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科技-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配合石墨烯电池,二十米米以内高效充电,三十米以内正常充电充电的超远程无线充电。
然后在通过营销手段,把第四代无线充电器的价格定在一千元,然后在把前三代无线充电器来一个大降价,到时候自己又会狠狠的赚一笔。
这就是张文凯的计划,一个十分完美的计划,完美到张文凯每天想着这个计划就能笑出来,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天才。
现在,张文凯已经不接其他公司的订单了,就等这这批订单全部做完之后,张文凯便打算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但是在实施计划之前,自己还有一个很重的事情需要完成。
张文凯拿出了小娜放在桌子上,问道:“小娜,你有没有无线耳机的技术。”
是的,张文凯就是打算做出一款无线耳机,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无线耳机。
因为不管是蓝牙耳机,还是红外线耳机,或者是2。4g耳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这些缺点严重影响了对无线耳机的体验。
蓝牙耳机是现在无线耳机的主流,但是在张文凯看来,距离还是太短了,而且还容易受到同频的干扰。
红外耳机虽然说技术上非常的成熟,但是这项技术可以说不是非常的适用于无线耳机的设定上。
2。4g耳机大家都不陌生,2。4g的无线技术被应用于各个方面,而2。4g耳机在距离能达到很远,但是在体积上还是一个硬伤。
如果能把这些无线耳机的优点捏合在一起的话,那就很完美的了。
“先生,无线传输技术,不尽能够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小娜这一句话,张文凯听的不是很明白,不解的看着小娜。
“耳机所用的电流一般为10…80毫安,无线传输技术就可以实现传输,只需要在增加一副智能转换芯片,就可以把电流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小娜详细的解释着。
张文凯一愣,没想到无线传输技术还有这个功能,真是给了自己一个大惊喜。
张文凯知道了大致原理,但是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到的,便询问着小娜的具体的细节。
小娜的投影消失不见,几条光线汇聚,组成了一副无线耳机的示意图,小娜的声音响起:“是这样的,先生,他的技术。。。”
听了小娜的详细讲解,张文凯便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在耳机中安装一块无线接受器,再安装一块声音转换模块,就可以实现无线耳机的功能。
从手机上取电,同时接收电源功能带动耳机运行,和声音传输两项功能。
而手机端需要安装一块能够发射电流的小芯片。
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张文凯还是无比期望的。
但是在距离上张文凯产生了怀疑,如果距离和蓝牙耳机差不多的话,那它的意义基本上就没有了。
“小娜,它的距离不会很近吧?”张文凯有些怀疑的问道。
小娜的投影恢复过来,小嘴憋了憋,说道:“小娜拿出的每项技术都是十分先进的。”
停顿了一下,小娜接着说道:“至于它的有效距离理论上能够达到六十米,如果遇到障碍物的话,距离会有所缩减,但是不会缩减太多。”
六十米?就冲着这个距离,张文凯也必须把它研究出来,你们可以想象一个画面。
一个女生穿着连衣裙子在家,如果躺在床上用有线耳机听歌就可以,如果做饭或者做家务什么的,想要听歌怎么办,总不能把手机戴在什么身上吧,多麻烦。
有的人会说,那就用音响啊,那张文凯只能对你们说你们去用音响吧,耳机不适合你们。
因为耳机听歌和音响完全是两个感觉好不好,要是想听好音质的,必须要用耳机或者耳麦好不好,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声道的知识,就像听asmr(一种通过声音按摩耳朵的方法)一样,你用音响能听出效果吗?
张文凯赶紧拿出一些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对着小娜说道:“老规矩,我们开始吧。”
小娜自然也知道,张文凯说道‘老规矩’是什么意思,就是一边指导一边教授相关的知识原理。
“先生,你需要先焊接处一块声音转换模块。”小娜指着这张文凯说道,同时投影中显示出模块的电路图。
张文凯便按着小娜给出的电路图开始焊接声音转换模块。
焊接完声音转换模块,把它连接到无线接收器上,然后在把耳机连接到声音转换模块上。
在焊接一个电流发射器,有些像无线充电器的发射端,但是比无线充电器的发射端要小了很多。
在焊接上张文凯很快就完成了,接下来又到了大家最喜爱的敲代码缓解。
张文凯按照小娜给的代码排序,一边学习,一边在电脑上敲了出来,机械键盘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出来。
接着把代码程序写入到芯片里面,一个无线耳机就这么完成了,当然张文凯还没有测试他是否好用。
张文凯拿出自己的三颗心手机,手机边缘上的漆早已经掉光了,但是张文凯并没有换手机,不是喜欢三颗星,是因为张文凯对手机的要求并不是很多,只要能接能打就行,张文凯都打算弄一个诺基亚1110了。
先是把电流发射器插在手机的插孔上,戴上了无线耳机,先是随便放了一首歌,歌曲的声音从耳机中传了出来,但是声音的效果有些差,还伴随着轻微的电流音,于是张文凯便向小娜说了这种情况。
小娜没有犹豫的说道:“由于材料的限制,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小娜的话让张文凯放下心来,只要不是技术上的问题就行,把手机放到了屋里面,张文凯便走出了办公室,接下来要实验一下距离。
张文凯用手托着小电路板,耳朵里带着耳机在公司走廊里面走动,很快就引起公司其他员工的注意,虽然对老板的行为有些好奇,但是谁都没有吱声。
当张文凯走了大约五十来米的时候,耳机的声音越来越小,张文凯知道,这是已经是无线耳机的极限了,便回到了实验室。
把小娜给的电路板设计图知道复制到了u盘里面,再把代码程序复制到u盘上,加上使用次数限制和不可复制功能,便离开的实验室。
第六十二章 设备到位
张文凯拿着两个u盘,直接找到了叶国坤,把两个u盘交到了叶国坤手里面说道:“这是一份无线耳机的设计图和代码程序,你叫人马上就开始生产。”
叶国坤接过了u盘,心中产生疑问,生产耳机?耳机的技术并不是多么高科技啊,对张文凯的行为很是不解。
对于叶国坤的疑问,张文凯并不打算解释什么,作为公司董事长的自己并不需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想法。
继续对叶国坤说道:“先生产一亿个吧,到时候找一个稳妥的地方储存起来。”
看到张文凯并没有解释,叶国坤也只能点着头,答应道。
事情吩咐完了,张文凯不打算在这里逗留,便转身离开,可是被叶国坤叫住了,只听叶国坤说道:“张董,后续的石墨烯制备设备和纳米技术设备已经到位了。”
自打张文凯安排叶国坤的职位之后,坤国坤就不叫张文凯‘老弟’了,而是叫起了张董,对于这样称呼张文凯也只好顺着他来了。
听到设备已经到位,张文凯有些惊讶,够快的,便对叶国坤询问道:“安装调试了吗。”
“出售方公司已经派人调试完了。”叶国坤说道,说完,叶国坤皱起了眉头,表情上有些犹豫。
“叶哥,有什么话就直说。”张文凯看着叶国坤犹豫的样子说道。
“张董,目前犹豫设备很多,以后的维护修理怎么办?”叶国坤问出了心中的担心。
叶国坤毕竟以前做过电子代工厂的老板,对于生产线的修理和维护是注重的,要想不耽误生产就必须注意生产线的问题。
而每次维修和维护都会花上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每次请人来都十分的麻烦。
对于张文凯进口的外国生产线,叶国坤刚开始也是十分的惊讶,毕竟国外的生产线可是十分昂贵的。
但是随后,叶国坤就笑不出来了,这么多外国生产线到时候维护就是一个问题,国内不一定能够修理和维护得了,如果找外国厂家的话,一来一回要花上不少钱,花钱倒不是什么问题,公司有钱,但是耽误的时间,怎么办,耽误个3…4天,那得少赚多少钱。
这些问题张文凯没有想到,但是叶国坤必须要想到,也要想出处理的方案,毕竟自己可是东正公司的总经理。
当然重中之重的是,你找了人不一定能来,外国人可牛气的很,对于这些问题叶国坤思考了好多天,都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方法,今天只能对张文凯说了出来。
听到这里,张文凯也是心中一惊,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皱起了眉头,想了想,生产线的问题小娜应该能解决,到时候相关的技术询问小娜,在找几个国内的维修机床的工人,应该就能处理的了了。
想到这,张文凯收起紧皱的眉头,严肃的对叶国坤说道:“你的提议很重要,这件事我会解决的。”
张文凯先是对叶国坤提出的想法表示了肯定,一看就知道,叶国坤也是在这方面下了功夫的,必要的夸奖还是要有的。
既然叶国坤想到问题,自己也已经想到解决方法,事情就好办多了,于是张文凯再次对叶国坤说道:“你雇佣几个专门维修机床的师傅,最好要经验丰富的。”
听到张文凯有解决的办法,叶国坤舒了一口,对张文凯的吩咐点了点头。
既然没有什么事了,张文凯出了叶国坤的办公室,直接去了公共实验楼,张文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些新到的设备了。
到了实验楼,便看到楼下的保安示意自己出示身份证明和做安检,对于这些要求,张文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检查之后,便直接上了楼。
安保部也已经初具模型了吗,张文凯心中不由想到。
出了电梯口,抬头便见到两个监控器转向自己,是的,你没有看错,是转向,因为张文凯安装的监控设备全部都是全自动监控的,而且全程无死角。
不再关注监控器,便直接向着走廊里面走去。零零星星的有一些研究人员在走动。
这些都是张文凯雇佣的研究人员,有的是招来的,有的是挖来的,反正都是一些优秀的研究人员。
张文凯直接去了制备石墨烯设备的那间实验室。
一进了实验室,就看到三名工作人员正在为制备石墨烯设备打着转,似乎是在研究什么。
“这套设备怎么样?”张文凯笑着对这帮研究人员说道。
研究人员看到张文凯,便马上让开位置,其中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叔,竖起了大拇指说道:“这套设备够先进,我以前见过一次这样的设备。”
说话的人叫刘建国,是张文凯从一京北市最大的石墨烯生长集团挖来的研究员,此人也在石墨烯领域工作十几个年头。
张文凯可是知道,当初赵天志为了挖这人可是n顾茅庐,甚至张文凯都亲自去和他谈了许久,最后花费了不菲的代价终于把人挖了过来。
看着头发已经发白的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