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242章

逆臣-第242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在见到萧漠出现后,这些人却再无之前的自然随意,皆是慌忙起身,匆乱间碰动了椅木,摩擦声刺耳莫名,亦打断了萧漠对往前时光的回忆。

    “见过萧大学士。”

    待萧漠刚刚回过神来,屋中几人已是匆匆迎到萧漠身前,齐齐躬身问候道。

    这五六人,正是前来拜见萧漠的崤州州牧任兴、晋城太守赵顺、梁州城太守郑文同,以及……肖桓、范贯二人。

    萧漠不由的愣住了。

    那崤州州牧任兴等人也就罢了,毕竟已是投入了萧漠门下,与萧漠不熟,如今又有求于萧漠,官场应酬,下官拜见上官,恭敬谦卑些,本是正常。

    然而,为何这肖桓、范贯二人,在萧漠面前,竟也是这般毕恭毕敬、神色谦卑?

    萧漠下意识的向着肖桓、范贯二人注目看去。

    看到记忆中那一贯毒嘴毒舌的范贯此刻神色谦然,看到记忆中那曾经憨厚莽撞的肖桓如今官味十足,萧漠突然恍然。

    近一年未见,不仅萧漠自己变了,肖桓范贯两人也变了。

    当年三人之间的不拘小节、称兄道弟,乃是建立在三人的心思单纯与地位平等的基础上。

    那时的萧漠,虽然小有名气,却无权无势,平民百姓,而肖桓、范贯二人,亦不过是尚未经历过官场磨练的落榜书生。

    时过境迁,当年的萧漠,如今已是成为了朝廷从二品大员、世袭卫国侯,而当年的肖桓范贯,经历了官场磨练、摸爬滚打之后,亦不知在何时,懂得了上下有别、为官之道。

    愣神片刻之后,萧漠在心底暗暗叹息一声。

    高官厚禄除了带给他权势、名望、他人的敬畏、以及诸般利益之外,同时亦在萧漠不经意间,带走了许多曾经让他无比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昨日家宴之时,这般情况已是有所体现,曾对萧漠事事皆要插手的祖母刘氏,曾经对萧漠严加管教打骂不忌的四爷爷萧慎言,在与他说话时,竟是多了一分不该出现的“客气”,只是因为那份发自心底的关怀与亲切不变,让当时的萧漠感觉没现在这般明显罢了。

    或许,在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变了之后,真的就什么都会变了。

    这一刻,萧漠怅然若失。

    ~~~~~~~~~~~~~~~~~~~~~~~~~~~~~~~~~~~~~~~~~~

    将那一份隐隐的失落藏到心底深处,下一刻,萧漠脸上已是重新出现了笑容,对崤州州牧任兴等人说了一声“免礼”之后,萧漠又亲手将肖桓范贯二人扶起身来,用拳头锤了二人肩膀一下后,笑骂道:“你们两个,又何时跟我这般客气起来了?生分了不是?我们三人之间,不用讲官场尊卑那一套。”

    却是萧漠想明白了,虽然身份、地位、经历等等诸般变化皆是身不由己,曾经那一份纯净真挚的友谊,恐怕亦是成了永远的追忆,但肖桓范贯二人,曾经是萧漠的挚友,这一点不会变,他们曾为了萧漠而主动放弃功名的事实,萧漠亦是永远记在心中。三人之间的友谊,或许不再会如当年那般毫无利益纠葛,但这份友谊依然还存在着,只是加入了官场利益,失去了那份纯挚。

    所以,只要两人没有做出什么对不起萧漠的事情,萧漠永远会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

    另一边,待看到萧漠对肖桓范贯二人如此亲切,崤州州牧任兴、晋城太守赵顺、梁州城太守郑文同三人,皆是面露羡慕之色,而肖桓范贯二人,心中更是惊喜,盼顾之间,更是有一份得意的味道。

    待让几人落座之后,萧漠却是先向肖桓范贯二人问道:“肖兄、范兄,年前我离京御敌之时,曾在陛下面前举报你们,分别去户部和御史台任事,陛下对你们颇有好感,当时也答应了,然而后来事情太多,回京后更是忙碌,你们二人的事情,我一时间也没顾得上,不知你们现在官居何职?在各衙门里过的如何?”

    “回萧大人……”

    范贯刚刚开口,萧漠已是摆手道:“以前你怎么称呼我,现在就还怎么称呼我,莫要生分见外。”

    听到萧漠的话后,范贯脸上喜色更浓,点头道:“回萧兄的话,正是因为萧兄你的举荐,我如今在御史台担任御史大夫之职,这份工作正合我性子,和同僚们也相处融洽。”

    另一边,肖桓也道:“是啊,范贯那毒嘴毒舌,突然遇到一群毒嘴毒舌的人,不仅是遇到了对手,亦是遇到了知己,整日快活的很,口舌功夫也更厉害了。”

    顿了顿后,肖桓又道:“而我在户部就没那般快活了,如今担任户部主笔,整日里忙碌的很,找不到片刻空闲。”

    虽然萧漠刻意对肖桓范贯二人格外亲切一些,但肖桓范贯神色间对萧漠的尊敬依旧不减,虽然口称“萧兄”,但依旧是向上官汇报情况的语气,只是少了些许畏惧拘谨,多了一丝萧漠熟悉的亲切。

    反倒是他们两人相互间,依旧是谈笑无忌,让萧漠颇为羡慕。

    待听到两人的回答后,萧漠点了点头,说道:“不受人欺负就好,忙碌是好事,你们二人争取早日干出些成绩来,这样我再在陛下面前保举你们的时候,底气也足些。”

    肖桓范贯两人自是连连称谢,而崤州州牧任兴、晋城太守赵顺、梁州城太守郑文同三人,看向肖桓范贯两人时,眼光更是羡慕异常,而注意到三人的眼光后,肖桓范贯更是得意幸喜,隐隐间,仿佛高三人一等似地。

    看着肖桓范贯二人的神色,萧漠心中那份怅然若失,愈加的明显清晰。

    官场,真是一个大染缸啊,不过数月间的功夫,肖桓范贯二人,竟已是变得这般的陌生了。

    ~~~~~~~~~~~~~~~~~~~~~~~~~~~~~~~~~~~~~~

    PS:继续求推荐、订阅、打赏、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更多到,地址

    。。。

第六十二章。闲情十日(上)。() 
VIP章节目录'第六十二章。闲情十日(上)。

    第六十二章。闲情十日(上)。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从前还是往后,没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这是一句废话,然而废话往往皆是真理。

    对于肖桓、范贯的转变,萧漠亦是用这般废话来安慰自己的,并没有将那份感慨表现出来,只是对二人在各自衙mén的情况详细询问了几句后,又夸奖了几句,亦鼓励暗示了几句,而肖桓、范贯二人则是连连保证,必不会给萧漠丢人、今后会视萧漠马首是瞻云云。

    三人间的谈话,其语气语境,不期然间,已是越来越像官场中应酬了。

    萧漠尚有些不习惯,但看着肖桓和范贯一脸的理所当然,却又无从改变,只能顺其自然。

    事实上,对肖桓、范贯二人的安排,萧漠一直都是深有考虑的。

    肖桓虽然有些鲁莽憨直,但为人老实本分,做事亦无比认真踏实,去职责最为繁琐零碎的户部做事正合适。

    而范贯一向言谈无忌、语言刻薄,毒舌功夫炉火纯青,又最善抓人把柄,去其他地方为官只会平白无故的得罪人,但在“不管做事只管骂人”的御史台任职,却是天然绝配。

    最重要的是,户部管着天下钱粮、御史台则管着官场言论,都是朝廷之中最重要的衙mén之一,萧漠亦需要两个自己能信得过的人在其中任职,不需要多大权柄,也不需要多强的能力,但至少要让萧漠能及时得知那些他应该知道的消息,不至于变成官场上的瞎子聋子。

    所以,对于两人日后的安排,萧漠心底早已是有了计较。

    只见萧漠沉yín片刻后,先是对肖桓说道:“如今北方各州初经战luàn,流民无数,百废待兴,正是需要户部帮忙赈济安抚之时。过些日子,我会向陛下保举你去负责这方面的事务。当然,以你现在的官职与资历,总揽全局怕是不大可能,但担任巡察观风使,负责一州之地的流民赈济与安抚事宜,我还是有把握求下来的。所以,这些日子你莫要管其他事,多跟户部的那些前辈们学学安置流民、钱粮挪移的本事,往年的相关档案,也chōu空多看看,省的到时候什么都不懂luàn了手脚。”

    顿了顿后,萧漠又保证道:“如果你能把这些事情做好,自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官升一等,也是自然。”

    听到萧漠的保证,肖桓心中大喜,连忙起身躬谢:“多谢萧兄,我必不会让萧兄失望的。”

    “又多礼了,你我之间不讲究这些俗礼,不必客套。”

    萧漠抬手虚扶,笑道。

    待肖桓落座后,萧漠神sè间却已是换成了歉意,又对范贯说道:“范兄,我当日向陛下保举你去御史台担任御史一职,乃是考虑到你的xìng子过直,去其他衙mén为官,怕是要得罪人受到排挤,而去御史台任职倒正合适,但却是忽略了御史台这地方,虽言论自由,但无权无势,清水衙mén不说,想要升迁也最困难,全凭熬资历拼声望,就像今日,我有的是手段让肖桓更进一步,但如何保举你,却没有什么办法。你……不会因此而埋怨我吧?”

    听到萧漠这么说,范贯连忙否认,说道:“萧兄哪里的话,这御史台虽说清水衙mén,但轻松快活,其职责又正合我的xìng子。我不过去刚刚中举的二甲进士,排名又不高,能担任从七品御史之职,全凭萧兄抬举,如今已是不知羡煞了多少同窗同学,又哪里会这般不知足,反而心生埋怨?”

    另一边,肖桓亦是不住的点头称是。

    萧漠却摇了摇头,道:“你如今为官不过数月,眼界尚不开阔,亦不知其中利弊,自然会如此说,但日后怕就不会这般想了,不过,如今我在御史台没什么信得过的人,恐怕还要委屈你在那里多呆一段时间,待日后稳定了下来,你若有心到其他衙mén为官,再与我说就是,我自有办法。”

    事实上,看到萧漠对肖桓的诸般保证抬举,而对自己却只是一番抚慰,范贯自诩无论能耐还是才学皆还要高于肖桓,虽然不至于因此而对萧漠心生埋怨,但还是有些不平衡的,所以对于萧漠的许诺,范贯并没有推辞,只是点头应是。

    那崤州州牧任兴,乃是一名清瘦的中年文士,风度翩翩,眼神明亮,颇显jīng明。

    见萧漠对肖桓范贯二人如此亲切看重,羡慕之余,任兴亦有心表现,轻咳一声后,chā话道:“萧大学士,其实在御史台办事,油水固然不多,但想要左迁,还是有捷径的,只要找对了方向,说这御史台是我大楚升官最快的地方,也并不为过。”

    萧漠微微一愣后,道:“竟还有此事?我为官尚不足一年时间,其间又有大半时间在外御敌,经验不多,mén道不清,对御史台的情况也不了解,却是在这里不懂装懂了,还请任大人指教。”

    听到萧漠的话后,任兴心底却是一跳,以为自己的话无意间得罪了萧漠,落了萧漠的面子,连忙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去,却见萧漠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样子,反而神情真挚,似是真心讨教。

    放下心来,又有意在萧漠面前显摆能耐见识,任兴终于恢复了一州州牧、从二品大员应有的气度风范,缓缓道:“萧大学士过谦了,这般mén道,不过是官场小道,您身份高贵,有所不知,也是自然。却说这御史台衙mén,以御史大夫为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