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51章

苏联英雄-第51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几个孩子?”林俊看这位莫洛奇也有个30几岁,应该已经结婚了。

    “呵呵,老婆给我生了5个,4个男孩,最大的已经12岁。安德烈同志有孩子了吗?”说到自己孩子,这位机长是一脸的幸福和自豪。

    “一个儿子,快8个月了。”

    “小孩子记性可不好,听说您要去好几个地方,等回到家小孩可能都认不出你了。”

    “那也没办法,工作就是这样。”林俊把边上的包拿了过来,“里面还有个面包给格里戈里同志填填肚子,其它东西送给你的孩子们做礼物。”

    莫洛奇可不敢要林俊的东西,看着这口袋足足有10多斤重。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哈尔科夫党委会送的些乌克兰特产,全是些葡萄干和杏仁,小孩子最喜欢吃。你有5个小孩,送你最合适,我拿着可费力气。”硬把包塞给了莫洛奇,林俊倒说的是实话,这包东西自己拿着也不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这个。但对于莫洛奇这位少校就不同了,他虽然是飞行员,工资还是比较高的,但养活5个孩子是笔大开销,估计会很吃力,孩子们吃零食的机会应该不是很多。

    看林俊态度坚决,莫洛奇也不再推辞,“那谢谢安德烈同志了。”

    一个小时后,林俊已经透过机舱看到了苏联的母亲河——伏尔加河,而斯大林格勒就在前面。

    刚才回到驾驶舱的莫洛奇又到了后舱,“安德烈同志,我们就要降落了,请系好安全带。”

    “好的。”系上安全带,静静地等待着降落。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党委书记鲍里斯…费奥克斯托维奇…格尔卡和总设计师朱佐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早已经接到通知在机场等候林俊“大驾”。

    林俊与莫洛奇和格里戈里告别后才走下飞机,格尔卡、科京和手下的人立刻迎了上来。

    “你好安德烈同志,我是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党委书记鲍里斯…费奥克斯托维奇…格尔卡,这位是我们的总设计师朱佐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同志。”说话的格尔卡看上去已经有50多岁。

    接下来还是原来的老一套,吃饭加参观城市和工厂。而斯大林格勒的同志比哈尔科夫的同志是圆滑的多,估计是这位科京总设计师的影响。

    你滑我也滑,林俊也不是笨蛋。

    “科京同志,估计你在斯大林格勒是待不了多少时间了哦。”在吃饭的时候林俊和他说。

    林俊的话倒也没让在座的人奇怪,他们也早就听说总设计师可能会调往列宁格勒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因为目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还只是主要生产坦克和拖拉机,研究新式坦克还不是这的重点,而科京和他的研究小组可能会在近段时间整体调往列宁格勒,当然这里面有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功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呵呵,或许吧,还没有接到正式命令,就是调动也是以后的事。”

    “说句不好听的,在座的工厂方面的同志可不要生气。我们斯大林格勒只是作为我们苏联坦克的重要生产基地,当然十分的重要。但最重要的研究基地还是在列宁格勒,科京同志是位优秀的坦克设计师,而且今年才29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到列宁格勒方面担任总设计师才是最合适的安排,呵呵。”

    “安德烈同志,你这么说我可下不了台哦,哈哈。”科京听了林俊对他的赞扬是非常高兴。他虽然是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女婿,但眼前的这个安德烈的背景决不比他差,甚至比自己的背景还要深厚。克里姆林宫里的小道消息都在说斯大林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甚至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溺爱。做为和克里姆林宫很多高层都有密切联系的人,科京当然也知道这些小道传言,所以他是比较看重这个安德烈的话和态度。

    “当然,科京同志的才华和能力我们斯大林格勒的同志都是知道的,列宁格勒才是能真正展示科京同志能力的地方。”

    说话的是格尔卡。

    “呵呵,真是个老狐狸!”林俊心理想。

    吃完“迟到“的中餐后,林俊在科京和格尔卡参观了斯大林格勒。

    在列宁广场,林俊努力的在找那座“巴甫洛夫”大楼,但根本就没有一座建筑能和映像中的那座残破不堪,但仍然巍峨耸立的大楼对上号,光从这点就能让林俊再次感受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激烈与残酷。

    在参观的途中林俊提出要去城外的马马耶夫冈参观,这让陪他的所有人有些奇快:那座小山岗有什么好看的?

    林俊就像是个游兴十足的游客,说:到了高处才可以看清斯大林格勒的全貌。

    “哦,原来是这样。”大家这下才明白,“看来安德烈同志喜欢旅游。”

    站在前世曾经到过的地方,看着白雪皑皑的山岗和城市。林俊感该万千:这里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曾生了最残酷的战斗,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因为谁占领了这里,谁的大炮就可以准确的轰击对手。历史铭记下了那场血战,虽然现在林俊的面前还没有那座宏伟的“俄罗斯母亲纪念碑”。

    。。。

第六十二章 “难产”的重型坦克() 
科京,不像科什金那样是一位有潜力的天才设计师,他只是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人一起进入了恰当的学校。科京就读于列宁格勒的捷尔任斯基汽车军事技术学院,他在那里受到基洛夫、伏罗希洛夫、布柳赫尔、图哈切夫斯基等党的杰出领导人的主意,最后甚至还与伏罗希洛夫的女儿结了婚。科京虽不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但也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工程师,而且他更擅长于政治斗争。他得到有权势的人物的嘉许,升迁很快——这是林俊对朱佐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早期经历的的了解,但不可否认,科京还是一位优秀的坦克设计师。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还真不是个名副其实的“拖拉机厂”,生产的产品起码有三分之一是坦克。现在它主要在坦克方面是在生产刚刚改进完毕的t…26s1937型轻型坦克,而拖拉机的生产主要是s…65型和大名鼎鼎的stz…3型农用履带式拖拉机,当然这些履带式拖拉机起码有一半是提供给军队作为火炮牵引车使用。还有少量的产品是t…20“共青团员”45毫米反坦克炮专用牵引车。(为什么说stz…3型农用履带式拖拉机大名鼎鼎?应为我们在一些反应五十年代新中国农业建设的纪录片上就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上面的这些都是林俊在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同志们的座谈上了解到的。“据我所知,zis…3型和s…65型农用履带式拖拉机作为红军部队专用牵引车辆不足的替代措施,大批装备一线部队,造成了这些非专用牵引车辆的负荷作业,对这些拖拉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听了林俊的话,科京开口了,“安德烈同志,这个情况我们也知道。现在红军一线部队里装备的按照军事用途的专用牵引车辆还不到牵引车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而全军需要中等程度修理和全面翻修的牵引车辆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一线部队的牵引车装备数量根本不足,特别是重型专用牵引车的数量严重不足。”

    “这个问题也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因为各个工厂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指标都有限制。”林俊也知道问题的严重,但工农红军军械部和中型机器制造局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座谈会上的人更是没有办法。

    “为了解决重型牵引车数量和质量的问题,我们厂即将上马从哈尔科夫引进的“共产国际”牵引车生产线,这也是科京同志向中型机器制造局争取来的生产计划。”格尔卡说,“听说哈尔科夫方面正在设计一款比共产国际”性能更加优异的重型牵引车。”

    “是的,沃农科夫特同志(哈尔科夫方面的设计师,主要设计履带式牵引车辆)正带领设计小组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但估计还要几个月才能大批量生产。原型车他们已经拿出来了,而且已经报到军械部,上面想用我们科京同志的岳父、尊敬的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最新式的牵引车,命名为“伏罗希洛夫战士”型。”

    林俊这边说,眼睛却是看着那边的科京。从他有些惊奇的表情看,科京还不知道这款牵引车会用他岳父的名字命名。

    虽然历史就就是这样,但车辆型号命名是上面的事,和设计局和生产单位没什么关系。但这次倒真是哈尔科夫方面向上面这样要求的,当然是林俊出的主意。

    “既然本来就会这样,那还不如卖个面子给伏罗希洛夫。”这是林俊当时得知这款新式牵引车时的想法。对于林俊的提议,哈尔科夫方面的同志当然是举双手赞成:谁都知道竞争对手科京和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关系,这样至少那位元帅同志会对哈尔科夫方面“宽容”些。

    “科京同志,新式重型坦克的研制情况怎么样了?这是斯大林同志非常关心的。”林俊把斯大林“抬”了出来,因为他知道科京在去年已经有两个保守的设计被“枪毙”,而现在的最新设计还停留在纸面上,估计要到列宁格勒才能出产品了。

    果然,听到林俊问起坦克的设计情况,科京显得有些尴尬。

    “安德烈同志,说实话,新式重型坦克的研制遇到了很多困难,短时间内还无法拿出样车,现在还停留在图纸的阶段。”

    “斯大林同志也知道重型坦克的研制困难重重,所以科京同志不要着急。不知道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什么地方?”林俊也知道这重型坦克的出世没这么容易。

    “我们已经完成了总体设计,但按1935年底的设计指标,我们根本就没有能用的大口径坦克炮,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农炮,但它根本不符合设计指标的要求。当时的设计指标是要求新式重型坦克装备85毫米或100毫米的坦克炮,但火炮研制单位根本就没有,而且那边的同志一时也无法研制出符合要求的大口径坦克炮。”

    和哈尔科夫的科什金一样,科京也是苦水一大桶,甚至比科什金还要多,因为科京从他岳父那已经知道,这设计指标的制定最大的原因就是眼前这个安德烈的建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合适的动机,现在能用的动机不是动力不足就是可靠性太差,根本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听了科京的话,林俊知道是自己的一些原因造成了某些设计指标过于前,要知道就连加农炮原来在1941年都是“无敌”的,更不用说设计目标里的85毫米和100毫米坦克炮。在哈尔科夫时林俊已经有了将新式坦克的坦克炮设计指标稍微降低一些的想法,要是新式坦克因为坦克炮的问题而“难产”,那自己的责任就大了。

    而这边的科京还有一个他自己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动机。因为后来他设计的kv…1重型坦克用的是哈尔科夫方面设计的b…2柴油机改进型,而现在b…2还在最后定型阶段,科京根本就无从所知,也难怪他愁。

    “具我所知,哈尔科夫方面正在设计一种新式的柴油机,已经快定型,可靠性非常好,功率达到了368千瓦(500马力)而具那边同志的介绍,它的改进余地非常大,只需要稍作改进,设计出600马力左右的重型坦克用柴油机应该没有问题。”林俊知道,k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