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592章

浴血抗战-第592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也说了句:“李将军,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开辟西线战场,目的也是为了石油!第一是西欧手中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第二,北非和中东产油区控制在英法手中。我们占领了法国,不仅可以从他们手里直接获得石油,也能夺取北非的产油区!”

    “元首确实是英明!石油是战争的血液,没有石油,战争的机器将会陷入瘫痪!首先要稳住的是北非产油区,而不是想办法夺取中东和俄国的产油区。要稳住北非,就要把大量的炸弹投到英国人的兵工厂中!让英国人无法造成飞机和战车!关于战略轰炸的问题,我几年前也说过的,你们都还记得吧?”

    “当然!”希特勒点了点。

    接下来,李峰说了如何对英国进行有效轰炸,破坏英国生产能力;在战争伊始,就用空军突袭英国港口,把英国人的海军摧毁在港内。等到控制在海洋之后,再以航空母舰歼灭英国人残余的舰队,切断英国的海上交通。李峰认为,只要空军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把英国人的舰队主力歼灭在港内!对英国海军的空袭,关键以炸沉航空母舰为主要目标。等到德国的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航空母舰形成战斗力,既可真正夺取制海权。

    由于历史发生了变化,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变成航空母舰。除了俾斯麦级之外,德国海军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和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也变成航空母舰。但是根据李峰的建议,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被保存下来,没有改成航空母舰。

    因为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排水量太小,只有一万多吨级,若是改成航空母舰只能是一种轻型航空母舰,携带飞机数量太少,还不如保留战列舰,给航空母舰提供防空力量,又能在万一有敌水面舰艇靠近的情况下保护航空母舰。

    俾斯麦级、沙恩霍斯特级加上齐柏林级,到了二战爆发的时候,德国人就能开出一支拥有七艘航空母舰的强大舰队!如果算上正在建造的兴登堡级超级航空母舰,德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拥有十艘大型和超级航空母舰。

    李峰说完了航空母舰在大洋上对付战列舰,对付航空母舰,航母战斗群的护航舰艇和舰载机协同对付潜艇等航母战术之后,又是话题一转,从怀里摸出一张图纸放在桌上:“各位,你们看,这是一种陆军的新式武器!”

    所有人都凑了上来,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峰提供的这张图纸。

    图纸上,画的是一种既不是机枪,又不是机关炮的武器,因为这种武器的口径要比机枪大得多,但重量和体积又比机关炮小得多。

    “这是自动榴弹发射器!口径为四十毫米!它的威力比机枪要大得多,对地面攻击的效果达到了同等口径机关炮的效果!只不过在射程上不如机关炮,而且不能对空射击。但它的体积和重量都比机关炮小,携带方便,是步兵强有力的武器!既可以对密集软目标进行射杀,又能摧毁简易火力点!在换上破甲弹头之后,这种轻便的武器甚至可以对付成群的轻装甲目标!”李峰指着图纸告诉希特勒他们说。

    到了最后,李峰又简单的说了一下“末日炸弹”的计划。

    李峰的演讲,还有他带来的新式武器,令希特勒等人听得如痴似醉。当李峰说完的时候,所有人还沉浸在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喜悦之中。

    “各位,我们好像少了点什么?”戈林突然发话。

    “少了什么?”希姆莱问。

    “掌声!我们需要最热烈的掌声!”

    所有人鼓起掌来,而且是最卖力的鼓掌,一直到手心发红,手都疼了。

    “各位,我还有个请求!”李峰示意所有人安静。

    “什么请求?只要李将军要的,我们都会尽力满足!”希特勒说道。

    “我想参观一下你们的战车工厂,我设计的三七式战车,听说在你们这里已经投产了,我想看看你们产的战车和我们产的有什么区别。”

    “完全没问题!”希特勒一口答应下来。

    走进德国的战车工厂零件加工车间,映入李峰眼帘的是一排排紧张工作的工人们站在各种各样的车床面前,有人在钻孔,有人在抛光,有人在打磨,有人冲压,更加神奇的,是还有要求极为苛刻的技术人员手里拿着图纸,站在准备组装的零件跟前,用游标卡尺甚至是螺旋测微计在仔细测量每一个零件的精细度!

    严谨的德国人,不仅对零部件要求极为精密,而且就连车体外壳、铁车轮、挡板、甚至是每一块构成履带的钢板和橡胶片,都要进行严格的加工,进行打磨抛光,使得每一辆坦克看起来都像是精密的工艺品一样。

    “你们战车的产量,一个月可以达到多少?”李峰皱起眉头问道。

    一名德国军官回答说:“一号、二号和三号车加起来,月产量在四百左右;四号车的月产量在一百左右;五号车月产量二十五辆。”

    德国人所说的五号车,就是李峰提供的37式坦克,在德国提前变成了豹式坦克。而三号车和四号车是德国当年的主力。

    “产量太低了!”李峰摇了摇头。

    “我们这已经是尽力了,我们的工人加班加点,工厂开足机器,也只能达到这个数量。”德国军官很为难的说。

    李峰转头对希特勒说:“尊敬的元首,您是否听过再优秀的弓箭手,在战场上也只能射出三支箭,对手的骑兵就冲到跟前的事情?”

    希特勒不解的问:“这和提高战车产量有什么联系?”

    “大有关系!”李峰斩钉截铁的说道,“战车是一种武器,是一种战场上的消耗品,不是一种工艺品!这种武器生产出来,就是要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要面对铺天盖地的炮火!随时可能被摧毁,为了一件消耗品,却连车轮、外壳都要精心制造,甚至内饰都要讲究,那样就意味着数量无法提高!”

    “我们以质量取胜!”希姆莱说道。

    李峰微皱着眉头说:“我知道你们以质量取胜,你们的一辆战车,可以对付俄国人的三辆不成问题!可是你们知道俄国人的产量是你们的几倍吗?他们就像生产黑面包一样生产战车!你们生产一辆的时间,他们至少可以生产六辆!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你们那些做工精细的工艺品将会面对做工粗糙,但是装甲厚实,而且是铺天盖地的俄国战车!他们至少可以用十辆对付你们一辆!到时候工艺品只能被粗糙的农具围殴!”

    被李峰这样一说,希特勒等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尊敬的元首,我们需要的是消灭敌人的武器,而不是精细的工艺品。那些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的消耗,根本没必要用到武器上!在该精细的地方,譬如说火炮的精确度,穿透力和射程方面,可以做到精细,这样我们可以先发制人,减少战车乘员的伤亡。在行走部分方面,多靠拢一下备用履带,更能适应天寒地冻的俄国气候!譬如说能换上一套宽履带,让战车能够在雪地和泥泞中行走!而至于炮塔和车体的外观,挡板,还有车体的内饰,那些方面根本不需要如此精细,只要能打仗就好!”

    希特勒点了点头:“李将军,您说得很有道理!这些我们可以改变!”

    “对!生产武器最重要的是实用性和高效率!一切不必要的工时消耗,能省则省,腾出更多的时间生产更多的战车!我们不能让敌人用战车和飞机的海洋来淹没我们!我们在考虑武器精度和威力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生产速度。”

    一名德国军官为难的说:“可是如果提高产量,我们很多设备可能都要更换或者改进,那样会影响到我们的产量。”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小的改进消耗的时间,用以后的产量弥补上来,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第九章 超级造船厂() 
希特勒上台之前,犹太人在德国人口中仅占了1%,但犹太人控制住了德国的金融界,不仅如此,而且在医生、律师、科学界和文学界,犹太人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最关键的是犹太人控制住金融界,希特勒看中他们手头的钱,于是开始排挤犹太人,没收他们的财产,并把大批犹太人驱逐出德国。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美国也还没参战,希特勒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后拉希特勒之所以屠杀犹太人,是因为美国加入同盟国对轴心国开战的缘故。希特勒很清楚美国政府事实上是受犹太财团所控制,所以他认为美国之所以参战是因为犹太财团对希特勒驱逐犹太人的报复,这才有了屠杀犹太人的事件发生。

    目前希特勒尚未开始屠杀犹太人,李峰便向德国提出一个要求:“既然贵国要驱逐那些卑贱的犹太人,那不如让他们用他们的劳动来洗刷他们掠夺德国财富的罪恶吧!让他们来这里!我们中国西北的沙漠!我们要大规模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这都需要人手,恶劣的环境随时会让工人倒下的,我们中国人的青壮年是宝贵的,他们要留下生命对付日本帝国主义!那么,这些苦力的事情就让犹太人来干吧!”

    希姆莱对李峰的提议表示赞同,当年的德国正在大规模驱赶犹太人。由于大批犹太人被没收了财产,导致许多犹太人对纳粹政府不满,于是有不少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那些人对于德国政府来说是个累赘。

    但是在李峰的眼里,这些犹太人却是宝贵的财富!

    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平均智商,拥有大量的金钱,控制住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那些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中,有不少科技人员和高智商的金融家,还有一些工人和技术员。在几年后,那些人将会被送入毒气室。而李峰的这一举动,挽救了数千德国犹太人。等到几年后,希特勒在波兰屠杀犹太人的时候,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对李峰挽救被关押在集中营中的德国犹太人表示感谢,这样李峰就能赢得犹太人的支持。

    至于那些犹太人来到中国之后,李峰当然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去当苦力,而是会让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进入自己的飞机制造厂、战车工厂、兵工厂和大学。但也有一些没有才能、智慧平庸的犹太人,那就对不起了,这批人只能送去当修筑铁路、公路、机场,开采矿产,或者是建筑工地上的苦力。

    这是一举两得之举,救出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等于给李峰提供了大批金融家、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在未来,李峰执行把世界金融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的计划。

    至于让少数犹太人当苦力,完全是做给德国人看的,让希特勒相信,那些犹太人去了中国之后是在沙漠中干重活直到累死。

    事实上,李峰上次来到德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邀请犹太人,但是那时候希特勒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反犹运动,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德国犹太人都不愿意离开他们的国家。到了希特勒开始反犹的时候,一批犹太人离开了德国,但还是有不少犹太人无法离开,被限制了自由,或者是干脆送进集中营。

    事实上,希姆莱也估计到李峰想要放走这些犹太人,但他考虑到一方面李峰帮助了自己,是德国人的朋友;另外一方面,当时的希特勒也就只想着驱逐犹太人,没收犹太人的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