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扫明 >

第249章

扫明-第249章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震慑和处理。

    像董有银,现在看上去比从前更加威武,可能是成家做了父亲的缘故,原来那出口成脏的毛病到现在委实改了不少,不过嗓门还是最大的那个。

    还有黄阳,原本就是几个人中最可能独当一面的那个,到了现在,已经可以独自指挥一场战斗,也算是能文能武,也许是跟忠烈伯久了,行走中时常透露着一种自信。

    邓黑子和高亮两人各有千秋,也是位列四大战兵主将之一,随忠烈伯走南闯北,立下赫赫战功,打下了如今山东的局面。

    对于现在的生活,几个人别提有多满意了。

    眼下山东军中,像是他们四个这种屡立战功,名震一方的大将之才,还有如同李岩、管清天、顾君恩这种头脑活络的能臣干吏,原本要么是贩私盐的土鳖,要么就是籍籍无名的落魄秀才。

    说白了,基本没有几个人的底子禁翻,尤其是黄阳和董有银这些将官,祖上十八代都没有当官的。

    各人虽说地位提升,平日也有了气度,可心中却时刻铭记着一件事,这一切都是跟着忠烈伯才有的。

    董有银一提到自己那婆娘小红,便是兴奋的哈哈大笑,三句话离不开上个月自家出生的那大胖小子,当日忠烈伯和夫人都在百忙中抽空前来祝贺。

    没成想他一介粗人,居然也住上豪宅,过上了往常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走着,黄阳忽然促狭的笑了几声,看着他问道:

    “对了有银,你家那大胖小子,怎么就起了董成虎这么个怪名呢?”

    听到这话,包括李岩和管清天在内,几个人都是注目过去,原本周围都是搞笑轻松的气愤,可董有银却格外的严肃,低着头说道:

    “俺是个粗人,跟着大帅才有今天,这个名字也是为了俺们老董家能后继有人,继续为大帅,为忠烈伯卖命!”

    “行,这话在理,等今后咱娶了媳妇,孩子就叫邓城豹,怎么样?”

    邓黑子说完,高亮敲了他一下,大笑着说道:

    “黑子你又在信口雌黄了,要是娶了媳妇,怕会被她吓得屁滚尿流吧?”

    邓黑子黝黑的脸上有些透红,摆手说道:

    “瞎扯,以为咱邓黑子是他董有银呢?跟你们说,到时候老子还真的要好生教一教这泼妇什么叫三从四德,给咱端茶递水生儿子!”

    众人一路走,一路哈哈大笑,山东军的一些将吏此刻也是随处可见,路上不断有人笑着朝他们打招呼。

    忽然间,黄阳面上一肃,低头整理一下衣装盔甲,说道:“别闹了,帅府到了。”

    听到这话,几个人这才赶紧手忙脚乱的跟着整理下衣甲,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中走到最前列站好。

    帅府正门大开,前面站着八名披甲持刀,目光锐利的亲兵,看着下面这些山东军的文武将吏们,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

    不断有人陆陆续续的来到帅府门外,可无论是多么大条的人,到了这里立刻都变得噤若寒蝉,整齐的分成文武两列站好,安静得令人窒息。

    帅府内外铺着宽阔的青石板路,铜铁大门上缀嵌着上千颗铜钉,左右各自蹲着高大石狮,无不显示这里的威严。

    没过多久,一名亲兵统领模样的人挎着钢刀走出帅府,冷冷的眸子扫视了一眼门外的文官武将们,这才是大声的喝道:

    “忠烈伯到!”

    闻言,周围的人几乎都是下意识的浑身一颤,不约而同的行了个军礼,紧跟着低下头等待那人出来。

    王争披着紫色大耄,神采飞扬的从府内走了出来,后面跟着方才那个亲兵统领和几个亲兵。

    董有银本想大吼一声,可一看四下静悄悄的,大伙都像个乖学生一样,当下也是恍然大悟,闭上嘴不准备再吭声。

    可这个时候,黄阳和李岩一左一右,却忽然不约而同的抱拳弯身大喊出声,众人紧跟着便是一齐行礼:

    “参见忠烈伯!”

    董有银愣了半晌才是反应过来,赶紧出声附合,王争面容温和,看起来应该心情不错,摆摆手:

    “在场的都是自家兄弟,就不必客气了,随本帅前去吧。”

    走了几步,王争忽然回头笑着说道:

    “黑子、亮子还有阳子,你们看,有银都有儿子了,你们也该着着急,是时候寻个婆娘成家了。”

    众人哄然大笑,皆说大帅言语风趣,黄阳三人更是闹了个大红脸,都说还不想成家,这个时候王争又是含笑说已经替他们寻了门亲事,要亲自给他们做媒。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三个人只能是一阵苦笑,算是默许下去。

    历城内元帅府通往军校的道路已经被封锁,可不少人还是会在里面屋内楼内打开门窗观看。

    街上到处都是巡卫的山东军战兵,这还不止,若是此刻你身在城外,更会看到几支数百规模的正兵人马在驻守在城外,摩拳擦掌,以备不时之需。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军校所在地。

    历城军校,作为王争一系列教育计划最终深造的地点,将来必然是精英荟萃,文武英杰辈出的地方,所以修建也就是破费心思。

    首先,选址占地甚至不比元帅府小,外面有一块十分广阔的青石广场,上头矗立着王争挺枪跃马的石像。

    据说为了建造这个石像,军议司的吏员们可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到处花大价钱寻找有能力的老石匠,让他们带着那些年轻一些的年轻石匠,耗时五个月才一点点的修起来。

    在修建的过程中,军议司还在不断的踢出那些想要混银子却没有手艺的工匠,不断吸纳更多手艺精熟的工匠前来。

    等到竣工的日子,留下的那些人都得到了事先许诺的丰厚酬劳。

    当然了,这个时候就有专门的吏员动用他们那三寸不烂之舌,为这些老实巴交的匠户讲解留在山东军的各种待遇和好处。

    有些担忧道路艰远,害怕出意外的,山东军更是许诺,可以派正兵战士前往各地,把他们的家人免费护送过来。

    如此全面的保证,这样丰厚的待遇,天底下根本找不出第二家,也就是忠烈伯才会如此看重他们,才能有此等手笔。

    所以无一例外,这些人最后全部加入了山东军。

    为此,王争还特意让军议司选出一个地方作为石匠房,让一位姓年近六十的曾姓老石匠负责,这第一批和今后再来的石匠们今后都将安置在那里。

第四百一十七章:军校和书香堂() 
    宽阔的广场上,约有一千余人正等在这里,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显得破为喧闹。

    同印象中不一样的是,这里面素衣青衫,头戴网巾的学子只是占了少数,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和贫穷子弟。

    王争本意是直接用军校培养文武全才,可后来忽然觉得自己想的太过简单了,思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在历城军校外再临时增建一个书香堂,专门为山东军培养文人。

    说起来,按从前王争的想法来看,能顺利来到历城参加军校开学考试的,起码都要从地方上的堂和书院顺利毕业,若是依旧按原本朝廷规定的东西考试,怕最后通过的也还是那些文人士子,这可根本达不到设立军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王争急需的是能审时度势的统兵将才,当然能出几个黄阳一样的文武全才更好。

    对于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王争其实并不需要,文人在山东军内除了参谋以外,大部分还是起个辅助的效果,不可或缺,但叶并不是十分重要。

    所以那种最初构想的教育方法就迫切需要改变,可仅仅把军校和书香堂分开还不够,除此之外,军校前面的私塾、学堂和书院的方针也要变,除了教那些大老粗读书识字以外,也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断灌输符合他们的思想和天下形势。

    有专人为他们讲解忠烈伯的传奇故事,当然了,灌输的思想都是有利于王争的,让他们脑中出现一个直观的印象,自己是在为谁效力,出去后到底要替谁卖命?

    广场上这一千多人,无论将来从文从武,眼下都已经张大了下巴,震惊的根本说不出话来。

    其中既有人为军校的大气而赞叹,又有人面色激动,为自己今后的前程而隐隐兴奋,甚至有那极为少数的,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在军校的深造生活。

    不过说来也是,前这等磅礴威武的历城军校,的确是他们此生见到和听说过的,唯一一个专门培养各级将官的地方,从前只有从文,武夫只是一味的苦练武艺便是,哪里会有这么多说道。

    外面的这些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有了这样难得的出人头地的机会,以往是根本连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很多人都在心底暗自发誓,一定要在这历城军校学成一身本领,出去后加入山东军,跟随忠烈伯建立功勋光耀门楣,出人头地,让爹娘和兄弟姐妹不再任人欺凌。

    “忠烈伯到!”

    这个时候,一道猛喝毫无征兆的从他们身后传来,与此同时,布置在军校外的一干山东军战兵整半跪下去,齐声吼道:

    “参见大帅!”

    这些学生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惶然后退几步,当然了,在极少数那部分机灵者的带领下,很快就是反应过来,继而乱哄哄的行礼喊道。

    “见过忠烈伯!”

    王争摆了摆手,含笑登上军校外的高台,其余一应山东军文武将吏紧随其后,分左右列在两侧,仔细观察这些从各地汇聚到历城的学生们。

    面前这些人,可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多少都有些能力,是可以栽培的苗子,日后说不定就能出现一个名将名臣。

    说到底,就算他们不能顺利从军校中毕业,只要不是太过无能,直接出去,起码也能做个外系或嫡系的基层将官,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似乎是对眼前哄乱的情景早有预料,王争并没露出什么意外或是生气的神情,微笑着摆摆手,抬声说道:

    “从今日起,你们便是山东军历城军校的第一期学员,本帅知道,大家都是各地优选而来,不少人心中都有些傲气,也有许多人心怀忐忑。”

    说到这里,王争在台子上来回踱步,话音逐渐变得严厉:

    “可这里是历城,满腹傲气的,还有那些颤抖不安的,都要尽快熟悉下来,否则很难通过考较,最后能顺利毕业的,只有少数精英中的精英。”

    “山东军不要废物,也不要那些倨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货色,既然本帅能把你们提起来,一样能在覆手之间把你们打回原形!”

    王争的话虽然轻飘飘的,可是却铿锵有力的传到每个人耳中,尤其是最后那句,已经透露出丝丝森寒之意。

    场中虽然有一千人多人,可却寂静的连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王争说完话就是负手静静的站在高台之上,眸子扫视到哪里,站在那的学员就算没有歪想,心底一样会出现十分心虚的感觉。

    这些人多是暗自咽咽口水,不自觉的把头低下去,根本不敢与其对视。

    感受到王争的目光过来,一些颇为激进的学员甚至是争先恐后的把身子站直了些,对这位传闻中的忠烈伯满怀敬畏之情,就连那些原本颇为恃才傲物的也根本不敢造次。

    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