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亮剑1918 >

第292章

亮剑1918-第292章

小说: 亮剑19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黄柯这话,崔武站起来正色道:“司令,我想您是误会了。我跟了您这么多年,您对我还不了解吗?当兵打仗,我从来没有怕过。今天来,我不是来跟您诉苦,也不是来跟您提什么要求。”

    “我知道,能够做到的您都做到了,现在后勤、兵员、预备部队都比我想象的要好上很多,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日军此番竟然调集了这么多的军队,三十多万!还在继续增派兵力。

    南京保卫战现在只是外围战斗,我的估计外围最多坚持一个月,一个月之后我军后续兵力无法有效补给替换,外围阵地就会失守,到时候日军就会直逼南京城廓。所以,我今天请求您,尽早转移!”

    崔武说完,直勾勾的看着黄柯。毫无疑问,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他知道,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南京迟早就要陷落。现在日军已经开始从扬州、江都、高邮一线开始进攻,他们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迂回包围南京。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想要撤离都难。

    要是黄柯有什么不测,先不考虑国内的局势什么的,就是崔武自己从感情上也难以接受,毕竟黄柯是他的领路人。

    崔武说完,黄柯觉得诧异起来。起初,高层中的多数决定象征性的在南京进行抵抗,然后全部转移到西南或者西北地区,但黄柯力排众议,坚持要留守南京。他还将崔武从西北调来,那时候崔武对他是极力支持的。

    没想到刚刚开战不久,崔武就来了个思想上的大转弯,看来这一仗的确不容易打,连一向敢打硬仗的崔武都决定留后路,前线的惨烈情况可以想象。

    “笑话!我堂堂三军统帅,怎么能在这个时候丢下自己的部队、百姓还有地盘去跑路?我走了南京怎么办?”黄柯反问道。

    “司令,南京有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誓与南京共存亡!”崔武慷慨道。

    黄柯摆了摆手:“不要跟我喊口号,我要的是行动!你们也要看到我的行动。还有,你说的这些困难我都知道,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外廓阵地要坚持一个半月。坚持一个半月之后,我自然有退敌的办法。”

    “司令”崔武还想继续再说什么,不过看黄柯的意思他知道没啥用了,黄柯这个人做事就是这样,认定的东西从不做出更改。

    不一会,杨义兵敲门走了进来。

    崔武见杨义兵已经来了,知道他和黄柯一定还有其他事情谈,他不便过多的去过问,所以就起身道:“司令,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好!”黄柯又对他说道:“崔武你要记住,这一仗我还有秘密武器,务必坚持一个半月,我们一定能够打赢!”

    崔武戴上军帽道:“是,我们一定能够打赢!”

    说完,崔武和杨义兵打了招呼后就转身出去,说实在的,他也不清楚黄柯究竟是真的有什么秘密武器,还是在给他打气。

    杨义兵走进来之后来到黄柯跟前,他问道:“兴华同志,您找我?”

    黄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道:“坐吧。”

    杨义兵不知道什么事情,以为黄柯又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坐下的同时还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笔拿了出来。

    见他拿出了纸笔,黄柯摆摆手道:“一点小事,你的脑子根本不用记录。你说说,上次刺杀汪精卫的那几个行动组成员现在怎么样了?”

    见黄柯询问的是这件事情,杨义兵有些局促,他道:“已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了,上海那边也都安排妥当了。现在他们已经在上海继续工作了。还有,就是上次刺杀没有杀死汪精卫,这一点我负有责任”

    听杨义兵这样一说,黄柯打断了他的讲话:“那个事情不要在意。汪精卫不死那是他的造化,我明白在那种情况下不可能有开第2枪的机会。他们都是有功的,要做好后续的抚恤工作,别让在隐蔽战线的同志们流血之后又流泪。”

    “是!”杨义兵道。

    “好了,言归正传。昨天十五集团军在杨庄发现了一伙日军混入的特工部队。他们穿着我们的军装,说着我们的话,险些就混入了十五集团军司令部。好在发现的比较及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我在考虑,预干处是不是可以从里面汲取一些什么经验。我们现在如果在日占区搞这样一个行动,可行吗?成本大不大?”

    原来叫自己来是问这个,杨义兵思索了片刻之后道:“实施难度不大,行动队的成员现在都要求掌握基本的日语,伪装成日军没有什么问题。再加上我们在日战区对比日本人来到我们的地方还要简单一些。但我所说的只是针对日占区的大城市实施类似行动,交战区不便于我们开展,我们单一部门在交战区的影响太小,实施有困难。”

    这样说完,杨义兵抬头看着黄柯的反应。

    黄柯做出思索状道:“这样吧,回头你挑选一批人训练出来,交战区回头我让孙元良派人和你对接。”

    “还有,刚才崔武过来说,在前线发现日军使用毒气弹等生化武器攻击我军,我想这些毒气弹一定是有一个生产的秘密工厂。你注意跟踪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秘密工厂的位置,位置清楚之后,让空军把他们炸掉!”

    说到这里,黄柯站了起来。

    杨义兵跟着站了起来道:“我了解到的一个情况和这个有些对应,前几天在华东涟城外发现日军给水部队的一个水厂。情报人员说,这个水厂被日军派重兵把守,十分奇怪。起初我没有多想,但对照这个信息基地有些怪异。”

第024章 美国的秋天() 
时间进入了1941年,此时这场波及全球的战场愈演愈烈,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纳粹德国的钢铁洪流在横扫西欧之后,又挥师东进,百万大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意大利和德军还将战线延伸到北部非洲,横跨亚非拉的战争开始了。

    日军也在对华战场上投入了百万军队,他们的海军也在太平洋上虎视眈眈,他们和英美开战也是迟早的事情。

    看着眼前的这个形势,大多数人都相信日本和德国还有可能会在中东或者是某个地方会师了,悲观者甚至估计,世界格局到本世纪末都将是由德日掌控。

    与外面混乱的战争形势相比,位于北美大陆的美国却是一片祥和安宁。对于普通的美国民众来说,战争距离他们始终太遥远,每天的太阳依旧照常升起,纽约市区依旧是熙熙攘攘,每天的忙碌始终还是为了最基本的生活。

    外面的战争,对他们来说就是报纸和广播上每天播送的新闻。

    战争,距离他们很遥远。

    但对于另外一批在美国的人来说,战争距离他们并不遥远,这些人就是在美国的华人,黄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自从来到美国留学开始,黄英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国外。这一点是父亲黄柯特别授意的,黄柯这一点考虑是出于自己自私的想法。两个男孩他都让回国,他是觉得他们自己也应该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再者在国内磨练一下,将来好委以重任。

    但黄英和他们不一样,黄英是个女孩子,并且外交能力出众,把她留在美国,既可以保证她的安全,同时也能够在联络美国之间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

    正如黄柯设想的那样,黄英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不仅仅是自己完成了学业,还和不少的美国政要建立了联系,她还协助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先生不少翻译和沟通工作。胡适几次都说,“你不如来大使馆工作算了,将来从政要是一条路。”

    黄英每次都笑笑说,自己不想从政,战争结束之后她就想回国去,像傅瑾阿姨那样,去做公益。

    从驻美大使馆出来后,黄英就打了一辆出租车去了附近的咖啡馆。今天她要见一个从纽约过来的记者苏慧。

    其实虽然之前没有见过这个人,但她的名字黄英却是不止一次听过了。她知道这个人和他的弟弟黄正忠是好友,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情侣的那种好友。除此之外,她在时代周刊上等不少媒体上,都见过这个人署名的发表的文章。

    毫不夸张的说,她是美国,乃至于西方媒体全面报道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人。

    打心底里来说,黄英对这样的华人是比较尊敬。再加上她们之间所受到的教育经历相似,黄英就很想结交这个人,可苏慧不是在国内就是在菲律宾,来美国的行程都很紧,再加上没有合适的人去牵线,所以她们也一直没有见过面。

    不过不久前,黄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礼貌的告诉她,她是苏慧,现在有几篇稿子准备发表,因为她听说了美国政坛准备援助中国的事情,她才想到在发表之前和黄英见上一面,两人谈一谈。

    黄英爽快的答应了,并和对方约定在附近的一家咖啡厅见面。

    中午时分,黄英提前十几分钟到了这家咖啡厅,没想到的是苏慧已经到了。看到黄英进来,苏慧向她招了招手。

    黄英看到招手,也跟她招了招手,来到了她面前。

    “你好黄英,我是苏慧。”苏慧大方的伸出右手。

    黄英也伸出右手,和她握手:“你认识我?”

    苏慧点头道:“我之前看过你的照片,没想到本人这么漂亮,所以你进来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认出来你了。”

    苏慧说的虽然有些恭维成分在其中,但也不算夸张。黄英穿着一套当前最流行的浅色套装,头上是一定小圆帽,手上是一个流行的小皮箱,一双被丝袜包裹双腿纤长浑圆。毫无疑问,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审美标准,她都是一个美人。

    “这样啊,久闻大名了,苏小姐。”黄英和她坐下,两人点了一些咖啡、甜点之后,开始进入了谈话。

    苏慧用汤匙搅动着咖啡,一边品尝一边笑道:“我这次来找你,其实是受到了南京宣传部门陈布雷先生和黄正忠的推荐。他们告诉我说,你在美国的华人圈很有影响,所以想在报道之前,让我来跟你见上一面,还需你帮帮忙。”

    “哦,原来是陈先生推荐的,我说你怎么会想到找我。”黄英笑了笑。其实在苏慧来之前,她对苏慧这次来找自己的原因心里也不是十分清楚,起初她以为是苏慧想要和更多的在美华人取得一个联系,没想到还是南京那边,也就是他的父亲黄柯的意见。

    “你先看看这个。”说着,苏慧从包里掏出了几张照片。黄英接过来,照片上是中国士兵,只是他们的脸上和裸露的皮肤上满是水泡,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种伤对他们造成的痛苦。

    “这些都是”黄英一边翻看着照片一边问道。

    “对,都是生化武器导致的。这几张都是后方医院提供的,医生们对这种疾病摸不清头绪。现在不清楚这些武器究竟是什么具体类型。我人在美国,不大方便去国内询问,所以他们就推荐了你,说你可以帮我这个忙。”

    苏慧说完,又从包里拿出来另外的一些照片递给了黄英。

    黄英接过来继续翻阅,苏慧继续说道:“在报道之前我需要搞清楚这些照片的真实性,还有就是确定这种武器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如果真的是生化武器所致,那么日本人就显然违反了国际惯例。”

    黄英点点头,她理解苏慧,这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