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215章

苏联英雄-第215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锁入侵英国本土,到时英国人能拿来对付德国人的大概只有童子军了。

    大西洋那头的美国也靠不住,虽然和英国关系不错,但如果希特勒真的占领了英国,华盛顿大概也只能袖手旁观——这样德国将没有西线地威胁,只需对付游击队,德国的战略上也没打算这些年就去统治美洲,希特勒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统治世界是他的“远景战略”。

    如果苏联先向西线起总攻会如何?

    半个世界大概都会高喊:“红色恐怖来了!”

    这个世界什么都会生,很多政客和国家正等着来个黑白颠倒,如何正确的抉择是国家的决策者必须去仔细全盘考虑,因为他们的背后是整个国家、无数人民和自己信仰,绝不能轻率而为。说打就打那是蠢材所为,当身上肩负了那样的责任,草率行事简直就是笑话,那样的情形只有在三流小说里能够看到。

    “德国人快要向北方进攻了。”斯大林又端起了咖啡杯。

    “是柏林的消息吗?”

    “是地,德国总参谋部已经开始再拟定对丹麦和挪威的作战计划。”

    “那很快德国人就会行动,雷德尔一定要让自己的舰队有安全的出击航道。德国也需要又稳定安全的铁矿来源。只不过德国人这次行动不可能再波兰那样的顺利,估计英国人地海军会给他们搞点麻烦。”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减少出口德国的铁矿数量,他们的战争机器很快就要喂不饱。”

    德国高层的大举动都在克里姆林宫的掌握之中,这给苏联争取战略主动意义重大——林俊都想办法减少了对德国的有色金属出口,想尽一切办法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

    “没有足够的,你就是拿得到钨。老子看你怎么造好钢板!”

    目前德国地钨矿靠西班牙转口,但在军工上必须的地方更多,林俊宁可少些外汇和黄金储备,也不能让德国储备足够的。

    苏联对德国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人力和自然资源,苏联承受得起一场级规模地战争。

    “比萨拉比亚问题也需要立即解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斯大林在“考”林俊,这难不倒他:“让莫洛托夫召见一次罗马尼亚大使,敖德萨军区直接派兵进比萨拉比亚就能解决问题。再吧它和摩尔多瓦自治共和国。”

    “就这么简单?”

    “是的,斯大林同志,就这么简单。现在在欧亚大陆已经没人想和我们在边界上不痛快。”

    自信,满满的自信。因为林俊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对于这些“小问题”,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斯大林在笑声中结束了谈话,叫过武金斯卡娅和林俊的儿子们,三个人一起在花园里逗小孩玩,还直接要两个小孩叫他爷爷。

    如果这时有人在远处能看到这一幕,他们就像在全家一起度假的普通人,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这户人家”也很特殊。

    索契距离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不远,斯大林晚餐要吃的只能是格鲁吉亚菜,而平时配属在别墅的厨师也都是格鲁吉亚人。

    斯大林知道林俊对格鲁吉亚菜兴趣一般,在林俊还在列宁格勒时就给他安排了两个俄罗斯厨师到索契等着。最让林俊没想到是:斯大林还给他找了个会做中国菜的俄罗斯厨师,竟然是万里迢迢从远东调来的。

    远东厨师同志炖菜功夫一流,可那些江南菜和林俊前世喜欢的川菜他听都没听说过,用林俊的话就是:整一个一流的北方厨师。

    林俊吃饭不需要有多高要求,有什么吃什么,还要听几个医学专家的建议,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便宜了一帮自己的随员。

    “斯大林同志,下个月初我想返回莫斯科恢复工作。”饭吃到一半时林俊向斯大林提出自己的要求。

    “下个月20号你回莫斯科,但不是恢复工作,接受授衔节阅兵。”斯大林不许林俊有不同意见:“没有商量的余地,五一节后你就去茹科夫的别墅继续休息,等医生认为你适合恢复工作再说。”

    斯大林这是在为林俊考虑:虽然得到了很好的治疗,身体恢复的也不错,但他现在多走几步就会感觉累,是还不能急于恢复工作。

    “斯大林同志,过几天安德烈就能游泳锻炼,到下半年应该就能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

    林俊赞赏的看了妻子一眼,终于有帮自己说话的了——这段时间每次向妻子和几个医生提出自己想恢复工作,立马就被否决!

    “卡娅,安德烈能游泳了吗?万一水进到肺里会不会出危险?”斯大林非常关注。

    “斯大林同志,恢复肺部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游泳,而且现在安德烈的肺部受创部位恢复的很好,就是有极少量的水进入肺部也问题不大,而且我们会做完备的准备,绝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斯大林听医生的,有武金斯卡娅的保证比什么都管用——他也希望爱将早日恢复工作。

    、、、、、、

    四月二十八日,林俊乘坐专列回到了久违的莫斯科。第二天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授予部分高级军官新军衔的仪式,而林俊在参加仪式前就和其他军官一样换上了新丢份儿军服。

    “元帅!”林俊穿上了那套前世不可能想到能穿的“元帅”制服。

    说实话,这套“元帅”制服还每自己原来的那套独一无二的高级军官制服来的光鲜,但“元帅”就能抵消一切。

    斯大林要给林俊的还不止一套制服,很让林俊意外,加里宁同志宣布为表彰林俊在近两年来为苏维埃作出的贡献,授予他“红旗手枪”!

    那是一把特殊的、有“红旗勋章”标志的托卡列夫镶金手枪,而不是老式的毛瑟,这也算“与时具进”。

    一人同获两件“革命荣誉武器”,加上两次“苏联英雄”和一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林俊所获得的荣誉已无人可及。

    五一节,林俊站在斯大林身边,检阅了由德边科担任总指挥的受阅部队,这也是要告诉全世界:林俊的对芬作战计划和方案是成功的。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只看不练() 
“五一节”前一天,武金斯卡娅也被授予出头就获得这样的军衔已经很少见,它相当于一般的上校。佩佩贡献她还被任命为医院的外科副主任,当然,她这个副主任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负责林俊的疗养恢复。

    五月的莫斯科春光明媚,林俊也就不需要再去南方的索契,在茹科夫的家里就能静静地疗养。

    问题是他静得下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斯大林不让他去办公室,那他就在茹科夫开工。

    学院机场正在测试最新式的拉格5战斗机,这是按照林俊对于苏芬战争的总结后试制的改进型,由于拉沃契金对于水冷动机的缺点早就有所提防,在技术上早就为装备直径更大的新式风冷动机做了考虑,301厂只两个月就拿出了性能可靠的样机,已通过工厂的试飞,现在第三架样机就在茹科夫做国家定型前的最后测试。

    在自己的地头测试,林俊当然不会不闻不问的窝着:不能亲自驾机兜几圈,至少能做个看客。

    53日一大早,林俊就和兰德斯科奇一到起乘车到学院:。今天安德卢普夫也难得在茹科夫,这会他正和阿尔希波夫站在一架崭新的拉格5上聊天,两人都是一身飞行服。

    身为莫斯科军区副司令员的安德卢普夫和学院院长同志在这次军衔调整中都被授予上将军衔——安德卢普夫是搭了林俊地顺风车。而阿尔希波夫本就是上将的老资格。

    “我说同志们,你们这不是故意商量好来了气我的吧?!”

    车子还没停下,林俊就对着两个好兄弟表示心中的不满。

    “元帅同志,试飞员安德卢普夫与阿尔希波夫已经做好起飞准备,请指示!”

    “指示你个头!”林俊虚踢一脚——这个安德卢普夫都四十了还老不正经。

    “安德烈,这两天身体怎么样?”还是老大哥来的实在些。

    “挺好。就是还不能飞,苦熬呀!”林俊一脸苦瓜相。

    这会林俊看到又有两个熟人从边上的机库里走了出来,是拉沃契金和机炮设计师塔乌比纳。

    “您好,元帅同志。”两人向林俊敬礼。

    “拉沃契金同志,怎么样,介绍一下你地新飞机,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拉格5

    眼前的这架拉格5记忆中的似乎有所不同,星型动机螺旋桨中轴里明显是一门23毫米航跑。动机盖上方也有两个射击孔,机翼两侧根部也露出两挺12。7毫米机枪的枪管,火力一流!

    “我们给它安装了动力输出功率达1270瓦的新式m…82fn星型动机,飞机最大度650里,航程过1100公里,机动性比最新一个批次的拉格3要好。4大口径机枪和一门塔乌比纳同志设计的-6航炮,能做到一击毙敌。”

    说道自己的得意之作,拉沃契金满脸放光。

    “优秀地战斗机!干得好,拉沃契金同志。”

    林俊把注意力转到拉沃契金旁边的塔乌比纳、这个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敲打而差点倒大霉的航炮设计师身上:“塔乌比纳同志,拉格5备的-6型航炮备弹量有多少?”

    “一百二十。故障率在要求的范围内,元帅同志。”

    塔乌比纳看到林俊心里就虚,话说得小心翼翼,就怕林俊有什么不满意,还特意把林俊最看重的低故障率做了强调。

    “故障率低最好。我看过一线部队使用-6型航炮的反应,可靠率不错。威力惊人,一般的双轰炸机命中几就完蛋,芬兰人的战斗机更是不堪一击,常常被打得空中解体。”

    林俊对-6型航炮做了肯定,这让塔乌比纳安心不少:他对于林俊有莫名地恐惧,一见就心惊肉跳。其实他早就不用为自己原来糟糕的设计担心,现在“苏联”级战列舰都装备了经过改进的-6航炮,这就是对它最好的肯定。

    拉沃契金说拉格5机动性优于最新一批拉格3。林俊也就不需要问太多的问题,比如重火力装备地副作用,要知道林俊记忆中的拉格5安装了两门20毫米航炮——设计师的话错不了。

    “大队长。”

    “瓦西里军事长,什么时候能起飞?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随时都能起飞。”

    瓦西里早就让自己的手下做好了今天的测试准备:他前段时间借调到301厂。这架拉格5还是在他的监督下组装的,新式飞机地每个零件都熟悉。

    蓝天少云,正好驾机于辽阔天空,林俊只能做个看客,只能无奈的看着年纪一大把阿尔希波夫驾机升空,战斗机高度还没爬高至一千米就来了几个连续慢滚,接着又是俯冲又是急跃升。

    “阿尔希波夫身体没问题吧?”

    “壮壮得像头牛,早就飞过十几趟了,新式飞机比我还熟悉,这次是拉我一起来陪你散散心的。”

    “哪得的情报?”

    安德卢普夫贼贼地看了一眼兰德斯科奇:是哥萨克通风报信。两个兄弟都知道林俊过得闷,早就买通的“内线”。

    “想不想去找找乐子?”

    “什么乐子?”

    “打猎。”

    “莫斯科边上能打猎?!”林俊有点转不过弯:莫斯科附近可都是平原。

    “不骗你,离机场不远,开车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