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216章

苏联英雄-第216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想去找找乐子?”

    “什么乐子?”

    “打猎。”

    “莫斯科边上能打猎?!”林俊有点转不过弯:莫斯科附近可都是平原。

    “不骗你,离机场不远,开车半个小时就到。去年亚历山大送了我支猎枪,我没时间用,结果阿尔希波夫这老家伙闲得慌,隔三岔五问我借,现在枪都成他的了,害得我想办法又去搞了杆。他都把这附近几十公里摸清楚了,我一起去过两趟,收获不少。怎么样,去不去?要去就把老家伙叫下来,时间还来得及,这里没人敢把你去哪捅出去,我们都打好招呼的。”

    说完他还看了几眼附近的人,边上个个都点头,估计已经被两个空军上将威胁利诱了一番:在机场看新机测试,以前常常是一呆就就一天,去逛一圈不会穿帮。

    “又不是让你用枪,就是去散散心,阿尔希波夫连通讯兵都准备了,有特殊情况机场会用报话机联系的,出不了意外!”

    晕倒!这两个家伙连军用报话机都让报务员背着,这是要去打猎还是打仗?

    林俊没多废话:“让他下来,我们去逛逛。”

    “有多少年没打猎了?好象只有在乌拉尔用手枪击毙过一头野猪。”林俊坐在安德卢普夫边上,中间夹了杆并列双管猎枪,副驾驶位置的阿尔希波夫一路上在那里不停的说着自己的“战绩历史”。

    “什么?莫斯科附近有野猪?”阿尔希波夫在那吹去年干倒过野猪,是林俊刚到列宁格勒那会。

    “有什么奇怪,我是一次干掉俩。那块地方都离莫斯科四五十公里了,再说以前就有,只不过这两年多了起来。林子里那些野鸡满天飞,兔子都能撞上越野车。”

    “别听他吹牛,还以为我不知道,你送来的那条猪腿上都有三个弹孔!”一顿猛揍有什么好吹的,估计那野猪都挨了几个警卫几十子弹。

    阿尔希波夫其它的倒也没瞎说:莫斯科附近的自然环境一直保护的非常好,到处都是大片的树林,沙皇时期就有贵族们才能享用的猎场,很多地方都快能称得上“森林”。为了保护莫斯科附近的环境,中央根本就没去开那些地方,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加上在莫斯科附近能扛着猎枪闲逛的人实在不多,野生动物到处都有也不奇怪,只是林俊以前没去注意。

    前世的林俊喜欢打猎,但那会没多少时间,借杆猎枪也不容易,现在更是没时间,这回算是回味一下从前的味道。

    、、、、、、

    半天的战果是只一公斤多重的野鸡,原本收获还会多些,只不过几个人很有狩猎的道德,没向母的开枪,因为现在是春天。

    等到三个抗着猎枪、提着野鸡的“猎人”走进林俊家,武金斯卡娅也就是对林俊抱怨了两句,听到林俊只是“看客”后也就不说了,反而是一起来会餐的两位夫人对各自的丈夫一顿牢骚。

    “下个月基辅要进行大型联合演戏,中央有没有安排你也去?”

    “没有,我想到时候再去提,现在斯大林同志不会同意的。”

    基辅大演习,这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军事演练,林俊不想错过。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欧和西线() 
林俊被授予“空军元帅”的前半个多月,西边德国的次开动,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北欧的挪威!

    挪威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和林俊对斯大林说的一样,由于德国没有直接进入大西洋的出口,只有经北海绕过英国本土才能进入大西洋,它要一个安全的出海口。

    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一次大战时横跨狭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网,让德国的大洋舰队困在本土港里无所作为。

    埃里希…雷德尔目光长远,鉴于历史经验和地理事优势的英国海军,德国必须设法在挪威获得基地,这样才能突破英国在北海的封锁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西洋——显然他没有预测到第三帝国的地面突击能力有多恐怖。

    而德国要进攻挪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铁矿!

    挪威的邻国瑞典有极为丰富的铁矿,但铁矿主要分布在北部高纬度的拉普兰地区,那里的铁矿含铁率高达60…70,的原料。

    在去年德国消耗的1500万吨铁矿砂c吨要从瑞典进口,在天气暖和的月份里,铁矿砂还可以从瑞典北部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在战时,这条运输线也不会生问题,因为波罗的海已经有效地被封锁起来。英国地潜艇和舰只进不来。

    但战争对钢铁的需求不是按照季节来决定的,德国开动的战争机器就像是一个永远喂不饱的无底洞——只要一到冬天冬天波的尼亚湾就封冻,运输船根本无法通航,瑞典地铁矿砂只能由铁路运到离拉普兰最近的挪威纳尔维克港(纳尔维克港位于挪威海沿岸的乌佛特峡湾的东南岸,东距瑞典边境只有30多公里,是挪威在北极圈内最大的+也是瑞典、芬兰北部重要的出海口。这个港口城市有一万多人。这是一个不冻港,即使在冬季也能通航。),然后再海运到德国。整个航线都是沿挪威西海岸从北到南,在战略上来说极易受英军的攻击。

    钢铁是骨骼、石油是血液——为了得到稳定的钢铁补给线,德国占领挪威后不仅能保障铁矿砂运输地安全,还可以控制北海地区的航运。

    有些事情是无奈的:苏联要趁热打铁拿回比萨拉比亚,副作用就是迫使罗马尼亚找一个强大的靠山,结果只能是的德国获得一个稳定是石油供给源。

    这会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控制挪威甚至瑞典对于己方而言是至关重要。挪威这样的弱小国家在和平时期是大国交易的筹码,而到了战争年代则又凄惨地沦为了大国争夺的猎物——英德双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制定了入侵挪威的作战计划(显然英国人也不是那么正义。)。

    英军原计划3份就在纳维克登陆,但由于一系列原因登陆计划被取消,结果丧失了大好的机会。如果在3份就进攻挪威,英国还有足够地部队,战略上也能获得足够的主动。

    194041日:一组编队,由海军少将驱逐舰队司令保罗…弗雷德里希负责最艰巨最危险的占领纳尔维克港的任务。

    德军海军第一组编队的主要任务是击沉任何

    纳尔维克港内地挪威军舰,并将运送的由爱德华…迪的第三山地步兵师输送到挪威的登陆地点后返航。

    43日。德军的军事行动拉开了序幕。,补给船和油轮组成的先遣队驶离了德国港口。3天'。'港口进。

    194046日:乘火车出,当日午后到达登船地,日落时第139团第1营和第2营也抵达了这里,当晚德军在威悉河上船出,目标是1200里以外的纳尔维克。每艘驱逐舰搭载200山地兵或海岸炮兵,和第一组编队驱逐舰一起行动的还有运输船劳恩菲尔茨号、两艘战列巡洋舰和一堆的辅助舰。同一天油轮“让…威廉”号也从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出纳维克港的行动。

    —

    而被推迟了进攻时间的同时英军部队也登船向北出,一场不期而遇的大战即将上演。

    陆地的先期战斗毫无悬念,挪威守军根本不是德国精锐的登陆部队的对手,接着对林俊来说有意思的一幕上演了,原因大概只能说是蝴蝶效应:

    在林俊的记忆中德国人按照战前的作战计划,当海军第一编队将迪特尔将军的第三山地步兵师送达登陆地点后就可以返航了,但是由于油料的问题,返航的时间被推迟。德国海军组织了三艘油轮为本特少将的驱逐舰进行补给,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油轮前往纳尔维克途中遭到挪威岸防部队的炮火打击,一艘油轮被击沉,另有一艘由于气象和水文条件的原因也没能抵达纳尔维克。最后只有一艘油轮一路蹒跚地到达了纳尔维克港。可是这些燃料对于本特的十艘驱逐舰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本特只能继续留在纳尔维克等待新的补给。正是由于这个没有预料到的变故改变了德国海军第一编队的命运——他们将遭受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而对手就是姗姗来迟的英国行家海军。

    但现在老天爷大概站在德国人一边,挪威岸炮控制的区域一片大雾,“瞎了眼”的岸炮部队竟然没有现同样是“目光短浅”的德国邮轮,这让第一编队按时返航。迟到的英国海军编队看到的是空空如也的港口和正在战斗的纳尔维克城。

    对于德国海军来说这是老天的大礼,但对迪特尔来说就是场灾难——要用3000来人的部队和援军不断的英

    英国人在当天就开始登陆,皇家海军本就是来进攻挪威的,对挪威人得城市像对德国人一样没客气——用舰炮把本来就不大的纳尔维克轰成一片废墟,这让德国第三山地师的精锐们苦不堪言。

    英国人组织了一支盟军,英、法、挪和波兰的军队不断对德军动进攻,盟军兵力最多时过了20000,而迪特尔将军手下只有

    还好迪特尔经验丰富,没有和盟军在纳尔维克死磕,在纳尔维克同盟军苦战一周后,果断的采用了山地步兵最熟悉的作战方式——主动撤退,进入挪威的山林打一场山地战。

    在柏林的希特勒在得知第三山地师的危机处境,命令戈林用空军支援,空投了一个营的伞兵和源源不断的补给支援迪特尔。

    4的挪威山地还有冰雪,德国的山地步兵对冰雪和崎岖的地貌非常熟悉,因为他们本来就来自山区,冬天到处都有这让的景色,更不用说他们脑袋上山地帽的标志就是冰雪高山的象征——雪绒花。

    德国人进行着最擅长的作战方式,而来自不列颠的部队对冰天雪地的崎岖环境中如何作战一无所知——这是他们的步兵战术操典里完全没有提到过的陌生东西!

    不4000人的德军精锐创造这一个们毫无办法!而在纳姆索斯方向,第二山地师和第山地师的部队紧急从地面向纳尔维克推进,支援同盟军苦战的弟兄。

    盟军防线变的开始不怎么稳固,而一个消息的传来让盟军不得不准备放弃在挪威的军事行动——510,准备了半年多的德军终于向西动总攻。

    “基辅演习准备暂停,先看看德国人怎么打一仗大纵深进攻战。”在听到西线的静坐战被打破,斯大林第一时间通知伏罗希诺夫。

    。。。

第二百六十章 西线狂飙() 
大林的决定是正确的,基辅演习原本就是为了检验大部队在一般地形(不包括高山与坚固驻垒地域)的进攻能力,而西边一场规模空前的空地一体进攻正式上演。现在正好坐下来好好看看德国和英法到底怎么样来对弈,里面的经验正好可以被自己用来加强军队的建设。

    希特勒和曼斯坦因的计划简直可以说得上是疯狂,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放在战线中央,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曼斯坦因的计划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灭亡法国。

    林俊能够理解希特勒和曼斯坦因的考虑,但在1940,所有国家的军事决策者都会认为这是一种疯狂的假设,它将使德国装甲部队的精锐面临法军侧翼攻击,有可能导致全军复没。如果把德国人的计划公开,估计除了希特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