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52章

苏联英雄-第52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作改进,设计出600马力左右的重型坦克用柴油机应该没有问题。”林俊知道,kv…,功率达到了441千瓦(600马力)而且两者的区别不大。

    “那太好了,这样就可以解决新式坦克研制最大的问题,其实我的原有设计里只要500马力的稳定动力输出就够了,能有600马力那是更好,可以大大加强新式坦克的机动性。”听到林俊的介绍,科京欣喜若狂,他已经快被这动机的问题给折磨疯了。要知道坦克炮还能从海军和高炮部队方面得到技术支持,但这动机可不是一两年功夫就能设计出来的。

    “呵呵,但这也急不得,这需要哈尔科夫方面最后定型了才可以在各厂大规模投产,估计再过几个月就能有结果。”

    林俊是在给科京“提个醒”:要是现在你就去那“插”一腿,到最后很有可能谁都没有好的动机用。

    科京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林俊的意思。能有现成的动机那是最好,10秒钟前他倒是有通过岳父去取得这款动机生产技术的想法,但听这么一说,还是等一段时间的好。“安德烈同志不是说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定型,到时候大家都能用现成的,何乐不为呢!”他想。

    “当然要等哈尔科夫方面的同志拿出最终的定型设计后才能进行改进,这里就要麻烦安德烈同志衔接一下了,呵呵。”

    “这个没问题,我会和斯大林同志和上级单位汇报的,科京同志尽管放心。”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林俊顿了一下,“科京同志,对于坦克我是个外行,有个问题能不能向你请教一下?”

    “安德烈同志这么客气干嘛,你尽管问,我知道的一定不会藏着当宝。”

    科京满口答应,“别人连动机的问题都帮自己大包大揽了,还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是这样,我想和斯大林同志反应一下,现在我们不是没有设计指标要求的大口径坦克炮吗,而目前有一种长身管的76。2毫米坦克用加农炮正在设计中,估计最晚到今年中旬就能定型,而威力会比l11型大得多。要是在坦克设计完毕前还没有合适的武器,在火炮研制部门设计大口径的坦克炮的同时,我们能不能先在新式的重型坦克上安装长身管的76。2毫米坦克炮。但是如果以后口径和威力更大的坦克炮生产出来后,我们是否能快的转产装备大口径坦克炮的重型坦克,这在技术上是否行得通?而且工厂的转型生产难度是否很大?”

    “安德烈同志,你的想法我们也考虑过。这在技术上问题倒不是很大,如果以后是安装85毫米的坦克炮,我只要在新式坦克的设计上留有余地就可以,到时候坦克军一级的维修厂就可以进行坦克炮的换装和辅助设施的改进。如果是100毫米的新式火炮,那就需要重新设计炮塔部分,但这也不是问题,我可以在再设计一个全新的炮塔作为技术储备。从实际生产来说问题也不大,当然会有一些问题,但和能够得到的成果来比较,坦克生产厂的困难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听到林俊的这个“问题”后,科京也是心中有底:这位“高指标”的“制造者”一定现目前的现实情况下,一时间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设计指标是克里姆林宫直接制定的,我们设计师和生产厂根本无权修改。”

    “我去和克里姆林宫不知道能不能修改一下。总不能出现车等炮的情况。”这是林俊一周内第二次说这话了。

    。。。

第六十三章 心急喝不了热粥() 
和斯大林格勒方面的同志座谈让林俊明白了一个道理:心急是喝不了热粥的。

    “不切实际的大跃进会害死人!”这是林俊得出的最后结论。两年前自己“乘胜追击”般拿出的那份“坦克与战斗机展报告”完全是出于好意,但却忽略了一些现实情况,里面有很多的技术问题不光苏联在短时间里解决不了,换成其他国家也照样没辙。比如历史上的bs…3型100毫米和zis…s…53型85毫米坦克炮都是1943年的产品,在1937年连个图纸都还没。而且现在世界上所有潜在对手拥有的坦克加农炮都能轰个稀巴烂,根本就没有必要在一上马的时候就装备那么大口径的家伙。

    幸好哈尔科夫的同志有一张王牌就快定型——b…2柴油动机和它的改进型是苏联今后几十年中几乎所有中、重型和主战坦克的动力来源。要是没有这颗“稳定而强劲的心脏”,现在的坦克设计和展真的会走进个死胡同:坦克炮能将就一下,要是连动机都“将就”了,那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座谈会上林俊的态度给了科京和他的设计组一颗“定心丸”。科京已经有了基本完整的设计,欠缺的就是动机和坦克炮,现在由安德烈这个“怪物人”出马,应该就能够解决。

    科京绝对是个聪明人,他现在在斯大林格勒是在“站好最后一班岗”,主要就是帮助厂里的那条“共产国际”牵引车生产线顺利投产,而新式重型坦克的样车制造就是到列宁格勒后的事了。而从他岳父那得到的消息,最晚到6月份他就能到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担任重要职务。列宁格勒作为苏联最重要的坦克研究和生产基地,科京到那再拿出新式坦克的样车,从政治方面和他自己的地位展来说都比在斯大林格勒好的多。

    、、、、、、

    第二天林俊在科京和格尔卡的陪同下参观了距离主厂区最远的坦克分厂,这里正在生产最新的t…26s1937型轻型坦克。

    这些t…26装备主炮的是和哈尔科夫方面正在生产的bt…7(1935改进型)一样的1934型l46(46倍口径)45毫米坦克炮,这样对部队的后勤和保障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但相对于bt…7,这些十吨半重的t26林俊实在是瞧不上眼。

    它的装甲最厚的地方都只有25毫米,比bt系列坦克好不到哪去,一样无法抵御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的攻击,而装备的gazt…26型动机91马力的动力让它只有30公里每小时的最大公路行驶度,要是越野度更慢,这注定它会比bt系列坦克更早的被淘汰,因为t26无法胜任新式重型和中型坦克大量服役后留下的快侦查任务,最多也就是能扩大一些战果。它唯一的优势也许就是相对省油了。

    但上面的这些林俊也知道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现实就是这样,t26挡不住其它国家现有坦克炮的攻击,而其它国家现有的坦克也照样会在t26的攻击下玩完。战争才是坦克“进化”的最大动力。现在要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因为t…26还是种有效的武器:相对于其它国家的轻型坦克,它还是具有一定优势。

    林俊还询问了生产指标和电台的装备情况。

    “还是按照去年原有的指标,估计今年的产量会达到800辆,而将有三分之一的坦克装备电台。”格尔卡说。

    “看来电台的数量还是不足。”

    “因为大部分新生产的坦克用电台都装备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方面生产的bt…7了,供应我们厂的比较少。”格尔卡显得有些无奈。

    对于这点,科京难得表现出了大度:“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坦克的设计功能就决定了电台的分配。”作为一名坦克设计师,他非常清楚bt…7担负的作战任务里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侦查,需要优先保证它的通讯能力。

    格尔卡听了科京的话,说:“我们也正在努力,希望争取到尽可能多的电台供应指标。”

    “这是也急不得,这电台也不是地理的庄稼,种了就有,呵呵。”

    林俊的话让这个比较严肃的话题立刻轻松了许多。

    “现在装备电台的型号的主炮备弹量是多少?”

    “比原来少20,一共145,科京同志为能保留这么大的备弹量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科京同志的能力绝对是优秀的,呵呵。”

    参观完坦克分厂后,科京和格尔卡送林俊去了工农红军斯大林格勒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因为学院的领导同志们邀请这位“苏联英雄”、西班牙战场上的英雄到学院,给学院的教员和学员进行演讲。

    这份邀请是昨天由工农红军斯大林格勒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党委书记奥德涅夫亲自到拖拉机厂向林俊出的,林俊根本没办法推辞。说实话,演讲这玩样可不是林俊擅长的,他宁可再和摩洛哥雇佣兵进行一场白刃战也不想在几千人面前演讲。

    “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昨天晚上“折磨”了林俊一宿。

    “***,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拼了!”虽然3年前在莫斯科做过几次演讲,但那时自己刚刚获得“苏联英雄“称号,每次演讲还有其他的7位同志在,而这次自己是”光杆司令”,这压力完全不一样。

    工农红军斯大林格勒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是全苏最好的陆军学院之一,为苏联输送了大批陆军指挥员,特别是它主要涉及的机械化与摩托化军队建设和作战理论教育,对于苏联的军事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挂满勋章的林俊走上学院礼堂演讲台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林俊看着台下集合的上千名学院的教员和学员,感觉比受到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召见的时候还要紧张。

    定了定心神,向台下敬了个礼,“同志们,今天能站在这里,我非常的高兴。工农红军斯大林格勒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有着光荣的历史,为苏维埃培养了无数军事人才。我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对于军队的机械化与摩托化建设和教育是外行,在场的所有同志在这方面都比我要权威。”

    说到这,林俊顿了顿,“昨天收到奥德涅夫同志和院党委的邀请后,我是整一个晚上没睡着,因为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一直到天亮。奥德涅夫同志和我说,只要是军队建设方面的都可以,还要我说一些在西班牙的经历。其实对于自己的事,我也没有过多的东西可以说,我们今天就把这次见面当作是来聊天的,就和同志们说说我在西班牙得到的一些经验。”

    台下的人都被林俊的开场吸引住了,因为以前到学院来演讲的各个都是“老手”,不光经验丰富,而且年龄也“老”。而林俊的年龄比下面的学院差不多,有些学院比他年龄还大,而林俊已经是全苏著名的英雄,军衔也已经是上校。从某方面来说,林俊就是他们心中的学习榜样和“赶”的目标。

    “有人把西班牙称作是现代战争的试验田,从我自己在那的几个月总结的经验来看,这句话有百分之90是正确的,我们先来说说正确的地方。参战各国的新战术和新式武器都在西班牙得到了充分的试验和展示,但那留下的百分之十是因为规模、将来可能爆比在西班牙生的这场战争大无数倍的战争,而且将会更加的残酷。”

    林俊的这段话有一半是推测,而另外一半都是事实。

    “从西班牙的经验看,一战时期那种以阵地堑壕战为主的陆军战术已经过时了,而以集中使用坦克为主要突击方式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作战将成为主流,这正式我们红军的主要作战指导思想,我们学院的同志们学习和研究的也是这种新的作战方式。我作为空军的飞行员,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以后真的上了战场,一定要做好地面机械化部队和空中支援力量的衔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