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太易 >

第50章

太易-第50章

小说: 太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个境界,自身蕴含的文气转化五色,在儒家可尊贤。文襄君作为邪神就是这个层次,在文神中已经属于高位。死后也可以直接加入文神一系,成为三位帝君的属神。

    天庭治下九大神州,每一神州六十年一比,四元连贯的贤人们进行最后一次比试。在三位帝君的关注下进行最后一次文道比拼。

    如果这次,再得到第一名。五元合一,直接蜕变至天神的层次。

    六十年成为天神,这就是文神一系最快的境界。只要五连魁首,就能一步天神!

    所以,朝廷对会元在殿试的排名很慎重。如果是一个连中二元的会元,一般不会给状元的名号。

    三元及第之后命归文昌,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轻易生杀予夺。于是,先帝对荀源进行打压,加上荀源为人风流,索性就把探花的位置给他了。

    自古探花多风流,有时候比榜样还显眼。至于状元,先帝凭借自己的喜好点了宋保德。

    因此,荀源和宋保德都仅仅得到两次文昌赐福,没办法以三元及第的身份参与文昌策考。

    想到自己因为荀源而失去一步登临天神的机会,宋保德对荀家身怀怨恨。

    “我成不了三元及第,你儿子也别想!”

    荀易近些年有不少作品流落在外,更别说他写了两本书。宋保德是个有心人,收集作品,研究荀易的笔迹。虽然这些作品因为排版的关系没有亲稿才有的避讳字体,但排版用的活字印刷是以荀易字体为原版,所以从笔画上也能捉到一点笔锋神韵。

    再者,这次考卷上的避讳字体,也会暴露荀易的身份。

    跟五个同伴花了一天时间进行判卷,将前面死答案部分完全正确的五份卷子拿在手中。

    “如果荀源的儿子连前面部分都做不出来全对,不用我出手他自然得不到解元。”

    这五份卷子整齐工整,唯独一份卷子上沾染墨迹。宋保德摇摇头,将这份卷子抽出来:“卷面不工整,扣分。”

    然后其他四张卷子对比,又抽出一份卷子:“这张卷子答题呆板,虽然前面全对,但没什么新意。暂留。”

    然后把其他剩下三张卷子给其他人传阅,三张卷子后面的大题利意明确。五人看罢,点头让宋保德暂时放在一边。

    “不出意外,这些人可直得举人之位。”

    就算后面两场没有出来结果,仅仅凭借第一场的卷案,便看出这三人文采,可得举人之位。

    “而且,荀易那小子应该就在这里面。”宋保德目光幽邃盯着一份卷子。这份卷子使用的避讳字眼很醒目,“茂”“钰”“源”“芸”……

    “荀家茂德公,还有他祖父、父亲以及母亲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个人了!”宋保德暗暗给这片文章判死刑,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内敛文气,如兰似云,想必是文昌帝君眷顾这位学生。而且他对农耕、游牧文明的见解入骨三分。里面还隐隐指出天庭和异神之别。”

    “不错,不错。想我九州天庭泱泱浩大,岂是那些蛮夷异神比得上的?”看到这篇文章态度鲜明,就算后面那篇辞藻有些病语,宋保德也不愿意计较了。

    “阿嚏——”荀易突然打了个喷嚏,在宋保德开始阅卷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第二场的考试。

    数考,拼的就是算数工程。甚至还准备一个账本让他们来进行实际演算。

    “幸好我从小就学这些东西。”荀易倍感庆幸,自己的运气真的不错。两次考试居然都能碰到自己熟悉的题目。“不过要说算数,当年刘振英得的是头筹。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还有李俊德,刘振英给他补课,到底管不管用?”

    飞快写着自己的答案,这一场对他而言毫无压力。

    文昌帝君站在他背后观看他的答卷,然后又去看了看荀晟等人的答卷。在第二场中有着全部正确的仍然是三个人。除却荀家二子外还有一个郡内其他地方的学子。

    “看样子,想要分辨高下,只能看第三场了。”

    第三场是政论,也是勘察这些学子对政治的敏感,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办法。举人之后,已经具备做官的条件。为人父母官,如果不会办事光会诗词有什么用?

    于是,政论问的是如果判案,如何治理民生方面的问题。

    荀易抹了抹下巴,想起自己在城隍府这几日所学。“文判教了我这些判案经验,的确有用啊!”

    下定决心回头去给文判添一份香火,荀易又看到最后二题。

    最后二题涉及时政,一道题问的是北蛮入侵应该如何行兵。荀易对兵法了解不多,但从小因为家中渊源刻意学了不少。

    “算了,虽然是纸上谈兵,但我其他题目答得不错,应该有一个好成绩。”

    另一道问的是当瘟疫爆发后作为父母官应该做的措施。后面还有城中粮食以及兵力方面的限定。

    几日之前,荀易刚刚在苗县来了一场实际学习。

    “好人有好报,这句话我是信了!”当初荀易心生善念,去苗县救人,现在这一切都用上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

    书虫的茶话室

    关于荀易的名字,荀(xun)易(yi)这个字真不念gou,请不要再说苟易了。

    另外风烨的名字。风(feng)烨(ye)这个字真不念hua,请不要说成风华。

    三本书的主角,看起来就长明的名字最好念,虽然是三个字的。

第五十八章解元公

    “小舅舅,你真一点都不着急?”

    “急什么?”荀易趴在床上,恩科这几天太累了。苦熬九天,一般人的身子根本受不住。贡院还美名其曰“磨砺筋骨意志”。

    不过也对,如果连这九天都熬不住,朝廷才不会要这种人。

    “反正都已经答完题,怕什么!现在还能改结果不成?”荀易闭着眼:“出去出去,让你舅舅好好歇会。”

    见荀易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兴鸿咬咬牙出门找人打听荀易的成绩。

    荀易自然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淡定,暗中以阅读卡跑去图书馆找吕侯。

    什么也不说,蹲在吕侯边上眼巴巴看着吕侯。

    吕侯被荀易缠了好几天,受不得他这般楚楚可怜的目光:“罢了,罢了!不知道的,别人还以为老夫怎么欺负你呢!拿去吧!”

    吕侯扔给他一本书,荀易大喜:“多谢老爷子。”

    这本书封面写着《陇川贡院壬寅年试卷汇总》。

    这是这次恩科时,图书馆自动记录下来的每位学子的试卷。前面还有部分题目的标准答案可供参考。

    “自动判卷,是与否?”刚刚打开第一页,空白的书页浮现这一句话。

    “是。”荀易刚刚开口,书页自动翻飞,化作一张张白纸在荀易面前将试卷进行成绩排列。

    玲琅满目的试卷交相飞舞,自动和正确答案进行对比。荀易心中震撼,这就是天庭冰山一角的势力,哪怕是图书馆的文明程度就远在大周之上。

    天地间一应书信都被天庭记录,掌控整个九州几乎八成以上的消息来源。天人一统,又有何人能够违逆天庭?

    “传说历朝历代的历史就是借助天庭的弘圣之书进行编撰,以绝对公正的角度确保史书的真实性。”荀易想到在轩辕帝纪时某一位皇帝的举动。

    那位皇帝想要偷偷翻阅自己的起居注,对自己早年做下的事情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结果此事立时震动天庭,史皇氏仓颉大怒,禀报天帝轩辕氏。黄帝命天神下凡霍乱王朝,生生把那个强盛的王朝进行一次易主。虽然后来那位天神功德圆满后再度把龙椅还给这个王朝,但这个王朝气运被削,最终没多久就进行了换代。

    不多时,图书馆自行帮助荀易进行成绩排列。

    第二场因为都具备标准答案,所以荀易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

    “果然是全对么?”举人的考试并不难,荀易心下一松,犹有闲情查看其它几人的成绩。

    “李俊德错了不少,不过答对百分之八十,只要另外两张试卷也能达到这个成绩,应该就没事。”

    “张玉琪好点,毕竟我们书院平日里的课程本来就有针对性进行。”翻看灵峰书院同学们的成绩,前面的题目都差不多能做对。最麻烦的是后面账本查阅。毕竟如果是第一次的新手,很难在长时间的计算中不出现错误。

    “所以,作为班长,我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练习。日后可以轮流雇佣他们帮我看账本?”荀易盘算怎么将班里面的免费劳动力用上,接着去看第一场的试卷。

    前面部分同样让图书馆的书灵进行自动判卷,五张试卷脱颖而出。其中就有他和荀晟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刚刚数卷同样得到满分的家伙。

    “楚天碧?”荀易念叨了两遍,隐约觉得这个人是自己的对手。直接翻看他的试卷,文卷后面的几道大题也别有风采。论游牧和农耕文明之差异时彷如亲眼所见一般。细细列比两个文明的十数个不同。

    “不过在最后文采上有些瑕疵。刚硬有余但少了几分谦和。”

    接着翻看荀晟的试卷,看到荀晟试卷上出现的各种避讳字眼,荀易冷笑:“当初书院失火我就猜到,这种作风除了荀晟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荀易花两天时间将自己的文风略略修改,又刻意使用其他词语进行替代,通篇没有使用一个避讳字眼。

    所以,对宋保德前来,荀易一点都不担心。有荀晟在前面顶着,或许他还要感谢一下荀晟的无私奉献。

    “能不能帮我把考官们判卷的结果拿出来?”

    图书馆可以视作具备独立思维的个体,听到荀易发问,一阵波动传递到吕侯。吕侯一挥手,开放权限给他。

    书本上再度浮现考官们的批注。

    看到朱批,荀易再度皱眉:“这次恩科真是当做实验制度来用的?”这次判卷也跟以往的判法不同,采取减分法。文卷限定扣十分,换言之,前面诗词成语部分限定十分。超过十分自动丧失资格,后面的部分看都不用看。

    不过诗词都是大家必学的课本,总的来说没几个人出那么大纰漏。

    看到李俊德和张玉琪的答卷,荀易松了口气:“虽然错误不少,但总算没有出局。”

    文卷留下一百二十张,荀易专心看了前十张,自己的名字赫然在榜首,而荀晟的名字在第三位。

    眯着眼,仔细一想,荀易自语:“看样子,这位宋大人果然是来者不善。荀晟啊荀晟,任你机关算计又如何?天意莫测,不还是败了?”

    荀易本来心中有一个计划,如果自己得不到解元,索性将自己手中收集的情报散出去,趁机把荀晟偷题的事情和宋保德搅合在一起,用科举舞弊的名义将他们一并撸到底。

    但如今宋保德无意间帮了自己一把,荀易想了想,没心思来一招鱼死网破。“真爆出来舞弊之事,到时候我也难得好处。废除这一场恩科,不过是下下之策。”

    于是,又去看第三场的政卷。

    政卷因为是实际发挥,问的是为官之后的政论举措,很难有一个硬性答案。

    “查看考官结果。”

    “……”书灵迟缓片刻,回复道:“第三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