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188章

贞观帝师-第188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前来分享,方知这献出了马掌之法的人,竟与那献出制盐之法的乃是同出一人!于是,朕念其有此济世之功,故加封其为泾阳县男。及至改良马刀,又训练大唐刀锋,以区区三十人之力平定南越谭殿诸部叛乱之功,朕又擢升其为右羽林卫折冲都尉一职,专司朔方之事。”

    “陛下开明圣听,从谏如流,爱护百姓,乃为圣君。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固所愿也,不敢自恃。臣拜谢陛下!”夏鸿升在下面躬身行了一礼。

    李世民抬了抬手,然后又继续说道:“而后夏卿又立下许多功劳,朕心中都知道。旁的不说,单说那活字印刷之术,使天下士子皆有书可读,便是能名垂汗青的千古之功。至今年以来,收复朔方时机已到,夏卿孤身一人前往夏州,不用刀兵,不见血光,朕的大军未动,夏卿便已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朔方,立下了不世之奇功。中途遇刺,造歹人劫持,却仍能忠心朝廷,虽身处囹圄,却仍能为朕分忧,找出了灭蝗之法,救下无数百姓。这又是大功一件!若是再不所有重赏,那就是朕的不是,恐列位臣工就要说朕小气,不赏功臣了。夏卿,你可有何心愿,说出来,朕定然满足于你。”

    夏鸿升深深的躬下身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士为知己者死,陛下以诚待我,我当以一片赤诚还于陛下。臣本鸾州城中一介寒门布衣,朝无饱腹,夜无暖寝,承蒙陛下慧眼如炬,加以圣恩,委以信重,臣万死不能谢陛下之恩,哪里敢贪图什么赏赐。”

    “夏卿太过谦虚了。”李世民坐于御座,笑了笑,扫视了一下下面的两列文武,然后又看了看王德:“王德,宣旨!”

    王德躬身行礼,然后拿出了圣旨来,朝前走了几步,高声宣读了起来:“右羽林卫折冲都尉,泾阳县男夏鸿升字静石者,天纵之才,秉承良缄,年少有为……”

    夏鸿升在下面仔细的听着,照例开篇先是一通表扬,长长的一大段,到最后才说出了赏赐来:“……爵升三等,特进泾阳县侯,食邑千户,加正四品谏议大夫,太子侍读,赐绢千匹,金百两……”

    林林总总的一大堆赏赐,夏鸿升后面就没清楚了,因为朝堂之上顿时哗然,也是,一次性爵升三等,直接从第九等的开国县男跳上了第六等的开国县侯,的确很是令人吃惊,就连夏鸿升自己,也是大吃了一惊。

    好容易等王德宣读完毕,夏鸿升立刻就躬身行礼,高声喊道:“臣惶恐,收复朔方乃是因夏州刘旻、刘兰二位大人劳心劳力,梁洛仁、李正宝二位将军深明大义,以及前线那些间谍、特战队员深入敌后,奋不顾身,方能成功的。臣何德何能,不敢独占其功,请陛下明鉴!”

    “陛下,夏都尉虽立下大功,然其年方十四,心性未定,不足以服……”诸遂良迈步而出,向李世民说道。不过话未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了。

    “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多言。”李世民扫了诸遂良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夏卿屡建奇功,每一件单独拿出来,都是堪当此赏的功劳。若非是夏卿年少,朕还觉得赏赐的轻了。”

    见皇帝的态度坚决,褚遂良便也聪明的不再说话了,退回了队列里面。

    “既然众卿都没有什么事情了,那便退朝吧!”李世民从御座上站了起来,突然说道:“摆驾,朕要出宫体察灾情,三品以上随行,一切从简,即刻出发!”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便又是愕然愣住,看看三品以上的那些大佬们,却是面无表情,看来李世民已经提前知会过他们了。

    除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外,另外又点了一些官员随同着,李世民突然这一下,令好多人都反应不过来。

    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退朝后并没有过去多久,体察灾情的队伍就已经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足足有一百多号人,其中自然是侍卫居多,皇帝的銮驾从朱雀大街过去,出了长安,奔往泾阳的方向去了。

    这是夏鸿升提出的计策,夏鸿升自然得跟随着。

    骑在马上都出来了长安很远了,夏鸿升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连带看周围的景致,也好似都美了许多,只觉得阳光晃眼,天空湛蓝。

    泾阳县侯,哎呀呀,封侯了啊!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啊不,戍夏州啊哈哈哈!……

    夏鸿升得得瑟瑟的骑在马上晃悠,这边突然传来了一个令夏鸿升毛发炸起毛骨悚然的声音来:“侯爷!哼哼哼哼……”

    夏鸿升讪讪的回过了头,立马换上了一脸讨好的笑容来:“呃,程,小侄拜见程伯伯……”

    “不敢,老程哪里当得夏侯的伯伯,回来这么多天连个招呼也不打!”程咬金冷哼了一声,狞笑着说道。

    “呃,程伯伯恕罪,小侄真不是故意不去拜访诸位伯伯的,实在是……小侄差点儿被人刺破心脾,小命差点儿不保,在家里好生养到了现下方才好了一些,本想着要过去拜访诸位伯伯,感谢小侄不在长安时诸位伯伯去给那三百军士授课的,可谁知今日又被陛下给带出来了……还请程伯伯恕罪!”夏鸿升赶紧涎着笑脸说道。

    “哼!”程老妖精的鼻孔能抻到天上:“看你小娃娃说的可怜,本将军就大人不记小人过了。恩,你老实说,今天的事情是不是你给撺唆的?!”

    “啊?今天什么事情?!”夏鸿升一愣。

    “放屁!给老程装什么糊涂!”“程咬金两眼一瞪:“自然是陛下出宫这件事情!你小子又在玩什么阴谋诡计?!”

    “程伯伯可真是冤枉小侄了,小侄也不知道陛下会突然出宫啊!”夏鸿升决定死不交代:“这不今日本打算去拜访几位伯伯的,结果又给带出来了。”

    “那你小子方才得意的屁股都撅天上去了?!”程咬金冲夏鸿升说道:“知不知道什么叫大丈夫喜怒不显于色?想当年俺老程马槊刺到鼻子前面连眼都不用带眨的,你小子不过就是封了个区区县侯,得意个啥?”

    呃……这能联系到一块儿么?!

    “嘿,臭小子,莫要糊涂了。看在你也算是武职,又甚得老程脾气,还同处默、处亮那俩兔崽子友好,老程才提醒你一句,如今可真是树大了,该收拢了就收拢收拢,莫要被风折了腰。”程咬金压低了声音,对夏鸿升说道:“你可是寒门出身……”

    夏鸿升一凛,这才恍然,原来是程咬金看见自己方才得瑟的样子了,于是就特意过来提醒自己了。

    一念及此,不由心生感动,在马背上郑重的向程咬金躬身行了一礼:“多谢程伯伯点醒,小侄明白了!”(未完待续。。)

第233章 唐太宗吞蝗

    皇帝的銮驾经过了不知道多少片田野,他并非没有从此途经过,那原本是大片大片的良田。往昔的这个时候,应是有着绿油油的庄稼,颗粒饱满,一望无际。

    如今什么都没有了。

    就连田间地头上的树,都被啃光了枝桠,光秃秃的,大刺剌剌的刺入眼帘,将一片天地下都划成了千疮百孔。

    无数受了灾,不得不离开了家乡的流民,远远的跟着銮驾沿途不停的下跪哭诉,哀声震天。

    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停了銮驾,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袭皇袍在日光的照耀下极为耀眼。周围的哭喊声更大了,不停的跪下磕头,求天子开恩。

    破天荒的,銮驾离开了长安城之后既没有回避,也没有肃静,只是由随从的官员围在中间,外面又由侍卫围城了另外一圈,连护卫的力量都看起来寒酸。

    皇帝举步而行,神色悲悯而哀恸,一众大臣却很紧张,紧紧的跟在皇帝的周围,紧张的四下里面来回看着——直接暴露着这么多的流民面前,是很不理智,且极不安全的事情。一众大臣劝过要驱逐流民,可皇帝决计不让,那些可都是他的子民啊!

    地里什么都没有了。连麦秆的残渣都看不见多少,偶尔有几片幸运残留出来的,上面也正趴着大只的蝗虫,正在大快朵颐。

    “陛下!”远远的传来了一声喊,穿戴周整的泾阳县令带着泾阳县衙的一干人等过来了:“微臣不知陛下亲临泾阳,接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泾阳县令深深的弯下了腰去。

    “卿平身吧。朕今日只是出来体察灾情。一路看到了这里,也并未曾知会过,卿又何罪之有。”李世民摆了摆手:“赈灾的粮食可曾到了泾阳?是否已经向饥民发放?”

    “启禀陛下,泾阳县已经得到赈灾的粮食共计一万担,如今已经组织饥民,在泾阳城外设立了供饥民挡雨的粥棚,每日通由粥棚提供饮食。只是饥民人数太多,如今泾阳外的粥棚已经收拢流民将近万人。且仍旧不断有各地饥民涌入,剩余的粮草约莫还能够再支撑一个月的时间。”那县令头脑倒是很清晰,见皇帝问起,于是不慌不忙的向皇帝讲解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往田间看看,忽而迈开了腿,朝远远的跪在外面的一大片饥民走了过去。

    一众官员顿时大惊失色,连忙簇拥过去,却被李世民摆摆手给喝退了回去,就见李世民走到了那群饥民的面前。抬眼看看那些皮包骨头的饥民,一伸手弯下了腰去。将距离最近的那个饥民给搀扶了起来。

    那个饥民已经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了,愣愣的被李世民搀扶了起来,愣愣的看着李世民,嘴唇直哆嗦,老泪横流,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起来吧!大家都起来!”李世民向后面那一大片跪倒在地的饥民掩面而泣:“朕,愧对你们啊!”

    见皇帝掩面而泣,那群饥民更是不受控制的哭号了起来。

    “前隋天下大乱,太上皇感念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于是举兵而起,平定天下,终于归还了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天下。朕自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牢记太上皇教诲,兢兢业业,为百姓谋利,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不敢有所纰漏,恐伤百姓!如今,却天降蝗灾,戕害百姓。朕深感惶恐,夜不能寐,细细思量自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恨不能使上天之灾降于朕一人,不要连累百姓!可尔等却仍旧家破人亡,流徙于此。朕,无颜面对尔等啊!”李世民痛哭流涕,向那些灾民说道。

    随从的那些大臣,见到天子心疼臣民,竟不顾自身安危,不避饥民肮脏,亲手搀扶饥民起来,又泪流满面的样子,也都开始心有所感的抹起了眼角。

    一只蝗虫从李世民的眼前飞掠而过,猛地,就见李世民忽然怒目圆瞪,指着飞过的蝗虫怒声喝道:“区区飞蝗,食我苗禾,坏我民生,使我百姓不得安宁!汝岂真为神乎?若是为神,却又为何要戕害天下苍生?!”

    说着,就见李世民猛一回身,从田垄上跳进了田地中间,一手从那残存的一束庄稼上面一把抓过了几只肥大的蝗虫来,紧紧的撺在手中,双目圆瞪,怒声喝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若真是尔其有灵,但当独蚀我心,无害百姓!今日我当食汝,以绝蝗神,还报百姓!”

    言罢,立刻就就要将手中的蝗虫往嘴里送去!

    “陛下!”旁边的大臣们顿时一片惊呼,立刻全都跪倒了一片:“陛下!蝗乃灾虫,万万不可入体,恐生顽疾,噬心窍!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