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60章

十国千娇-第60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玭故作恼怒,不待使者说完,便冷冷道:“原来是劝降的,来人呐,给我拿下!”

    使者昂首道:“忠言逆耳,你要是听不进去,执意孤行,请就汤镬。”

    赵玭退至堂后,他的表兄急忙跟了上去,急道:“秦州势成孤城,周军大兵压境。那使者所言与溃兵描述之状吻合,成州信使也证实了固镇被占……何不趁机举城投降?要不是情势危急,那韩继勋怎会连夜出奔?”

    “你随我来。”赵玭领表兄至签押房,沉声道,“秦州诸将虽人心惶惶,没什么战心,但我和他们不熟。若是当众说要投降,万一哪个武将一声令下,冲上来把咱们剁了,你待何如?”

    表兄忙道:“兄弟的意思……”

    “成州、阶州刺史与我是好友,你可以秘出秦州,夜奔成、阶,带着我的亲笔信约他们一起投降,到时候功劳更大。”赵玭沉吟片刻又道,“秦州让我来办,一会儿悄悄放走使者,派人护送出去,约那向节帅前来。等周军一到,我调心腹部将守东门,打开城门放周军入城,大事可定!”

    ……

    几天后,威武城被王景部攻破,蜀军节度使王环战死;四月旬,秦、成、阶三州开城投降。

    凤州孤城被几路大军合围,成为孤城。王景下令三面围定,昼夜疯狂围攻。

    郭绍亲自赶往凤州,借口要加强防备,急将虎捷左厢第一军撤走。军队陆续向西调动,郭绍不禁回头看凤州城,一副似曾相识的场面就在眼前,这场景,和晋阳看到的模样何其相似!

    凤州一面靠山,三面城墙上爬满了人,远远看去,直叫人头皮发麻。周军上到禁军下到地方节镇军队,攻城好像没有第二招,只有一种干法:无脑爬墙。

    此情此景,整座城池好像是一块丢在路边的蛋糕,被一群蚂蚁爬满了,上面不断有黑乎乎的人影掉落,周围浓烟四起尘埃滚滚,人们的喊叫声二里地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风似乎飘荡着一股头发烧糊了的那种糊焦味,里面还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腥味。郭绍不再停留,率军直奔固镇。

    当天傍晚,斥候报知,东京来人了。郭绍忙出军营,在镇外恭候,等了一会儿就见一个头戴乌纱身穿圆领青袍的官骑着马赶来,身后还有几个随从,十余骑兵。

    郭绍没当过官,发的刺史官服就穿过一回,但也大概了解周朝官阶服饰,来的官等级不高。而且很年轻,面目端正、在马上的坐姿四平八稳,脸色看起来面黄肌瘦、不知是不是因为路途辛劳之故。

    郭绍面带好客般的微笑,站着没动。那官见营门口众将簇拥一个武将,便从马上下来,拱手问道:“在下左拾遗卢多逊,要见西征前锋郭都使。先在凤翔,凤翔同僚告知郭都使在固镇。”

    “我就是郭绍,恭候多时了。”郭绍直接了当道,又笑道,“原来是东京来的同僚,快请卢大夫到军行辕。”

    卢多逊忙道:“恭喜贺喜,郭都使高升了!”

    众将听罢哈哈大笑,兴高采烈。在场的杨彪却完全不顾礼数,一把拽住卢多逊的袖,问道:“说话不说全,我大哥升什么职务了?”

    卢多逊愕然,又不好甩开袍袖,只好说道:“王丞相亲自让下官来送任命状,出京时,朝廷尚不知秦、成、阶三州都已收复;这回枢密院嘉奖也只论郭都使在威武城、黄花谷斩获蜀军万众之功。下官先已告知西征主将王节帅……”

    “操!你咋那么多废话?”杨彪大骂了一声。大伙儿都面带笑意,并不以为意。

    卢多逊被骂得忘记了刚才说到哪里,只好说道:“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兼领商州团练使,任西征军行营监军。”

    “早说不就完了!”杨彪又骂骂咧咧地吵了一句。大伙儿一时间都没说话,估计在琢磨厢都指挥使有多大的官……周朝禁军四大精锐,虎捷军是其之一;虎捷军分左右二厢,意思是郭绍的兵权理论上已有整个周朝禁军主力的八分之一,当然会受到诸多限制。

    郭绍大笑道:“卢大夫别和武人一般见识,兄弟们都是粗人。”

    “不会不会。”卢多逊跟着郭绍进军营,又随口轻言提到,“还望郭将军在王丞相面前美言两句。”他只是见大伙儿都高兴,趁机随口说说,可能武将们也顾不得这么一句话。

    倒不料郭绍进了行辕后,专门说起刚才的那句话:“我倒是认识礼部尚书王丞相,他的次有一次跑到禁军军营要投军,我给送回去了,便与之面熟。下回要是还能见面,我定然说一说这次卢大夫不远千里、又走艰难蜀道到前线慰问将士的事。”

    一个左拾遗,本职是在皇帝身边查漏补缺提点建议的官。郭绍寻思着反正说好话不要钱,言语之间还算客气。

    卢多逊毕竟年轻,看他的举止似乎刚当官没多久,听到一个大将如此礼遇,当即就一脸诚恳道:“实不相瞒,下官出身寒微,刚进士,本来做秘书郎。写了一首诗送给王丞相,这才做了左拾遗,能得王丞相托付,前来送公、替朝廷嘉奖前方将士,实感荣幸,没有辛劳之苦。”

    “了进士,那是万挑一啊。”郭绍随口道,心下琢磨自己虽然接近高阶武将了,但似乎也没法收进士做幕僚。

    卢多逊两手空空,说任命状已经交给西征军主将王景了。郭绍只好和部将一起陪着他说话,卢多逊到底是读了很多书的官,和武将们没什么话,除了郭绍与之交谈、只有李处耘时不时还能说上几句。

    没一会儿,部下亲兵就端晚饭上来了。一大筐麦饼,两木桶菜汤,里面丢了几块腌肉。

    不料卢多逊根本不挑,一连吃了三块大饼,喝了两铁盅菜汤,嚼得“吧唧吧唧”的津津有味,把之前的儒雅举止丢得一干二净。他忽然发现郭绍微笑着看自己,忙道:“我家也算世代读书,却是寒儒之家。若逢天道不好,吃糠咽菜也常有。这麦饼乃精粮所做,吃着也挺香的。”

    众将听罢,看卢多逊的眼光稍稍温和了一些。

    郭绍道:“将士冲杀在前、浴血奋战,咱们做将领的也不能比士卒吃得好,上下的吃食都一样,实在没有准备什么菜肴,卢大夫吃得习惯就好了。”

    杨彪哼哼道:“就这吃食,咱们还是从蜀军手里抢来的,不然连麦饼都没得吃。”

第八十一章 拍马腿者史彦超() 
卢多逊逗留不久,便要返回东京。郭绍问了几个人,才收集到一点金银铜钱送给卢多逊作为盘缠,又派斥候数名护送出去。

    送走了人,郭绍刚返回军行辕,就听到一个指挥使骂骂咧咧地说:“咱们在前面打了半个多月,没见着一钱,那官倒好,跑来说几句好听的,领了钱就走。”

    王璋顿时斥责道:“钱,钱!就知道发财,兄弟们行军打仗,难道要先背几麻袋钱出来?回去了朝廷不会赏?”

    指挥使被上峰骂,便不敢再说。打赢了回去当然会赏,不过全军近千人,上面就是拉几车钱来赏,一人又能分到多少?大周强盛,但在财货方面远不如蜀国、南唐;当原打成一锅粥的时候,这些地方都几十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没受战火影响了。

    没过几天,凤州传来消息,王景部攻占凤州城,获粮十五万斛。

    固镇诸将闻讯,王璋在郭绍面前嘀咕道:“究竟是十五万斛,还是二十五万斛,谁清楚?”

    郭绍坐在作为军行辕的瓦房堂屋里,不禁也想起前阵王璋说的另一句话:骨头里有油水。东京来的禁军没法把缴获的粮食背回去,但凤翔镇兵不同,把粮食运出秦岭就是硬通货;粮食有时候比金银铜钱还好使。虎捷军也没法把缴获的军粮拿来卖,他们作为外来的军队,人生地不熟,万一走漏消息实在影响太不好。

    娘|的,敢情打了半天,货真价实的好处都给别人占了,自己这帮人马啥也没捞着?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向训和王景的部将接手秦、成、阶,恐怕又捞了不少好处。

    郭绍并非无端怀疑王节帅的人品,他的人马无脑爬墙,死伤惨重。不信王景一点不为部下考虑。

    ……

    卢多逊回到东京,先见了王溥。王溥教他怎么说话,这才去阙城面圣。

    在许多累世富贵的高官贵胄的注视下,卢多逊的脸已经僵了,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走上正殿就纳头叩首:“微臣叩见陛下,陛下圣寿无疆。”

    “平身。”上面一个声音说道。声音粗犷,气却不足。

    卢多逊虽然紧张,说话却还条理清楚,做官若是话都说不利索那就别干了。卢多逊当即爬了起来,又鞠躬拜道:“微臣奉旨,赶去凤翔送任命状。受王侍(王景)邀请,于前方走巡了一遭。彼时秦、成、阶已归我朝……”

    旁边一个武将完全不顾什么礼数,径直就插|嘴道:“凤州也拿下了。”

    卢多逊忙道“是”。够资格上大殿的武将,他当然不敢与之理论,就连枢密使也可以是武将、还能兼领宰相,一般的官在这里可没什么好得瑟的。

    上面的尊贵者这时有点不耐烦了,说道:“见着人就行了。一会儿让大臣举荐一个人,再去前方嘉奖王景他们。”

    卢多逊一肚草稿,听到这里不敢多言,忙又是一拜,向左边的行列末尾走去。

    就在这时,王溥走出来执礼道:“陛下,攻蜀之战总计斩获、受降数万,但最关键之处不过一两次大战罢了。威武城首战成功、黄花谷之战大获全胜,实乃决定战局之役。

    据臣所知,前锋虎捷军郭绍部三月出散关,后方粮草辎重尚未准备。王侍欲稳求胜;郭都使认为蜀军猝不及防尚未部署调遣妥当,欲速战速决。战后证实,郭都使所见准确,秦凤之地三月间无大将统协,二镇节度使各自为阵、互不能相顾,用兵混乱不堪。

    郭都使十天围困威武城,军粮草告急。又在黄花谷大胜蜀军,尽获唐仓镇军粮二万斛……然后才能长驱进逼固镇,断绝蜀军退路。”

    王溥先还说得规矩,接着见群臣听得入神,便大吹特吹。把郭绍如何洞察战机,如何准确无误恰到好处地抓住时机的事儿渲染了一通,好像他王溥就在前线亲眼看见了的似的。在王溥的嘴里,郭绍已经化身为用兵如神、算无遗策的人物。

    他的嘴皮翻飞,言辞多有夸大成分,偏偏说的颇有条理,如果事实本身不是他说的那样反而不可相信。这番言论和前阵前线客省使的奏报基本吻合……群臣的卢多逊见识了宰相的厉害,已是目瞪口呆。

    而且王溥是丞相,朝大小事几乎都知情。他说着说着就扯到了蜀国不肯称臣的事儿上。前两天南平国(荆南)国王才派使者到东京密奏,言蜀国皇帝不肯称臣。

    王溥道:“蜀国主麾下无良将,却狂妄自大……”

    “哼!”宝座上的人忽然出了一声,声音里掩不住的愤慨。当然这愤怒不是朝王溥来的。

    南平国密奏,蜀国皇帝孟昶当着很多人的面,污蔑皇室郭家以前“如丧家之犬”,柴荣也是有情绪的凡人,知道这事能不恼怒?

    侍卫马步都虞候史彦超走出来,在王溥身边说道:“臣请陛下增兵,干脆灭了那蜀国!末将愿为前驱!”

    这时王朴忙道:“不可,吓吓那孟昶就行。南平国使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