拉着何悠跟着司琴出去了。

    。。。

第十一章 、人非

    谢涵见顾玡如此郑重,心下不由得一紧,脸上的神色也凝重了几分,要知道此时的她外表不过是一个六岁的小娃娃,顾玡放着顾家这么多有钱有势的长辈不托,却偏偏来找她,难道说她也发现了什么问题?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涵姐儿别怕,姨娘就是想你回扬州之后,看看能不能找你父亲帮忙打听一下你姨父的事情,你外祖父他们离得远,也不方便,你姨父就在杭州,离扬州也没多远,而且我听说皇上前几天南下去了,说不定就是去扬州和杭州,要知道当年皇上可是很看重你姨父和你父亲的。”顾玡一边拉着谢涵的手轻抚着一边说道。

    而谢涵则是一脸的蒙呆。

    皇上下江南,皇上看重姨父和父亲,可姨父下了大牢,父亲却病重了,这两件事到底有没有什么关联?

    对了,她想起来了,她父亲是扬州的盐政,姨父是杭州知府,这两个地方现今是江南最富庶的城市,姨父和父亲占据了两个这么重要的位置,绝对是皇上的心腹啊,如果姨父犯的不是什么不可挽回的大错,皇上应该不会抓他下牢的吧?

    “二姨,姨父他到底犯了什么事?”谢涵试探地问了一句。

    “我也说不好,我只知道皇上前两年下旨修西湖,今年春天西湖修好后就有人把你姨父告了,说他挪用了皇上修西湖的款项,可你姨父是冤枉的啊,他挪用了那银两也是为了给皇上盖行宫,因为皇上说他想来看看西湖,你说他。。。”

    后面的话没说完,只见何青在外面咳嗽了一声,紧接着便听她问道:“余婆婆,你老人家怎么也来这了,是外祖母让你来看涵妹妹的吗?”

    屋里的顾玡听了很快换了个话题,“涵姐儿,听姨娘的,这一路不许淘气,要乖乖听妈妈们的话,到了扬州见到你父亲代我问个好,我那个妹妹也是没福气的,偏生这么早就去了。。。”顾玡说着说着倒是真掉泪了。

    “二姑太太什么时候来的?老奴刚在后面看着丫头们收拾东西,竟然没看到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