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亮剑1918 >

第293章

亮剑1918-第293章

小说: 亮剑19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英点点头,她理解苏慧,这是一个真正的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那就是一切来源都要求真实性,看来苏慧果然名不虚传。

    她道:“我认识一个华人生物学教授,回头你可以找他来谈一谈。对了,你这一份报道打算什么时候发出来?”

    “真的吗?那太好了。发出来的时间我还没有确定,但应该是在近期。”苏慧道。

    “如果采访完成,能不能在本周末之前发出来?”黄英认真的说道。

    苏慧耸耸肩:“应该没问题。只是,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是要在本周之前呢?”

    黄英见她不是外人,就将身子向前探道:“罗斯福总统最近准备提出一项议案,就是由美国政府提供一笔贷款用来支援英国、苏联和中国等一些国家。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这项议案的通过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但在各国的分配上却是有着差别,美国国内的议员们倾向于对英国增加大幅比重,对中国战事关注较少。”

    “你知道的,现在国内抗战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援助能够多一分,或许前线的将士们就可以少死一个人。所以,我想在罗斯福总统提交议会之前,你能够发表出来,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道中国人在进行的这场战争。”

    原来是这样的原因,听黄英的意思,看样子这件事是铁板钉钉了。苏慧心里不禁暗自佩服黄英起来,看来她不光是在当地华人圈中影响很大,在美国政坛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毕竟高层这样的消息不是谁想拿到就能够拿到的。

    “好的,没问题。”苏慧爽快的答应,她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本来她报道的初衷就是为了中国的抗战,现在能够直接支援中国抗战,自然是她也愿意看到的。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我先替四万万中国同胞感谢你。”黄英认真的说道。

    “别这么说,我也是炎黄子孙。”苏慧道。

    谈过这件事,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其他事情,从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到美国文化,以及遇到的那些种种怪异的事情。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黄英抬手看了看表道:“和你聊天真的很愉快,但很抱歉,我真的该走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能否留下你的通讯地址,以便于我以后去找你?”

    “好!没问题。”苏慧拿起随身携带的本子写下了自己在美国的地址:“我在美国只是暂时居住的场所,如果以后换的话,我一定再通知你。”

    “好!”黄英将纸条收起来放在自己的包里,然后掏出了一张名片递给她道:“我现在住在宪法大道,你可以来这里找我。”

    两人说完,站起来愉快的握了握手。

    就在黄英准备离开的时候,苏慧凑过来俏皮的笑道:“黄小姐,问你一个私人问题可以吗?”

    黄英眉毛一挑:“可以啊。”

    苏慧凑过来低声道:“正忠和你是什么关系?”

    黄英会心一笑,看来全世界哪里的女人都是这样,她笑道:“他呀,是我一生中第三重要的男人。”

    “第三重要的男人?”苏慧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是我的弟弟,我父亲是第一位,他和我哥哥并列第三位。”黄英解释道。

    这下轮到苏慧不明白了,她干脆直爽的问道:“那么第2重要的是?”

    黄英伸出右手指了指无名指道:“这个上帝还没有让他出现。”

第025章 租借法案() 
不日之后,苏慧的这篇报道在美国见诸报端。她选用一些战场上的真实事例,配合图片做到了最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用美国的专家来点评这一武器又让更多的人容易信服。

    人们没有想到,日本人竟然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他们竟然在战争中大量的使用生化武器,此事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虽然报道引起了不少人对中国抗战的认识,也让越来越多充满正义的人开始同情关注中国抗战,但黄英知道,这些都只能是锦上添花,最多的影响是在民间领域,对那些坐在议会里的政客们来说,最大的利益化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黄英决定,自己必须去亲自见一见罗斯福总统,说服他在中国上面倾斜。

    可一个国家的总统哪里是说见就见的?尽管黄英是黄柯的子女,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来斡旋协商这件事,可那样太耗费时间不说,能否成功还要两说。

    在这个时候,苏慧提醒她说,试试能不能从其他的方面进行突破。一语惊喜梦中人,黄英决定去向罗斯福总统的妻子安娜埃莉诺罗斯福提出这个要求。

    事实上,黄英和罗斯福的妻子只是简单的有过一面之缘,那还是在黄柯访问美国的时候。当时,罗斯福总统为了表示对黄柯的友好,邀请了他的家人到白宫做客。

    也就是靠着这个,她才认识了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当然,善于经营人际关系的黄英当时也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

    黄英按照当初留下的联系方式打过去,只是一个秘书接听的。她在电话中告诉黄英,已经记录了,会选择适当的时机上报,但并不能够确定总统夫人一定和她见面。

    这些自然都是秘书们的正常套话,黄英知道指望她们去上报,再安排行程有可能会见到罗斯福夫人,但她不能够将未来的期望寄托在秘书的这种安排上。

    此路不通,黄英和苏慧都眉头紧皱。

    苏慧说,“要不通过驻美大使馆联系一下试试?”

    黄英摇了摇头,“这样显然不行,因为我不是外交官,再加上通过外交途径就不是个人行为,罗斯福总统会重新考量其中利害关系,那样的话,成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两个人又陷入了思索。

    苏慧摇摇头道:“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是有名的家族,只能找到与之比肩的家族才能私下里把他们约出来。”

    这句话点醒了黄英,对呀,何不去找柯里昂家族?老爷子柯里昂是自己的教父,他出面找到中间人斡旋,见到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说出了这个想法之后,苏慧也觉得这样做不错,她笑道:“对嘛,有枣没枣打三竿!”

    黄英听后笑道:“看来你在中国这段时间没有白待,连中国人常说的熟语都会了。”

    苏慧听后面露得色:“那是,我本来根子上就是中国人。”

    下午,黄英买点礼物去了柯里昂家看望老爷子柯里昂。现在的柯里昂已经脱离当初那个打打杀杀的阶段了,他现在经营着从中国、菲律宾以及美国的众多货物运输。

    在黄柯的支持下,他旗下已经拥有一个在美国都十分庞大的海运集团。柯里昂曾自豪的说,“太平洋的货轮中,你看到十艘之中就有一艘是老头子柯里昂的。”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柯里昂家族在美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和所有的资本大鳄的一样,在经济领域获得长足影响之后,他们开始涉足政治领域。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柯里昂家族在美国政坛也获得足够的影响,也正因为了解到了这些,黄英才决定找到柯里昂寻求帮助。

    下午的时候,黄英驱车到了柯里昂位于华盛顿郊区的家中。现在他们一家在华盛顿居住居多,柯里昂在这里添置了一套不小的别墅。

    黄英到后,保镖带着他走进了后院。柯里昂正在带着自己的小孙子乔治和一条金毛狗在草坪上玩耍,看到黄英走了过来,他把小孙子和狗交给佣人,微笑的走了过来。

    “瞧瞧这是谁来看我了?喔,我亲爱的孩子,你要是今天不来,我还以为你把我这个老头子给忘记了。”

    黄英笑道:“我的教父,孩子现在来看你了。”

    柯里昂邀请她道草坪上的休息处入座,佣人端来了咖啡和泡好的中国茶。

    黄英道谢后,她端起面前泡好的茶道:“想不到我找遍华盛顿的大街,竟然在您这里有。”

    柯里昂道:“你要知道,我现在经常和你的祖国做生意。本来我知道你爱喝龙井,可惜那里被日本人占了,我就让人带来了云南茶来。”

    黄英呷了一口,这种茶的浓香是那么沁人心脾。

    柯里昂端起面前的一杯咖啡,他轻轻的搅动道:“孩子,说吧,是不是遇到什么需要柯里昂帮忙的事情?尽管说吧。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中国的战事,老实说,你们的情况不是很乐观。”

    说完,他又转过语气说道:“不过,我还是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

    对于柯里昂的能够想到黄英来是有求于他,她一点也不觉得意外。老爷子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到美国,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庞大家族,他自然有看人的本领。

    黄英也并不矫情,索性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给了对方。

    柯里昂听后摸着下巴作着思考状,黄英知道,教父一定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只是现在还不知道该去找谁办这件事。

    果不出凄然,片刻之后,他把手从下巴前挪出来,有摸了摸手里的烟斗道:“我想,我要亲自给罗斯福夫人打这个电话。”

    事情果如所料,在柯里昂的帮助下,黄英如愿的见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并通过他的夫人,和罗斯福总统有了一次面谈的机会。

    见面的地点在距离华盛顿不远的马里兰州的卡托克廷山地国家公园,也就是后来着名的戴维营。

    闲暇的时候,罗斯福总统会携着家人一起来到这里度假放松,当然,这里也成为众多会谈的地之一。

    面谈的时间很短,前后不过是一个小时。罗斯福显然还记得黄英,他和黄英闲聊了一些家常之后,便和柯里昂一样,直截了当的问出了她这次来的目的。

    和柯里昂谈话不同,在罗斯福总统发问之后,她并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反倒是拿出一些相片递给了罗斯福总统。

    罗斯福总统看过这些照片之后表情开始凝固,显然这些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

    “总统先生,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这些照片。这些都是日本海军最近下水的军舰。按照现在的速度,日本海军已经拥有近十艘航母编队,他们的实力空前强大。”

    “他们这么不遗余力的发展海军,显然不是为了针对中国,因为那样的话他们把精力投入到陆军就可以了。我想您应该明白,在太平洋上,他们的目标就是贵国。”

    罗斯福总统没有说话,他知道日本人在扩充海军,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扩充到了这个地步。数十支航母编队是什么概念?

    见罗斯福总统有些认识,黄英继续说道:“现在,美国不需要卷入战争,但为了保证日本人对你们的威胁减小,你们需要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胜利。但眼下我的祖国已经千疮百孔,他们正在努力的对抗侵略者,可他们缺少现代化的武器和补给。我听说美国政府准备出台租借法案,我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优先供应中国。”

    罗斯福听后把照片放在桌子上,面色凝重的说道:“我想,你的想法是对的。美国会成为自由人民的兵工厂。”

    在连续报道的一周后,也就是黄英和罗斯福谈话的几天之后。罗斯福总统正式向国会提出有关援助英国、苏联、中国等国家对抗侵略战争的租借案。

    他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给这些国家,并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