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241章

逆臣-第241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学文叹道:“萧老哥当真谦逊,能教出萧子柔萧大家这般文武双全百年难见的才俊,足见萧氏一族的家学渊源,这般易学小道,又算得上是什么见识,班门弄斧罢了。”

    顿了顿后,杨学文横了一眼其他人,然后悠悠说道:“说到家学渊源,我倒是觉得,这男婚女嫁,与生辰八字相比,其实更讲究一个门当户对。萧老哥初来京城,恐怕不知道,虽然世人说京城之中多豪门,但那只是世人无知,孤陋寡闻。事实上,我大楚朝,真正称得上是‘豪门’二字的家族,即使满打满算,亦不过十一家。”

    说到这里,杨学文的气势突然一盛,而其他诸媒人的气势,竟也随之一衰。

    只见杨学文掰着指头数道:“这十一家,分别是镇国公刘家、护国公罗家、邾国公庞家、魏国公寇家……以及今日托老夫前来求亲的辅国公苏家一脉。”

    “十一豪门,好大的威风是啊,当年如果不是靠着苏家帮衬扶持着,您杨老又哪里能称宰为相近十年?也怪不得今日杨老你为了苏家如此尽力了。”

    随着杨学文话声落下,周贞焕已是阴阳怪气的说道。

    杨学文堂堂一代阁老,在他口中竟是被说成了只能依仗豪门成事的趋势之人,不亏是御史大夫出身。

    但对于十一豪门之言,周贞焕却也没有反驳。

    而杨学文瞪了周贞焕一眼后,接着说道:“而这十一家,之所以被认为是真正的豪门,除了他们本身的势力声望人脉之外,更是因为在我大楚朝,只有这十一家,乃是世袭国公、封邑万户,荣耀尊贵,远超侪辈。而如今,萧子柔萧大家承蒙皇恩,被封为世袭卫国侯,封邑万户,比起十一豪门,也仅仅只是爵位差了一级罢了。而以萧子柔的才华本领,又有谁敢说,萧家日后不会成为我大楚第十二个世袭国公之家?若论尊贵,除开这十一家,其余家族皆不可与萧家相比,差之远矣。同样的,萧大家若要成亲,论起门当户对,也没有比这十一家更匹配的了。”

    听到杨学文的话,正堂内众人,若论最吃惊的,恐怕还是萧家众人了,他们虽然知道萧漠被楚灵帝册封为卫国侯、封邑万户,但毕竟见识较少,却根本没想到这般爵位身份竟然会如此的尊贵,一时间皆是面面相觑,似惊似喜,只觉得如梦似幻。

    杨学文继续说道:“而苏氏一门,自太祖立国以来,就已是被封为世袭国公,家学渊源,历史悠久,二百余年来与镇国公刘家、魏国公寇家、邾国公庞家、甚至于皇家,多有联姻,人脉丰厚,圣眷颇隆,历朝历代,皆被帝王重视,前后共出过两位皇后,七位阁老,诸般大员,更是无数。可以说,如若萧家与苏家联姻,就等于一下子与京中大半豪门乃至于皇室都有了联姻关系,其间好处,自不必说。而萧子柔萧大家,将来必定是要称宰为相的,然而毕竟根基较浅,亲信不多,有苏家在一旁帮衬着,日后想要有所作为,亦是更加得心应手。而日后萧家,有苏氏一族相助,也定然能成为我大楚真正的豪门大族,门楣光耀,永世不衰”

    杨学文的这一番话,可谓是赤luo裸的利诱,就差把“只要萧漠和苏家联姻,那苏家就会给你无数好处”的话明说了。

    杨学文的话语虽然毫不掩饰,但形势比人强,其他诸媒人竟皆是无言反驳。

    与苏家的底蕴丰厚相比,其他前来求亲的家族势力,无论是底蕴人脉还是实力潜势力,都要弱上许多。

    另一边,萧家能够说得上话的诸位长辈,萧慎行、萧慎言、刘氏等人,此刻也皆是目光闪动,那句“门楣光耀,永世不衰”诱惑太大,却由不得他们不动心思。

    而杨家文,仿佛害怕刚才那番话说服力不够一般,又强调道:“此乃肺腑之言,还请萧老哥你能多多考虑,苏家的联姻之意,可是颇为有诚意的。在我看来,我大楚虽有大户大族无数,但萧子柔萧大家若要成亲,恐怕再也没有比苏家女子更合适的对象了。那苏家小姐,出身不凡,亦是家学渊源,颇有教养,知书达理,聪惠贤淑,相貌亦是上上之选,正是萧漠萧大家的良配。”

    世家之事就是如此怪异,杨家文的话刚刚落下,就见一小厮匆匆跑到正堂,对着萧慎行躬身道:“老爷,护国公罗裳罗公来访。”

    话声落下,满堂皆惊。

    护国公罗家一脉,身为世袭国公,自然也是位列十一豪门之中,其家族不仅是楚朝军方势力的代言人,亦有颇多子弟族人在文坛屡有建树,无论圣眷、声望、还是潜势力,皆还在辅国公苏家之上。辅国公一脉与护国公罗家相比,或许只有人脉关系更强一些。

    所以,听到护国公罗裳来访,无论是萧家,还是一众“媒人”,皆不敢怠慢,连忙出堂相迎。

    即使萧慎行腿脚不便,亦是让人抬着来到堂外相迎。

    然而,众人才刚刚起身举步,就见又有一名小厮快步前来,说道:“老爷,枢密使王翰王大人来访。”

    众人又是一惊。

    虽然有谣言说王翰圣眷已失,下台不远,但他毕竟是一个能和丞相张谦相争数十年的权臣,身为应国公王家的旁支子弟,在朝堂中更是诸豪门勋贵的利益代言人,这也是他能和张谦相争的资本,身份地位,自是非同小可。

    而应国公王家,也因为家族中出了一个王翰的缘故,这些年间在十一豪门中风头最盛。

    却说众人刚刚迎出堂外,就见护国公罗裳和枢密使王翰已是齐肩而来,见到腿脚不便的萧慎行亲自出迎,无论真假,皆是连连口称罪过,神色亦皆是恐慌。

    待一番客套后,众人回到正堂之中,当萧慎行问道两人来访的目的时,却听王翰笑道:“我是代表应国公王氏一门,前来与萧家求亲的。本来身具公职,不便当这个媒人的身份,可惜我王家晚了一步,遍寻京城,有资格代表我王家求亲的大儒勋贵们,竟然皆不在府,无奈之下,只好亲自来了。”

    说着,王翰看了一眼堂中众人,又笑道:“原来各位已经来到萧府了”

    护国公罗裳也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王翰,又看了一眼杨学文,说道:“真是巧,本公也是这般,族中有一女正是待嫁之龄,而萧漠萧大家的年龄,也早该娶妻了。想到你我两家正是门当户对,就有意联姻,可惜无人可托付,只能亲自来了。有失规矩,还请主人家勿怪。”

    听到两人的话后,堂中众人,却皆是把眼光集中在杨家文身上。

    杨家文刚刚才说,再也没有比苏家更适合的联姻对象,言语中大有苏家独尊之意,然而报应不爽,话声刚落,就有两个势力声望皆不弱于苏家的豪门前来求亲。

    另一边,萧家众人,见到这般情景,反而觉得难办了。

    辅国公苏家的人脉最广,护国公罗家声望最隆,应国公王家风头最劲。任是答应其中一家,恐怕就会得罪其他两家,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其他那些前来代人求亲的致仕阁老、京中大儒们,已是知道,自己的任务很可能已经失败了,虽有遗憾,但却也不着急离去,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出百年难得一见的豪门争婿的好戏。

    ~~~~~~~~~~~~~~~~~~~~~~~~~~~~~~~~~~~~~~

    PS:继续求订阅、推荐,如果有月票和打赏则更好,谢谢大家。

    更多到,地址

    。。。

第六十一章。怅然若失。() 
第六十一章。怅然若失。

    萧漠当然不知道,此时此刻,宅内正堂中,正上演着一场“豪门争婿”的好戏,不过大约情景,萧漠还是可以猜到一些的。

    像他这般年纪轻轻就已是成为了当朝从二品大员,官拜翰林大学士,权礼部尚书,正奉大夫,封爵世袭卫国侯,封邑万户,特赐金鱼袋,又深受皇帝重新,注定了日后会前途无量,正是所有勋贵豪门眼中最佳的乘龙快婿,被人哄抢,那是必然的。

    倒不是萧漠自恋,而是萧漠深知,与自己联姻后,这些豪门勋贵们能借此获得多少政治利益,而这些政治利益,在这些豪门勋贵眼中,又是多么的耀眼诱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又皆为利往。

    司马迁这句话,可谓是一语道破了这世间本质。

    说根到底,世人皆在逐利,逐利亦是世人之本性,谁也没比谁更高尚,谁也没比谁更低贱。

    “利益牢笼、利益牢笼……没谁能逃得掉。”

    想到这里,萧漠不由的轻声喃喃。

    “少爷,您在说什么?”

    因为声音太低,在前面带路的邓尚全并没有听清,以为萧漠有什么事要吩咐,连忙问道。

    萧漠自嘲一笑,道:“没什么,不过是突然想到,原来我也不过是一介俗人罢了。”

    听到萧漠的自嘲,邓尚全不由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一阵闪烁,垂首道:“瞧您说的,以少爷您的才华绝代、名盖当世、高官贵爵,又怎会是俗人?”

    一个人是不是俗人,和他的地位、才华、名气有关系吗?

    萧漠摇了摇头,却没有分辨什么,亦不想多谈,只是转移话题,问道:“这新府邸倒是够大了,我们还没到吗?”

    邓尚全却是本分,没有追问,只是答道:“回少爷,说话的功夫就到了。而这座府邸,您也知道,原本是圣上赐给当今太子的潜邸。面积自然够大了,据小的所知,足有七进七出之多呢,还外带着两个后花园,占地足有三百余亩,即使在京城之中,也没几家能比得上了。虽然当今太子为人节俭,布置并不如何奢华,但仅仅是这占地面积,就价值万贯之多。”

    萧漠点了点头,刚准备询问一下细节,邓尚全却已是带着萧漠来到一间书房前,说道:“少爷,我们到了,那崤州州牧任兴任大人、晋城太守赵顺赵大人、梁州城太守郑文同郑大人、还有肖桓、范贯两位少爷,就这这间书房里等您。”

    说着,邓尚全已是侧身侯在了门外。

    ~~~~~~~~~~~~~~~~~~~~~~~~~~~~~~~~~~~~~

    当萧漠举步进入书房之中时,心底深处,却是不由的闪过了一丝期待与怀念。

    这些日子以来,时时利弊算计,事事处心积虑,萧漠的心神,早已是疲惫不堪,不由的开始怀念起他还在云州时,和肖桓、范贯二人相处相交的那些日子。

    在那时,没有利益纷争,没有勾心斗角,三人不时聚在一起,或许畅谈古今,或是嬉笑怒骂,不拘小节,亦不受约束,虽然无权无势,但竟是那般的祥和温馨。

    再与今日相比较,自是让人不由的心生感慨。

    多月未见,如今的肖桓范贯,是否还是像往前那般,相互看不顺眼,天天斗嘴却又形影不离?

    自己今天贪睡,让他们等了这么长时间,恐怕少不了一番埋怨了。

    想着想着,萧漠嘴角的笑意,不由变得愈加明显。

    ………

    然而,回忆往往过于美好,现实往往过于残酷。

    一阵椅木移动声骤然响起,打断了萧漠的思绪。

    这是一间半客厅半书房的屋子,而屋子当中,正有五六人在相互交谈,气氛本颇为融洽。

    然而,在见到萧漠出现后,这些人却再无之前的自然随意,皆是慌忙起身,匆乱间碰动了椅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